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 实现政府数字化运行

2024-04-08 13:14韦梦
南北桥 2024年4期
关键词:数字政府

[摘 要]当前,我国政府以前沿科技为支撑,在满足管理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旨在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与票据使用的规范性。本文从论述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的意义入手,结合实际分析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的基本内容,并对全面普及财政票据电子化、实现政府数字化运行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全面贯彻“互联网+政府服务”的要求。

[关键词]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数字政府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志码:A

传统管理模式下,财政票据系统仅实现了纸质票据机器打印的功能,无法满足现代化管理需求。尤其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融入和渗透对不同行业产生了影响,多方交易主体之间形成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尤为重要,为了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政府部门可以将电子签名、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到财政票据管理过程中,加快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与质量。

1 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的意义

1.1 提高财政资源效率

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是体现我国政府政务管理效率的关键举措,在技术平台的支持下,利用财政票据系统跟踪财政资金的流转渠道和运行动态,可以降低信息滞后对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同时,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为财政资金管理带来了新的方式,基于财政资源配置模型,政府部门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财政资金的支出成效,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资源配置过程,从而提高财政资源管理效率[1]。由此可见,在推动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可以确保财政资金及时到账、规范支出,为财政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2 实现财政信息透明化

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在维护财政资金安全性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部门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财政票据线上审核、电子化存档等,不仅可以利用系统查验虚假票据,还能够促进内外部沟通,为外部监督提供便利。一方面,及时准确的票据信息可以为政府部门项目绩效评价和预算计划编制提供决策依据,降低主观因素对决策的影响;另一方面,透过系统公开政务信息,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府部门工作的监督要求,进一步增强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度。长期来看,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可以促进我国建立现代化政府治理体系,有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

1.3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为我国数字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这是由于数字化转型需要技术研发人才、系统维护人员等作为支持,这必然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技术型人才创建了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同时,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夯实了营商环境,引导技术研发型企业持续加大投资力度,从而推动数字化产业的发展。总之,政府部门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推动了服务平台的搭建,强调数据共享与产业链互通,更好地释放数字化产业的价值,从而构建和谐稳定的数字经济。

2 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的基本内容

2.1 建立全流程监管机制,规范收费项目

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实际上是对财政票据从申领到核销这一过程的动态监管。因此,在实际改革过程中,财政部门往往要明确不同业务环境下需要开具的对应票据,并通过制定规章流程的方式统一票据开具的样式、时间限制等,为票据处理提供制度依据。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财政部门可以建立在线平台,由相关单位在该平台上填写申请票据的信息,包括票据类型、金额、使用目的等。在数字化系统下,经过多级、在线审批,减少纸质文档传阅,加快审批速度;一旦申请获批,财政部门对申请单位通过电子形式发放票据。例如,通过系统生成电子版票据或者分配虚拟票据序列号,供用户在需要时直接使用。同时,电子票据系统还具备实时监控功能,自动记录每张票据的使用情况、具体金额、使用时间等,并自动生成核销报告,便于财政部门监管;系统中设定了票据期限,一旦过期就自动作废,避免过期票据的流通与使用[2]。此外,可以将财政部门的专用数据库与用票单位的第三方收费系统对接,使网上缴费与开票同步,票據信息也能够自动上传至服务器,便于票据真伪查证、财政部门与用票部门的信息互通。

2.2 加强风险管理

在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过程中,加强对非税收入通用票据和资金往来结算单据等监管尤为重要。为此,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管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财政部门应当根据中央和省级部门制定的收费项目清单,在系统中设立相应的维护措施。在这一背景下,用票单位需要在遵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申请收费项目,经财政部门审核后,再向用票单位发放带有电子签章的财政票据。此外,财政票据电子化系统强调安全访问,在身份验证机制下,系统仅对授权人员开放,由此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系统进行非法操作,有效提高了财政票据管理的安全性。

2.3 健全监管法规

电子票据管理需要相应的监管制度作为依据,为此,财政部于2012年10月颁布了《财政票据管理办法》,不仅说明了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的重要性,还提出电子票据管理必须依据相应的政策法规,以及电子票据与纸质票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在此背景下,财政票据在生成、传输、存储、验证等环节必须要遵循统一的标准,包括票据式样与项目要求;同时,政策规定缴款人应完整地接收电子票据信息,用票单位应对票据使用进行完整的记录与归档,有效提高了财政票据的规范性与透明性。

3 财政票据电子化全面改革建议

3.1 转变传统思想,加强人员培训

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是我国政府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重大举措,将信息技术与政务票据管理融合,不仅可以拓展公共服务范围,还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尤其在当下,大部分业务办理人员倾向于享受线上服务,提高业务办理效率[3]。为此,我国各地区政府部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等应当正确认识财政票据电子化对公共服务业务的影响,转变原本的思想观念。在这一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做好对外宣传、文化渗透等工作。例如,通过自媒体、官方网站、通信软件等,增强工作人员对票据电子化的正向理解,提升其对电子票据改革政策的解读能力;同时,在单位内宣讲有关的规章制度,消除工作人员对财政票据系统使用的疑虑,夯实电子票据改革的政策基础。此外,各部门工作人员作为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的主体,更应当具备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对此,部门领导应重视对业务员的培训工作,针对实践活动开展专业性指导,确保业务员充分掌握系统操作流程,且能够及时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同时,为保证电子票据的规范化管理,部门还需要落实责任管理制度,同时对票据申领审核进行严格控制,追究操作不规范行为的责任人,加快进度完成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

3.2 确定核心技术形式,提高系统安全性

在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中,常见的核心技术包括电子支付、数字证书、移动互联网等。其中,电子支付是指利用电子方式进行货币交易与资金转移,它涉及购买商品服务或转账等行为。作为一种在现阶段被普遍应用的交易方式,电子支付与电子票据管理相结合可以强调支付进度与开票进度的一致性。数字证书是一种用于网络验证身份的凭证,它是由加密技术生成的一段数据,通常由权威数字证书颁发机构签发[4]。数字证书的应用,赋予了电子票据信息不可篡改的优势,有效提高了电子票据的真实性。移动互联网为电子票据管理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管理方式。例如,在移动互联网的支持下,有关部门可以更加便捷地创建、发放和传输电子票据,或利用相应的应用程序自动生成电子票据,快速完成票据云端储存等工作,有效提高票据的管理效率。

当然,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财政部门还需要关注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的成效,即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对此,建议财政部门建立安全等级保护系统,实现票据系统与当地财政系统对接,在第三方收费系统外网对重要数据进行储存备份,提高系统安全性。财政部门可以引入区块链技术,将其应用到系统安全等级维护当中,规避票据信息被篡改等风险。财政部门也可以继续沿用当前采用的电子签名形式,即票据审核人员与开票单位负责人等都采用电子签名,维护电子票据开票环节的信息安全。

3.3 完善管理流程,合理部署系统

在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进程中,开票、核销与存储等流程必然会发生变革。因此,财政部门必须要结合实际需求重新建立管理流程。实际上,受政策环境影响,我国大部分省份已经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了覆盖全省的财政票据开票系统,有效提高了票据管理的规范性[5]。例如,S省目前已经建立了财政票据管理系统,并应用到了实践中。当执法单位开具缴款书以后,缴款人可以直接扫描缴款书上的二维码进行付款;这部分收入属于非税收入,由系统自动为缴款书赋码、签名,并自动生成电子票据,完成最后一环——核销;与此同时,缴款人会收到一条通知短信,依据短信提示登陆当地的财政厅官网,在S省财政电子票据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票据查验,可以享受自动查阅和下载电子票据的服务。

此外,在电子票据系统部署环节,必须要考虑到缴款人的需求,即缴款人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查验、下载或打印电子凭证,保证双方信息共享。目前,我国各地区的电子票据系统部署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即票据系统置于财政内网、票据系统置于财政外网、票据系统与政务外网链接。其中,票据系统置于财政内网是为了提高财政数据安全性的一种做法,传统的票据系统采用的就是这种部署方式,但并未考虑缴款人的需求,缴款人无法通过系统查阅票据信息;反之,将票据系统置于财务外网,虽然可以避免执法部门与缴款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存在数据管理风险,该方式不具备安全方面的优势。因此,将票据系统置于政务外网,是电子化政务发展的必然选择,得益于政务外网的高度整合性和日益完善的电子政务体系,更便于对接外部用票单位和缴款人,同时有助于财政信息的整合和统筹。

3.4 建立共享机制,充分利用数据资源

基于信息化背景,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不仅是为了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更是为了打破公共服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财政票据信息的高度整合与共享,为财政资金管理奠定信息基础。因此,为了搭建共享机制,一方面,各地财政部门应加强与第三方软件公司的联系,做好软件设计与硬件配置等工作。对于一些数据基础规模较大的单位,考虑到其财政票据相关业务内容比较复杂,财政部门还应当关注系统功能设计,包括建立数据库、设置云储存端口、申请批量开票等,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在部门中配备信息技术服务部门,专门负责系统定期维护与软件定期升级等工作,为票据处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此外,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的根本目的在于信息资源整合。为此,政府部门应当关注政府信息资源整合问题,做好系统端口对接,实现资源共享。比如,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要求各地财政部门实现财政系统与本地区收费系统对接,实现医疗收费电子票据一站式查询、真伪验证与报销入账等;同时,财政系统还需要与卫生健康、医疗机构、医保部门的系统实现对接,按规定使用全国统一的收费票据,积极推动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工作。

3.5 统一标准规范,实现电子化管理

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是推动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的关键步骤。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保障了信息安全,还为实现财政管理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6]。实际上,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是指从纸质票据到电子票据的转变,从传统的线下票据发放、使用、传递、核销等转变为线上管理。在实现电子化管理的过程中,有必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具体来说,首先,有关部门应统一财政票据的编码规则、收费项目编码等,确保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财政票据都能够在同一平台上使用和流通,形成一体化的管理平台。其次,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可以减少人工操作中存在的失误。因此,应针对财政票据电子化系统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包括申请流程、审核流程、票据生成流程、使用和核销流程等;同时,严格监管数据安全,对数据传输、防伪、存储等设置安全机制,避免信息泄漏、篡改、遗失等风险。最后,在信息技术不断成熟的当下,市场上催生出更先进的技术、如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财政部门也需要关注这些新兴技术的使用规范,包括人工智能的算法选择、模型设置,区块链技术对交易数据的采集和存储方式等。通过制定统一的规范,可以为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操作指引。当然,以上标准和规范也应当基于系统功能变更、技术革新和管理需求等定期调整,以保证财政票据电子系统的灵活性。

4 结语

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是我国政府部门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有效举措,对于规范票据管理、提高业务处理效率等影响较大。在新时代,我国政府不断推动税务、医疗等领域的票据一体化管理,并要求各地人民政府尽快搭建票据系统,实现全省业务覆盖。在这一背景下,有关部门应关注意识转变、技术应用、系统部署、信息共享、统一标准等措施,逐步推动建立数字化票据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张艳丽. 论新形势下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J]. 财会学习,2022(4):43-45.

[2]冯敏,张孟卓. 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的实践与思考——以汉中市为例[J]. 西部财会,2022(10):7-10.

[3]林媛媛. 加强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管理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24):145-147.

[4]刘畅. 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探究[J]. 市场周刊·理论版,2022(32):143-146.

[5]张悦. 试析非税收入票据的电子化管理[J]. 商业2. 0(经济管理),2022(4):174-176.

[6]卿芝. 财政電子票据网络化管理改革的探讨[J]. 质量与市场,2022(14):184-186.

[作者简介]韦梦,女,四川宜宾人,宜宾三江新区财政金融局,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财政票据管理。

猜你喜欢
数字政府
政府信息化项目全流程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宁夏2020年底将基本形成“数字政府”体系
宁夏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广东江门打造大湾区“数字政府”示范标杆
江门“数字政府”改革又见成效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字政府”研究
深圳建设“数字政府” 为城市治理现代化赋能
数字时代视域下政府服务转型研究
如何打造“数字政府”
数字政府视角下网上行政审批的特点、困境与突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