胡智锋 陈洪伟
2024新年已至,沉思2023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我们到底拿到了一张什么样的答卷?这其中或有欢喜,或有隐忧,更有持久的阵痛。然而,放在历史的长河中, 2023年注定非同一般,一个全新的“全面数字化时代”已经开启,这将影响中国电影发展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一切才刚刚开始。
国家电影局2024年1月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2023年全年电影票房549. 15亿,城市院线总观影人次12. 99亿,平均票价42. 2元。相比2022年的299亿,增长了近一倍,观影人次也从7. 11亿翻了近一倍,而且平均票价始终保持在42元左右的水平。这样的显著增长,乍看之下,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各类针对2023年度市场回顾的报告和文章已经陆续涌现,评论基调是全面向好的。但是,仅此单一的与去年同期的比较维度,对于客观的市场观察来说,是不够严谨的。
1.数据表象下的深层背景
2023年看似不错的数据下却暗含隐忧。市场表象之下的深层背景有三:
第一,主流业外资金基本枯竭,由于电影产业链过长、回收周期慢的特点,市场资金的流动性由本来的不强变得更差。
第二,电影市场依然处于去库存阶段,根据猫眼等票务平台的不完全统计, 2023年5000万以上票房的近70部国产电影中,立项于2020年及以前的就占27部,也就是说大量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前及疫情初期立项的影片,沉淀到2023年才得以面市,这种比例在往年电影市场中是比较少见的。往年市场的主体供应,基本是前一年立项开机的项目。因为周期的紧凑与否,对于电影企业的投资回收影响是极大的。一般企业的资金成本最低都在年均5%左右,甚至更高,如果一部电影从投资到最后回收要用5年的话,单纯资金成本就硬增加了25%。除非电影是大爆款,否则将很难有成本回收的可能。实际上,近两年很多电影企业是只求能够上映,不求盈利,只求能够有基本的现金流的回收。这已经是很多电影投资的无奈对策。
第三,高成本大制作(以1亿元制作成本为标准的话)立项项目大幅度减少,魔幻、科幻、大特效的重工业影片,屈指可数。《流浪地球》系列已经是疫情前成功作品的延续,而《封神》系列更是电影产业发展高峰阶段的巨额投资产品。近三年立项筹备的主力电影作品,基本上都是悬疑犯罪、爱情喜剧题材,成本更低的小众文艺电影在数量上也有明显的增加。“小确赚”(小成本制作,以求得可以确定性的回收)成为市场供给侧的主流声音。毫无疑问,前瞻未来三年的话,几千万投资量级的电影项目必将成为市场供应的绝对主体。这对于一个繁荣活跃的电影市场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差的局面。但对于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长远发展,必然是会带来严重影响。放眼世界电影市场,如果我们要从一个电影大国成为电影强国,成规模、成系列、成品牌的高成本、高科技、重工业电影和其背后的强大支撑体系,才是最核心的竞争指标。浮上水面的票房数据似乎给行业带来些许宽慰,但水下的冰山才是真正预示后续发展环境的基本背景。
2.票房真实含金量问题凸显
回到对2023年电影票房数据的分析。因为2022年的特殊情况,就必须将比对年份延展至更前。单纯从数据上看,如果拿2023年的数据与2021年对比的话,就有问题显现, 2021年度总票房470亿,观影人次11. 67亿,平均票价也只有40元。考虑到2021年还处于疫情期间, 2023年这个疫情后的第一年,市场大盘的表现,并不是那么让人满意。那么如果不看疫情三年的票房表现, 2023年的549. 15亿票房,更接近哪一年呢?结论是,比2017年还要差一点点。2016年的全年总票房454亿,而2017年市场产出大幅度提升,达到558. 52亿元。2023年的票房成绩倒退回到了勉强达到2017年的水平,不算疫情三年,也是倒退到了4年。单纯从历史数据对比得出, 2023年电影市场的实际价值等同于2017年的水平,而且还是在平均票价提升的前提下,这就已经不能只说中国的电影市场“有点问题”,而应是“问题比较明显”。
3.创作含金量问题显现
为了看清目前的电影市场现状,除了回顾过去,还要从发展潜力的角度进行数据分析,如此才能得出对未来是否乐观的预判。中国电影市场的供给侧,根据国家电影局发布的项目报备数据,可以初步统计出2023年立项的电影项目总数在2700左右。这是什么水平呢? 2020年报备项目数为2799部, 2021年为2798部, 2022年最差为1876部。而疫情前的三年,也就是2017到2019年,我们的市场良性增长阶段,每年的项目报备立项数从来没有低过3300部。可以看到, 2023年的供给侧单纯从项目立项的角度来说,依然维持在疫情期间的数量水平。国家电影局为促进电影市场回暖,采用一系列积极举措,不少积压已久的影片得以与观众见面。但新项目产能倒退的问题凸显, 2023电影市场票房产出中库存影片占比大,而内容制片环节尚未迎来真正的解冻与复苏。
4.影院终端数量触顶
再看電影市场的渠道———影院终端侧的发展情况(数据源自于国家电影局每年1月1日发布的电影数据报告)。疫情前的2019年,全年银幕数新增8843块;疫情初期的2020年,依然保持着比较高速的增长,新增电影银幕依然还有5794块;这个增长速度在2021年依然保持,甚至还略有提升,新增银幕达6667块。这样的高增长速度,在2022年戛然而止,全年新增仅1109块。伴随着疫情结束的2023年,新增银幕数较2022年略有提升,但也仅仅只有2312块,全国净总银幕数达到86310块。近两年的增长放缓,从数据上看,与疫情有一定关系,但也不是完全必然的联系,而是与国家在地产领域的宏观调控更加密切。伴随着近20年的城市化进程,电影院的终端建设蓬勃发展,也随着经济发展中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商业地产开发整体放缓,紧密依赖商业地产的现代多厅影院增长速度自然慢了下来。根据整体市场的宏观环境,影院渠道的终端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未来的中国电影市场整体大幅增量,将很难从影院终端渠道的数量增长中获得。随着2023年的结束,可以判断,中国电影院的城市终端渠道已经发展到饱和阶段,未来中国电影总银幕数将维持在9万块的量级水平。影院终端市场的发展方向将发生根本性的扭转———从追求数量到追求服务质量。这样相对饱和的终端市场,对于电影内容的质量要求大大提升,没有优质的内容,电影市场的整体容量将只能维持在年600亿上下的水平而无法大幅度突破。“没有优质的内容,电影院将只是椅子”这句很久以前著名电影制片人张伟平的名言,在未来几年将更沉重的摆在全体电影人面前。增量市场的发展逻辑和存量市场的发展逻辑,迥然不同。如何吸引、留住、延续已经迭代更新的中国95后00后主流电影观众,是新的电影发展阶段里,全行业无法回避的严肃问题。
5.观影人群的变化与分流
再将视角转向消费端。2023年12月26日,冯小刚导演的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毒舌”公众号的文章《今天,电影被一个词杀死》。文章针对目前愈演愈烈的网络舆情对电影的严重影响做了深度的分析与思考。正如上文所述,电影观众的主力人群,已经与2010到2019的十年高速发展期截然不同。具体到用户画像上看, 00后已经崛起、90后已经成为绝对主力,他们在短视频行业中占比分别达到14. 6%和19. 1%,在线视频占比分别达到14. 7%和23. 3%,电影演出行业占比分别达到31. 8%和41. 9%,手机游戏行业占比分别达到22. 6%和27. 2%。这样的新新人类,不是对电影更宽容更易于接纳了,而是愈加的苛刻。网生代的他们,更愿意将带有强烈立场对冲的观点,在网络上、社交媒体上分享与争执。在这样的市场和舆论环境中,电影创作者不仅仅要考虑叙事和审美的创新,也要考虑国家对内容的监管政策,还要考虑敏感而琢磨不定的大众舆情。在很多细节上,稍有不慎,电影产品,这一投资巨大、产业链复杂的文化消费产品,就有折戟沉沙万劫不复的可能。对于电影产业的投资者和创作者来说,潜在的风险大幅度增加,而收益的天花板已经显现。
以上,就是在2023年结束之时,中国电影市场所面临的现实局面与挑战的基本框架。相比很多全面向好的报道和舆论来看,笔者在阐述不一样的立场和声音。这是因为,职业的电影从业者,不会在这个时期沾沾自喜,满足于爆款电影的票房和热闹的口碑佳片个案,因为这完全不能代表电影市场的全部;更不会垂头丧气唉声叹气,沮丧地面对未来,认为完全没有出路,而只能苟且于现实;而是低头冷静地思考最真实的市场面,分析市场背后最本质的问题与根本原因所在,还要抬头看天,仔细寻找“电影”———这一大众文化消费品,高品质影音叙事艺术的综合性产品———真正的未来发展方向。
那么,“电影”的未来,到底该是什么呢?看似很务虚而缥缈的一个问题,在2024年年初,反而是我们真的该认真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这篇文章论述的重心所在。
人们常说,人不能自己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我们也不能身在问题当中去思考问题怎么出现的和怎么解决问题。必须要有更加宏观和本质性的视角,才能真的思考清楚,为何2023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会有这样的问题。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呢?分析的角度千千万,但恐怕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完全不能回避和忽视的,那就是:人类正在跨入一个历史上从来没有可以借鉴的,全新的“全面数字化”时代。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不是已经经历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了吗?确实在过去的20多年里,人们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发生了巨变。仅在电影方面,世界电影发展史,就经历了一轮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技术的应用,特效大片浪潮席卷全球,诞生了漫威、皮克斯这样的全球顶级运用数字技术的电影厂牌,更催生了迪斯尼、奈飞这样世界级的影视产业巨无霸;中国电影也经历了最高速发展的2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终端放映市场,影院银幕数全球第一远超美国,也产生了《战狼》《流浪地球》《独行月球》这样一批30-50亿票房的电影巨制。本质上,都是信息科技推动的数字化浪潮带给我们的丰硕发展成果。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娱乐消费,是数字化浪潮席卷下,吃到技术发展红利的一个领域。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二十年间,数字化趋势渗透到电影从产到映的各环节。这其中涉及到制作、放映效率的提升,视听创意、制作生产力的解放等等,然而在笔者看来,却仍是处于非全面的数字化阶段。但,此时此刻,人类正面临着全新的课题,是“全面数字化”的问题,或者可以称为“深度数字化”的问题。伴随着数字技术的突破发展, 2021年的Web3. 0, 2022年的VR元宇宙、2023年的AI大模型,已经让人类社会的数字化进程全面提速,而且这样的提速和改变,将远远不同于前面二三十年传统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改变。
我们又到了重新思考数字化究竟会带给我们什么的时候了。全面数字化,将会对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进行一轮重新的洗牌和规则重建。电影产业面对“全面数字化”浪潮时,考量的维度已不是原本的创作、制作、发行、购票、放映的行业内部链条,而是放置在民众娱乐生活方式的大视野下去重新定位。视听内容的消费早已不止于电影、电视,而是有了更全面、多样的娱乐内容消费渠道和消费方式。着眼电影产业,必须直面一个问题,电影产业是等待被重构,还是自我颠覆。
為了展开这个论述,笔者做了一个系统的研究,尝试将20年来改变重构我们生活的主要互联网应用与电影这种大众娱乐消费形式,放在同一个评估维度上,采用同一个标准指数,来审视此时此刻电影到底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什么样的客观位置。这个标准是什么呢?时间。只有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完全一致的,一天只有24个小时,每个人都一样。誓以“时间的朋友”为主题要连续进行20年跨年演讲的罗振宇,在2017年的跨年演讲上,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叫做“国民总时间”,他指出“时间是绝对刚性的约束资源,一分一秒也多不出来。”这个观念笔者是赞同的,进而笔者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那就是在面对时间这一刚性约束资源面前,我们的生活是如何构成的,国民的时间是被如何分配的,能不能将这种对于时间的分配,以一个统一指数的方式呈现,以便进行统计评估?于是就有了我们的国民时间占用指数(Gross Domestic Time Expenditure Index)———GDTEI指数。
GDTEI指数的计算逻辑并不复杂,简单公式如下: GDTEI指数=月活×月人均单日时长/国民人口总数
互联网体系中,最常用的一个数据是MAU(Monthly Active User)是一个用户数量统计名词,指网站、app等月活跃用户数量(去除重复用户数),数量的大小可以反映用户的活跃度,但是无法像DAU (Daily Active User)那样反映用户的黏性。互联网平台的MAU数据几乎都是公开透明的,而且以月为单位,可以比较客观地反应出来真实的用户规模。
与MAU匹配的,还有一个重要数据,是互联网公司都会统计的,那就是月度人均单日使用时长(Monthly Average Daily User Engagement Time),说起来比较绕口,其实就是月活的所有用户,每天平均下来的使用该App的时间长度。下图是一个案例,提供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互联网常用的数据表图。
这两个数据相乘,几乎可以说就是这个平台占用的国民总时间,再除以共同的一个基数分母,那就是国民总数,就可以得出一个可以放在全国人群基础上的, App或者是某一类生活方式,占用国民时间的一个基本指数,也就是笔者提出的GDTEI指数。
具体如上图表格中的爱奇艺, 2023年7月,有4. 74亿的月活,每个人平均1. 33小时,这样一共是6. 3亿小时,如果除以14亿人作为基数,这样可以得出全国平均每个人在爱奇艺消耗时间指数是0. 45。根据上面的逻辑计算,腾讯视频7月GDTEI指数是0. 35,芒果是0. 25,优酷是0. 13,哔哩哔哩为0. 28。当然,做GDTEI指数统计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互联网应用之间进行比较,因为高度数据依赖的互联网平台,有着丰富的指数体系对不同应用进行方方面面的评估。GDTEI指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将时间作为比较的基础,放在国民总人口的范畴里,可以横向比较其他娱乐产业与互联网的这些主流App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有着什么样的地位。
就拿电影来说,根据猫眼票务平台的统计, 2023年7月的总出票数2. 12亿张,也就是按照互联网术语来说,影院终端渠道2023年7月的MAU达到了2. 12亿,按照平均电影时长1. 5小时计算,也就是月度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 5小时,同样以14亿人口为基数, 2. 12亿?1. 5小时/14亿人口,最后得出的GDTEI指数不精确计算为0. 22。
2023年7月的暑期档,可以说是2023年电影市场非常耀眼的一个档期,创造了历史最高的暑期档票房记录。但就是这样的一整个电影产业, GDTEI指数只有0. 22,还不如一个芒果TV0. 25的占比。而上图中的五个主流视频平台,优爱腾、芒果和哔哩哔哩,加起来的GDTEI指数为1. 46,相比电影的0. 22,差了整整7倍。如果这个简单的比较,还不足以看出电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比重的话,我们再多看几个平台的GDTEI指数。
从上图数据中,我们还可以提取抖音和微博、快手的GDTEI指数,他们分别是,抖音GDTEI为7. 43×2/14约等于1;微博GDTEI为4. 85×0. 8/14约等于0. 28,快手GDTEI指數为4. 57×1. 5/14约等于0. 49,应该说这个指数还是和我们的基本常识判断相一致的,抖音的GDTEI指数可以达到1,可以想见其国民级应用的无可撼动地位。很多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也可以用生成GDTEI指数的方法,与这些互联网主流应用进行比较,当然这需要更科学严谨的数据统计。笔者仅仅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也可以看到GDTEI指数的基本实用价值。比如吃饭,毫无疑问这是全民最重要的生活行为,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月活当然毫无疑问14亿,而人均日时长,没有看到统计数据,我们姑且按照2. 5小时计算,那么吃饭的GDTEI指数就是14×2. 5/14=2. 5。也就是说国民吃饭的GDTEI是2. 5,如果把抖音、快手、微博,再和其他5个主流视频平台的GDTEI相加,我们会得到一个数字3. 23,这就很惊人了。已经超过了人们的吃饭GDTEI指数。那么整个移动互联网生活,对于我们的国民生活来说,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呢?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Quest Mobile 2023年12月29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核心趋势年度报告(2023)》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2. 24亿,全网月人均日使用时长为5. 3小时,这样计算我们的GDTEI指数为12. 24×5. 3/14约等于4. 6。也就是所有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全部加起来的GDTEI指数达到了4. 6,已经是我们粗略计算国民吃饭GDTEI指数2. 5的接近整整一倍。甚至我们可以这样得出一个说法,在生存面前“民以食为天”;在生活面前“民以网为天”已经是我们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本事实。而我们的电影呢,暑期档的GDTEI指数也只有0. 22。这就是电影产业,在国民日常生活当中,以时间为刻度,最真实的也是最残酷的一个数据反应。通过GDTEI指数,就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数字化20多年来,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化。
什么是全面数字化时代呢?移动互联网的GDTEI指数达到了4. 5,占用国民时间的比重已经很高,但如果数字化生活的GDTEI指数超过5呢?达到10呢?应该说我们正站在国民生活全面数字化的门槛上, 2024年苹果公司将发布全新的VR装备,元宇宙已经在全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数字化经济是国家大力号召和鼓励的发展方向, AI的通用大模型在2023年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可以预计的GDTEI指数将会不可逆转的不断攀升。人类进入全面的数字化生活时代,已经开始了。
回到现实, 2023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有着依然的繁华和种种沉积下来的无解问题。看待未来,我们其实已经站在了一个人类发展前所未有的历史时间窗口面前。电影,何去何从?我们,何去何从?笔者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第一,全面数字化时代,需要重新思考,电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电影发展一百多年,无数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和思考电影的本质。在全面数字化时代,需要重新的构建和定义,只有基于时代的变化,给出更加清晰的定义,才能够从根源上推动电影产业的发展,而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时代的浪潮发展太快,很多传统电影人很容易表现出排斥、拒绝和迷茫,难道不是只有电影院里放映的才是电影?网络媒体上都是一些什么糟粕内容?现在的超短剧发展规模一年之间产值达到400亿,整个电影才500多亿,到底发生了什么?将来还会有电影吗?这样的声音伴随着社交媒体,此起彼伏甚为喧嚣。那么,电影,在这样的时代到底该怎么定义呢?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也不需要多么强大深厚的理论构建,只需要回到人性的最本质,亘古不变,那就是人类需要故事。因为叙事,人类才得以发展为当下的人类社会。这在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中有着不断反复的深刻论述。而电影的诞生,就是当人类掌握了一定科技手段后,包括光电物理学、化学、机械学等等,对故事进行的技术升级。而此时此刻,科技推动人类发展到GDTEI指数将超过5的全面数字化阶段,电影是什么?电影其本质是一段高品质的视听叙事的数字信息码流。仅此而已。以视听的方式讲述故事,这是电影诞生之初的基本属性。而数字信息码流,是这个全面数字化时代,所有媒介、所有艺术形式、所有文化形式的最终归宿,归于数字信息码流。只要仅仅掌握住视听叙事、高品质、数字信息码流,就能判断我们面前的一些关于电影的乱象。电影,也只有这三个关键词,而不是“电影院”,这属于终端渠道之一;不是“胶片”,这属于媒介工具之一;更不是一定要进行“拍摄”,这属于创作手段之一,这些都是电影在历史发展阶段的某些时代局限性带来的特点,而不是走到今天的“电影”,全面数字化时代的电影本质。
第二,全面数字化时代,电影的制作生产,将面临结构性重构。2023年伴随着通用型人工智能AGI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大量的人机交互应用在文字、图片、影像领域,非常多的创作者,甚至是曾经没有机会进入影视产业主流核心圈层的创作者,纷纷开始投入影像的创作,而且出来的短片作品轻松就可以在品质上不弱于传统的影视内容创作。这是科技的力量,实实在在的应用在未来电影领域上的全新开始。回顾上面对电影的全面数字化时代的三个关键词,视听叙事、高品质、数字信息码流, AIEM不仅仅完全符合,而是更代表了未来崛起的趋势与方向。能够前瞻性的在这个领域布局,必将能够在未来的时代,创造出更加伟大的电影作品。
第三,渠道不应该成为“电影”发展的束缚。电影诞生的那一天,放映也不是发生在电影院,而是在一个咖啡馆。所以对于以电影院放映才是电影的观念持有者,只能说在认知上带有巨大的局限性。持有这种观念的主流理由包括大银幕、音响效果、群体观影的体验。而这三个方面,在全数字化的发展浪潮下,都不能成为“电影”的约束。相信已经生活在GDTEI指数4. 5时代的你我,很容易理解。“大銀幕”“音响”已经被不断发展的LED大屏技术、高流明投影技术、数字多声道全景声技术等等所瓦解,家庭环境、办公场所,甚至户外,更加丰富的场景都能够带来完全不输于影院的影音体验。而“群体观影体验”也伴随着技术的发展,更加的开放多元,而不是必须封闭在“黑盒子”影院当中,目前世界发展规模最大的VR眼镜服务商Meta的平台上专门有一款影院应用称为Big Screen,不仅仅让观众身在家中可以体验沉浸式巨幕的电影观影,而且还可以让全世界不同地域的人,以数字分身的方式进入同一个虚拟的影厅,实现一起观影,实时互动,完全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即:只有线下才能真的群体观影的保守认知。“群体观影体验”在全面的数字化时代,已经不是狭义传统电影观念坚持的理由。
第四,全面数字化时代的创作者和观众,将是全新的创作者和观众。有句名言叫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不同的时代,也会有完全不同时代的哈姆雷特。全面数字化生活方式,人类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浪潮冲击,信息科技一路在前面狂飙,而人性的进化速度,远远不能够与信息科技的发展相匹配,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异常撕裂的世界。由于信息量过大,人类正在生理结构性的改变对信息的处理方式,碎片化、高倍速、沉浸式、情绪化,“过去车马慢”的时代早已不在,伴随着全面的数字化发展,更将愈演愈烈,未来的电影,会由这样的信息环境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人创作,也会由在这样数字化环境成长起来的更新一代去体验、去消费、去分享。故事还在,只是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和故事的呈现形式,都即将发生巨大改变,这就是全面数字化时代,“电影”即将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这是一个让人沉重的时代,很多电影从业者垂头丧气找不到出路。但这其实是最好的时代,因为很多信息科技带来的巨变,才刚刚开始,会有更多全新的机会出现在我们面前。全面的数字化时代浪潮下,一个产业的创作者、生产工艺、消费渠道、消费模式、消费者都正在发生完全不可逆的变化,那这个行业,就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行业。中国电影,将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全新局面。我们不能仅仅站在原来的电影产业里,去解决产业里面临的种种问题,也无法去思考未来电影产业的发展走向,因为维度已经完全不同。这是全新的思考,全新的挑战,也是全新的出路。期待未来全新的中国电影,涅槃重生,迎头赶上全面数字化的时代浪潮,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