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药“法象”新解

2024-04-07 09:40郝永龙陈美荣王磊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肝经厥阴肿痛

郝永龙,陈美荣,王磊

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给予大力资助,越来越多的医家开始关注和研究中医药,随之对中医药传统思维的研究呼声渐盛。其中,中药的法象用药思维是古人研究药物作用原理的一种思维方式,亦称“法象思维”“取象比类”,是古人认识和感知世界和自然的一种思维方式。药物相关“法象”一词最早见于《圣济经》[1],其云:“天之所赋,不离阴阳,形色自然,皆有法象”。“象”是指能够被感知事物的现象,包括物象或意象(通过认知感悟,升华的概念、符号)。“法”这里指效法和仿效,是通过感知外在客体,进行模仿、模拟和类比进而形成的认知。法象思维主要指在思维过程中对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相通、相似或相近的属性、规律和特征进行充分关联类比,找出共同的特征、根本内涵,以“象”为工具进行标志、归类以达到模拟、领悟、认识客体为目的的方法[2]。

1 法象药理概述

法象药理是指基于法象思维阐述药物起效的作用机理,其内容主要指将药物的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建立在药物的气味厚薄、色泽形态、质地轻重、采收季节、所生之地以及习性等相关的自然属性之上。法象药理初步形成于宋代,医家大兴探讨药理之风,慢慢出现了中药的法象药理,但缺少系统的论述。金元时期是法象药理的兴盛时期,金元四大家张元素的《医学启源》[3]及其弟子李东垣的《药类法象》[4]问世,代表着中药法象药理从实践走向了理论,也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著作,主要体现在张元素[3]在宋代基础上进一步探求药物作用原理,以药物的形、色、气、味、体为主,利用气化、运气和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一整套“法象”用药模式。李东垣[4]承袭了张元素理论体系并加以完善,在《药类法象》[4]中阐述了用药法象与天地阴阳、气味厚薄清浊的关系,药味与升降关系的药性内容,并绘制了“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图”。王好古[5]继承张元素、李东垣学说,根据各药所入三阴、三阳经特点,结合气味厚薄、升降浮沉等性能,进一步阐述发挥,使中药法象药理得到了完善。明清时期,中药法象药理得到进一步发展,以自然哲学为基础,以临床为目的,突出实践的重要性,淡化哲学色彩,回归科学化,摆脱纯理论的束缚。清代周岩所著的《本草思辨录》[6]达到了研究中药法象药理的巅峰。民国时期的张锡纯和冉雪峰分别在《医学衷中参西录》[7]《冉雪峰本草讲义》[8]中结合现代研究成分物质阐述了法象药理,并对大部分中药药效机理进行系统的阐述,使中药法象药理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得到了现代科学的验证,更好指导临床实践。

2 明目中药之象

2020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9]收录中药饮片616 味,其中,在功效和主治中明确标注“明目”的中药共29 味(4.17%)。本文应用法象思维对此29味药物的作用原理做一阐述,以助于中医眼科医生提高临床应用能力。

2.1 形态之象

是指根据药物外在形态推演药物的功效主治,以达到观其外而知其内。目为“精明之府”,接受“五脏六腑之精气”的充养濡润,圆润明亮;而种子也是集植物一身的全部精华汇聚而成,经历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4个阶段,禀受寒热温凉四时之性,且有的种子表面光滑明亮,二者外形相似、相近,可见,种子与目相类比,因此,推测某些种子类具有明目功效。

青箱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苦,微寒。归肝经。清肝泻火,明目退翳。用于肝热目赤,目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青箱子,成于秋金,子黑光圆,形似目珠,故有清肝明目之效,对早期肝火亢盛引起的目疾效果尤甚。

2.2 升降之象

是指根据药物的气味厚薄和质地轻重判断药物作用的部位,从而推断药物的功效主治。

木贼,《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甘、苦,平。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用于风热目赤,迎风流泪,目生云翳。”《本草求真》[10]载:“木贼,书云形质有类麻黄,升散亦颇相似,但此气不辛热,且入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能于二经血分驱散风热,使血上通于目,故为去翳明目要剂。”木贼中空而轻,形似麻黄,质轻升浮,故可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车前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甘,寒。归肝、肾、肺、小肠经。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车前子气味俱薄,味薄则淡,气薄则清,除淡渗下利之外,还可上行清热,故可治目赤肿痛。

谷精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辛、甘,平。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用于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眼生翳膜,风热头痛。”谷精草田中收谷后,得谷之余气而成,丛生细茎,茎头开小白花,点点如乱星,轻浮洁白。该草体轻性浮有上行之象,星者散象,故能散目赤肿痛。

苘麻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苦,平。归大肠,小肠,膀胱经。清热解毒,利湿,退翳。用于赤白痢疾,淋证涩痛,痈肿疮毒,目生翳膜。”苘麻子,气微味淡,气味俱薄,其形如葵,其状布散,故上行而散,可治疗目生翳膜之疾;味淡渗利,子如三角肾形,归膀胱经,故有清热利尿之效。

蒺藜,《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蒺藜状如菱形,三角有刺,善行攻破,专入肝经,疏肝之瘀,故治风痹目疾。

密蒙花,《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录:“甘,微寒。归肝经。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目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所列诸证,皆为肝木失序,目眚而成,密蒙象形,对而治之。且花居梢上,上行头目,凌冬不凋,禀阴寒之气,故散目内之风邪。此为眼科专药。

2.3 天时之象

是指根据药物的所成之时或采收季节,推断药物的功效主治。药物禀天地之气而生,必然据四时之法而成,所以具有天时之象。

女贞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甘、苦、凉。归肝、肾经。滋补肝肾,明目乌发。”女贞子为常绿灌木或乔木植物女贞的干燥果实,冬至采收。女贞凌冬不凋,冬至而成,性秉纯阴,厥阴之药。《黄帝内经·灵枢》[11]曰:“足厥阴之脉……上连目系。”因此,厥阴之药可以治疗目系之病。女贞子厥阴之药,色黑入肾,因此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之效。

夏枯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辛、苦,寒。归肝、胆经。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神农本草经百种录》[12]云:“此以物禀之气候治又一义也。凡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惟此草至夏而枯,盖其性禀纯阴,得少阳之气勃然兴发,一交盛阳,阴气将尽即成枯槁。”目珠连目本,即目系,属厥阴之经,目珠夜痛,夜为阴故,夏枯草纯阴之物,补厥阴血脉,故可治之。《本草问答》[13]谓:“夏枯草生于冬末,长于三春,是正得水木之气,遇夏则枯者,木当火令,则其气退谢,故用以退肝胆经之火。”肝经与目系相连,夏枯草性寒,归肝胆经,可退肝胆经之火,因此可以治疗目赤肿痛。

决明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神农本草经百种录》[12]云:“决明生于秋,得金气之正,其色极黄,得金之色,其功专于明目”“不但能治目邪,而且能补目之精也,皆咸降清火之功”,决明子生于秋,其色黄,得秋金之气,肝开窍于目,金克木,故具有清肝明目之效。

桑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甘、苦,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桑叶质地轻清,气清性凉,经秋入冬,得金肃之令,故能清泻肝胆之火而具有清肝明目之效。凡叶多散,叶纹如络,故可散热通络。因此,可以治疗风热引起的目赤肿痛昏花之证。

菊花,《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甘、苦,微寒。归肺、肝经。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本草图经》[14]载:“正月采根,三月采叶,五月采茎,九月采花,十一月采实”。《本草问答》[13]载:“凡花多散头目之邪,头目居上,而花居茎梢之上,气更轻扬,故多归头目,而散其邪也。甘菊花气香味平,散头目之风邪。”菊花九月秋令之时采摘,禀秋金清肃之气,可制肝木之眚,体轻气清,香而不燥,上行头目,肝木得制,故可治目赤肿痛,眼目昏花之疾。

2.4 色泽之象

是指根据药物颜色和光泽决定药物的部分功能。

秦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用于湿热泻痢,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秦皮色青气寒,味苦性涩,乃厥阴肝、少阳胆经之药,因此,秦皮具有治疗两目赤肿疼痛,风泪不止,中青翳白膜之疾。此外秦皮加热水,在日光下显蓝色荧光,与目之光泽发亮相类,故可明目。

朱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甘,微寒。归心经。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疮疡肿毒。”朱砂暮夜生光,外刚内柔,体阳而用阴,精英未漓,其与目光泽发亮相似,故可明目,而治视物昏花。

珍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甘、咸,寒。归心、肝经。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润肤祛斑。用于惊悸失眠,惊风癫痫,目赤翳障,疮疡不敛,皮肤色斑。”珍珠乃蚌之精气所成,生理之结晶,宝光闪烁,与目之神光所聚相类,因此,具有明目之效。冉雪峰[8]言:“其特殊者明目退翳,解毒悦色,盖精华荟萃,宝光闪烁,鹿戴璚而角斑,鱼怀珠而鳞紫,品饶清者,仙露与明珠并称;泽蕴宝者,珠藏与川媚共耀,物理自然现象如此,而孕月魄之精华,夺天地之造化,不在通常牝牡雌雄之内,较气交神交种种化生者,尤为灵异”。

珍珠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咸,寒。归肝、心经。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退翳。用于头痛眩晕,惊悸失眠,目赤翳障,视物昏花。”与珍珠作用类同,作用机理一致,珍珠多入饰物,价格不菲,而珍珠母价格低廉,因此,珍珠母应用较广泛。

2.5 经脉之象

是指根据药物的循经判断药物的功能。

石决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咸,寒。归肝经。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本草经疏》[15]曰:“石决明,乃足厥阴肝经药也。足厥阴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血虚有热,则青盲赤痛。”石决明厥阴肝经之药,性寒清热,咸入肝肾,故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沙苑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甘,温。归肝、肾经。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用于肾虚腰痛,遗尿尿频,白浊带下,眩晕,目暗昏花。”沙苑子形如肾子,其色翠绿,故入少阴、厥阴经,体质轻浮上升,故可治疗因肝肾不足引起的目疾。

羚羊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咸,寒。归肝、心经。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李时珍[10]曰:“羊,火畜也,而羚羊则属木,故其角入厥阴甚捷,同气相求也。肝主木,开窍于目,其发病也,目暗障翳,而羚角能平之。”羚羊角系精英凝聚于任督交会之点,独入厥阴,厥阴与上连目系,故可明目。

蕤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甘,寒。归肝经。疏风散热,养肝明目。用于目赤肿痛,睑弦赤烂,目暗羞明。”蕤仁独入厥阴肝经,甘能补血,寒能清热,眼科专药。

2.6 习性之象

是指根据药物的生长环境、生理、病理特性推断药物的功能主治。

炉甘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甘,平。归肝,脾经。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用于目赤肿痛,睑弦赤烂,翳膜遮睛,胬肉攀睛,溃疡不敛,脓水淋漓,湿疮瘙痒。”炉甘石金银之苗,产于金银老坑,禀金气而成。《神农本草经百种录》[12]云:“凡石药皆能明目,石者金气所凝,目之能鉴物,亦金气所成也。”金克木,故善治目赤肿痛之疾。

茺蔚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辛、苦,微寒。归心包经,肝经。活血调经,清肝明目。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目赤翳障,头晕胀痛。”《本草图经》[14]云:“茺蔚子,生海滨池泽……子黑色,茎作四方棱,五月采。又云九月采实”。目得血能视,得泪液润滑,茺蔚子茎方子黑,生水泽之地,九月采子,禀水土之精,得秋金之气,归肝经,故能行血,清肝明目。

枸杞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甘,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暗不明。”张锡纯[15]曰:“枸杞子,味甘多液,性微凉。为滋补肝肾最良之药,故其性善明目”。枸杞子味甘质润,汁多液稠,乃补水之药,子主沉降,下行能润肾益肝,故可治疗因肝肾不足导致的目暗不明等证。

菥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辛,微寒。归肝、胃、大肠经。清肝明目,和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目赤肿痛,脘腹胀痛,胁痛,肠痈,水肿,带下,疮疖痈肿。”古人多用其子,现用全草,此物质翠易断,得金之气,金克木,故能清肝明目。

菟丝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辛、甘,平。归肝、肾、脾经。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菟丝子柔润多液,且润于味辛气平之中,辛以化其腻,平以行其滞,滋补而不黏腻。冉雪峰[8]曰:“菟丝子缠绕他物,直吸他项附着植物之营养,以为营养,不假根力,生理尤为特异,故通络续绝,滋养血脉于空虚之地,自较他药为优异。”目为九窍之一,空虚之处,得肝肾滋养而明目。

覆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覆盆子,甘、酸,微温。归肝、肾、膀胱经。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覆盆子与菟丝子皆为种子,汁液丰富,有滋肾养肝之效。菟丝子味辛,滋补而不滞,覆盆子味酸,滋补而固精,色红入血,俱养肝血而明目。

蝉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甘,寒。归肺、肝经。用于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蝉体轻性寒,故疏散风热;常鸣不哑,声音嘹亮,故利咽;以皮达皮,故善托隐疹外出;其性善蜕,故能明目退翳。张锡纯[7]曰:“蝉蜕去足者,去其前之大足也,此足甚刚硬,有开破之力。若用之退目翳消疮疡,带此足更佳”。因此,带足之蝉蜕,用于明目退翳效果更好。

蛇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咸、甘,平。归肝经。祛风,定惊,退翳,解毒。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疔肿,皮肤瘙痒。”与其作用相似,故不单列。

楮实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载:“甘,寒。归肝、肾经。补肾清肝,明目,利尿。”楮实子形如肾,子内汁液丰厚,性寒清热,具有滋肾益阴,清肝明目之效。

3 小结

本文通过应用法象思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在功效主治中明确标注具有明目作用的29味中药作用原理逐一进行了阐述。解析中有单取一象,亦有多象结合,旨在全面阐述药物作用原理。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兴起,微观量化的成分药理学占据了认识的主导地位,中药法象药理学一度不被认可,但随着中医药原创思维的回归,中药法象药理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可并加以研究。正如冉雪峰[8]言:“即将来中药整个全归化验,析其成分,明其性质,定其用量,此项原理,仍当采纳含融于其中,否则截断古圣哲深邃之学理,其事小;而失却药深层真精神,其害大”。因此,回归原创中医药思维的同时结合现代研究,找到确实科学依据,得到世人认同,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肝经厥阴肿痛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抗病毒药物联合火针与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分析
从“欲解时”论乌梅丸治厥阴病
浅论厥阴病之实质❋
身体出现这些不适,疏通一下肝经
解读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侧卧养肝气 仰卧和五脏
家用小方治疗咽喉肿痛
小方子治疗咽喉肿痛
春季养肝 推推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