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邮市第一小学(225600) 朱玲玲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如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检测、“双减”要求下的作业布置等。很多一线教师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出现的情况,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及时地调整,以便适应与达到课程改革的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问题解决”的课程目标中指出,使学生“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在课堂中有效提出问题是师生交流互动的重要环节,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能力培养、核心素养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在平时的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由于未吃透新课程理念,理解上出现偏差,课堂提问时总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提问过于随意,缺少课前复备
大多数小学,特别是有一定规模的小学(规模较小的学校,多数也组建了学校联盟),为了提高本校的教学质量,利用学科组力量,提前定好课题,将教师们集中起来,发挥集体智慧,固定的时间实行集体备课。根据数学备课组组长或教研组组长的安排,教师们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初备,然后与组内成员集体讨论修改,并打印成册,分发给组内成员进行复备。但是,复备时问题就来了。一些数学教师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仅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复备,未对学生的认知基础、课堂提问进行精心设计,凭着自己的经验开展教学,导致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有时过于简单,有时重复较多,有时与课程内容关联不大……这样既浪费了课堂时间,又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对提升学生思维素养的作用不大。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出示教材第71页例1的情境图及相关信息后让学生的读题,并提出以下问题:“这题的条件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解决,再集体核对答案。这样教学不注重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学生不理解题目中某些条件的意思,自然理不清解题的思路,无法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2.提问比较呆板,缺少应变智慧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关键是用好课堂的40 分钟时间。大多数教师在课前都能精心备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所了解,对一些课堂提问还进行了预设。但是,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时,由于教师课前没有进行充分考虑,当学生的答案与教师的预设并不一致时,教师只能机械应对。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教师对学生的答案缺少随机应变的智慧。另外,有些教师生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为了赶时间,对学生的答案不做任何点评,直接让学生坐下;有的教师则是将学生的答案硬往自己预设的轨道上靠拢,导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缺少思维碰撞,错过了提升学生思维素养的机会。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中的口算题20×3 时,学生往往会这样表达:“2 乘3 等于6,在后面添一个0 就是这道算式的答案。”教师常常会说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其实细细推敲,这种说法和“2 个十乘3”等于6 个十”有相似之处,教师如果加以引导,学生下次就会说得正确、完整了。
3.提问脱离实际,缺少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年龄小,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比如,在讲解应用题时,一些教师喜欢讲水池进水、出水的例子:“已知池内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单独放满一池水需要6 小时,放掉一池水需要4 小时。现池内有一半水,同时打开进水管和出水管,需要几小时放完池中的水?”实际上,这类问题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面对问题时很茫然,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
4.提问难度较大,缺少坡度设计
有些教师在处理教学难点时,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有坡度的问题或降低提问的难度;有些教师课始就提出问题,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就自己包办代替,未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讲解增长率的问题时,教师举例:“某商品的价格2月份由于受春节影响,比1 月份上涨了20%,3 月份比2 月份下降了20%。那么3 月份与1 月份比,价格是上涨了还是下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学生不知道原来商品的价格,教师若不给予适当引导,学生难以梳理出解题思路,得出正确的答案。又如,教学苏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时,教师没有规定列和行的数量,而是直接要求学生描述点的位置。面对陌生的知识点和问题,学生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解决问题。
5.提问形式单一,缺少问题深度
有的教师上课时只会问一些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你来说说看!”“这个问题这样解决对吗?”这样提问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且形式单一,学生易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对数学学习无法产生兴趣。同时,教师长期这样进行提问,导致学生在遇见新问题或者类似问题时思维会固化,回答问题不灵活、不全面。另外,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喜欢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者让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回答;或者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这样的课堂提问缺少深层次的研究,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也缺少对学生思维的拓展与延伸,达不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标。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那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如何优化课堂提问,达到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和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精心备课,加强与学科组内教师交流
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备课组组长或教研组组长作为数学学科的负责人,在安排组员初备教案前,应提前一周以上时间告知所有组员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同时借助新媒体,如QQ群、微信群等,对教材中的重难点、疑点、考点以及注意点进行研究,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因此,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预设性,如哪些问题需要问、怎么问、为什么问等都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可先由组员初备,再通过集体智慧,结合课堂实际进行微调。这样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了解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再举例说明衣食住行中的圆。这样意在借助实物深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知道圆与其他图形之间的区别。之后,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拿出来,引导学生认识圆的直径、半径,了解圆有多少条半径和直径,及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区别在哪里、之间有什么关系等。
2.积极探索,深入理论学习研究
“积极学习,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也是成功的保证。”虽然小学各学科内容比较简单,但如果教师不深入研究教材、教参等,就会失去与时俱进的意识与能力,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且缺乏先进性。比如,以往的课堂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很少有学生提问教师,也没有学生之间的互问。对此,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开始阶段,提出问题的学生可能并不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课堂氛围的营造,提出问题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学生也会逐渐养成提问的好习惯。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说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要开展合作交流并相互提问,才能实现共同进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分析学情,走进学生心里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这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想法,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讲到底,缺少提出问题的环节。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乘法运算”时,教师课始不是直接以提问进行导入,而是通过儿歌《数一数》来导入新课。“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学生唱着歌,兴致高涨,纷纷参与进来。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便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教学苏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在课尾问学生:“妈妈的生日就要到了,你打算买什么作为礼物送给妈妈?”学生有的说买花,有的说买蛋糕,有的说……教师追问:“假如买花需要20 元钱,你怎么使用1 元和5 元的人民币呢?”这样提问,把学生自然引入购买物品的生活情景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纷纷摆弄起人纸币学具计算起来。
4.精心设计,提问由易到难
对于教材中的难点问题,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剖析。同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照顾全体学生:简单的问题向学困生提出;中等难度的问题向中等生提出,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较高难度的问题向优秀生提出。另外,有些问题,学生个人无法解决的,就在组内讨论形成共识后汇报,其他组的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最后教师补充、总结。例如,教学“行程问题”时,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
(1)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是什么?你知道吗?
(2)已知A、B 两地相距200 千米,甲、乙两人速度分别为每小时20千米、每小时30千米,现两人分别从A、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几小时后相遇?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如何利用已知的量求出未知的量?
(3)在问题(2)中,如果甲先出发1 小时,乙走几小时后和甲相遇?
(4)在问题(2)中,甲、乙走几小时后两人相距10千米?画图试试看,情况唯一吗?
(5)如果甲、乙的速度分别为每秒3米和每秒5米,现两人在400 米的环形跑道上背向而行,几秒后第一次相遇?几秒后第二次相遇?如果同向而行,情况又如何呢?
在上述问题中,问题(1)和问题(2)可以向学困生提出,问题(3)和问题(4)可以向中等生提出,问题(5)可以向优秀生提出。这样分层次进行提问,既让各层次学生获得成功感,又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效果。
5.丰富内容,加大提问深度
数学课并不是教师讲解几道题就行了,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正确,可以灵活变通,改变原先的计划,对学生进行追问,直到学生弄懂弄通为止;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课后给予个别辅导和纠正,必要时选取某个时间对全班学生进行讲解,引领学生形成共识。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算24 点”时,教师在讲解游戏规则后,先进行示范,再让学生两人一组开展游戏。如果教师仅仅停留在学生计算的过程,而没有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玩‘算24 点’游戏有哪些技巧?大家觉得哪些数字不好算?”这样通过具体的问题逐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在掌握规律后顺利算出24点,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著名德国数学家康托尔曾经说:“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这说明课堂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习得知识和技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要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和研究平时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静下心来,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课堂提问精细化,减少提问的重复和低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核心素养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