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树青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712046)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在高端技术助力下,会展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现已覆盖全国各个省市。同时,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企业、服务行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系统中,非遗会展占据着重要位置。大力发展非遗会展产业,不仅能够有效推动服务业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扬。近年来,数字化技术日趋成熟为各行各业的创新突破提供了技术保障,基于数字化技术各地纷纷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展示中心,为消费者提供了VR旅游、数字文博馆、AR影响等多元化的消费体验[1]。非遗会展也要紧跟数字化时代潮流,改变传统非遗会展发展模式,创新性地运用“非遗会展+全息投影”“非遗会展+AI”等新模式,实现非遗会展在数字化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非遗会展活动的举办相对较为繁杂,不仅涉及多个组织机构,需要大量工作人员,而且会展现场的服务内容更复杂,工作流程随时发生改变等。因此,要想提升非遗会展活动的效率与质量,需要构建灵活及时的反馈体系,切实规范工作人员行为、优化工作细节、有效解决突发事件、提升服务质量。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能够使非遗会展活动管理、现场服务、展前交流、活动安排及调研采访更加专业化、系统化与流程化,促进非遗会展活动的高效率完成。数字化技术不仅能够提升非遗会展内部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与会展外部客户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打破传统非遗会展活动低效无序的困境。此外,非遗会展主办方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匹配等技术,深入挖掘所有客户的真实需求,从而进行针对化的服务匹配与产品对接[2]。
在数字化技术赋能下,非遗会展的各项基础设施与相关配套服务水平都得到了全面提升,确保整个会展过程更加秩序化、规范化。首先,在会展前,非遗展会主办方不仅可以采用传统的电话、短信等形式进行招展招商,还可借助网站、H5、短视频等数字化形式进行会展宣传推广,从而有效扩大会展的覆盖面。利用数字化技术不仅可以进行非遗会展活动的宣传,而且通过这些数字化平台可以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信息资讯,收集挖掘客户信息,为客户提供精准的服务,这对于提升受众观展满意度、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在会展中,传统非遗会展活动最烦琐的环节就是用户签到,由于前来观展的用户来自全国各地,传统的线下签到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需要大量人力[3]。而基于数字化技术,可以创新性地采用微信签到、二维码自助签到及闸机签到等方式,用户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直接完成签到环节,避免了传统会展中人山人海排长队签到的现象,不仅更加安全快速,而且为参展商与观展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体验;最后,在会展后,非遗会展主办方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制作参展数据分析报表,结合前期收集的参展商注册信息、用户签到信息、问卷调查信息等形成多维度报告,并归入非遗会展数据库,为后期非遗会展的举办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撑。
科技的进步对许多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对会展行业的影响尤为明显。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非遗会展宣传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宣传渠道。如可以使用非遗会展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会展推文宣传,并简要介绍各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在会展结束后梳理整个非遗会展的成交额、参展人数及特色项目等信息,从而对非遗会展进行再次宣传造势。此外,还可以通过抖音、快手、视频号等视频软件对非遗会展中的精彩活动进行传播,由于短视频平台有着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互动频率高等特征,利用“云看展”的形式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大非遗会展的宣传辐射范围,而且还能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交流,提升与观众的黏性,从而促进非遗会展可持续发展。现如今,某些会展品牌一直处于行业前端,其在行业走向预测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领先地位对受众有着较强的吸引力,这对品牌设计质量及推广度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回报率,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
目前,我国大部分非遗会展活动缺乏与数字化的有效结合,导致数字技术对非遗会展活动的赋能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一直以来,不论是非遗会展主办方还是参展商都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展台的设计与搭建上,即便是结合数字化技术,绝大多数成本预算被放在形式设计上,目的是为了吸引前来参展的用户。虽然吸引了部分参展者,但由于没有将形式与内涵充分融合起来,不利于提升受众黏性,影响了非遗会展品牌效应的形成。数字化背景下的非遗会展绝对不是简单的外形创新,而是要为参展者带来全新的数字化服务体验,实现数字化表现形式与非遗产品内涵的有效结合,以此来促进非遗产品销售,推动非遗会展优质的文化输出,增加参展商与主办方的利润。
宣传营销一直以来都是非遗会展需要提升的环节,不论是主办方还是参展方,对会展的数字化宣传内容仅仅是进行简单的描述,而且在宣传渠道上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如非遗会展中的代表——中国非遗博览会,其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中的宣传页面太单一,既没有对展馆信息的详细介绍,也缺乏对展馆资料的整合[4]。此外,部分非遗会展官方公众号每举办一届就会重新注册一个公众号,导致参展意向观众难以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有用信息,极大地降低了参展观众对非遗会展的关注度。
数字化背景下的非遗会展从业者不仅要掌握活动策划能力,而且还要掌握数据分析和数字化营销的能力。但目前我国非遗会展运营人员的数字技术运用能力有待提升,一方面非遗会展运营人员并非会展相关专业出身,其在传统文化素养、数字技术水平、会展领域知识、媒体宣传营销等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不利于提升非遗会展数字化运营效果;另一方面,非遗会展以非物质文化为核心内容进行会展设计,其中非遗传承人以精湛的技艺演绎非遗文化得到了受众的认可,但由于非遗传承人对数字技术了解不深,难以充分运用数字化工具进行活动策划及演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非遗会展的影响力。
数字技术赋能为非遗会展创新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将数字化艺术设施融入非遗会展展馆中,提升展馆的互动性、参与性与融入性,使其成为新时代的“网红打卡基地”。例如,可在非遗数字化展厅搭建虚拟工坊,参展人员通过佩戴仿真设备,在沉浸式的氛围中重温历史场景,增强互动体验。这样不仅可以促进非遗会展在数字化平台的营销宣传,而且能够走上年轻化、时尚化道路,吸引更多年轻游客,使更多年轻群体沉浸式地体验非遗文化,在感受中华优秀文化魅力的同时主动成为非遗会展的营销者与传播者。
例如,“赛龙舟”作为我国经典的非遗项目,在非遗会展中即可基于数字化技术为游客打造沉浸式的“赛龙舟”体验场景,让游客在观赏的同时切身体验热烈激情的“赛龙舟”非遗文化。在实践中,基于数字化交互屏幕、AR、VR等技术,将“赛龙舟”非遗文化的卓越风姿充分展现出来,为游客打造“动起来”的展示空间。通过对“赛龙舟”古代舟楫的重塑与复原,打造沉浸式的“赛龙舟”体验,为游客带来多元化的体验,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人在画中游”氛围,也为前来参展的游客带来独特的认知感受。
数字平台是非遗会展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提升非遗会展宣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对非遗会展官方网站进行优化与完善。非遗会展官方网站的核心任务是发布会展基本内容,协助会展招商与招展。为有效提升非遗会展官方网站的权威性,应对非遗会展相关内容进行及时发布,在优化与完善非遗会展官方网站时,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分析非遗会展所面向的核心人群,深入挖掘核心人群的需求与特征,从而在非遗会展官方网站上进行针对化宣传;其次,非遗会展官方网站在发展内容选择上要与会展内容息息相关,要不放或少放无关内容和交换链接;最后,对非遗会展官方网站进行简化,减少不必要的二级页面,确保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内容。通过以上整改措施,能够有效提升非遗会展官方网站的权威性与有效性[5]。
另一方面,对非遗会展的官方数字化平台进行优化与完善,为线上引流创造技术条件。具体来说,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整与优化。第一,对已有的非遗会展微信公众号进行全面整合;第二,进行非遗会展关键性营销,以增加会展营销粉丝量、有效吸引流量为核心,可以线上与线下同步进行。线上可借助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等数字化平台进行快速发酵与引流,线下可以在小区、大型商圈、写字楼等地进行会展宣传,并通过参与有奖的形式吸引更多人的注意[6];第三,整合资源,提升“热度”。为了避免非遗会展数字化营销出现懈怠情况,需要对各界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时刻保持“热度”。如可以与其他行业展会开展跨界合作,以相互推送微信公众号的形式进行引流与推广,从而提升非遗会展在中国本土的品牌知名度,扩大用户基数;第四,评估效果,加强维护。重点关注非遗会展各数字化平台相关内容的转发量、阅读量、互动率与覆盖率,对参展用户进行画像,分析其特征与需求,为下次开展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
非遗传承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为了更有效地强化非遗会展效果,有必要充分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数字素养,进而充分释放“数字+文化”的联动效应。
一方面,要加强非遗传承人的数字化培养,使之担当传承者与传播者的双重角色。非遗传承人是非遗会展行业重要的人才资源,因此,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数字化素养至关重要。定期组织非遗传承人进行数字化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使其能够科学运用数字化手段,更高效地演绎与传播中华优秀非遗产品,这对于推动非遗文化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可指导非遗传承人学习如何制作非遗产品购买链接,如何在直播间进行非遗文化的讲解及与观众连麦,提高数字非遗会展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充分激发非遗传承人利用数字化平台传承与发扬非物质文化的动力[7]。
另一方面,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建立非遗会展专业培训平台。非遗会展行业协会、政府单位、高校等主体加强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建立专业化的非遗培训平台,非遗传承人主要进行非遗文化的教授,在结课之后可以为非遗传承人颁发荣誉讲师证书。数字化时代对非遗会展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针对具有数字技术、编程技术、会展活动策划能力的人才定期举办非遗知识培训活动,而针对非遗传承人也可进行会展活动策划、数字化技术等专业知识培训,在学习考核结束后颁发相关证书。这样能够有效解决非遗会展人才综合素质能力不高的问题,通过优势互补培养出更多的非遗复合型人才,为数字非遗会展管理筹备提供智力支持,推动非遗会展数字化转型[8]。
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愈发重视,带动了非遗会展行业的繁荣发展。尤其是在步入数字化时代后,非遗会展拥有了全新的发展环境,数字化技术赋能为非遗会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数字化背景下,传统非遗会展不论是在展现形式还是营销宣传上都已逐渐落伍,难以对用户产生有效吸引力,而数字化技术及营销手段则为非遗会展创新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持。非遗会展业运营主体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加强数字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营造沉浸式非遗会展氛围、加强非遗会展数字化宣传、建设非遗会展专业平台等措施,丰富非遗会展展现形式、深化非遗会展文化内涵、提升非遗会展服务水平,进而吸引更多观众,促进非遗会展业在数字化时代的高质量发展[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