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给予语文教学活动以新的引领。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素养导向成了小学语文教育界新的关注点。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教师运用境脉学习范式为课堂提质增效,涵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建构境脉式童话课堂,教师需要统整教材造境、创设情境启境、搭建支架入境、反思建构悟境、迁移拓展出境。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自然成了教育者们关注的焦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境脉学习是课堂转型的一种新范式,深度学习是境脉课堂的追求目标。教师基于境脉教学范式建构指向深度学习的童话课堂(下文简称“境脉式童话课堂”),为学生学习赋能,让学习真实发生,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深度学习有效着陆。
一、境脉式童话课堂概念阐释
深度学习的概念起源于人工智能领域,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钟启泉认为深度学习是学习者能动地参与教学的总称。笔者认为,深度学习是班级全体学生深情投入、沉浸其中的学习状态,是师生全程经历、深入探究、交流对话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想象力愈发丰富,思维得到锻炼,综合素养得以发展的学习效果。
境脉,在英语中是“context”,即“上下文、语境、背景、环境”。将“情境”和“脉络”相结合,形成“境脉”。徐燕萍认为,境脉学习既是一种文化理念,又是一种引导学习转型的操作范式。本文中的“境脉式童话课堂”是指在小学语文童话课堂这一特殊场域中的境脉学习。在这一学习场域中,教师综合诸多学习要素,引发学生探究、讨论、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通过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境脉式童话课堂策略解读
(一)统整教材——造境
童话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在部编版教材中大量出现,成了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统整意识,努力构建童话知识境脉。建构境脉式童话课堂,教师要有全局观念,以人文主题确定教学主题、以单元导语凝练教学重点、以语文要素明确关键能力。教师在童话教学中要有整体意识、单元意识、主线意识。基于单元目标,探寻共性关联,紧扣内在联系,确定发散中心,这样童话教学更有连续性和梯度性。深度学习倡导单元学习,这里的单元不再仅是教科书编排时的顺序单元,更应该是教师领会编者意图,自主围绕学习主题统筹安排的大单元任务群。学生的言语实践不再是单篇课文的学习,而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主题下、真实的大情境中展开。
教学时,教师可以打破童话单篇课文及单元之间的壁垒,构建适合于小学生的童话知识境脉,开展综合性学习“童话的言语魅力”。将《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壁虎借尾巴》《蜘蛛开店》进行群文阅读比较。相似的情节,不一样的言语表达,这是童话的魅力所在。同样是反复结构,《小壁虎借尾巴》中,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顺序可以调换,这是并列式反复结构。《蜘蛛开店》中,蜘蛛开店卖口罩给河马、卖围巾给长颈鹿、卖袜子给蜈蚣,编织难度越来越大,顺序不能调换,这是递进式反复结构。而《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情节不能调换,饥寒交加的小女孩愿望越来越强烈,最终走向没有痛苦的世界。师生将课文中的信息梳理整合成系统知识,体会童话语言的魅力,生成结构化的思维,发展高阶思维能力。
(二)创设情境——启境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是建构境脉式童话课堂的基本路径。合适的情境可以唤醒学生的先前经验,并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间搭建起桥梁。如果教学中的情境设置过于复杂和抽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无法触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以唤醒学生的原有认知,遏制了学生自主建构的发生。创设情境时,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唤醒学生已有认知后形成图式。在情境脉络的支持下,图式能够有效和问题情境对接,找到解决方法,这种图式是流动的、有效的。
比如,在教学《风娃娃》时,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落实学习任务群。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和兴趣点,猜谜导入“风”后,让学生体会单个字的“风”和课题“风娃娃”带给人们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感受拟人体童话的亲切有趣,初步领略童话的魅力。基于文章乐于助人的主题精神以及二年级学生爱帮助别人的特点,教师创设“风娃娃回到家,想把自己的经历跟风妈妈说一说,却说不清楚。热心的小朋友们,快来帮帮他”的任务情境。在这一情境任务的引领下,一方面,学生有了角色意识,讲述的内容是对文本理解后的创意表达;另一方面,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兴趣盎然地和教师、学习伙伴一起走进童话故事文本、一起去经历故事中人物所做之事、体会人物的起伏心情。在情境任务贯穿始终的教学中,学生明白了为谁而学、怎么去学、学了之后做什么,这样学生能够主动构建自己的有效学习图式,成为一个积极的学习者。
(三)搭建支架——入境
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与提升思维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思维的过程、结构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设计与外显,是构建境脉式童话课堂不得不面临的挑战。教师在创设情境任务后,不是放手让学生无目的地去寻找,而是要把任务分解、难度降低,给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的脚手架。图表型支架是教师在境脉式童话课堂常用的学习支架,思维导图、表格等都是图表型学习支架的一种。教师利用图表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图表成了开展学习的有效依托,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一个有效的学习支架应该辐射文本范围广、持续学习活动时间久、满足学习者的探究和交流需求。
例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教师就在学生走进“完美之作”、想象巨人后设计了探秘“完美花园”、感受奇妙以及寻找“完美花园”的推动力量两个教学活动,这两个教学活动以《巨人的花园》情节波(如图1所示)和《巨人的花园》人物树(如图2所示)呈现。《巨人的花园》情节波这一思维导图辐射整篇童话故事,是对长故事的有效梳理归纳,同时又是有梯度的,先找出巨人花园的三处春天和三处冬天,再概括什么情況下会出现春天(冬天)的景象。学生分工合作,一个完成春天,一个完成冬天,交流展示时的语言支架也有了依据,“什么情况下,花园就变成春天(冬天)的景象”。《巨人的花园》人物树这一思维导图是围绕故事中的一个思辨性问题设计的,对理解人物形象至关重要,同时为下一课时创编童话(在这座完美的花园中,孩子们是如何尽情玩耍的)做好铺垫。聚焦让花园变完美的头号人物巨人时,关注巨人前后在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同时让学生相机板书。巨人的语言从严厉变得温和,巨人的行为从冷漠变得友善,巨人的认知从自私变得无私。课堂的生成是动态的、高效的。
图1
图2
(四)反思建构——悟境
在境脉式童话课堂的任务情境中,学生要想更好地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情节的奇妙,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丰富的形象,需要对反思提出更高的要求。学习的不断发展使教育者愈发关注反思的重要性,深度学习的特点是多采用反思。反思不只发生在学习结束后这一阶段,更应该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引导、启发提问,使学生反思建构悄然发生。教师不能将目光停留在学生单纯知识的积累上,更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学习的达成感、获得感、成就感。学生情感的熏陶、态度的养成、价值观的建立在不断反思中得以达成。
例如,在教学《风娃娃》时,学生完成情境任务“向风妈妈讲述自己的经历”后,教师适时引入评论风娃娃朋友圈的活动环节——“风娃娃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自己做的事情,请你在他的朋友圈评论留言”。评论时,有的学生夸奖风娃娃乐于助人,有的学生批评风娃娃做坏事。此时学生会不断修正自己的评论留言,因为他们发现风娃娃做的事情可以分为好事和坏事,不能一味地夸奖,也不能生硬地批评,在不断审视、相互评价中潜移默化地明白了“做好事不能只随着自己的心意,还要看是否对别人真的有用”的道理。接下来,学生就会反思怎样用语言更全面地评价风娃娃,在构思评价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归纳出给别人提建议的方法:先指出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再委婉地提出改正建议。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运用到课堂上,还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日常的人际交往。学生的学习就在这样不断地反思与评价中得到拓展。如此,学生既深入理解了文本,又培养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语文素养。
(五)迁移拓展——出境
学以致用往往是对学生学习一个知识和理论后的要求,教师也常用是否会运用(创造)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技能。高通路迁移的机制是“具体—抽象—具体”,也就是说,要从很多具体的案例中抽象出一个原理,再用这个原理指导下一次任务的完成。观察以往的童话课堂,学生经历的往往是“具体—具体”的迁移,经常是在直观感受下的简单模仿,很少触及规律方法。要想学生具备“带得走”的素养,必须师生一起经历“抽象”的过程。因此,境脉式童话课堂建构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契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生长点,从而实现从文本到学生自身的语言积累与运用迁移,从学到用,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形成语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教师在学生创编童话故事环节,就可以进行童话创作“小妙招”的有效拓展。回顾《巨人的花园》情节波,引导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秘密——“情节有反复”,接着感受人物的真善美,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充分学习、感受童话的魅力。同时渗透数字“三”的文化内涵,“三”在古代表示多,事不过三,好的东西再多,也不能全写进去,要有所选择,写三处恰到好处。启发学生在创编“完美花园中孩子们尽情玩耍”的景象时,放飞自己的想象,同时要有所取舍,抓住三处有趣的地方写生动,避免想象漫无边际,无限循环往复。对学生创编的童话作品给出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完美花园创编达人”星级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1到3星) 评级方式
自评 同学互评 师评
语句通顺
想象合理
创意表达
此外,语文学习的外延是广闊的生活。学习厚度的拓宽、学习场域的延展、学习形式的创新,如跨学科融合学习、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等都值得关注。评价的多元,不仅可以设置多样场景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过程性表现,同时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鼓励学校管理人员、班主任、家长等参与评价。
三、结语
学习在本质上是一种体验。境脉式童话课堂强调构建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生活的情境,借助情境中的问题驱动,通过师生、生生的多向协同互动,在任务活动中生成能力,实现高通路迁移,提升学习力,形成高阶思维。教师运用统整教材造境、创设情境启境、搭建支架入境、反思建构悟境、迁移拓展出境的策略建构境脉式童话课堂。在境脉式童话课堂上,学生在真实情境任务的引领下、在有效的学习支架中、在丰富的探究活动里积极开展言语实践,深度参与学习,提升思维品质,实现精神成长,培育核心素养。
注: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立项课题“促进深度学习的部编版小学语文童话研究”(课题批准编号:2021JY14-L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