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式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2024-04-08 07:20傅雨玥罗凌玉丁媛媛诸彦霖朱莹莹
电脑迷 2024年2期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师生互动大学英语

傅雨玥 罗凌玉 丁媛媛 诸彦霖 朱莹莹

【摘  要】 以应试为重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愈发突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一直被忽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需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文章结合视听说课堂的教学现状进行探讨发现,课堂互动频率的高低、教师教学模式及学生互动期望等都是影响课堂质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师生互动;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

一、互动式教学概述

最初,互动研究主要应用于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所写的《社会学》一书。在当前流行的交际英语教学理论中,互动被认为是交际能力培养的核心特征之一。它体现了两人或多人彼此思想和情感的碰撞。同时,互动要求双方必须拥有交流的兴趣,且专注于收发对方听取或表达的感兴趣信息。

互动式教学的核心在于通过创造多方位的互动教学环境,让学生和教师在平等的氛围下互相交流、辩论、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媒介互动的局面。这种教育方法能够同时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以此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着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一个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氛围。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和实践,培养其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辩证统一。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互动内容缺乏多样性

大学英语课堂的互动形式单一,教师与学生期望值不高。一方面,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中,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课本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教师依据课本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目前不少课堂的互动局限于核对习题答案、学生阅读课文、阅读单词词组,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口语水平无法得到真正的进步。显然,课本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具体而言,学生收获不应该仅是基础英语知识(如语音、语法、词汇、写作能力),更应该包含口语表达、生活趣事、不同社会与文化习俗等。

(二)教学对象处于被动地位

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听课,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在应试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被教育者已经习惯了“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大多数学生到了大学仍保持着“老师讲课,学生记笔记的聽课习惯。他们不会主动融入课堂中,一直以旁观者的身份游离在课堂外,做好笔记应付好期末考试就是他们的使命。此外,学生的性格也在消耗英语学习兴趣。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欠佳,缺乏自信心,由此,他们没有勇气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基于“多说多错”的思想,学生害怕回答不好丢失面子,选择逃避,放弃发言机会,久而久之,英语口语得不到训练、水平下降,学生自信心丧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三)课堂气氛沉闷

目前,大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其原因大致可归为以下几个方面:1. 交流话题偏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枯燥呆板,学生不感兴趣或不会表达;2. 受中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重视书面成绩轻口语,学习目的性太强,没有正确理解口语表达的重要性;3. 学生缺乏自信,害怕答错被同学取笑,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的情况;4. 学生性格内向。因此,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无精打采、开小差做小动作、玩手机,甚至打瞌睡的状态。同时,学生面对提问时,多回避与教师的眼神交流,不愿意回答问题,很少主动参与互动。而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些消极现象带来的巨大影响,忽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情感需求,课堂氛围沉闷。

三、互动式教学实施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水平

目前大多数教师愿意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但不少英语课堂的互动只是照本宣科。学生读答案,缺乏见解,语言综合能力被忽视。教师实施互动式教学,通过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能促进学生视、听、说多方面的发展。同时教师鼓励所有学生参与互动,保证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二)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

部分教师过于强调“听”的输入,课堂中大多数时间都在输出知识,忽略了对学生接受能力的及时检验,即学生沟通“说”的部分。而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善这一局面,教师引导学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同时,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学生渐渐喜欢上英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

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枯燥的学习内容表现出开小差、玩手机、无精打采与打瞌睡等。教师提问时,学生多采取回避式措施,很少主动参与互动。产生这一现象有两个主要原因:学习内容深奥枯燥,学生没有兴趣;学生自身性格原因,胆怯和害怕答错丢失脸面。教师通过互动可以及时观察到学生的情感需求,从而改变教学形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及时拉回课堂。通过丰富有趣的互动,课堂氛围不再低迷。

四、互动式教学的实践意义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合作、共同探究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互动式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能力: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通过互相合作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等,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3. 提高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加全面、深入。

4. 适应现代教育需求:互动式教学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综上所述,研究互动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能力,推动教育改革,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大学英语师生互动式教学的实践路径

课堂互动是双向奔赴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主体都很重要,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提升课堂效率。据此,本研究依次对课前、课中、课后提出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课前环节

课堂伊始的学生自主展示环节,不仅催化学生的学习动力,督促学生自主提前预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问题,也促使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情境,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因presentation极具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课前展示成为英语课不可或缺的一环节。学生通过presentation,能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也锻炼搜集、概述信息的能力、临场展示的表现力。

在准备环节中,学生应从最初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向积极主动搜集、整理、总结、展示知识。选取主题时,学生需考虑到主题的可实施性、可拓展性,后续的环节需紧扣主题展开,切忌脱离主题。此外,制作演示文稿时,学生需充分考虑其简洁性、重点性,选择性地保留presentation各个环节的关键词。现场讲演时,学生可根据提示,组织语言,切忌照本宣科。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展示应给予及时反馈。一方面,注重反馈语的多样性。其一,赞扬性反馈语,如Good job,Fantastic等,这易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其积极地参与互动。其二,糾正性反馈语。对学生发音不准、语法表达错误等问题,教师需及时记录、纠正,避免学生将错误转为习惯。其三,启发式反馈语。教师可根据presentation内容进行提问,发散学生思维。另一方面,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主体既可是教师,也可是学生。反馈本身即互动的过程,课前展示的内容亦可作为教学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下展开自由互动。

(二)课中环节

课中环节以传授知识为目标,是师生互动最频繁的一个环节。需注意以下四点:

1. 课堂以互动交流为主。课堂并非教师的独角戏,教师需走出自己的世界,将话语权交还给学生,提供学生展示能力、锻炼口语表达的机会。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丰富的互动活动,如短剧表演——学生扮演课本中特定的角色,演绎情景故事。以《新视野大学英语1》Unit7 “Face to Face with Guns”为例,教师在授课环节中,设置短剧表演的任务。一定程度上,既赋予学生自主指定编剧、演员的选择权、决定权,也有效组织了生生之间的互动讨论,促进生生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升。

情景回顾——教师播放部分电影片段,学生仔细观看、记录。播放结束后,教师组织提问,如剧情概括、角色概述、细节问答等。

小组讨论——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探讨,组内分享观点,总结极具代表性的观点,推选一人代表本组于所有学生面前展示,最终进行小组互评,教师反馈。这一活动设计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推动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思考问题、提出见解、纠正错误观点,提高学习的正确性。

2. 建立形成性评价。评价需及时,反馈内容及方式需丰富。学生各有不足,如A同学口语表达流畅,但部分发音不标准,sun和son混淆,需教师及时纠正;B同学难以用英语流畅表达观点,易产生自卑胆怯心理,教师需对其进行鼓励、引导,如“Well done! ……(重复和完善学生的回答)And we can find ……(提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恰当使用反馈语指出问题所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改正问题。

3. 注重课堂语音语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注意教学语调,做到抑扬顿挫。如讲解课程重难点时,可采用重读、延长尾音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 教具使用。教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直观而简单的方法之一。不仅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亦可吸引学生注意力,避免注意分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将授课内容与教具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多媒体资源等,辅助推动教学的进程。

(三)课后环节

该环节以作业为主。它是课堂的重要延伸,为巩固知识、检验学习情况设置,可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对作业的设置,教师需在保证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数量难度上设置与其能力相匹配的作业。此外,作业的内容应多样化。口语作业如模仿录音、朗读、复述课文等,此作业旨在引导学生练习音标的准确发音。听力作业如听录音完成填空、选择正确答案等,此作业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书面作业如完成书后练习、补充讲义练习等,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结语

互动式教学具有互动性、协作性、可操作性等特点,是在现代教育理念基础上衍生的现代教学新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素养,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教师应在课堂实践中科学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适宜的教学形式,确保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效率的显著提高,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胡明扬. 外语学习和教学往事谈[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05):2-9.

[2] 张尧学. 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 中国高等教育,2002(08):3-5+8.

[3] 郭爽. 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的探究[D].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

[4] 顾伟勤. 外语课堂教学中的输入调整和互动调整[J].外语界,2010(03):66-70.

[5] 单文博. 主体间性视域中大学英语“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 外语刊,2014(05):113-116.

猜你喜欢
互动式教学师生互动大学英语
论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外语互动式教学中的课堂智能交互设计初探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