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红 赵瑞斌 李贻海 谢森
【摘要】 目的 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圈套器冷切术(CSP)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月- 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80例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组间基础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息肉总数62枚)和观察组(40例,息肉总数60枚)。对照组采用EMR治疗,观察组采用CS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临床效果、主观疼痛感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息肉切除时间、操作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息肉完整切除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83.87%(5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3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SP治疗结肠息肉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息肉完整切除率和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且安全性理想。
【关键词】 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圈套器冷切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574.6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07--03
结肠息肉属消化系统病变范畴,可在肠道任意位置形成,多表现为大小不一的隆起性病变,具有多发性。此类息肉的形成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如遗传史、肠内微生态变化、炎症刺激以及不健康饮食等[1]。息肉形成早期患者通常无异常表现,部分可伴有腹部不适或便血情况,但若息肉体积持续增大,不仅会加重以上症状,还可能引起肠梗阻甚至癌变,对患者健康及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为了消除息肉对机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避免癌变的发生,应在发现息肉后尽早清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是临床处理结肠息肉的常见术式,其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将息肉切除,并在切除的同时对创面进行灼烧止血[3]。但其产生的热效应可能会对息肉周围健康组织造成热力损伤,延迟性出血情况时有发生,且创面可能会因热力灼烧出现局部变形或坏死,此时创口面积会逐渐扩大,疼痛感随之增加。因此,EMR在结肠息肉治疗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圈套器冷切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同样为结肠息肉临床治疗常用术式,其在切除原理上与EMR有所不同。CSP主要依靠圈套器实现对息肉组织的冷切除,可避免因热力损伤而引起的疼痛感及相关并发症发生,且能够通过适当扩大套取范围实现对息肉的完整切除,同时省去了凝切步骤,操作时间相对更短[4-5]。本研究主要比较EMR与CSP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1年1月- 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80例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符合结肠息肉诊断标准[6];②基础资料完善;③无血液病。排除标准:①肝肾/免疫功能受损;②息肉直径>15mm者;③合并肿瘤疾病;④遗传性息肉;⑤配合度低下。依据组间基线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息肉总数62枚)和观察组(40例,息肉总数60枚)。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39~67岁,平均49.87±7.22岁;息肉直径2~8mm,平均5.26±0.75mm;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1~69岁,平均50.41±6.85岁;息肉直径3~7mm,平均5.31±0.68m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规定完成血、尿常规等必要检查项目,术前1d需更换流食,且晚饭后禁食,按标准落实肠道清洁工作。
1.2.1 对照组 采用EMR治疗,具体操作:置入结肠镜(奥林巴斯公司,型号PCF-H290I),明确息肉位置后将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缓慢注入息肉黏膜下,体积较大的息肉可多次注射,待息肉底部充分隆起时停止注射,高频电凝刀(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SICC350)运行功率保持30W,将通电时间控制在2~4s,精准切除息肉。取足量生理盐水对手术创面进行多次冲洗,标本回收送检。
1.2.2 观察组 采用CSP治疗,具体操作:结合息肉体积确定圈口适宜的圈套器(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圈套器放于息肉上方,并套入一圈周围2mm内黏膜组织,确保视野清晰,随后收紧圈套器,去除息肉。取足量生理盐水对手术创面进行多次冲洗,标本回收送检。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准确记录两组息肉切除时间及操作总时间,同时记录息肉完整切除率。
(2)临床效果:临床效果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息肉切除彻底,复查时见病灶表面新生黏膜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且无瘢痕,为显效;息肉切除彻底,局部病灶可见新生黏膜覆盖,为有效;息肉存在残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观察例数× 100%。
(3)主观疼痛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对两组术后1、2、3d的主观疼痛感进行评定,评分范围0~10分,无痛对应0分,而剧痛对应10分,评分越高,主观疼痛程度越严重。
(4)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延迟性出血、穿孔发生情况。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息肉切除时间、操作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息肉完整切除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83.87%(5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7,P=0.046)。
2.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主观疼痛感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1、2、3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结肠息肉是存在于肠道中的隆起性肿物,在消化内科极为常见。息肉的形成与发展通常会受到肠道微生态、日常饮食、局部炎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小体积息肉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但若息肉体积持续增大,患者将出现腹泻、便血等情况,而息肉形态与结构也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发生改变,甚至可能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发生癌变[7]。因此,肠道息肉需及时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健康。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临床可借助结肠镜对疑似患者展开全面筛查,便于及时发现息肉病变,同时在内镜辅助下将息肉完整切除,进而阻断其癌变途径。以往EMR是清除肠道息肉的常用术式,基于作用原理角度分析,EMR属热切除范畴,高频电凝刀可产生强大的热效应,既能切除息肉,亦可以对创面进行凝固止血[8]。但此术式也存在不足之处,电凝刀所形成的热效应可达黏膜下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增加迟发性出血的可能,甚至导致创口局部组织坏死,继而引发穿孔。此外,虽然通过液体注射能够促使息肉上皮及基底组织充分分离,但手术期间产生的热效应仍会对基底部组织造成一定创伤,这也是导致术后疼痛的关键原因。近年来,以CSP为代表的冷切除法在息肉治疗中受到关注[9]。此术式实施时无需接通电源,既能缩短操作时间,也能避免远处组织在手术中受到热力损伤,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并且可以通过调节圈套器合理扩大切除范围,能够实现切除成功率及完整率的同步提升[10]。此外,CSP为机械性切割伤,虽然病灶邻近组织会受到牵拉,但远处以及黏膜下组织并不会受到过多影响,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故不会引起强烈痛感,而出血或穿孔风险也相对较低[11]。
张娟红等[12]将96例结肠息肉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CSP组和EMR组,结果发现CSP组息肉切除时间和手术总时间均短于EMR组。徐新国等[13]报道,运用CSP切除结直肠息肉的治愈率高于EMR,且能够较好地规避出血以及穿孔等常见并发症。本研究中,观察组息肉切除时间、操作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息肉完整切除率和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与以上学者观点相符。实施CSP时,操作者可以利用冷圈套器套取息肉及其边缘2mm范围内的黏膜组织,然后通过收紧圈套器将病灶完整切除,既可提高息肉切除的完整率,也能缩短EMR在凝切环节耗费的时间,故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将息肉完整切除,降低病灶残留的可能性,总体疗效更优。
苑彩云等[14]将240例结肠息肉患者分为EMR组和CSP组,统计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结果显示CSP组术后疼痛感更轻,认为冷切术能更好地缓解痛感。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1、2、3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以上研究结论一致。分析原因为,EMR需要利用高频电刀所产生的热效应切除息肉,但这种热效应可能会对黏膜下组织带来额外损伤,术后痛感加剧,且电凝后的切口为灼烧伤,部分组织可能因热损伤而变形甚至坏死,导致伤口持续扩大,进一步增加患者主观疼痛感。而CSP可直接通过冷圈套器达到切除息肉的目的,病灶周围及黏膜下健康组织不会受到过多影响,所以术后患者主观疼痛感相对更轻。樊荣荣等[15]将100例结肠息肉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CSP组和EMR组,结果显示,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CSP能够有效切除息肉,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接近,提示CSP在实施过程中并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能够保证治疗的安全性,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综上可知,CSP可缩短结肠息肉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提高息肉完整切除率與治疗有效率,在减轻术后疼痛感方面亦可发挥积极效用,且安全性不亚于EMR。
4 参考文献
[1] 徐涛,仝建军,马丽,等.结肠镜下结肠息肉形态和临床病理学特征与肠道菌群变化的关系[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2,34(11):1320-1323.
[2] 鲍正华,马启刚,唐伟.NBI内镜在结肠息肉癌变中的诊断价值及结肠息肉癌变影响因素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5):487-490.
[3] 王小东,邢军,麻继锋,等.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氩等离子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的回顾性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1):73-75.
[4] 李华铭,何亚红,朱伟琴,等.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在老年患者右半结肠小息肉内镜治疗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2020,42(14):1464-1468,I0002.
[5] 周仁民,陈颖,林琼,等.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术在儿童5~10 mm结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3,30(10):761-764.
[6] 许丽亚,殷评,闵海阳,等.结肠息肉内镜表现及病理结果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1):117-120.
[7] 龙思丹,孙希珍,赵栋燕,等.肠息肉病因学相关性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0,26(14):2728-2732.
[8] 尹良钰,梁杏花,冯正平.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高频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0,8(8):446-447.
[9] 杜鑫,杨永俊,邸军.无痛内镜下冷切除术在老年患者5~9 mm扁平无蒂结直肠息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22,28(8):65-69.
[10] 闫真,张杰,郎海波,等.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与冷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5~10 mm无蒂结直肠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医药,2023,18(6):860-863.
[11] 胡爱家,胡香云,洪谷俞,等.内镜下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与常规息肉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12):145-147.
[12] 张娟红,闫闯伟,李相云.圈套器冷切除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比较[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2,42(10):33-35.
[13] 徐新国,乔燕,姜红香.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冷圈套息肉切除术治疗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8):70-71.
[14] 苑彩云,刘加宁,钟瑞妹.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对结肠息肉患者出血量及血清疼痛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10):1057-1060.
[15] 樊荣荣,范彩霞,范艳明,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效果对比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7):933-935.
[2023-12-18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