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及病虫害防治有效措施综述

2024-04-05 16:00葛红涛
种子世界 2024年2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小麦

葛红涛

摘 要:本文旨在解决小麦种植中存在的技术优化和病虫害防治问题。针对小麦种植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基于种植流程的优化措施,包括改善土壤质量、选种与种子处理、优化耕作管理、合理施肥、适时收获等。对小麦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其中,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综合防治是三种常用且效果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小麦;种植流程;病虫害防治

小麦产量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世界人口的粮食安全。然而,小麦种植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土壤质量下降、环境变化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对小麦种植技术进行优化,并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已成为当前小麦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基于种植流程的小麦种植技术优化措施

1.1改善土壤质量

改善土壤质量是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小麦种植中,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的施用、合理轮作、耕地深松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从而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发育。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的施用是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机肥料主要是指农家肥、畜禽粪便等,这些肥料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能够提升土壤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并且对土壤有很好的改良效果。矿质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这些肥料能够为小麦提供必需的养分,促进其生长和发育。合理轮作也是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轮作就是在不同的季节和年份种植不同的作物,以达到提高土壤质量、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的效果。合理轮作可以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得到有效利用,同时还能够减少单一作物对土壤的损耗,从而保持土壤肥力。同时,通过深度耕作,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为小麦的健康生长提供支持[1]。

1.2选种与种子处理

良好的种质和种子处理可以增加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势,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农民可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小麦品种。不同的地域、气候和土壤条件都会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因此,在选择小麦品种时,应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因素,比如温度、降雨量、日照等。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耕作习惯、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对所选小麦品种进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涂覆剂、催芽等方法。种子消毒可以有效地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防止病原微生物对种子造成伤害;浸种则可以使种子吸水膨胀,促进萌发;涂覆剂可以为种子提供营养,促进生长;催芽则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促进种子发芽,提高出苗率。最后,对品质优良的种子进行筛选。在小麦种植中,筛选品质优良的种子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势,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品质优良的种子通常具有较大的体积、完整的外壳、较高的营养含量等特点,而劣质种子则往往会带来数不清的问题,比如萌发率低、生长势弱、病虫害易发生等[2]。

1.3优化耕作管理

优化耕作管理是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麦种植中,耕作管理包括土地平整、播种、追肥、灌溉、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下面将分别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如何优化小麦的耕作管理。土地平整是保证小麦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前提条件。土地要求平整,以便于种子均匀撒布,并且有利于后期的施肥、灌溉和除草。同时,土地表面不能太硬,否则会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土壤的透气性。播种是决定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种植密度和播种深度的选择都会对小麦的生长产生直接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合理的种植密度控制小麦的茂密度,进而控制小麦的穗数和颗粒数,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

1.4合理施肥

小麦是一种对肥料需求比较高的农作物,合理施肥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麦种植中,通常可以采用配方肥、有机肥以及微量元素等多种肥料进行施肥。下面将从施肥时间、肥料配比以及其他要求等方面来介绍如何合理施肥。①小麦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营养元素的需求不同。一般来说,小麦生长早期需要大量的氮磷钾肥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在拔节期至灌浆期,则需要适当增加钾肥的配比,以促进穗粒发育和提高产量和品质。②肥料配比也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N、P、K配方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具体来说,产量水平400千克/亩以下的小麦,可选择30~35千克/亩的配方肥;产量水平400~500千克/亩的小麦,可选择35~45千克/亩的配方肥;产量水平500~600千克/亩的小麦,可选择45~55千克/亩的配方肥;如果产量水平超过600千克/亩,则可选择55~65千克/亩的配方肥。同时,在缺锌、缺锰或缺硼的地区,应注意基施硫酸锌、硫酸锰或硼砂等微量元素肥料。最后,其他要求也需要注意。在小麦生长中,还需要注意合理施用有机肥、推广“一喷三防”技术等措施。具体来说,若基肥施用一定数量有机肥,则可适当减少化肥用量10%左右;在小麦灌浆期,可以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给小麦补充微量元素肥料;同时还可以结合农药喷洒进行综合防治病虫害的工作[3]。

合理施肥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肥时间、肥料配比以及其他要求等因素,以确保小麦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元素,并且能够稳定地生长和发育。

1.5节水灌溉

小麦作为一种耗水量相对较大的农作物,适宜的灌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在小麦种植中,节水灌溉主要包括浇水时间、浇水方式以及改进灌溉设施等方面。①浇水时间是影响灌溉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小麦生长早期,需保持土壤表层湿润,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在小麦生长中晚期,则需避免过度浇水,以免造成秧苗倒伏、腐烂等问题。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调整浇水时间,达到节水灌溉的效果。②澆水方式也是影响节水灌溉的一个重要因素。常见的浇水方式包括滴灌、喷灌、节水淋灌和微喷灌等。其中,滴灌和微喷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两种浇水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地形、土质、植被类型以及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浇水方式。③改进灌溉设施也是实现小麦节水灌溉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减少灌溉浪费,可以采用深松、耕作、覆盖等技术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保水能力;对于小面积农田,可以采用人工浇水或喷洒的方式进行灌溉,以提高灌水效率。最后,还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科学配肥等措施来实现小麦的节水灌溉。例如,在小麦生长中晚期,可以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在施肥方面,则需根据小麦的需水量和营养需求,进行科学配比,避免过度施肥造成水分流失。

1.6适时收获

小麦是一种对收获时间要求较为敏感的作物,适时收获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在小麦种植中,适时收获主要包括收割时间、收割方式以及收割后的处理等方面。收割时间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同品种、不同生态环境和种植管理条件下,小麦的成熟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小麦的成熟期需要根据其生长阶段和本地气候特点进行调整。例如,在天气晴朗、气温适宜、小麦籽粒着色良好时,可选择进入小麦足龄期后即进行收割;在天气潮湿、阴雨连绵时,则应适当推迟收割时间,待小麦籽粒干燥后再进行收割。常见的收割方式包括机械收割和人工收割等。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小麦生长阶段、地形、土壤条件和气候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收割方式。机械收割效率高,但可能会对小麦造成一定损伤;人工收割虽然辛苦,但能够更好地保护小麦,避免损失。在收割后,需要对小麦进行脱粒、清理、分选等处理,以提高小麦的品质和商品价值。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小型脱粒机或手动脱粒等方法进行脱粒。在清理方面,需注意去除杂质和残余物,确保小麦的品质;在分选方面,可根据小麦的规格和品质进行分类,并加强包装和储存管理,以确保小麦的质量和保质期[4]。

2小麦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

2.1常见病虫害种类

小麦赤霉病。该病主要由真菌引起。其孢子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并通过风、水沟、人畜等方式传播。小麦赤霉病主要侵袭小麦叶片、茎秆和穗部等部位。叶片上出现黄色斑点,后变为红褐色,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黄脱落;茎秆上出现深褐色垂直条纹,并伴有炭化现象;穗部呈褐色或黑色,内部粉末状物质变成黑粉状。通过风、雨、工具、种子等多种途径传播。

小麦白粉病。该病主要由真菌引起。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易发生,气候干燥、日照充足的环境对其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小麦白粉病主要侵袭小麦叶片和茎秆。在叶片上呈现为灰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可导致叶片卷曲、畸形并提前枯死;在茎秆上出现白色或灰色菌粉,并伴有植株倒伏等现象。通过风、昆虫等途径传播。

小麦叶枯病。该病由真菌引起。其孢子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并通过机械、水、风、虫、鼠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小麦叶枯病主要侵袭小麦叶片和茎秆。在叶片上呈现为红褐色斑点,严重时整个叶片显红,之后变黄变白,最终变成焦黑色;在茎秆上出现红褐色环带状病斑,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斑扩大,直至导致茎秆折断。通过机械、水、风、虫、鼠等途径进行传播[5]。

小麦蚜虫。小麦蚜虫属于吸食性害虫,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有很大影响。蚜虫在春季大量繁殖,一年多代,数量迅速增加。小麦蚜虫喜欢吸食小麦的汁液,严重时会导致小麦叶片出现萎缩、发黄、卷曲等现象,甚至死亡;同时也容易感染病毒,使得小麦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下降。通过空气传播,以及随机器、人、动物等移动而传播。

小麦螟虫。小麦螟虫主要侵袭小麦穗部,其幼虫在穗内取食小麦籽粒,损失严重。小麦螟虫的主要症状是穗部出现白色或淡黄色的蛀眼,严重时可导致穗部变黑、粉末状物质溢出,严重影响小麦品质。通过空气传播,以及随机器、人、动物等移动而传播。

小麦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小麦叶枯病、小麦蚜虫和小麦螟虫等。这些病虫害多由真菌、昆虫等引起,其发生的原因也与环境湿度、气温、土壤肥力等有关。为了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田间管理、选用抗病虫优良品种、合理使用农药等。

2.2化学防治

赤霉病。赤霉病主要通过真菌孢子传播,在防治上需要抢在雨前或雨停间隙露水干后抢时喷药,喷药后遇雨可隔5~7天再喷1次,以提高防治效果。药剂方面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常量喷雾,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

白粉病。白粉病主要通过真菌传播,并且较为顽固。药剂方面可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亩地的使用量为30毫升,兑水50~60升,手动喷雾或机动喷雾进行喷雾防治。

叶枯病。叶枯病主要通过真菌孢子传播,在防治上可以使用50%托布津5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蚜虫。蚜虫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并且数量迅速增加。药剂方面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若发现大量蚜虫,及时喷施农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3000倍液喷洒植株2次左右。

螟虫。螟虫危害较严重,在防治上可以每亩使用2%甲基异柳磷粉剂2千克拌细土30千克,拌匀后撒入种植区域内,可有效防治螟虫。若出现点片感染区域,可使用40%甲基异硫磷,每亩地的使用量为0.5千克,兑水60千克,顺垄对麦根处进行喷灌药水。

在针对性化学防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选择正确的药剂和使用方法,遵循药剂使用量和喷雾时间的相关规定。②在喷洒药剂时,应尽量避免风力大或高温干燥的天气,以确保药物的有效覆盖面积和降低飘散的风险。③在使用药剂时,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佩戴好相关防护用具,如手套、口罩等。④使用药剂后,要注意清理喷洒设备,避免药剂残留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要避免畜禽误食受到危害。

2.3物理、生物综合防治

保持田间通风、松土留茬、及时清除病虫害来源等,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发生。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抗性好、产量高、品质稳定的小麦品种,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如利用小蜂、细菌、真菌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可在不污染环境的同时控制病虫害。在小麦生长过程中,通过添加益生菌、植物提取物等进行微生态调节,可以增强小麦植株的免疫力,降低病虫害的侵袭。在麦秸、绿肥等密集站点堆放,自然堆肥后投入到田块中,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小麦免疫力,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在田间选取一块平整、无草无树、洒满蛤粉、硫磺、氢氧化钙等农药原料的地面,将小麦穗摆放在上面,然后覆盖一层草和泥土,即可达到防治螟虫和其他害虫的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球人口的增长,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小麦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对于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在小麦生产中,不断优化种植技术和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是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途径。未来需要持續推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方法的改进,为小麦生产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建永.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及病虫害防治[J].当代农机,2023(09):47+49.

[2]段跃刚.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措施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08):177-179.

[3]张云.现代化农业中小麦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的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23(08):69-70.

[4]杨兆宁.潍坊地区冬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及病虫害防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06):186-187.

[5]牛丙芳.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J].种子科技,2023,41(11):44-46.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小麦测产迎丰收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浅谈四川地区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及对策
浅谈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