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慧 程文文
【导读】网络流行语“种草”与“拔草”自产生至今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产生了语义的泛化与多元化,显现出“旧词新义”的显著特点。文章从语义、语用两方面分析网络新词“种草”与“拔草”的产生原因,并对其流行与持续活跃的成因进行探究。
“种草”与“拔草”是人们日常使用极为频繁的两组词。“种”字在《应用汉语词典》中主要被解释为“种植;栽”,“种草”一词的本义是播种或栽种草幼苗。“拔”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拔起,拔出”,“拔草”的本义是把草拔掉,把不需要的草拔除。随着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种草”与“拔草”的本义使用频率有所降低,引申义的使用频率逐渐增高。在《网络语言变异及其规范探究》中,学者指出当今网络用语繁杂,但其变异形式的特征也离不开两种特质:一是旧词歪解,二是旧词新解。本文所探讨的“种草”与“拔草”新义则是属于其中的旧词新解。
“种草”与“拔草”作为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组词,在网络语境中的意义分别是“强烈安利”与“放弃想要、购买某物”。“种草”与“拔草”通过网络向各大社交平台蔓延并向大众传播,使人们得以熟知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如今,在B站、抖音等App以及各类广告宣传语中都有它们的身影,如:
(1)博主安利的草本护肤精华真好用,我被种草了。(微博,2022年7月21日)
(2)“做好品牌,才能做大生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营销人认可,种草正成为帮助品牌扩大认知,影响用户消费决策的关键一环,强化种草能力也成为许多品牌放大生意的新思路。(东方网,2023年8月31日)
(3)我种草了这个颜色的口红色号。(网易网,2022年8月07日)
一、“种草”“拔草”的语义演变
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种草”一词的内部构成,主要是动词“种”与名词“草”的组合,属于复合词里面的动宾结构。“种”在《说文解字》有“播种、散布”的含义。“草”从古至今,异体字繁多,如“艸”“艹”“”等。从汉字字形形体看,“草”在古汉语中的本字通常写作“艹”,《说文解字·艹部》载:“艸,百芔也。”“百芔”表示百草,从意义上去推断,可以泛指一切草本植物,后又在“草木植物”的基础上引申出其他意义,比如荒野、民间。如“草堂”指茅屋,“草莽”指乡野之间;粗糙、粗劣,如“潦草”;还可以指一种文字的书写形式,如草书;还可以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等。
现代汉语“草”的含义基本沿袭了古代汉语,我们常用“草”的义项是“草木植物”。“种草”本义为播种草种子或栽种草幼苗,而今“种草”作为网络用语,其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增加了更多的含义,其主要表现为:
首先,指的是向别人推荐某种商品,激起别人的购买欲,多应用于需要购买的某种商品,如,同事给我种草了一件漂亮裙子。
其次,指的是向别人推荐某种事物,让别人也喜欢这种事物,多应用于不需要花钱的事物。比如电影、电视剧、动漫、小说等,如,他给我说了一部电影,可好看了,把我种草了。
最后,指的是被某种事物吸引后,由衷地喜欢它。如,这款口红色号给我种草种得死死的。
“拔草”与“种草”语义相似。“拔”在《说文解字》中的本义为“拔起、拔除”,与“种草”相同,是动词“拔”与名词“草”结合所形成的复合式动宾结构。“拔草”本义为把草拔掉,把不需要的草拔除,但在网络流行词汇中,它又具有了新的含义:
其一,指对喜欢或感兴趣的东西进行购买或体验。如,不小心手欠,点进了一款购物软件,里面好多我喜欢的款式,现在好想拔草。
其次,指因为某种原因放弃喜欢或感兴趣的事物。如,听说朋友买的那个东西一点儿也不好用,本来还想买的,这下正好拔草了。
现代汉语词典对“草”的解释,可以将其归纳为具有[+草本植物][+民间][+家禽][+非正式][+起草]等义项,而上文中“种草”又为“草”增加了[±购物欲]的义项。
二、“种草”“拔草”的语用分析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看,理解“种草”“拔草”一词在语用方面的意义,能为我们合理运用网络用语打下基础。“语用”这个词包含两方面含义,首先是内部语义,主要是语言内部体现的恒定意义;其次是外部语义,即语言符号要表达的对外意义。在日常交流中,同样的话语在不同的对话情境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同样的含义在不同的情境下也要使用不同的语言符号去表达。如,书面语体、科技语体等。“种草”“拔草”也属于具有双重语义的词语。就目前来看,即使对话的一方并不知晓其中一组网络流行语的含义,也能够理解并加以使用。例如,设想一个和朋友逛商场的情景,你问她:“有什么想买的吗?”她对你说:“最近种草/拔草了一款水乳。”听话人便可根据前后语境推测出“种草”与“拔草”的含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草”是具体的、可见的,但“种草、拔草”的使用却把我们日常中具象的草给抽象化,变为一种“隐喻”手段。使用隐喻的先决性条件是基于两种意义存在相似性。由上文可知,“种草”一词的本义是把草的种子或幼苗放在泥土中使其生长。“种草”一词在网络上的引申义是把自己喜欢的事物推荐给另一主体,并希望其能产生认同。“拔草”的本义是把草拔掉,引申义是把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告诉另一主体,并希望其能赞成。我们可以通过义素分析法概括出共同的语义特征,即[+对象转移][+期待向往]。“种草”“拔草”的本义是一种具体行为,引申义则是一种心理活动,突出的是对话主体双方的心理活动以及购买欲。对于“种草”“拔草”的引申义,我们也可以从其本义中窥探出些许端倪。“草”极易生长,生活成本不高,且并不像种植其他物种一样需要耗时耗力,简单撒下种子便可静待结果。其次,“草”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与繁衍性,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展现出草顽强的生命力。现代社会里,某些广告或身边朋友的一句话就可能让自己对某件事物进行“种草”,即产生一种购买欲。最后,相对于其他的花、树,“草”更常见、更便宜,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更适合被用来表现各种不同种类的物品。“种草”的效果生动形象,比较符合人们的購买心理,而“拔草”也正是在“种草”的基础上形成的,可表示不愿意购买某种物品,失去了购买或获取某种物品的意愿。
三、“种草”“拔草”流行因素探析
(一)语言经济原则
随着社会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语言也在发展演变。为了更好地命名这些新事物,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是“旧瓶装新酒”,通过隐喻、比喻等多种方式将以前的词增添上新的语义。二是另造新词以扩充词汇量。吕叔湘、罗常培认为,信息传递的第一个要求是准确无误,第二个要求是省时省力,合起来可以称为效率原则。相比较而言,第一种方式更加经济便捷。人们可以用词来表示某种含义,而不必使用冗长的句子。此外,汉语语义丰富,也便于人们在其原本语义之上增加新义。
(二)寻求语言“陌生化”
“陌生化”是俄国学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文学理论。“陌生化”的基本含义是刻意使文学内容變得复杂晦涩、难以解读,从而引发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寻求语言“陌生化”体现了追新求异的心理。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人们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多此前不曾接触的事物,追新求异的“陌生化”心理使得人们想要去创造新词,而不是局限于现有的语言环境中。年轻的互联网用户不满足于使用“买”或“不买”这样简单的词汇,因此“种草”与“拔草”恰好迎合了他们的表达需要。
(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变化能够反映社会的发展状态,网络流行语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种草”“拔草”作为网购生活的衍生行为,代表着社会生产进步,从小的零碎生活用品到各类奢侈品,都可以成为“种草”的对象,人们不再仅仅关注物品的“量”,而是更加注重其“质”。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变革,催生了新词,促使人们在网络中、生活中更新语言。
(四)形象可感
“种草”“拔草”词语的产生也受到了人们隐喻思维的影响。“草”代表的是便宜和便捷,隐喻人们购买各类物品的抽象含义。在网络上,这种抽象的购物欲望可以用“种草”来概括,这个词也因此逐渐风靡起来。人们总是喜欢用一些具体的事物来代表抽象的概念,“种草”“拔草”本质上也是对人的欲望的一种比喻,并从侧面反映出当代年轻人轻松愉悦的心态以及对生活的调侃、好奇与希望。
四、客观对待语言变异
“种草”和“拔草”虽互为反义词,但两词的构成方式以及组合方式相同,在词义变异的过程中,它们都体现出了类似的社会心理动因。将一个具体的词语义抽象化,用隐喻的方式表达对话主体之间“推荐购买”与“不建议购买”的意图,这就是旧词赋新意。“种草”与“拔草”不仅体现出年轻人追新求异,也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和省力原则。说话人可以在不改变自己想法与意图的情况下,用最简洁的语言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尽量减少脑力和体力的消耗。除了“种草”与“拔草”以外,还有“长草”“除草”等以“X草”结尾的词,这些词中蕴含的新意也值得我们探析。对此类流行词语的辨析与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网络用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这从侧面反映出语言变异对语言活力的增强,也对语言的规范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网络流行用语,我们应当秉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对于优秀的部分加以吸收,糟粕的部分则摒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净化网络环境,加强语言规范。
参考文献
[1]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应用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 张胜. 略论网络流行语“种草”[J]. 文学教育(下),2020(5).
[3] 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1963.
[4] 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M].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5] 张勇,宋旭. 语言省力原则探究[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1) .
[6] 赵小露.“种草”的新义[J]. 今古文创,2022(45).
[7] 刘志芳. 网络新词“拔草”刍议[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
[8] 张婷. “安利”和“种草”辨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1).
[9] 张旻萱. “X草”类网络新词研究[J]. 汉字文化,2022(1).
作者简介:郭佳慧,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
程文文,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CTQ010)、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重点项目(22KGH088)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