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传播与治理创新

2024-04-08 13:21朱竹张婧段可争
基础教育参考 2024年3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协同治理

朱竹 张婧 段可争

摘   要: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教育理念,从提出到成熟经历了三十多年历程,该理念在中国的传播可以概括为环境教育、环境人口与發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四个阶段。中国在推动该理念的过程中,构建了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各主体如高校、科研院所机构、各级政府部门、以公立为主的学校、社会机构等通过各种机制参与其中,推动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的不断创新和深化。而以上模式也为构建教育强国之路提供了参考,未来需要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共融共生、全机构治理模式的协同治理和数字化变革。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基础教育治理;教育强国;协同治理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1128.2024.03.003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于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后五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继续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教育被认为是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教育理念,在中国基础教育已有三十余年的传播历程,并本土化为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ECSD),各教育治理主体通过构建中国本土治理模式,建立相关机制,并通过项目制推广,深刻改变了一代人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思想,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走向高质量教育之道,通过教育实现了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其治理模式对推动国际先进理念的落地,实现教育强国之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

一、从可持续发展教育到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一)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传播的主要阶段

狭义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指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与训练,使他们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相关知识能力的过程;广义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指为了可持续发展且以此为导向,对现行教育进行重新定位与创新,从而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该理念从提出到发展再到成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始阶段,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形成概念,并指出方向和路径。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颁布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到了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一词。

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颁布的《21世纪议程》中明确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国际实施计划》,提出从2005年开始,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教育10年计划,旨在让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机会从教育中学习价值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把可持续发展观念贯穿到学习的各个方面,以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建设一个全民的更加可持续发展和公正的社会。这些是可持续的未来发展和积极的社会变革所需要的。2009年,首届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于德国波恩举行,对十年计划进行了中期总结,并提出全民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相关性;通过国际交流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需要加强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中期评估,并且制定了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未来发展战略[2]。2014年,第二届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在日本名古屋召开,并得出结论:教育系统正在参与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教育要推动教法和学法的革新,并且和正规教育融合。同时,大会制定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实施路线图》,对于2015—2019年如何推进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实施部署。按照文件,国际社会将在以下5个重点领域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推进;更新学习与教学方式;提升教育者和培训者的能力;动员青年人广泛参与;参与制定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4]。

第三阶段为成熟阶段,主要围绕联合国提出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展开行动。2015年,联合国颁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2021年5月在德国柏林召开了第3次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会议颁布《2030年可持续发展教育路线图》,明确提出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和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全面整合,提出未来十年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键特征、优先行动领域与推进路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是在2030年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公平的环境,其主要特征为强调可持续发展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作用,聚焦个人行为的变化、社会结构的重组与共融共生和技术性未来,强调会员国的引领和协作三个方面;同时进一步强调了政策推进、改变学习环境、培养教育工作者能力、赋权青年、加速地方行动五大行动领域。在推进路径上主要强调政策引领,发挥国家治理效能;知行合一,以交流促行动;开展评估,跟踪问题,合理应对;调动资源,实现共享共建;监测进度,关注重点实施领域[5]。

(二)中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传播的主要阶段

中国不仅成功推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还进行了本土化的创新,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传播的历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环境教育阶段(1972—1988年):20世纪70年代初,在国际大背景的影响下中国环境教育开始起步,1996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2004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及《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这一阶段实施主体仍由政府起主导作用,国家对环境保护政策的重视与重申,为环境教育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教育形式上,主要以社会环境教育为主,通过主题教育的形式开展,内容方法比较单一,在社会层面推进环境教育的基础上,助推环境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渗透。

第二阶段为环境人口与发展教育阶段(1998—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1994年提出并开始推进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自1998年开始,受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委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起步实施UNESCO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并且编写了《中国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EPD)项目章程》与项目指南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丛书》。

第三阶段为可持续发展教育阶段(2005年—2018年)。中国在国家规划类教育文件中写入相关理念,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很多规划类政策文件。从推动形式来看,主要采取了网络化的管理和项目制的推进模式,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在将该理念转化为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还组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全国指导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各地区设有地区指导和工作委员会分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各分支研究院在推动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开启了科研引领的模式,通过国际会议和论坛、校长教师培训、科研课题、课程与教学指导、建设实验学校等方式深入推进。在这一阶段,该理念推进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径,除了自上而下各行为体一些促进实践的机制,一些优秀的实践也自上影响着政策的变革[2]。

第四阶段为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阶段(2019年至今)。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生态环境意识的通知》,2021年,中国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转变为政府主导下,多主体、全机构参与,逐步走入国民教育体系与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中国也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进行了本土化的理论创新,并且在实践领域不断深化和拓展。史根东对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进行了阐释,指出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都是发展范畴的概念,两者的关系为,生态文明是指发展目标与发展的未来社会形态,其建设过程是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过程或发展进程,其未来目标是生态文明社会。而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教育也理应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社会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整合为一个复合型的表述形式: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这个新的带有中国本土化创新的理念升华与扩展了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理念,丰富并补充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内容,放大与延伸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视野和创新空间,有望形成积极的国际共识[6]。

二、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多元主体治理模式

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且获得深刻国际社会共识的教育理念,历经初始、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在中国的推进过程分为环境教育、环境人口与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四个阶段。这个过程不仅有对于国际组织教育理念的传承,亦有根据本国国情本土化的举措,不断丰富其内涵和外延;这个过程也并不是单一主体通过单一方式完成的,参与其中的既包括国际组织、政府、教育科研单位,亦包括社会、学校等,其方式也多种多样,充分发挥科研的作用,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多元主体治理模式。

(一)基础教育治理的概念界定和一般模式

治理这个词最开始源自于古希腊,柏拉图将其定义为管理、统治的意思,但是治理的目的是不断调整适应新的环境,更强调实施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在参考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和世界银行的定义下,王金良将治理定义多元主体通过权威、机构、协作等正式行为和习俗、道德标准和规范等非正式行为进行资源分配以协调或控制经济或社会活动[7]。教育治理是指多元主体,如社会组织、国家机关、学校等利益群体以及公民个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而进行合作互动,共同管理教育公共事务的过程[8]。这种过程主要通过一定规则和程序对教育中相互冲突、相互竞争的利益各方进行调解,这种调解遵循各方平等、合作、互动地处理教育公共事务的原则,不以参与调解的任何一方为权威,以利于教育各方协调发展。孙绵涛为基础教育治理提供了一个整体的分析框架[9]:基础教育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社会和学校三方,政府即各级政府,社会一般指社会中的各企业和事业单位,学校即各级各类学校;治理内容包括协调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协调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协调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机制和教育观念的关系及这四个范畴子要素的关系;如何治理则涉及治理的依据、治理的原则、治理的程序、治理的过程及治理结果的处理五个方面。

基础教育治理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运行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必须从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治理,即“共治”,达到“善治”,即好的治理、成功的治理的局面。褚宏启等认为,衡量教育善治与否有十个标准,即参与度、回应性、透明度、自由度、秩序、效率、法治、问责、公平、效能,在教育治理中真正做到了多元“共治”、政府 “元治”、学校“自治”,而且共治、元治、自治都以 “法治”为基础,善治局面便也水到渠成[8]。因此,我国基础教育治理的路径和目标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以構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内容,旨在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更好地调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更好地激发每个学校的活力,更好地发挥全社会的作用,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10]。

(二)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治理模式创新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的过程,要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中国的整个推动过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本土化创新,搭建了基础教育阶段的本土治理模式,使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教育真正落到学校,落到课程和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 多元主体参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治理

参与基础教育阶段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治理的主体主要包括高校、科研院所机构、各级政府部门、以广大公立学校为主的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各级学校、社会机构等。在高等教育中,华中师范大学成立了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中心,专门从事相关理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也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研究范畴,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院2022年举办了“生态文明与全球教育变革”主题论坛,组织全国相关领域学者开展学术研讨。科研院所机构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教育科学院,成立了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本土化为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并且在实践领域大规模铺开做了巨大贡献。各级政府部门也参与到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治理中,例如,北京市石景山区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学习目标》为指导纲领,以政府为主导,整合出新时代区域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方略 :一是理念创新,促进区域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综合发展向度 ;二是教育与学习形式创新,促进区域在地化教育的行动向度;三是机制创新,促进区域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制度文化向度,形成了区域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特色模式[11]。实践层面,各级学校尤其是以可持续发展项目校为主的公立学校也开展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各级机构也参与到学校办学和课程建设中,共同助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实现。

2. 多重机制推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各級主体对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推动需要建立各种机制,保证其良好运作,参与主体主要包括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以公立为主的学校和社会机构,各种机制可以简单作如下总结:一是高校主要通过理论研究、智库、师资(人才)培养和大中衔接等为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支持。二是科研机构为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理论、智库、校长教师培训、(课题)教科研、课程开发、学校指导、会议研讨、成果征集等。三是政府主要通过政策文件、机制保障、资源配置、项目推动、评价督导等保障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发展。第四,以公立学校为主的学校主要通过办学理念、绿色校园、教师培养、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学生发展等落地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四是社会机构作为推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助力,主要进行资源供给和协同育人等。

3. 多重成果赋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多元主体参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成果主要表现在理论的创新、政策的创新和实践的创新,这些创新同时反作用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助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在理论创新上,重点研究了“生态文明时代对教育改革创新的新需要”“生态文明和教育的关系”“生态文明教育涵义与实施策略”等领域。二是在政策创新上,国家“十三五”教育规划(2016—2020)提出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与“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部署,并且颁布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系列相关文件。除了自上而下推进政策,很多实践经验完善了政策的制定,不仅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写入国家规划文件,一系列地方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具体教育政策文件也相继出台,如实施方案、法规、宣传教育、德育等。三是实践的创新是推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重要成果,一批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优质教育的实验学校与实验区出现,开展课程、教学与学习创新研究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涌现了一批名校长、名教师,培养了一大批学生,此创新不仅推动了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教育上的实现,更是推动了课程和教育教学改革,甚至是学校治理方式的变革。

三、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和教育强国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加强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既是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亦是通过教育实现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完备多样的教育体系以提升整体国民素质和满足国民多样化的教育需求[12],可持续发展教育从被国际组织提出到在中国深入推进,历经三十多年该理念已经深刻根植于人们的心中,改变了几代人的思想和行动。

(一)双向融合: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共融共生

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国内的新形式,两者并不能割裂开来,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任何国际组织理念的推动都要符合时代的潮流和改革的趋势,同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过程、国内整体的发展以及教育的发展要求结合。如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阐释,中国对于人才培养、实现教育强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不只是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赋能生态文明教育新实践,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价值引领和经验借鉴。生态文明教育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传播了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生态文明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双向互动、共融共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融入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和生态价值观,既能助力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也能对人类与自然的长远利益和长足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协同治理:以全机构治理模式开展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教育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是实现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目标的战略先导。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与教育治理实践相结合,可以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及多样化发展,助力我国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在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社区是重要载体,是学校和学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承担知识宣传、文化传承、行为引导、技能培养等重要职能的同时,也为学校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良好资源和条件。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治理中,政府部门是教育主导者,学校、科研院所是教育实施者,各级社会机构是教育参与者。应用教育治理框架及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响应国家构建新时代社会治理共同体号召,通过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共同营造全社会开展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良好氛围。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13],既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举措,也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

(三)回归人本:以数字化推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又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数字化赋能既是 “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未来实现的重要途径。新时代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需要基于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背景,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智慧教学空间,实现教与学的智能化,推动学习时空、学习场景的互通与共享。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学习,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中心主角;通过学校空间、家庭空间、网络空间和社会空间的互联互通、有机融合,让无处不在的泛在学习成为未来学習的新常态;通过深度数字化的教育,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数字档案,服务每个学习者的终身成长。利用信息技术推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数字化体系建设,不仅可助力于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也能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提供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EB/OL].[2023-7-19]http://www.news.cn/mrdx/2023-07/19/c_1310733242.htm.

[2]朱竹,苑大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扩散[J].世界教育信息,2023,36(06):76-80.

[3]史根东.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教育研究,2003(12):44-50.

[4]史根东,张婧,王鹏.塑造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综述[J].世界教育信息,2015,28(06):17-21.

[5]张婧,王巧玲,史根东.未来1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整体布局与推进路径[J].环境教育,2022(11):52-55.

[6]史根东.为美丽中国奠基: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涵义解读与素养分解[J].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1(Z2):63-66.

[7]王金良.全球治理的内在逻辑与模式[J].比较政治学研究,2015(01):152-163.

[8]褚宏启,贾继娥.教育治理与教育善治[J].中国教育学刊,2014(12):6-10.

[9]孙绵涛.教育治理:基本理论与现实问题[J].中国德育,2019(07):48-54.

[10]褚宏启,贾继娥.教育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及其作用互补[J].教育发展研究,2014,34(19):1-7.

[11]张婧.新时代区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重构与实施方略[J].人民教育,2021(06):44-46.

[12]曾文婕,陈鲜鲜,王永丽,等.国际视野中的教育强国建设经验分析[J].基础教育参考,2023(08):3-18.

[13]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EB/OL].[2023-5-30]http://cn.chinadaily.com.cn/a/202305/30/WS64752e5ea31053798937680f.html.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教育协同治理
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协同治理视域下政社合作机制研究
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下的京津冀环境污染协同治理研究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研究
协同治理: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参照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
风险社会理论范式下中国“环境冲突”问题及其协同治理论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中国如何确保可持续的粮食安全
科学构建我国城市社区组织协同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