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堆里品笔墨(三题)

2024-04-04 14:06王楚健
中国故事 2024年1期
关键词:竹林七贤永和书法

王楚健

【导读】笔墨风度,千年之下仍令人倾倒。看竹林七贤:高士如何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真正的自我;读笔阵书谱:品析书法艺术的笔法技巧和美学追求;回到永和九年:在历史的细节中与古人对话,感受超脱世俗的洒脱与平静。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我们仍然能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竹林七贤:道不尽魏晋风度

在我国古代,博学多才、品行高尚、超脱世俗之人通常被称为高士,为世人景仰。高士也是历代画家们青睐的创作题材,占据了中国绘画史的重要位置,“竹林七贤”就是《高士图》中出场频率较高的人物。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等七位高士的合称。他们崇奉老庄之学,讲求养生之道,推行玄学之风,曾聚在山阳县(今河南省焦作市东)竹林之下,喝酒、弹琴、纵歌,肆意酣畅。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动荡的三国晚期,魏少帝曹芳年幼,曹魏宗室、大将军曹爽与太傅司马懿互相倾轧,“山雨欲来风满楼”。由于不愿参与曹马之争,七贤急流勇退,纷纷选择遨游山水,共度一段隐逸的时光。魏正始十年(249),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将曹爽灭族,完全控制魏国政权,为之后“三国归晋”彻底扫清障碍。当时七贤的平均年龄不过28岁,最大是44岁的山涛,最小的是15岁的王戎。26岁的嵇康是这个群体的精神领袖,他风姿特秀,擅诗文书画,通晓音律,以善弹千古名曲《广陵散》著称。

“竹林七贤”避世的态度终究不为司马氏所容,乱世逼迫他们作出选择,奔赴各自的人生沙场,遭逢截然不同的命运。已娶曹操曾孙女为妻的嵇康始终不与司马氏集团合作,被诬陷杀害;阮籍当了武官,却以佯狂避祸;刘伶整日与酒为伴,放浪形骸;阮咸因与官场格格不入,被人排挤出京城任地方官,一生寄情于音律;向秀出仕后装糊涂,政绩平平;只有山涛、王戎主动求仕。山涛是司马氏的姑表亲,当过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尽心尽力为朝廷选贤任能;王戎参与晋灭吴之战,因功进封安丰县侯,之后平步青云,位列三公,并在“八王之乱”中像不倒翁似的安然无恙。

“竹林七贤”不仅是文学家、音乐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哲学思想家。作为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他们闲适的生活情趣、充满文人意蕴的“竹”之风韵、“琴”之雅逸以及“酒”之逍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美学,深深影响着后世的文人墨客,李白、王维、苏轼、唐寅等名士都是他们忠实的追慕者。因此,后世相继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隐逸故事或雅集活动,例如东晋谢安、王羲之、支遁、孙绰等名士的“兰亭雅集”,李白和孔巢父、韩准等五名士曾隐徂徕山而称“竹溪六逸”,北宋苏东坡、王诜、黄庭坚、米芾等十六名士的“西园雅集”。历代关于吟咏“竹林七贤”的诗词和国画作品更是多不胜数。

以“竹林七贤”为题材的国画,考古發现最早的是南京西善桥南朝古墓中的一幅刻砖壁画,图上人物广袖长衫,衣领敞开,跣足袒胸坐于树林中。嵇康抚琴,阮籍啸歌,阮咸弹阮(古代琵琶),王戎手执如意,山涛斟酒,刘伶恋杯,向秀静思,各具风采。画面多出一位鼓琴而歌的人物,是春秋时期的隐士荣启期,因他的道教玄学思想与七贤有一脉相承之感,故将他们同框。

古往今来,最著名的《竹林七贤图》当属晚唐画家孙位的绢本设色作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但画上只留下山涛、王戎、刘伶、阮籍四人,遗失了嵇康、向秀、阮咸三人。这四个主体人物分别坐在华丽的毡毯上,旁边各有一名小童侍候,画面蕉石树木点缀,环境静穆幽雅。第一人是山涛,他赤袒上身披衣抱膝而坐,流露出傲慢神色;第二人是王戎,右手执长柄如意,左腕懒洋洋地搁在右手上,两目凝神静观,若有所思;第三人是刘伶,一副爱酒如命的神态;第四人是阮籍,手持便面(古代用以遮面的扇),惬意地斜倚而坐。作品将不同人物的个性特色和精神状态都刻画得恰如其分。唐代以来,中国画审美分逸、神、妙、能四格,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认为逸格是绘画艺术最难达到的境界,只有独出心裁、造诣精深的杰出画家才能胜任,并将孙位推崇为唯一的“逸格”画家;宋邓椿《画继·杂说》也评价“画之逸格,至孙位极矣,后人往往益为狂肆”。从历朝历代乃至当代名家的同题作品来看,确实无人能超越孙位。由于一些画家自身学识、修养、审美的问题,导致败笔之作屡见不鲜。有的对人物年龄了解不够,画成七个仙风道骨的中老年人边饮酒边思索人生,沧桑感十足;有的对人物个性把握不准,画成七个汉子袒胸露腹坐在竹林里狂饮,气氛过于热烈,像农家乐……

虽然各个时代、各个画派的《竹林七贤图》表现形式五花八门,但是无一不是作为文人画的题材面世,表达别具一格的文人雅趣,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让魏晋时期这个短暂的隐逸群体定格成永恒,也将“竹林七贤”所代表的魏晋风度推上中国经典美学的殿堂。

笔阵书谱:矫若龙蛇妙趣生

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由其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是古代文人学子的必修课,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然而,随着现代书写工具和书写方式改变,毛笔书法逐渐淡出国人生活。进入网络时代后,书法的实用功能更趋弱化,导致全民书写能力和鉴赏水平降低。

鉴赏书法作品,应当追溯源头,找到传统审美的脉络。史前至先秦时期,书法从陶器的陶文、甲骨文、青铜器上铸刻的钟鼎文到刻石名世的石鼓文等不断演变。其构成和使用方式逐步具备象形、指示、会意、假借、形声、转注等“六书”。东汉时期书法开始走向鼎盛,形成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七体”,后归类为五种主要书体,即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表现形态异彩纷呈,审美意趣不尽相同。秦汉以来,中国涌现出灿若星汉的书法家,他们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为后人留下许多书论著作,其审美观念、取向、风尚、标准,始终引领着书法艺术的发展。

被后世称为“中国书法鼻祖”的秦朝丞相李斯在《用笔法》中阐述了书法要“道合自然”“信之自然”,强调从大自然的美中悟出用笔规律,指出作书用笔要像老鹰先在空中盘旋,看到目标之后疾速扑食那样阳刚、雄健;像游鱼得水般自然舒畅、阴柔圆曲;像景山上升起的云朵一样飘然、悠闲、自在。

东汉蔡邕传世的书论著作,如武功秘籍般令后人梦寐以求,三国时期的钟繇因苦寻不得而急得捶胸吐血。蔡邕在《笔论》中指出,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应注重字体结构的纵横分布,广为汲取自然现象的美妙风姿;在《九势》中提出关于书法线条的三个美学概念:“力”“势”和“藏”,强调“力”是结字、用笔、布局的基础,下笔用力方能使字体具有“肌肤之丽”的美感;“势”则常用以创作过程中具有一定方向的运笔,是谓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藏”源于“君子藏器”的哲学思想,强调书法创作要沉着含蓄,突出书法线条的张力。

东晋“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卫铄在《笔阵图》指出,用笔有六种方法,如篆书是“飘扬洒落”,章草为“凶险可畏”,八分书为“窈窕出入”,飞白书为“耿介特立”,倘能“每为一字,各象其形”,则“斯超妙矣,书道毕矣”,主张书法家要把握不同字体书写的风格。

王羲之在《书论》中直言,书法是深奥微妙的技艺,如果不是学识渊博通达且有大志之人,是学不到手的。“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意”和“心”指的是意会、意趣、情韵、情致,以“意”评书,是书法艺术走向独立、自觉的理论反映。

唐朝“草圣”张旭在《自言帖》中介绍创作经验。他从公主与挑夫争道的故事中悟出草书笔法的意境,从舞蹈明星公孙大娘的舞剑表演中悟得草书笔法的神韵。在大唐盛世一生不得志的孙过庭,却留下中国书学史上影响巨大的书法论著《书谱》,全书3500多字,由六篇文辞优美的书论组成,以草书写就,纵横洒脱的笔势、活泼圆转的笔法、清秀雅致的气息深得王羲之的意韵,令人叹为观止。该书在书法发展的规律、书体的特点、书家风格的论述、创作的条件和方法、批评的方法等方面都有超越前人的论述。他概括了高超的用笔技法,如悬针垂露的变异,奔雷坠石般的雄奇,鸿飞兽散间的殊姿,鸾舞蛇惊似的体态,断崖险峰状的气势,临危据枯中的情景;有的重得像层云崩飞,有的轻得若金蝉薄翼;笔势导来如同泉水流注,顿笔直下类似山岳稳重;纤细时像新月升上天涯,疏落时若群星布列银河……这些精妙的比喻让人感受到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尽管后来历代书法家面世的书论文章不计其数,但均没有超越《书谱》的深度和广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股注重表现形式、追求视觉冲击力的现代书风大行其道,相当多的人本身传统文化底蕴浅薄,却纷纷打出反传统、创新突破的旗号,轻视笔法,用墨单一,气韵缺失,内涵不足,将书法写成了美术字。更有甚者,借鉴行为艺术,沉迷于各种畸形的审丑之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书法界、拍卖行、收藏界一度联袂炒作,将不少缺乏功力的书法炒成天价,误导了大众的审美标准。所幸的是,近十余年间,随着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多数虚炒的书法家作品价值逐渐被打回原形,《笔阵图》《书谱》等经典理论著作重回大众视野,学习、鉴赏书法艺术正在回归传统之路。

永和九年:断甓犹传晋禊帖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41位当朝名流会聚兰亭,曲水流觞,興会赋诗,完成《兰亭集》。王羲之应大家推举而作的《兰亭集序》,书法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均堪称巅峰,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千百年来,历朝历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珍爱《兰亭集序》翰逸神飞、潇洒峻朗的书法,文人墨客更是将其作为必临字帖。爱屋及乌,与兰亭雅集相关联的题材、器物都成了世人追捧的“文创产品”,各种版本的《兰亭集序》字帖拓本、各种描写曲水流觞的国画作品、各种浅浮雕修禊故事的“兰亭砚”……其中,模印“永和九年”文字的东晋纪年砖名声大噪,深受收藏家钟爱,若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八字,更被文人墨客视为瑰宝。

对藏砖者而言,传世较少的永和九年砖是古砖中之名品,其价值远超其他文字砖、画像砖。从现存的砖拓来看,自清代至今,江浙一带已有将近20种“永和九年”文字砖出土,包括楷、隶、篆、行书诸体,有的清朗典雅,有的恣肆奔放,有的秀气内敛,有的朴茂古拙。

“永和九年”文字砖难得,其砖砚更弥足珍贵。清代以阮元、吴昌硕、张廷济等为代表的金石、书画名家开始将这些古砖制成砚台,苍老古雅,集研究、实用和收藏价值于一体。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梁同书曾因得了一块“永和九年”砖砚而喜出望外,专门为之题刻砚铭:“顽物千年遂不磨,不知荡蹫几沧波。昭陵玉匣今安在,断甓犹传晋永和。”即便是“永和九年”的断甓残砖,如今依然被藏家热捧,被用作瓷器摆件底座、茶承、杯托等,增添文化品位。“永和九年”砖为世所重,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天下第一行书”的顶礼膜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景仰之情。

作者简介:王楚健,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散文委副主任。

猜你喜欢
竹林七贤永和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Heredity of clusters in the rapidly cooling processes of Al-doped Zr50Cu50 melt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glass-forming ability*
贫困的永和变了乾坤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溧阳市永和小学简介
书法欣赏
艺苑
竹林七贤:中国士人精神理想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