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玉米大豆“2+3”带状复合种植现状及技术要点分析

2024-04-05 16:00何国旗
种子世界 2024年2期
关键词:技术

何国旗

摘 要:随着全球对农业生产效率和生态可持续性的关注度增加,带状复合种植逐渐成为农业创新的焦点。作为我国的主要农业基地,贵州的独特地理和气候为玉米与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创造了有利条件。该种植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还有助于保持土壤健康和增强生态多样性。本文对贵州玉米和大豆的“2+3”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了其在贵州的现状、挑战和关键技术要点,为其他地区借鉴和推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随着人口增长和资源日益紧张,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态可持续性成为当务之急。带状复合种植,作为一种集经济与生态双重效益的种植模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贵州,作为我国的重要农业区域,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为玉米与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本文将针对该模式在贵州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1贵州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现状

1.1复合种植的定义及历史沿革

复合种植,又被称为“间作”或“混作”,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模式,同时或交替地种植两种或多种作物的种植方式。这种方式源于传统的农业实践,当时的农民已经认识到不同作物之间存在互补和相助的生态关系。

在贵州福泉地区,玉米与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传统的种植模式中,玉米和大豆经常被种在相邻的地块上,但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带状复合种植逐渐受到了农民和农业专家的青睐。

1.2现行种植模式与面积统计

近年来,福泉及其周边地区逐渐采纳了玉米大豆(2+3)带状复合种植的模式,即每两行玉米之间种植三行大豆。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还能有效地维护土壤健康,抑制害虫和疾病。近年来,福泉地区正在大力发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其中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面积占比已经超过40%。

1.3市场需求与应对

随着国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重视,大豆和玉米的需求逐年上升。如,非转基因大豆目前已成为市场的宠儿。而福泉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所种植的大豆和玉米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愛。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福泉地区的农民和农业机构加大了对复合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除了常规的农业培训,当地政府还提供了技术和财政支持,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来。

2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

2.1土壤保育和水资源管理

福泉的土壤主要为黄壤和红壤,具有一定的透水性。然而,长时间的单作会导致土壤结构退化和养分流失。通过玉米和大豆的互作,可以有效地维持土壤有机质的平衡。大豆作为一种豆科作物,能固定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形式,这对随后种植的玉米尤为有益。此外,福泉地区雨量充沛,而复合种植可以较好地减少雨水冲刷,促进土壤水分的合理保持和利用。

2.2增强土地利用率

在传统农业实践中,单一种植模式常导致土地利用不充分。带状复合种植最大化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实践证明,在保证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多得一季豆,其产出量明显高于传统种植,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2.3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玉米和大豆的互作,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福泉地区的实践经验显示,带状复合种植不仅提高了单产,同时因其产品质量良好,尤其是非转基因标识,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溢价,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户的实际种植收益。

2.4疾病与害虫的自然控制

互作种植模式能够打破单一害虫的生活循环,降低特定害虫的爆发风险。在玉米与大豆的复合种植中,两者的害虫往往互为天敌,由此显著降低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频次和量,确保了农产品的生态安全性。

3贵州玉米大豆(2+3)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

3.1选择合适的种植地块

3.1.1土壤质地和肥力考虑

首先,关注土壤的深度至关重要。合适的土层深度可以保证玉米和大豆的根系充分发展,为作物提供足够的空间吸收水分和营养。例如,深土层在福泉的雨季可以储存更多的雨水,为玉米和大豆提供持续的水分供应。

其次,土壤的酸碱度是另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因素。福泉地区多为酸性土壤,而玉米和大豆更偏好中性至微酸的土壤环境。因此,在种植之前,农户应当进行土壤pH值的检测,并根据需要加入石灰或其他碱性物质来调整土壤酸碱度。例如,若检测结果显示土壤呈强酸性,可以适量施用石灰来提高pH值。再者,对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不容忽视。有机质是土壤中的活性成分,对于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都有积极作用。

3.1.2地形与排水条件

首先,对于福泉这样一个多雨的地区,地块的微地形选择显得尤为关键。小坡或略微凸起的区域更适合复合种植,因为这有助于土壤的自然排水,避免雨季的积水问题。例如,在小坡地上进行带状复合种植,雨水可以更快地流走,减少植株根部过多的湿润,从而避免根部腐烂等病害。

其次,除了微地形的选择,土壤的排水性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要素。适当的土壤结构和质地可以确保雨水不会在土壤中停滞过长时间,避免植物长时间处于湿润环境中。例如,沙质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性,但如果地块的土壤偏向粘重,农户可以适当加入沙或有机物质来改善土壤的排水条件。

最后,地块的总体地形也值得考量。避免在低洼或易积水的区域进行种植是明智的。例如,在地形较低的区域,特别是雨季,水流可能会自然汇聚,形成小型的积水区,这对于玉米和大豆都不是理想的生长条件。

3.1.3先前作物与土传病害

首先,理解和了解地块的种植历史至关重要。选择先前未种植或长时间未种植玉米和大豆的地块,可以降低因残留病原体导致的病害风险。

其次,针对已知的土传病害进行预防和控制措施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这包括对地块进行必要的土壤消毒,或使用具有抗病特性的作物品种。

3.2土地准备和施肥方法

3.2.1土地深翻和碎土

首先,土地深翻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有效地打破土壤的硬层,为作物的根系创造一个深入、疏松的生长空间。这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水透气性,还可以降低因硬层阻碍导致的根系生长受限。例如,在福泉地区,多年的传统耕作可能会导致土壤板结,深翻就可以有效地破碎这层底板,让土壤再次变得疏松。

其次,碎土则是对经过深翻的土壤进行再次细化的过程,使得土壤的颗粒结构更为均匀。碎土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工作性,还有助于种子的播种与生长。

最后,深翻与碎土的结合可以为后续的施肥、播种和灌溉创造更为理想的条件。例如,深松疏软的土壤可以更好地储存雨水或灌溉水,同时也有助于施肥后的肥料均匀分布,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均衡的养分供应。

3.2.2有机与无机施肥的结合

首先,有机肥和无机肥各自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结合使用能为作物提供更均衡、更持续的营养供应。例如,在福泉地区,许多传统农户喜欢施用农家肥,因为它能够长时间滋养土壤,促进微生物的活跃,进而增强土壤的生物活性。

其次,无机肥则具有迅速供应养分的特点,能够满足作物在关键生长期的营养需求。这些化肥,如尿素、磷酸二氢钾、钼肥等,能够被作物迅速吸收,尤其在玉米和大豆的生长旺盛期或果实灌浆期,对特定的养分有迅速的需求时。例如,大豆在结荚期对磷和钾的需求特别大,此时适量施用磷酸二氢钾可以迅速满足大豆的营养需求,助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最后,正确的施肥方法和比例是关键。过多地使用无机肥不仅会导致养分浪费,还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结合使用有机与无机施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进行精确施肥,既能确保作物获得充足营养,又能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3适当的种植间距与深度

3.3.1玉米在复合种植中的种植间距与深度

首先,玉米在复合种植中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它是主要的粮食作物。适当的间距对玉米的生长和复合种植效果至关重要。為了确保玉米和大豆都能获取充足的阳光和空气,在福泉地区采用的带状复合种植方法通常使玉米的行距为40cm,而每行内的株距保持在35-40cm,玉米至大豆的行距为60cm。

其次,玉米的播种深度也需要精准控制。为了确保种子能够在复合种植环境中成功发芽,同时避免与大豆根系发生竞争,推荐的播种深度为3-4cm。

3.3.2大豆在带状复合种植中的种植间距与深度

首先,大豆作为与玉米一同种植的作物,其种植间距需要与玉米相协调,同时满足大豆本身的生长需求。在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通常被种植在两行玉米之间,每行玉米之间有三行大豆[1]。每行大豆的行距保持在40cm,株距则为8-10cm。为了确保大豆的根系能够在玉米的根系之间顺利生长,避免双方之间的资源竞争,选择了这样的种植间距。此外,大豆在发芽和生长初期需要足够的阳光,如果种植太过密集,可能会导致大豆苗因光照不足而生长受阻。

其次,大豆的播种深度也要精确控制,以确保其能在复合种植的环境中成功发芽,并与玉米和谐共生。推荐的播种深度为2-3cm,由此确保大豆种子与土壤有良好的接触,并在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下顺利发芽。不适当的播种深度可能会导致大豆发芽不均或延迟发芽。此外,适中的播种深度也有助于减少由于土壤表面过于湿润或干燥而导致的种子受损,确保复合种植中的每一颗大豆种子都能够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2]。

3.4灌溉和疾病管理

3.4.1灌溉管理

首先,灌溉是确保带状复合种植中玉米和大豆健康生长的关键。由于两种作物的水分需求不完全相同,灌溉时需要综合考虑两者的需求。玉米在关键生长期,如抽雄和结实期,对水分需求较大;而大豆则在开花和结荚期需求更高的水分。

其次,灌溉水量和频率需要精确控制,避免因为浇水过多或过少导致的作物生长受阻或病害的发生。

3.4.2疾病管理

首先,玉米和大豆在带状复合种植中相互靠近,这可能导致某些土传病害在两种作物间传播。为了有效管理疾病,需要定期监测田间的疾病发生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

其次,预防总是优于治疗。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保持田间清洁和合理的农药使用都是预防疾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例如,可以考虑轮作或中耕来打破疾病的生活循环,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数量。此外,合理的农药施用计划也能有效控制疾病,但需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3]。

3.5收获与储存技巧

3.5.1收获技巧

首先,收获时间的选择对玉米大豆的质量与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玉米在其籽粒水分含量为20%-25%时,是其最佳的收获时期,此时玉米籽粒充实,能够获得最佳的品质。而大豆在其荚黄、籽粒变硬时为最佳收获期。因此,在复合种植模式下,要分阶段进行收获,确保每种作物都在其最佳状态下被收割。

其次,机械收获是当前的主流方法,但需要调整设备参数,确保玉米和大豆都能够被有效且不受损伤地收割。例如,调整收获机的切割高度和速度,避免对作物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3.5.2储存技巧

首先,玉米大豆在储存前都需要进行充分的晾晒,将水分降低到安全水平。玉米的安全存储水分通常为13%-14%,而大豆为8%-9%。正确的晾晒可以减少储存过程中由于水分过高导致的霉变和其他病害[4]。

其次,储存的环境应干燥、通风良好,并定期检查。选择合适的储存设备,如密封的粮仓或储料袋,可以有效地防止害虫和鼠害。

4带状复合种植在贵州的前景

4.1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创新

首先,贵州地区的特殊气候和土壤条件为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供了一片丰富的实验田。由于该地区的多样性,它为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定制化提供了可能性。例如,通过对土壤的深入研究和大数据分析,可以更精确地为不同的地块推荐种植方案,从而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其次,贵州地区有潜力成为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研发中心。结合地方高校和研究机构,不断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完善,如引入智能农业技术、无人机监测等先进技术,可以使贵州在此领域走在前列[5]。

4.2对其他地区的推广可能性

首先,由于贵州地区的多样性,其在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上的成功经验和教训都有助于其他地区的技术应用。这些经验可以为其他具有相似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地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快地实施这一技术,并实现产量和品质的双重提升。其次,贵州可以成为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中心。结合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力量,组织培训班和示范基地,对外展示技术的效果,吸引其他地区的农民和企业前来学习和交流[6]。

5结语

玉米与大豆“2+3”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贵州的成功实施,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通过细致的技术操作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能够提升农业的生态效益。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更多地区的实践积累,我们有理由相信,带状复合种植将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打开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何兵,谭春燕,龚锡震,等. 带状复合种植对大豆和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23,51(5):15-22.

[2]刘燕,陈彬,于庆旭,等.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23,44(1):39-47.

[3]陈小龙,赵元凤,张海勃. 大豆玉米帶状复合种植模式与技术——以内蒙古为例[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23,44(1):48-52,64.

[4]齐彦栋,金诚谦,刘岗微,等.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23,44(1):14-24.

[5]徐峰,张黎骅,彭俊明,等.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专用机具研制现状与趋势[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23,44(1):1-8.

[6]颜廷瑞,印祥,王亚林,等.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喷杆设计与试验[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23,44(1):31-38.

猜你喜欢
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