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过程中的需肥特性及施肥技术重点分析

2024-04-05 11:06孙英朵王红
种子世界 2024年2期
关键词:施肥技术小麦

孙英朵 王红

摘 要:当前,在我国农业领域,作为较为重要的农作物,小麦的年产值直接决定国家经济增长效率。为此,在小麦的种植阶段,为帮助农户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提升粮食产量,需要应用高效的技术手段。分析小麦的需肥特性,借助先进的施肥技术,有利于从根本上强化果实品质。本文重点概述小麦种植过程中的需肥特性及施肥技术,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麦;需肥特性;施肥技术

在小麦的生长周期内,肥料往往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即便如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应围绕作物的长势及状态施加。现阶段,少数农户在种植小麦时,未能掌握专业的施肥技术,更无法深度了解小麦的需肥特性。为此常常出现肥料过量等风险问题,不但会影响作物年产值,还可能导致小麦减产。为有效解决此类隐患,需要合理应用先进手段,制订科学的施肥计划。

1小麦的需肥特性

1.1磷元素

一般情况下,在小麦的生长周期内,关于P元素的需求特点如下:当其处于分蘖期时,所需的P元素约为30%。进入拔节期后,对于此类物质的需求量会大幅度提高。直至收割期前,消耗的P元素含量为40%。根据调查可知,当植株汲取大量的P原子时,其会大量聚集在小麦的细胞内。该物质的作用在于帮助小麦更快完成糖分分解[1]。为此,其亦是影响作物产值的核心。正常状态下,P元素的特征通常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当作物伸展出三片叶片时,农户需要向土壤中施加足量的含磷肥料,确保植株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其次,当其生长至拔节期时,应适当增高P元素的添加量,保证小麦根部的正常成长。最后,作物正式进入结穗期前,足量的磷原子可以确保谷物的生成。围绕小麦品质分析可知,在其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P元素。为此,添加足量的磷肥可以明显强化结穗量,提高植株的防寒能力。

1.2氮元素

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不止是小麦,每一种作物的成长都离不开营养物质。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较低极易对植株生长产生严重影响。同理,并不是施肥量越高对作物生长越有利,添加足量的肥料有利于实现既定的生产目标。围绕小麦的需肥特性可知,在小麦的整个成长周期内,都需要消耗大量的N元素。为其提供此类物质,可以帮助植株叶片生长,并辅助其完成光合作用,强化小麦作物的产能。在植株成长至分蘖期后,农户应向农田中添加足量的N肥。进入结穗期前,作物的各个部位发育逐渐完全。为此,应根据小麦长势向其中添加定量的N原子,强化植株结穗量。收割前,为提升作物的整体质量,还可以注入N元素。受产能的影响,关于含氮物质的吸收量也会逐渐递增。

尽管小麦的叶片要消耗大量的N原子,但是在实际的操作阶段,应严格关注小麦的吸N情况。正常情况下,在以下两个时期施加氮肥效果较为明显:第一个时期是由幼苗期步入拔节期,此时小麦需要40%左右的N元素。第二个时期是进入结穗期前,植株要汲取40%的N原子。由此可见,应确保土壤中的N原子充足,为植株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

1.3钾元素

向土壤中添加足量的K元素,有利于帮助植株完成光合作用。在小麦的生长阶段,为强化纤维素含量,确保作物始终处于稳定状态,提高含碳物质的合成量,从根本上提高植株的抗病水平,应为其注入含K元素的肥料。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土壤中原来有一部分K元素,但是仍需完成后续施肥。如此才有利于帮助根茎叶片汲取K原子,保证植株正常生长。通常来说,农户在施肥时,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钾肥量。

关于K元素的施加,应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其一,深度分析土壤中原有的K元素含量,遵循量体裁衣的原则,向其中增添足量的钾肥。K元素与小麦的长势密不可分,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中,土壤中的K原子含量不足,钾肥的肥力越明显,植株的光合作用完成度越高。其二,如若土壤中的K元素含量高达80%,可以不向其中施加钾肥。关于K元素的施加量,也应依据逐渐缩减的理念操作。对于含钾量较低的农田,小麦的年产值会随K元素的提高而提升。

2小麦的施肥现状

2.1操作不恰当

在为小麦施肥時,部分种植户为缩减施加时长,降低成本消耗,通常采取人工施肥的手段操作。但是使用此类技术时,会在一定限度上影响养分注入水准。此外,还容易干扰处于不同状态中土壤的营养物质含量。在小麦的整个生长周期内,如若未能落实水肥管理,可能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产生养料堆积问题,不利于作物的正常成长[2]。同理,关于基低肥料的选用,农户常常将P元素视作主体肥料,其他物质的添加量较少。这样不但不能为小麦提供生长所需的养料,还会引发资源过度消耗、土壤中的营养过剩等问题,严重时还会降低作物的年产量。

2.2配比不合理

在实际的操作阶段,还可能发生肥料配比不合理的问题。此类问题容易导致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失衡。在小麦的生长周期内,如若其未能获取足量的养分,极易影响植株的正常成长。同理,如若未能有效配比养料,在阻碍植株稳定生长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中的养分也会面临严重问题,作物无法从中吸收足够的营养,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会大打折扣。

3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

3.1把控剂量

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为从根本上强化作物质量,需要重点落实剂量的把控。为此,农户应完成施肥量的测算。其一,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地域不同,小麦的种类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施肥时应准确计算肥料的施加量。围绕作物生长的现状及环境变化情况,完成施肥作业。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测算土壤中的元素含量。一般情况下,因为小麦的需肥量与总肥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所以应围绕相关数据,估算出实现目的所需的总肥量[3]。需要注意的是,力求确保数据的时效性与准确性,应利用科学技术,合理分析不同肥料的作用及总体肥料的剂量。例如,小麦的种植总量为500千克。在作物的生长阶段,所需的各类营养元素含量如下:P元素5.4千克、K元素10.6千克、N元素10.4千克。由此可见,为提高粮食年产值,应精准测算肥料的施加量。其二,准确测算小麦的需肥量。在落实相关环节时,相关人员应掌握专业的技术。以往大部分种植户普遍依据前人的经验,仅凭个人观点施肥,未能完成肥料的科学调配。应围绕小麦各个生长阶段的实际情况,完成肥料的精准预估,从根本上增强施肥的精确程度。

截至目前,伴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基层的政府机关成立专业的部门,完成数据处理与总结。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合理分析农田的土壤状态、营养物质含量、气候变化情况等,帮助农户明确种植地所需的肥料及剂量。同时,在第一时间上传以往的施肥量数据,构建专业的信息储备库,为后续作物的种植提供参考。不仅如此,为强化小麦的品质,还可以应用对应的机械设备。现阶段,结合土壤的现状,及时开展施肥及浇灌作业,有利于帮助种植户完成既定的生产目标。比如,在我国某区域的生产阶段,应用先进的装置,借助互联网技术,全面分析当地的温湿度变化、土壤中的水分及营养物质含量,完成数据对比后,再开展施肥作业。这样不仅有利于降低病虫害等风险问题出现的可能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小麦年产量。与此同时,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更能准确预估病害虫害问题出现的概率,并同步制定对应的处理方案,规避风险。以往农户靠天吃饭,作物的销量还会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全面普及,农户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

由此可见,小麦成长过程中,不可仅凭借人工手段,还要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准确测算作物实际的施肥量。农户应转变以往的思想观念,积极运用各类科技手段,精准把控作物所需的总肥量,进而从根本上强化小麦的总产值。

3.2合理选肥

小麦在成长周期内极易被各类外界因素干扰,从而影响最终品质。农户需要围绕实际问题进行剖析。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市面上不存在“一了百当”的肥料,应围绕当前的现状,选用对应的肥料品类。比如,采用晚播原理耕种的小麦,关于肥料的施加应借助底肥适播手段。假如种植区的总面积为400平方米,则需要向其中增添5.2千克KCl和4.5千克N。另外,力求从根本上增强作物产值。针对晚播小麦的耕种与施肥,应利用合理有效的施肥手段。不仅如此,在小麦的成长过程中,针对不同周期,也应开展科学选肥[4]。比如,在温度较低的冬天,施肥的目的在于帮助土壤中的小麦平稳越冬。为此,在作物生长初期,应保证应用的肥料能够满足提升产量的目的。另外,当小麦正式进入收割期前,需要保证土壤中蕴含足量的营养物质,进而帮助植株完成光合反应,不仅可以为小麦创建有效的生长空间,更能实现既定的生产目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若在这一阶段出现缺水问题,应围绕现状适当加入定量的肥料。相反,假如小麦的生长状态正常,则无需向其中添加肥料。

进入不同的生长阶段,小麦所需的营养物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为此,应利用先进的施肥手段,为作物提供成长所需的养料,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遵循“积极应用农家有机肥,保证土壤pH值正常,降低P元素含量,适度提升K元素添加量”的准则。其中,关于农家有机肥的运用,通常可以将沤熟的农家肥料视作基底肥料,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的施加量不超过5000千克。此外,应用此类肥料,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沃水平。同时,还应重点比对营养物质占比率不同的种植区,借助合理的手段,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含量。由此可见,所选的肥料种类还应结合土壤中原有的营养物质储量。选用合理的肥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强作物产能。农户需要全面了解小麦成长过程中的需肥特点,精准掌控施肥时间,为作物注入生长所需的养料,确保肥料施加的精确程度。在降低成本消耗的同时,强化作物年产量,提升果实质量。

3.3水肥管理

关于小麦的种植,还要严格落实水肥管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在作物的每一个生长周期内,都需要吸收足量的营养物质。如若植株根部的养分含量较少,便应及时完成浇水及施肥作业。一般情况下,为确保作物可以吸收足量的水分,应该在第一时间灌溉农田,但是应严格把控浇灌计量。另外,还需重点把控田间的温湿度。结束肥料的施加后,便需要开展针对作物的浇水作业,以此从根本上强化小麦长势。

当小麦作物进入返青期时,通常需要完成整地理地。如若农田中的含水量超过60%,则无需进行水肥管理。在这一周期内,开展水肥的种植地通常有下列特点:其一,进入冬季后,作物因温度变化出现大量衰亡现象。其二,未能落实整地理地工作而导致作物死亡。其三,种植区的养分含量较差。其四,植株根部无法从土壤中汲取养分,感染病菌的作物。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最佳的浇灌时间应是冬末春初。

同理,在小麦的拔节及孕穗期,也需要从土壤中获取足量的水分。一般情况下,应将农田中的含水量控制在70%以内。但是,进入降水量较高的季节后,应确保种植区的排灌水平稳定,及时完成清淤作业,阻止其附着在作物表面。此外,严格把控地下水的实际位置,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隐患问题。

3.4秸秆还田

受时代变革等因素的影响,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极易产生大量的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值得注意的是,小麦秸秆内部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例如N、P、K等,能夠为植株生长提供大量的养分。即便如此,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种植户无法合理利用此类物质,仅仅依靠传统的手段处置秸秆,不但影响所在地的自然环境,还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消耗,无法将其应用到实处。截至目前,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构建高品质的生态环境,缩减污染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在小麦的种植阶段,还可以利用秸秆还田手段。在优化土壤环境的同时,增强田间的营养物质含量,提升菌群活性,进而从根本上强化作物品质和产量。降低资源消耗的同时,改善当地的土壤状态。不仅如此,借助此类手段,更有利于提高每亩农田的小麦产能。调查显示,运用此类手段,可以在升高小麦年产值的同时,强化土壤中的养分含量[5]。另外,在开展秸秆还田作业的同时,还应向其中加入足量的K元素。

当前,运用秸秆还田手段,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秸秆潜能,缩减不必要的成本消耗。具体的操作步骤:首先,在前茬作物收割完毕后,使用专业的机械设备,将秸秆等物质绞打成粉末状。同时,还可以借助人工等手段,对其进行破壁处理。其次,开展土壤深翻,采用人工方式完成整地理地。最后,利用专业的机械装置完成小麦种子的耕作作业。结束浇水及灌溉作业后,对其进行填压处置。此外,还可以将呈碎末状的秸秆翻耕进土壤中,采取旋转耕种模式,落实小麦耕种。应用此类手段后,应确保其深度沤熟,以此确保植株可以从土壤中获取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子,调节土壤的pH值,使其始终处于稳定的生长状态,有利于强化作物产能及整体品质。

综上所述,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想要强化作物产值,应注重施肥技术的有效运用。为提升粮食产量和品质,应重点分析农田所在地的自然环境,了解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含量。种植过程中,严格把控施肥计量,遵从因地制宜的原则,重点落实水肥管理。此外,应降低化学肥料的施加量,积极应用绿色肥料,推动农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乃存,刘德友,李宝强,等.小麦种植过程中的需肥特性及施肥技术分析[J].园艺与种苗,2023,43(04):96-97.

[2]赵玲娟.小麦种植过程中的需肥特性及施肥技术探究[J].种子科技,2022,40(05):100-102.

[3]伊成霞.小麦施肥技术探析[J].种子科技,2023,41(16):108-110.

[4]郭永震.小麦施肥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2,40(09):79-81.

[5]高鹏.小麦施肥技术应用要点[J].农家参谋,2021(05):30-31.

猜你喜欢
施肥技术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小麦测产迎丰收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节水灌溉施肥技术在商丘市的应用研究
浅析烟草栽培的技术要点
吐鲁番设施早春番茄绿色生产施肥技术要点
分析我国咸阳地区苹果施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