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的上海郊区美丽乡村的乡愁测度研究

2024-04-04 14:00方田红李蓓
关键词:美丽乡村上海

方田红 李蓓

摘要:上海稀缺的乡村是都市人休闲放松的精神家园,也是“留住乡愁”的重要空间载体.乡愁测度研究对诊断现有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是否“留住乡愁”有一定帮助.在前人乡愁测度量表的基础上,对上海乡村进行调研,经过探索性因素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上海美丽乡村乡愁测度的文化-情感-记忆三维度得以验证;得到体现上海特色的乡愁测度指标体系,并将其运用在上海美丽乡村乡愁测度上.结果显示:上海美丽乡村建设有一定乡愁体现,其中乡愁情感维度均分最高、文化维度均分最低;在情感维度上,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群体有显著差异;年龄与情感维度呈正相关关系,文化程度与情感维度呈负相关关系.本研究可为审视当下上海美丽乡村建设是否承载了乡愁以及今后美丽乡村的优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上海;美丽乡村;乡愁感知;多维测度

中图分类号:F 5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88Ⅹ(2024)02-0093-08

A study on the nostalgia measurement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Shanghai metropolitan suburbs based on tourists

FANG Tian-hong,LI Bei

Abstract:The scarce rural areas in Shanghai are the spiritual home for urban people to relax and also an important spatial carrier for“retaining nostalgia”.The study of nostalgia measurement has certain help in diagnosing whether“retaining nostalgia”is present in the current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Based on the previous nostalgia measurement scale,a survey is conducted on rural areas in Shanghai.After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the three dimensions of nostalgia culture-emotion-memory in Shanghais beautiful villages are verified.The index system of homesickness,which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nghai,is obtained and applied to the nostalgia measurement of beautiful villages in Shanghai.Shanghais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has a certain expression of nostalgia,with the emotional dimension of nostalgia scoring the highest and the cultural dimension scoring the lowest.In terms of emotional dimension,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among groups of different ages and cultural levels.Ag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motional dimension,while cultural level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motional dimension.The above conclusion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xamining whether the current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in Shanghai carries nostalgia and for optimi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Shanghai;beautiful villages;nostalgia perception;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近年来,乡村振兴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关注.理论上,有关数字乡村、乡村旅游、乡村创意经济、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治理的文献不胜枚举;实践上,各地美麗乡村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但乡村建设同质化、地方面临“失忆、错忆”、乡村传统文化日渐消亡等问题依旧存在.在2013年底召开的全国城镇化发展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8年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再次提出“留住乡愁记忆”.乡愁也因此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发表的文献逐年增多,研究的范围也从文学领域不断延伸到新的领域.

“乡愁”最早在1688年作为学术的概念出现.霍夫医生将离家士兵表现出来的生理性病症总结为渴望归家,将其称之为‘乡愁[1].17~18世纪初期,乡愁被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生理病症,是由思乡情感导致的生理不适[2].19世纪初,随着更多领域学者的加入,乡愁被重新定义为心理病症,且多数学者认为乡愁无法治愈.19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焦虑滋生,整个社会逐渐衍生出一种对家乡的怀念,被视作现代化反思的集体乡愁[3].国内早期对乡愁的研究最初集中在文学和社会学领域,自2013年提出“记得住乡愁”以来,乡愁逐渐出现在更多领域的研究中,在乡愁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化[4-7]、乡愁的影响因素和功能[8-9]、乡愁文化[10-12]、乡愁记忆[13-16]、乡愁价值开发[17-21]、乡愁景观[22]、乡愁意识[23]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人口大量流出,不少乡村变成了城镇或空心化.无论是新晋都市人还是资深都市人,都变成了“无乡之人”.乡愁的范畴也由原来离乡人有具体地理指向的“有乡之愁”变成了当代人普遍存在的“无乡之愁”.乡愁的主体也不再仅指离乡之人[6],也扩大到在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进程中失去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或对自然、淳朴、和谐的乡村生活与环境向往的都市人[24].相对于钢筋森林的城市,上海的乡村有着更多的诗情画意与触及内心的温情,因其稀缺性与邻近性更应成为承载都市人乡愁情感以及“留住乡愁”的重要空间载体.乡愁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住乡愁是对时代发展和人们情感需求的呼应.同时,乡愁也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激发乡村发展的主体能动性,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回归乡村,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在乡村振兴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下,上海郊区不少乡村基础设施与景观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成功入选上海美丽乡村名录,也吸引了不少都市人前去游玩.虽然乡愁在政策界与学术界都引起了重视,但建设后的乡村是否真的留住了乡愁,少有人关注.现有少量有关乡愁测度的研究也都聚焦在传统村落[25-27],尚无大都市乡村乡愁测度的研究.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构建具有上海特色的乡愁测度指标体系,以上海美丽乡村的游客为调研对象,对已建成的上海美丽乡村乡愁进行测度研究,并针对测度中投射出来的问题,提出上海乡村乡愁建设的一些思路.本研究一方面验证了陈晓艳等[25]的乡愁三维度划分的适用性,将乡愁理论研究视角从传统乡村拓展到大都市郊区乡村,构建符合上海特色的乡愁测度量表,另一方面有助于审视当下大都市乡村建设是否留住了乡愁,是否缓解了都市人的乡愁焦虑,对大都市乡村的规划建设有一定参考意义.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上海以推进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三园”改造工程为着力点,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2018年,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嘉定区安亭镇向阳村、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等9个村入选上海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它们同时也是上海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本文选取其中的革新村、向阳村、吴房村、水库村作为上海美丽乡村乡愁测度调研的样本.作为上海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这些乡村建设有一定代表性,同时其建设完成度较高,已吸引不少游客前往,能够保证问卷取样数量的合理性.

1.2 研究数据

1.2.1 量表设计

本研究采用的问卷包括两个部分:人口基本特征和乡愁量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职业是本研究问卷所包含的5个基本特征.陈晓艳等[25]将传统村落乡村乡愁量表分为文化、情感、记忆3个维度,本研究基于这3个维度设计问卷题项,邀请相关研究领域专家、上海乡村游客以及当地居民对题项进行评价,随后对问卷题项进行修改,最后保留了33个题项,采用Likert确3级量表,分值越高代表越同意题项内容.在2022年9月18日对吴房村游客进行了预调研,收回问卷80份,依据项目总体间的相关系数CITC等指标原则,量表中情感维度题项E9、E10的共同性值小于0.20,因素负荷量小于0.45且CITC值小于0.4,删除这两项后其他α值有所增大,信效度检验符合标准.最终量表保留31个题项,其中,文化维度由7个测试题组成,情感维度由10个测试题组成,记忆维度由14个测试题组成.

1.2.2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分线下和线上两种形式进行.线下于2022年9月25日赴吴房村、10月1日赴水库村、10月2日赴向阳村、10月4日赴革新村展开,实地发放200份纸质问卷,回收的有效問卷为191份,有效率为95.5%;线上在热门自媒体抖音、小红书以及生活中找去过相关乡村的游客,请他们填写网络问卷,线上共发放问卷120份,其中 112 份有效,有效比例为 93.3%;总共发出了320份问卷,回收了303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到了94.7%.

游客的人口基本特征分析如表1.受访游客中女性比例偏高,男性占38.2%,女性占61.8%;年龄结构上,18岁以下占比1.6%,19~25岁、26~35岁、36~45岁三类人群最多,占到了总数的78.9%,分别为24.4%、29.3%和23.6%,46~55岁占13.8%,56~65岁占4.1%,66岁以上占3.3%;文化程度方面以本科及以上居多,占到了74.8%,其次是大专、高中或中专、初中、小学及以下分别占15.4%、5.7%、2.4%、1.6%;月收入以5001~8000元和8001~13000元之间居多,分别为30.1%和23.6%;职业构成上以学生和公司企业人员居多,分别为21.1%和41.5%.

1.2.3 研究方法

文章利用AMOS软件与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首先利用SPSS 26.0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FA).本文采用的是限定抽取共同因素法,该方法在因子分析前限定因素的数量,根据明确的维度进行共同因素的提取,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题项删除的依据是:1)以绝对值0.40系数作为临界值,低于0.40的不予显示.出现双重负荷且差距过大时将删除;2)一个成分因子少于3个题项;3)共同性小于0.2;4)Cronbachs α 系数高于0.7.

其次,利用AMOS 24.0对EFA结果进行CFA验证,模型配适度指标判断的标准是:1)X /df<3;2)GFI>0.9、AGFI>0.8、RMSEA<0.08;3)NFI>0.9、RFI>0.9、IFI>0.9、TLI>0.9、CFI>0.9;4)PGFI>0.5、PNFI>0.5、PCFI>0.5.信效度检验指标为:Cronbachs a系数值大于0.7,组合信度CR值在0.7以上,AVE值在0.5以上.

利用均值计算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法、非参数检验法以及相关性分析法等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2 结果分析

2.1 上海美丽乡村乡愁维度的验证

2.1.1 乡愁维度的探索性分析

数据首先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通常用 Cronbachs α系数测量问卷信度,一般来说,α>0.8表示内部一致性极好,α在0.6到0.8表示较好,而低于0.6表示内部一致性较差.采用SPSS软件对乡愁量表上的测量指标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到Cronbachs α系数是0.932,符合大于0.8的标准,验证了数据的信度;因子分析是常用的衡量量表效度的主要方法,KMO值是做主成分分析的效度检验指标之一,一般而言,0.9以上说明非常适合、0.8~0.9说明适合、0.7~0.8说明良好、0.6~0.7说明可接受、0.6以下说明不太合适.由表2数据可知,样本数据的KMO值为0.863,Bartlett 球体检验近似卡方值为2248.354,概率P=0.000<0.05,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验证了数据的效度.

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限定抽取共同因素法,限定上海美丽乡村乡愁有三个维度,经过不断剔除题项重新分析,最终保留13项题目,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见表3.从量表的各维度来看,文化维度、情感维度、记忆维度的Cronbachs α值分别为0.756,0.765,0.780,都大于0.7,表明量表信度较好.上海美丽乡村游客乡愁量表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3.450%,说明3个公因子较好地概括了上海美丽乡村乡愁量表的三个维度.其中,第一个公因子对方差的贡献率达到了23.830%,包括“让我感受到了典型的江南水乡文化”、“让我感受到了上海乡村的历史文化”、“让我感受到上海美丽乡村是大都市乡村文化的典型代表”“让我感受到了过去传统的物质文化”4个题项,题项的因素负荷量在0.6~0.9之间,主要体现游客对上海乡村文化方面的感受情况.第二个公因子对方差的贡献率达到了19.812%,包括“让我找到了熟悉的感觉”、“让我感到强烈归属感”、“让我对乡村有种依恋的感觉”、“让我想起过去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很温馨”、“让我想起自己的儿童时光很美好”5个题项,题项的因素负荷量在0.5~0.8之间,主要体现游客对上海乡村情感方面的感受情况.第三个公因子对方差的贡献率达到了19.808%,包括“让我想到过去生活中的人物”、“让我想到童年场景”、“让我想到过去的人际交往”“让我想到过去的传统食物”4个题项,题项的因素负荷量在0.6~0.7之间,主要体现游客对上海乡村记忆方面的感受情况.

2.1.2 乡愁维度验证性分析

运用AMOS 24.0的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整体拟合情况较好,如表4.其中绝对拟合度X /df为1.371,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50,小于0.08;GFI为0.922,大于0.9;PGFI为0.608,大于0.5.相对拟合指数NFI、TLI、CFI等都达到理想水平0.9以上,AGFI为0.882大于0.8接近0.9,综上,拟合优度指标都在可接受范围内,表示模型设定结构合理.

各因子标准负荷、Cronbachs α、组合信度(CR)和平均方差提取量(AVE)如表5所示.量表的组合信度(CR)和平均方差提取量(AVE)分别都超过了0.7和0.5的标准,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收敛效度.

2.1.3 乡愁维度及内容确定

经过EFA和CFA分析,上海美丽乡村乡愁量表得以验证.测度上海美丽乡村游客乡愁三维度量表的具体内容如下:

1)文化维度:主要有C1,C2,C3,C4 4项.游客认为在上海美丽乡村能感受到典型的江南水乡文化、上海乡村的历史文化、上海美丽乡村是大都市乡村的代表、过去传统的物质文化等方面.即上海美丽乡村的乡愁中带有乡村文化、历史文化、物质文化以及典型的水乡文化.

2)情感维度:主要有E1,E2,E4,E5,E6 5项.游客认为在上海美丽乡村能找到熟悉的感觉、有强烈的归属感、会产生对乡村的依恋感、能想到过去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很温馨、自己过去的儿童时光很美好等.这表明上海美丽乡村的游客乡愁体验体现了熟悉、归属、依恋、温馨、美好等情感.

3)记忆维度:主要有M6,M8,M12,M13 4项.游客在上海美丽乡村产生的记忆乡愁中,能够想到过去生活中的人物、想到自己的童年场景、过去的人际交往以及过去的传统食物等.游客在上海美丽乡村中体会到的记忆乡愁主要体现在活动场景以及物质载体上.

2.2 上海美丽乡村乡愁测度分析

2.2.1 游客乡愁量表均值分析

满意值分析部分采用均值计算来探究游客对上海美丽乡村的乡愁测度水平.李克特量表评分的等级划分如下:1~2.4 分为反对,2.5~3.4 分为中立,3.5~5 分为赞同.从表6可以看到,游客乡愁量表各题项的均分均大于3.5,但基本不超过4.0,代表上海美丽乡村建设能够引发游客的乡愁情感,但并不是很强烈.三个维度均分从高到低分别是情感维度(3.92)、记忆维度(3.79)与文化维度(3.76),其中情感维度均分最高,文化维度均分最低.大多游客对上海美丽乡村的印象仅基于短暂的旅游,其中情感维度最高表示上海美丽乡村的乡村体验活动、亲子活动项目、乡村景观建设、乡村氛围营造等能够引起游客的乡愁情感认同;记忆维度次之,表明游客对乡村有熟悉感但并不强烈,乡愁记忆点营造不够;文化维度最低,说明上海美丽乡村呈现给游客的文化景观与氛围还较单薄,游客在乡村旅游时,对当地文化感受不深刻,这也说明上海乡村本地文化还有待挖掘,游客的文化认同感有待提高.单个题项中均分前三项分别是“让我想起自己的儿童时光很美好”(4.10)、“让我想起过去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很温馨”(4.08)、“让我感受到了典型的江南水乡文化”(3.98),說明上海美丽乡村较好地体现了亲子活动氛围以及呈现了江南乡村特色,给予游客较满意的情感体验.

2.2.2 人口統计特征上的差异性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对男女两组人群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在三个维度的统计量中sig.值均大于0.05,肯定了检验中方差相等的结果,也就是性别在文化情感记忆三个维度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采用K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法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在三个维度上的显著性差异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学历的群体在情感维度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对情感维度的各层次均分进行比较,如表7,发现年龄在56岁以上的群体情感维度均分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群体;而在文化程度上本科及以上的群体情感维度明显低于其它学历群体.

为了探究不同的人口基本特征与文化、情感、记忆三个乡愁维度是否相关,将五大特征与三个维度分别进行了皮尔逊相关分析,如表8.首先性别、月收入及职业与三个维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其次年龄与情感维度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维度的得分均分及总分也越来越高.有研究证明年龄大小与怀旧感密切相关,中年人比年轻人怀旧情绪高60%,老年人比中年人怀旧情绪高三倍[28],而怀旧感与乡愁密不可分.此外,在当下中国,年纪越大的人在乡村生活过的可能性越高,对乡村生活更有感触也更可能有乡愁的思绪;另一方面年龄越大的人群生活经历更多,相比于大城市的喧嚣更向往乡村宁静平和的生活,这与年龄对情感维度的正相关也有一定关系.最后文化程度与情感维度呈负相关关系,即文化程度越高各维度均分及总分越低.可能原因是文化程度越低的人群年龄越大,文化程度与年龄呈负相关,与情感维度呈负相关.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稀缺的乡村资源是上海国际化大都市提升城市能级和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也是上海市民休闲游憩的重要目的地,是生活节奏快的都市人寄托乡愁情感和缓解乡愁焦虑的空间载体.本文基于相关学者的乡愁三维度量表,以都市人身份为主的游客为调研对象,对上海美丽乡村乡愁建设进行研究.结论如下:

1)经过探索性因素和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上海美丽乡村乡愁的文化、情感、记忆3个维度,并确定了每个维度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文化维度主要有C1,C2,C3,C4 4项,情感维度主要有E1,E2,E4,E5,E6 5项,记忆维度主要有M6,M8,M12,M13 4项.

2)在对上海美丽乡村游客乡愁三个维度测度后发现,三个维度均分得分都在3.7以上,说明总体上,这几个乡村都有进行乡愁建设,能触发游客的乡愁情绪.三维度得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是情感维度、记忆维度、文化维度.情感维度均分得分最高,上海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乡村体验活动、亲子活动、乡村景观建设、乡村氛围营造等方面较好地契合了都市人的乡愁情感,让前来的都市人找到了“熟悉感”、“归属感”,产生对乡村的“依恋感”,引发人们对乡村的向往与怀念情绪.在情感维度中,均值得分最高的是“让我想起过去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很温馨”、“让我想起自己的儿童时光很美好”两项,说明“家人”、“童年”是乡村乡愁建设的重点主题.乡愁文化维度均分最低,其中,“让我感受到了上海乡村的历史文化”得分较低,这说明目前上海美丽乡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与传统乡村有着较大的区别,在乡村历史和文化方面展示得较少,游客对乡村的历史与文化感受比较弱,上海美丽乡村建设在文化的挖掘与表现等方面还有待提高.记忆维度比文化维度得分略高,说明上海美丽乡村在乡愁记忆点的营造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3)通过独立样本 T 检验法、非参数检验法以及相关性分析法等发现,游客不同的性别、月收入及职业与乡愁三个维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游客不同的年龄与不同文化程度在情感维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年龄与情感维度正相关,游客年龄越大,乡愁测度打分越高;文化程度与情感维度负相关,文化水平越高,乡愁测度打分越低.

3.2 讨论

作为大都市郊区乡村,因其稀缺性以及都市邻近性,不论从吸引都市旅游者发展乡村经济的角度还是满足都市人内心柔软的乡愁情感需求角度,都有必要进行乡愁建设.乡愁形式的旅游也被证明是都市人走出现代性困境的有效手段之一[29].乡村在进行乡愁建设时,不仅要注重基础设施的改善,更要保护乡村自然风貌,弘扬传统文化,激发乡村主体的内生动力,提高村民的乡村认同感与能动性,展示真实有活力的乡村生活[30].调研中的四个上海美丽乡村能较强地触发游客的乡愁情感,但也显示,乡愁的文化维度感知最弱,其次是记忆维度.因此,乡村的后续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① 文化维度.与传统乡村比较,上海乡村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历史感、年代感较弱.上海乡村的乡愁建设更要着重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农业文化、水乡文化以及风土民情,编写村志村史,建设村档案馆、农耕展览馆等文化景观空间,让乡村有根有魂,让都市人能在乡村找到自己的情感寄托和文化归属.② 记忆维度.保护现有的农业景观、民居风格,营造乡愁记忆点,再现熟悉的生产生活场景;优先选择本土植物,打造乡土景观,凸显乡村性;坚持乡村原真性,避免过度城镇化和商业化开发.③ 乡愁表达.创新乡村的文化表达,提炼乡愁符号、乡愁元素,将乡愁情绪转化为人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式,如举办游客可以参与的具有上海乡村特色的节庆活动与民俗活动,激发游客对乡村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自信,为乡村发展注入动力.

本文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第一,参考量表维度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分析,进一步优化出更合理的大都市乡愁测度量表;第二,未来可在扩大案例地调研的基础上兼顾主客视角,进一步优化量表设计,区分有无乡村生活经历,对比更多维度,拓展研究广度和深度,增加研究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THOMAS W D.Homesick Epoch Dying of NOstalgia in Post-revolutionary France[M].Ann Arbor:Proquest LLC,2011:29.

[2]VILLA M T,WHITE L E,ALAM M,et al.Barbed suture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2008,121(3):102e.

[3]王新歌,陈田,林明水,等.国内外乡愁相关研究进展及启示[J].人文地理,2018,33(5):1.

[4]SEEHUSEN J,CORDARO F,WILDSCHUT T,et al.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nostalgia proneness:The integrating role of the need to belong[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3,55(8):904.

[5]CHEN H B,YEH S S,HUAN T C.Nostalgic emotion,experiential value,brand image,and consumption intentions of customers of nostalgic-themed restaurant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4,67(3):354.

[6]刘沛林.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地理研究,2015,34(7):1205.

[7]周尚意,成志芬.关于“乡愁”的空间道德和地方道德评价[J].人文地理,2015,30(6):1.

[8]黄震方,黄睿.城镇化与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研究:学术争鸣与研究方向[J].地理研究,2018,37(2):233.

[9]邱星,董帅兵.新时代的乡愁与乡村振兴[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3):11.

[10]王新歌,虞虎,陈田.旅游视角下的地域乡愁文化元素识别及维度构建——以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为例[J].资源科学,2019,41(12):2237.

[11]王新歌,张希月,陈田.基于游客的乡愁文化元素认知影响因素研究——以徽州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20,39(3):682.

[12]陶成涛.文化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维度[J].中州学刊,2015(7):157.

[13]路璐,李嫣红.留住乡愁:记忆理论视域下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研究[J].中国农史,2018,37(1):122.

[14]贾牧笛.乡愁记忆的再生产路径探析——基于河南省扶沟县丁岗村的田野调查[J].新闻爱好者,2020(1):62.

[15]辛儒鸿,吴丽佳,周建华.基于乡愁记忆的历史街区风貌改造研究——以重庆市巫溪县漫滩路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8(11):186.

[16]汪芳,吕舟,张兵,等.迁移中的记忆与乡愁: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J].地理研究,2017,36(1):3.

[17]时少华,梁佳蕊.传统村落与旅游:乡愁挽留与活化利用[J].长白学刊,2018(4):142.

[18]郭海红.日本城市化进程中乡愁的能动性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15.

[19]肖黎明,王彦君,郭瑞雅.乡愁视域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及演变——基于黄河流域的检验[J].旅游学刊,2021,36(11):13.

[20]秦红岭.乡愁:建筑遗产独特的情感价值[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04):58.

[21]赵旭东.乡愁中国的两种表达及其文化转型之路——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路径和模式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6(03):127.

[22]谢彦君,于佳,王丹平,等.作为景观的乡愁:旅游体验中的乡愁意象及其表征[J].旅游科学,2021,35(1):1.

[23]林倩倩,赵巧艳.“内”“外”表达:桂林龙脊梯田景区乡愁意识的建构与重塑[J].广西民族研究,2020(2):65.

[24]黄振华,陈梓清.记得住乡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基于云南大理的实践与思考[J].党政研究,2022(2):93.

[25]陈晓艳,黄睿,洪学婷,等.传统村落旅游地乡愁的测度及其资源价值——以苏南传统村落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0,35(7):1602.

[26]曹昌智.如何保护传统村落留住乡愁[J].城市发展研究,2021,28(4):1.

[27]郑文武,刘沛林.“留住乡愁”的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16,36(10):246.

[28]TURNER J R,STANLEY J T.Holding on to pieces of the past:daily reports of nostalgia in a life-span sample[J].Emotion,2021,21(5):951.

[29]董培海,李偉.旅游、现代性与怀旧——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J].旅游学刊,2013,28(4):111.

[30]王健,方锐.能动性与乡村振兴——贵州D村的个案[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2,14(6):53.

(责任编辑 武维宁)

收稿日期:2023-12-15;修改稿收到日期:2024-03-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2130510)

作者简介:方田红(1978—),女,安徽安庆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乡建区域规划.E-mail:thfang@ecust.edu.cn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我去上海参加“四大”啦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绿色建筑在美丽乡村中的运用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