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包衣技术的优势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2024-04-05 11:06邓涛
种子世界 2024年2期
关键词:玉米种子

邓涛

摘 要:种子包衣剂是一种具有易分散性和水溶性的粘合剂,玉米播种前使用包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可促进种子迅速扎根生长,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且能减少环境污染。农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不同种类的包衣剂,并通过配套栽培技术的科学应用,实现病虫害的安全防护,完成增产增收、提质增效的玉米种植目标。

关键词:玉米种子;包衣技术;配套栽培技术

种子包衣剂是一种具有易分散性和水溶性的粘合剂,种子包衣技术是指采用包衣剂包裹种子后播种,包裹的药剂在种子生长过程中缓慢释放药效,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种植目标的一种农业技术,该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效果理想。根据包衣剂作用可将其分为初期包衣、抗菌剂包衣、供氧包衣、生物制品包衣、有机肥包衣、营养元素包衣以及防失膜包衣等,包衣剂的使用可有效改变土层pH值、促进萌芽、防止虫蛀、提质增效等,可增产5%~10%[1],且能减少后期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土壤污染,改善农业环境。种植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玉米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优势,并明确包衣技术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相关要点,合理应用,切实提高玉米产量与质量。

1 玉米种子包衣技术的优势

1.1 提高出芽率

经包衣处理的玉米种子一般都是通过精挑细选的颜色均匀、颗粒饱满的优质种子,本身出芽率较高,而玉米种子包衣剂中含有杀菌剂或杀虫剂,可在作物周边形成一道防御屏障,防止常见病虫害侵袭,确保土壤中的种子可以正常萌芽,出芽率可达92%以上。玉米包衣技术和种子精量播种技术配合应用,种植穴中仅需播种1~2粒种子即可达到预期发芽率,田间缺苗、断苗情况发生较少,可有效减少种子播种量,节省投入成本。

1.2 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种衣剂中含有杀菌剂、杀虫剂等,种子经包衣处理后,在土壤中会于两个月间持续、缓慢释放出药效,直至玉米完全出苗,可有效降低玉米苗期病虫害发生概率。

1.3 实现玉米增产

玉米种子包衣剂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可为玉米种子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养分,缩短种子萌芽周期,促进种子快速生长发育。经包衣技术处理过的玉米种子,长成幼苗后整体呈现出根系发达、苗粗、苗壮、长势旺等特点,后期可增产5%~10%,從而达到玉米增产增值的种植目的。

1.4 减少环境污染

包衣剂中含有营养成分、杀菌剂和杀虫剂,可为种子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需求,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减少了玉米栽培过程中化肥施用量,在幼苗生长阶段也无需再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可为农户节省一部分经济资金,且减少了化肥、农药对种植环境产生的污染,推动了玉米栽培技术绿色可持续发展。

2 玉米种子包衣技术要点

2.1 种子选择

玉米种子包衣处理前应做好种子筛选工作,清理种子中掺杂的石子、种壳等杂物,剔除缺损、退化、发霉或存在病虫害的种子,保留颗粒饱满、大小均匀、有光泽的优质种子,确保达到质量标准。同时,为充分发挥包衣剂作用,正式包衣处理前,应对种子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种子含水量、发芽率和净度符合种植需求。一般来讲,玉米种子含水量应低于13%,发芽率高于85%,净度高于99%,纯度高于95%。

2.2 种衣剂选择

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玉米包衣剂类型较多,包括物理型、生物型、化学型和复合型等包衣剂,不同类型的包衣剂其适用环境和适用范围也存在较大差异。种植人员选择玉米包衣剂时,应结合实际,优先选择药剂含量高,成膜性良好,可促进玉米幼苗生长发育,且能有效预防病虫害发生的包衣剂。确定种衣剂后,可按照种子包衣说明,规范配比玉米种子和药剂量,避免药剂使用量过多或过少,影响实际包衣效果。如,每10kg玉米种子可用29%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46.8~56.0mL包衣处理,对玉米茎基腐病、瘤黑粉、褐斑病、蓟马、地老虎等病虫害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2.3 包衣加工流程

选择性能较好的种子包衣机器,包衣时间应安排在播种前18~20d。包衣前仔细检查包衣机的运行状态,观察安装的机械零部件是否存在松动等不良情况、机具内部和转动部位是否有异物卡阻等,之后进行10s以上的试运行,检查电机、供液和供粉装置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存在异常,应及时维修处理。

包衣机正式启动后,将包衣药剂搅拌均匀后立即注入供药泵内,注满后启动药泵,打开进药设备和同流阀门,使药剂流入计量药箱内,并保持一定的存储量。之后将玉米种子倒入种箱内,按照药种比调整包衣机药箱计量,然后从包衣机药箱出口处进行3次采样,并对样品进行称重,计算出实际药种比,若相应参数不符合剂量检定系统要求,则应及时调整剂量系统,直至药种比符合规定[2],即可进行大规模的种膜包衣。

种子包衣后应随机抽查包衣种子的含水量、出苗率等,并于包装袋上标注好作物品种名称、净重、含水率、出苗率、净度、产量等,并于相应位置填写好包衣种子的生产日期、生产批号、药种比等信息,之后封闭好,标明警示标志。

2.4 包衣种子储存

包衣处理过的种子需单仓储存,避免与其他作物种子混合储存。气温正常、空气湿度较大时,可将包衣种子装入防潮性较好的塑料薄膜袋中进行常温贮藏。而在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适宜的条件下,可将包衣种子装入散热透风性能较强的聚丙烯双层编织袋内储存。包衣种子入库储藏时,运送全程应做好防毒措施,装卸过程也应轻拿轻放,避免玉米种子外膜脱落的情况发生。

3 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3.1 品种选择

为实现包衣玉米种子栽培过程中的增产、增收目的,应结合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选择适应能力强、抗逆性强、抗病能力强、高产、稳产的优质玉米品种,避免影响包衣种子的栽培质量。如,我国华北地区可种植的包衣玉米品种包括农大84、先玉508、农禾518、沈单87、登海618、蠡玉37等,适宜在西北地区种植的包衣玉米品种包括西蒙6号、西蒙3358、M1573、科河699、先玉1611、利禾1号等品种。

3.2 整地施肥

种植地应实行多茬轮作制度,避免多年玉米连作,增加病虫害发生几率。前茬作物收获后,用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切成3~5cm的碎段精细化还田,或经腐熟化处理后再还田。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1500~1800kg、复合肥25kg、磷酸二铵30kg、尿素25kg,采用大型翻耕机翻地26~32cm,打破犁底层,确保肥料、秸秆与土壤混合均匀。而后精细耙地,及时镇压,使耕层土壤上实下松,为玉米播种奠定良好基础。

3.3 适期播种

玉米包衣种子播种时间应比非包衣种子提前6~10d,种植地气温需稳定通过8~10℃,10cm土壤温度超过8℃,土壤湿度60%~70%时即可播种,墒情不足的田块需提前灌溉造墒,墒情饱和的地块应开沟减墒。选用机械进行自动化精量播种,每穴1~2粒定点栽种,等行距种植方式播种行距控制为60~70cm,株距23~28cm;宽窄行种植方式宽行距为85~90cm,窄行距38~40cm,株距25~28cm。种植密度控制为4500株/亩。

3.4 田间管理

3.4.1 苗期管理

玉米出苗后,做好田间巡查工作,若发现田间存在缺苗断垄的现象,要及时移栽壮苗,补苗后及时浇水,提高幼苗成活率。幼苗长至3叶期,可剔除病苗、弱苗,选留1株壮苗,同时深耕1次,耕深控制为25cm左右,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玉米深扎根。

3.4.2 水肥管理

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展田间水肥管理,并于系统中搭载智能化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器械设备,对土壤中的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营养物质分布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以此为依据对灌溉量、肥料种类和施肥量进行科学调控。一般情况下,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随水追施攻穗肥,肥料可选择复合肥29~30kg/亩、尿素19~20kg/亩、硫酸钾5~6kg/亩;玉米籽粒灌浆期随水追施攻粒肥,肥料选用尿素6~8kg/亩,以增加籽粒重。灌水量需根据土壤墒情确定,一般来讲,玉米整个生育期土壤持水量应维持在50%以上,灌浆期60%~70%,若遇持续降雨,土壤持水量高于80%时,应及时进行田间排涝,避免沤根,导致玉米减产。

3.4.3 清除杂草

包衣种子播种后及时封闭除草,每亩用26%噻酮·异惡唑悬浮剂除草剂25~30mL兑水30~35kg,均匀喷施在地面土壤上。玉米出苗后,可于玉米幼苗长至3~5叶期,杂草长至2~4叶期时,每亩用480g/L灭草松水剂150~208mL,或30%苯唑草酮悬浮剂6~8mL,或40g/L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80~100mL,兑水50~60kg进行茎叶均匀喷雾,灭草效果较理想。

3.4.4 化学调控

对于生长过于旺盛、存在倒伏趋势的玉米田,可喷施玉米矮壮素、乙烯利等促进玉米植株根茎粗壮、缩短节间长度、降低穗位高度,控制旺长,提高玉米产量。玉米展叶8~13片时,每亩可用矮壮素16~30g兑水25~30kg均匀喷施在玉米植株顶部叶片上;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前8~10d,每亩使用乙烯利50mL兑水25~30kg均匀喷施在叶片上,可有效控制玉米株高,促进果穗分化,提高结实率。

3.4.5 去雄与授粉

实践表明,人工去雄可使玉米增产6%~8%。种植户应注意观察田间玉米长势,在雄穗抽出1/3但尚未开花散粉前,隔行或隔株将雄穗拔除掉。玉米开花期若天气晴朗,一般无需干预其授粉过程,但若在盛花期逢持续降雨或持续干旱天气,不利于雄穗散粉,则此时需要人工辅助授粉,授粉频率应为2d/次,连续辅助授粉3次,保证玉米产量。

3.5 病虫害防控

玉米生长期间,较常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大斑病、弯孢叶斑病、小斑病、玉米螟、玉米蚜、棉铃虫、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可采用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控技术,效果不理想时可选用化学农药防控技术,以实现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保障种植效益。

3.5.1 物理防控

安插粘虫板:田间玉米蚜、蓟马等虫害发生初期,用木棍或竹片固定在规格为20cm×30cm的黄色或蓝色粘虫板的两侧,之后插入玉米田中固定好,一般安插密度为30~45张/亩,可有效诱集灭杀玉米蚜、蓟马等害虫。

放置糖醋酒液:将糖、醋、酒、水按照3∶4∶1∶2的比例配制成糖醋酒液,并加入適量90%晶体敌百虫,混合均匀后倒在成捆的麦秸秆上放于玉米田中,引诱蓟马、蛴螬、金针虫等害虫成虫在上面产卵,最后集中带离田烧毁,可有效减少害虫数量。也可将糖醋酒液倒入敞口容器中,放置于田间害虫经常出没的位置,也可有效诱杀多数害虫。

悬挂性诱剂: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成虫危害玉米田时,可于田中悬挂玉米螟性诱捕器和棉铃虫性诱捕器,可有效干扰害虫交配行为,减少害虫产卵量,降低害虫数量,但需每30d左右更换1次内芯。

安装杀虫灯:玉米生长期间,可在田中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每天于傍晚18:00开灯,次日凌晨5:00关灯,可有效诱杀田间玉米螟、棉铃虫、蛴螬等害虫成虫,进而减少田间产卵量。

3.5.2 生物防控

释放天敌生物:每亩释放赤眼蜂或茧蜂4000~6000头,间隔7d左右再释放1次,放蜂量6000~9000头,可有效减少田间玉米螟、玉米蚜等害虫数量。

应用生物源制剂:防治玉米螟时,可在玉米喇叭口期,每亩使用Bt乳剂100~150mL兑水3.5~4L,混合均匀后依次灌入玉米喇叭口内,或用50亿~100亿个孢子/g的白僵菌粉剂3~5kg掺拌细沙撒入玉米心叶中,可有效减少玉米螟数量。防治蛴螬时,每亩可用150亿个孢子/g的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250~300g与细沙土掺拌均匀后顺行撒施,灭杀地下害虫的效果较理想,且不会污染种植环境。

3.5.3 化学防控

玉米生长期间,应密切关注玉米长势及健康状态,发现病株时应及时拔除,并清理干净周边病叶、落叶等,离田烧毁或深埋,并选用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的农药防治。可于玉米初穗期,选用杀菌、杀虫药物进行一次喷药统防统治,实现多种病害和多种虫害同时减少的效果[3]。杀菌药物可选用17%唑醚·氟环唑悬浮剂50~60mL/亩,或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30~40mL/亩,或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50~60mL/亩;杀虫剂可用或3%甲维盐水乳剂5~8g/亩,或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10~15g/亩,或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10~20mL/亩,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6~20mL/亩,或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12g/亩喷雾。可选用新型植保无人机施药,可有效解决因玉米植株高而难以充分喷药的难题。

也可根据玉米具体的病虫害种类给予针对性药物防治。如,防治玉米纹枯病时,每亩可用40%菌核净80~100g兑水15~30kg均匀喷雾,效果较好;防治玉米大斑病时,每亩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200g兑水15~20kg喷雾防治,或420g/L代森锰锌悬浮剂150~200g兑水45~50kg喷雾防治,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35mL兑水30kg喷雾防治,间隔7~10d喷1次,连喷1~2次;防治玉米弯孢叶斑病,每亩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20g、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450~500g混合兑水75kg均匀喷雾,间隔7d喷1次,连喷1~2次;防治玉米小斑病,可于玉米抽雄前,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65g兑水35~50kg喷雾,间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防治玉米蚜、玉米螟时,每亩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40mL兑水30kg均匀喷雾,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20mL兑水25~30kg均匀喷雾治理;防治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时,每亩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2~3kg,或2%甲基异柳磷粉剂2kg与细土35~40kg掺拌均匀后撒施在玉米垄间,之后划锄覆土,灭杀害虫效果较好。

3.6 适时收获

玉米进入成熟期,当玉米茎秆内部颜色变为青黄色,苞叶蓬松且完全变黄,形成黑粉层,乳线消失,玉米粒含水量22%~28%时,即可用大型农机收获。玉米收获后注意晾晒,避免籽粒霉变影响品质。

4 結束语

综上所述,玉米种子包衣技术能提高玉米出芽率,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实现玉米增产,且能减少化肥、农药施用时造成的环境污染。种植人员应了解与掌握种子包衣技术,并结合区域内实际情况,采用配套的玉米高效栽培技术,切实提高玉米产量与质量,提升种植效益,促进区域内农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昊文.玉米种子包衣及配套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2022,(22):51-53.

[2]王三华.种子包衣对玉米种子贮藏过程中种子活力的影响探讨[J].种子科技.2019,37(16):14-16.

[3]孔菲.玉米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12):31-32.

猜你喜欢
玉米种子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及对策
探讨玉米种子室内检验的几点做法
玉米种子的安全储藏技术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玉米种子处理技术与措施分析
浅谈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低浓度克·酮·福美双利于玉米出苗和幼苗生长
玉米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