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进东 方朝晖,2※
(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安徽 合肥 230031;2.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糖尿病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8)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约有5000年的历史脉络。如果把浩瀚的历史比作一条长河,那么中医药就是一艘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永不停息的船[1]。中华文化独树一帜,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2]。如今,中医药遇到千载难逢的佳境,国内外学者、专家、患者高度关注,中医同道大谈中医的传承创新。回首过去,了解中医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将更加有利于把握中医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促进中医药在继承中高质量创新发展[3]。
远古时期是中医药经验积累的初步阶段,对于医疗技术及疾病只有极其肤浅的认识,但先民以蓬勃而又顽强的生命力,遵循中医药的发展规律,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且不断继承精华、创新发展,形成了丰富的经典理论、得到了确切的临床效果,对维系人类健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火的发明与应用,让先民可以防寒取暖,将生食改为熟食,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防病、治病。
夏、商、周时期进一步发展了经济和文化,其中医药卫生也取得了进步,这与农业的发展,天文、历算的进步密不可分。比如认识到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气候等有关;再如一些食物也可以作为药物,蕴含了药食同源的思想。然由于此期是医巫不分的蒙昧时代,人们一旦患了疾病,往往求助于“巫人”,通过祈祷、祝由、施法等改善疾病及预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不可取的,但其中的精华部分在现代的中医诊疗中也有继续应用[4,5]。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对“巫人”产生怀疑,更多寻求医生来防治疾病。然而医生与患者之间自古就存在和谐与不和谐的关系。当病情调治不佳,会加速二者间矛盾的激化[6]。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呈现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著书立说的文化繁荣景象,这种空前活跃的文化领域,对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7]。秦国已开设了专门的宫廷医疗机构及设“太医令”官职,并有专职的医生。医者借鉴道家对于世界本原和生命起始的认识,将哲学的气、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医学之中,又随着社会的进步促使了医巫分化,结合长期的医疗实践所总结的医药知识,加之《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五十二病方》等的问世,构筑起中医理、法、方、药为一体的理论框架。同时,医家不仅善于理论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了理论,这均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
魏晋南北朝时期,医学理论水平不断创新,防病治病能力不断提高,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与诊疗的进步。但由于长期的战乱,这一时期的文化格局相当复杂,影响了区域间医学的协同快速发展,出版的专著多体现个人的临证思维及诊疗特色。另因玄学的兴起,服食、房中、行气导引等方法对中医养生学术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9]。然药石所伤而致疾病者,成为此时期发病的一个特有病因。又因“文籍焚靡,千不遗一”的社会环境,导致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发展情况比较困难。
这一时期留存下来比较公认的一些专著,为《脉经》《针灸甲乙经》《肘后备急方》《刘涓子鬼遗方》《小品方》等。其中《脉经》为第一部系统、全面地论述脉学的专著,深刻认识到脉诊在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性及复杂性。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在统一针灸经络穴位的基础上,详尽论述了针灸的临床适应证、操作方法及禁忌证等。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是临床第一部记载各种急性病症的急救手册,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用于抗疟就是受本书青蒿不用煎煮,绞汁使用的启迪。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乱刺激医学在某些学科上的发展,为隋唐时期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隋唐至五代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我国进入到一个全面繁荣的新阶段。人们思想解放,坚定文化自信,呈现着百花齐放的新局面,推动了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同时,隋唐五代时期印刷术的发明及多民族的交流,促进了中医学向国外的传播,对促进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且积极的贡献。
隋代杨上善编撰的《黄帝内经太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全文分类编次和注解《黄帝内经》的作品。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最早论述各科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的专著,大大发展了中医病因学说理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一部百科全书,集前人医方之大成,极力主张预防疾病,并提出大医精诚的为医之道[10],此外,他还创制了我国最早的彩色针灸经络图。甄权著述的《明堂人形图》以及政府编修的《明堂针灸图》,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经络[11]。王冰完成了《素问》的整理和注释工作,编著《次注黄帝内经素问》,使《素问》的奥义深入浅出、易于理解[12]。王焘所撰写的《外台秘要》是一部医方巨著,开创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分科的基本格局。
宋朝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潮阶段,建树颇多,影响深远,这与该时期的皇帝都崇拜医学密切相关。宋太祖赵匡胤修订了宋代笫一部药典——《开宝新详定本草》,还开皇帝为医书写序之先河。宋太宗赵光义下诏,命王怀隐等人编著了《太平圣惠方》。宋仁宗赵祯命翰医官王惟一编修《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铸造针灸铜人,用于训练医生研习针灸之道。宋徽宗赵佶设医药管理部门,并命人编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和剂局方》《圣济总录》,其中以《圣济总录》为代表,体现了中医外科的基本框架结构[13]。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提出“不为良相,当为良医”,正所谓“儒之门户分于宋”,促使大量儒医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有医学人员的结构,从而提升了医学队伍的总体素质。
金元时期,烽烟四起,疫病蔓延,哀鸿遍野。统治阶级积极倡导运气学说,而从精神上麻痹人民。但有一些医者仍愿为解患者之疾苦而奋斗,批判地利用运气学说探索发病规律,坚持辨证施治,坚守必须解决临床问题;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中医理论和实践各有创新,深入研究医学,突破了墨守仲景成规的保守风气,及当时朝廷要求使用偏燥热之剂的《和剂局方》。尤以尊称为金元四大家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为代表,形成了刘完素主张火热论、张从正主张攻邪论、李杲力倡脾胃论、朱震亨力倡相火论的优势特色,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疗效亦非常显著[14]。其中刘完素主张“养生之道,正则和平,变则失常”的养生观点。医者各立学说,自成一家,正所谓“医之门户分于金元”,推动了中医学术的繁荣[15]。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通过提倡程朱理学加强了思想束缚。有志之士则弃士为医或转儒从医,促进了中医理论全面发展,如中医藏象学说中的“命门”就是在这一阶段提出来的。汪机编著的《外科理例》是中医著名的外科著作,创新性地提出“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很好地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16]。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对外科学术思想的形成影响深远,倡导内外兼治。命门学说的倡导医家孙一奎重视辨证论治,源于其认为“凡证不拘大小轻重,俱有寒、热、虚、实、表、里、气、血”,故治法不可执一而无权变。张景岳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善温补肾阳、滋养肾阴。赵献可认为命门为人身之大主,五脏六腑之所以能发挥正常作用,依赖于命门之火。吴又可认为瘟疫病的病因为戾气,构建了新的病原学说,建立了温病理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打破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创立了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纲目体系,为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一时期,辨证论治已成为医家普遍遵循的一个原则[17]。随着与各国交流通路的形成,中医药对外交流达到了巅峰,对中医药体系的构建有一定的影响[18]。
清代时期的中医进一步发展,乾隆年间,编撰了大型医学丛书《医宗金鉴》,被作为医学教育的教科书,对培养专业医生发挥了积极作用[19]。后期统治者拒绝科学,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在医学工作中,他们推崇脱离实际的繁琐考据,因循守旧、缺乏创新,遵经泥古、以经解经,而不注重临床疗效。尤其是鸦片战争惨败后,中医药受到严重摧残。医疗要发展,就必须要冲破阻碍,摆脱理论与实践思想的禁锢和束缚。有一批医家不畏险阻,勇攀医学之峰,尤其是在温病方面,各家学派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诸如叶天士创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薛雪创温病的湿热病因理论,吴鞠通创立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使温热理论进一步走向系统与完善,使外感急性热病得到了很好的诊治。清代王清任尝云“著书不明脏腑,岂非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故精心观察人体之解剖结构,纠正了前人在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留下了“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经典方剂,医者随证加减,用之于临床诸疾有良好效果。这就是在同故步自封、一味崇古遵经的思想做斗争,而寻求有所创新、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