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2024-04-04 04:48陈亚平
华章 2024年2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思政

[摘 要]本文以所在学校开设的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大学语文”为例,阐述了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涵盖了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方法和课程思政实施的创新点,探讨了一种“价值引领、赋能专业”的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实施模式。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语文;赋能专业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四川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课程为例,针对之前“大学语文”课存在价值引领不够深入、公共课与专业培养目标完全剥离的弊端,顺应新时代教育趋势,发挥课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价值引领作用,将课程与专业融通,探索具有学前特色的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模式和路径[1],推行“价值引领,赋能专业”的公共基础课课堂革命,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以期给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核心思政元素及其融入路径

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三个方面。知识目标是了解基本文学常识,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掌握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语言修饰技巧等文字表达的基本技能与方法,须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能力目标是具备良好的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具备问题研究能力与思维拓展能力,具备良好的审美发现与审美鉴赏能力,具备良好的文化傳承与创新能力。价值目标是提升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坚定学生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学生爱国情怀、激发民族自豪感。具体包括:一、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本解读、特色文化活动、外国经典文学阅读,提升审美与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二、通过领悟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三观”;三、通过精选文本、文字的文化解读、自主创作,对接专业需求,提升职业素养,培养敬业精神。

(一)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独有优势,全方位融入思政元素

课程整体统筹融入思政。在教学篇目上精心选取有人文情怀、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社会责任、法制意识、敬业精神等富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的篇目。课前分享环节融入思政。比如在学习《长恨歌》篇目后,有意识引导学生查找周恩来等伟人的爱情故事,学习伟人对爱情的态度。课后纵深环节延续思政。比如在学完有关月亮的诗歌,探究“月”这个意象后,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探月工程”,坚定学生文化自信。遴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蒙学优秀典籍作为扩充资源并进行解读等,为学生专业素养拓宽渠道。第二课堂的各类比赛富含思政元素,比如演讲比赛引导学生讲红色故事党史故事、歌颂抗疫英雄医生与护士、歌颂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精准扶贫脱贫行动、中国乡村振兴新变化等素材。诗词大会、成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等本身就有隐性的思政内容。第三课堂融入思政,比如社团活动和文化研学活动。传统文化的社团如衿雅社、养正社等,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增强文化自信。比如志愿活动,学生到社区、到养老院、民工子弟校服务,培养仁爱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打造“三位一体”的信息化教学课堂,全过程融入思政元素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数字化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借助“三平一端”超星学习通平台和自建数字资源库展开混合式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学习通、喜马拉雅朗诵软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及国学网、传统文化网、孔子学院、古诗文网等网络资源,采用“三分钟正能量”课前演讲、头脑风暴、诗画创作、舞韵创编、时事评论、文化研学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传播方式,打造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多模态教学课堂,使课堂教学实现趣味性、运用性、知识性、思想性的统一,全过程融入课程思政[2]。

打造“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数字化教学课堂,课程采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为三个阶段,即在线模式的课前准备阶段、传统+信息化模式的课中教学阶段,在线模式的课后巩固提升阶段。课前,利用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预习材料,如课件、视频、音频等,让学生在课前就能了解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利用学习通在线平台,发布主题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前就进行交流,提出问题和疑惑,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利用在线课程题库,为学生提供预习测试,让学生在课前就能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课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程内容;利用互动教学工具,如在线投票、问卷、抢答等,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提高课堂互动质量;利用在线笔记工具,让学生随时记录课堂重点和自己的思考,方便课后复习和总结。课后,利用在线课程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后作业和练习,让学生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内容;利用在线评价工具,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利用在线资源库,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音视频、文字资源和相关联书籍,方便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三)贯彻“三课堂”协同育人总体实施

框架

突破原有单一教室课堂教学模式的限制,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第一教学课堂、以赛促学第二活动课堂、纵深拓展的第三实践课堂,实施三课堂协同推进的教学策略,知识、能力并举,构建知行合一的教学时空。第一课堂,把“四有”好老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等思政元素和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观等元素,融入经典文本的鉴赏、讲读、表演或者师创编过程中,提升学生作品分析能力、作品创编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第二课堂,通过经典诵读比赛、讲红色故事比赛、诗词大会、识字大会、讲廉洁故事比赛等活动,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第三课堂,通过历史文化博物馆的研学等活动,拓展学生知识的掌握深度,如与当地的李白纪念馆(李白文化)、哪吒文化遗迹(哪吒文化)、江油图书馆(欧阳修文化)、绵阳西山公园(杨雄文化)、绵阳富乐山公园(三国文化)等合作开展项目和活动,达到相互促进、文化交流融通的目的。通过完善地方、政府、幼儿园“三位一体”协同育人,选送优秀师生到社区幼儿园进行家园共建,与社区联合开展“情暖童心 大手牵小手”志愿活动、皮影艺术坊团队进社区、优秀儿童戏剧进幼儿园、蒙学进幼儿园、红色幼儿故事进幼儿园等活动。

二、赋能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方法

课程授课对象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对学生的一般特征、学习风格、技能态度、信息化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可知,学生的专业技能,比如美术、音乐、舞蹈、语言表达等都较为优秀,乐于参与活动,因此课程团队基于学生学情,发挥学生专业专长,确定了融通“乐舞书画戏”艺术手段优化教学的策略。

(一)以乐和词

音乐具有巨大感染力,可以帮助学生品味诗词语言之美,体悟诗情诗心。可以在教学中引入音乐元素,以诗乐融合、和诗以歌等形式,引导学生体验美好的诗意与诗境。例如:在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文的教学中,引用了热播剧《觉醒年代》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陈独秀被关押监狱时吟诵《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的视频片段。通过引导学生用朗读、吟诵、歌唱等富含乐感的方式体会课文,感受健康向上的心态。

(二)以画解诗

诗词是“有声的画”,绘画是“无声的诗”。绘画通过直观形象的优势,可以增加学生理解诗词意境的途径,丰富诗词解析的手段。在教学中引入绘画元素,以诗画互表、构图意境等形式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核心要素。例如:在毛泽东《送瘟神》一文的教学中,以绘画形式呈现毛泽东《送瘟神》诗句,引导学生理解所感受和想象到的情状、画面,学生由当时战胜血吸虫病联想到最美逆行者、中国新时代战胜武汉疫情的壮举等,扩展了诗的意境。

(三)以舞合韵

舞蹈以有节奏的肢体语言,有利于文学审美活动的展开,对个别具体文学意境的呈现具有独特优势。在教学中引入舞蹈元素,以诵舞相伴、编舞呈诗等形式引导学生集体融入诗词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張若虚《春江花月夜》一文的教学中,学生以诵、舞的形式展示对课文的预习体会,师生一起探讨诵、舞展示的内容与课文结构的关系、对诗歌的理解感受,分析景物描绘、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诗意与哲思的巧妙融合。

(四)以书明文

书法是汉字艺术的重要方面,也是文学艺术的重要载体。通过书法展示,以汉字形体学为辅助,对课文字词的解释分析是极有帮助的。在教学中引入书法元素,通过书写对比、形体解析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在《礼运·大同篇》一文的教学中,课前借助汉典网、象形字典网等网络工具解读字词文意,课中对重点字词“公”“与”进行深入探讨,教师用笔书写出“公”的象形字体,并从文字学角度进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用毛笔书写出“与(與)”和“举(舉)”的繁体,并从文字学角度进行对比分析。

(五)以戏释曲

戏剧是非常鲜活的舞台表演艺术,大多以文学艺术为基础。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文学形象,对文学作品的情景表达具有独特优势。在教学中引入戏剧元素,通过情境再现、叙事编排等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地融入戏剧、戏曲文学作品中。例如:在元曲《般涉调高祖还乡》一文的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表演汉高祖刘邦回乡的场景,通过学生表演,一个装腔作势、爱慕虚荣的市井无赖的刘邦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了文章人物形象,同时在欢乐的气氛中感知作品独有的风趣幽默特点,也感受到作者对封建最高统治者无情的讽刺和大胆的揭露。

三、“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的创新点

(一)课程与思政融通,实现价值引领

1.全方位巧妙提炼课程思政元素,让思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课程整体设计上三课堂协同,均巧妙渗透思政元素,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比如在学习《长恨歌》这篇文章时,学生学完文章以后,或被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打动,或对他们荒淫误国的行为感到深深遗恨,那帝王或者伟人的爱情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纷纷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周恩来等历史伟人的爱情,结果学生饶有兴致地进行了分享。学生潜移默化地被伟人的深情所感动,又深刻体会到伟人们把夫妻恩爱、家庭幸福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崇高境界。

2.多角度创新融合信息化和艺术技能手段,让思政教育有趣有味有情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艺术手段,比如在学习毛泽东《送瘟神》诗歌时,教师在课前预习阶段布置以画解诗的任务,课堂学生分享创作意图,引发学生深度共鸣。然后,顺势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投屏功能,当屏幕上滚动着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大国担当,当“中国力量”以最醒目的姿态出现在词云里的时候,一种爱国自豪的情感在教室里激荡。学完毛泽东的诗句后,学生的创作激情勃发,有学生在此次课基础上创作的诗文获市级“最美奋斗者”征文比赛优秀奖。

(二)课程与专业融通,为专业赋能

1.与专业学科课程同向同行,强化内容融通,关联专业知识

与相近学科教师共同教研,协同推进课程建设,使相近相关课程同向同行,比如在《教师口语》教学中,把大学语文的篇目作为学生练习口语的素材,以普通话的考级驱动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阅读品味和普通话水平得到双向提升,也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再如在《大学语文》的教材篇目里,有意选取世界知名诗人泰戈尔的经典童诗赏析,有意选取神话故事,在课程的实施中有意让学生改变文学作品为故事形式,这为后续《幼儿文学》课程中童诗、童话故事等章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幼儿文学的素材也可以对接《大学语文》的神话故事,因为幼儿文学里面的童话题材起源于童话,这样既寻了文化的根,又让学生对幼儿文学的中国式童年有更深的感悟。

2.以“乐舞书画戏”为依托,优化教学策略,助力专业能力提升

利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技能突出的优势,把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戏剧等有机融入课程之中,让学生更有效、更有趣、更有积极性地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同时又锤炼他们的艺术技能技巧,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让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高质量达成。

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思政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持续关注和努力。只有不断实践和探索反思,才能找到为专业赋能的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的最佳路径,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琼,陈亚平,胡俊俊.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研究:以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1):121-123.

[2]朱龙,付道明.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融合式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发展路向[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10):26-33.

作者简介:陈亚平(1979— ),女,汉族,四川广安人,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中文教育、学前语言教育。

基金项目: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2021年项目“协同效应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群”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ZY21B23)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功能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基于公安职业特色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