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配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肌张力的影响

2024-04-03 12:16陈保林王亚娟
黑龙江科学 2024年6期
关键词:头针斜线康复训练

陈保林,王亚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 710032)

0 引言

脑梗死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目前的康复技术比较完善,除了药物对症治疗外,康复训练也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周期较长、内容较为单一、患者依从性较差等原因,总体上的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头针疗法作为一种针灸方法,采用针具刺激头部特定部位,通过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等途径,提高脑梗塞患者大脑的血流量,从而恢复其神经功能[1]。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联合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表1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及平均病程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头部 CT、 MRI诊断为脑梗死,患者首次发病,病变位置为单侧, Ashworth(MAS)评分≥2分,健康状况良好,意识清醒。有较强的接受性及依从性,可根据研究要求参加相关的临床实验,并可完成相应的检查及后续工作。排除标准:非首次发病患者;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有血液性疾患的患者;合并有感染性、神经性疾病的患者;对针灸无抵抗能力的患者。

1 方法

康复训练组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康复训练:①采用端坐式平衡练习以打破静态平衡:按照从被动动作到辅助动作、从简到繁从少到多的次序进行逐步运动练习,具体训练方法:坐在床上,用健手握住床栏杆,康复师用手扶住患者健侧肩部,不时把手放开,患者要跌倒时再将其扶住;用健手支撑于床上,使其身体保持平衡;将双手放在大腿上,保持身体平衡,并不时将双手抬起,若身体要倾倒时再用双手扶住大腿,使身体保持平衡;髋、膝、踝屈曲90°的体位。②对患者进行平衡性转体训练:仰卧位侧身转体、健侧/病侧的起坐转体等,根据患者的肌肉力量给予其辅助,以达到不同程度的协助目的。③对患者进行饮食、穿衣、脱衣等运动锻炼,促进患者的四肢协调,改善其柔韧度,每天1次,每次1 h,共进行1个月。

联合组采用头部针刺疗法与康复训练相结合。按照中国针灸学会制定的《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选取偏瘫肢体对侧顶颞区的前斜线、后斜线和顶中线,如图1、图2所示。

图1 顶颞区的前斜线、后斜线Fig.1 Anterior oblique line and posterior oblique line in parietotemporal area

图2 顶颞区的顶中线Fig.2 Parietal median line of parietemporal region

使用中研太和牌(一次性医用无菌)针灸针,规格为0.3×40 mm。患者选取舒适体位,对所选针刺穴线及其周边用75%的酒精进行常规消毒,顶中线从前顶穴向百会穴透刺3 cm。顶颞前斜线以前神聪穴为起点至悬厘穴为终点分为三等份,使用3根毫针等距接力进针。顶颞后斜线进针方法同顶颞前斜线。针尖与头皮形成15~30°角进入皮层,针尖沿着穴线走向快速刺入皮下,感到指下阻力变小即表明针尖已抵达帽状腱膜下层,以患者得气为度,把针体调整到与头皮平行,进而刺入1~1.5寸,再迅速地捻转,每分钟的捻转频率以200次为最佳,维持1~3 min,并保持留针6 h,每0.5~1 h捻转一次。每星期治疗5次,持续治疗一个月。

观察指标。①神经功能评价。应用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共有11个项目,共42分,得分越少表示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较好。②肌肉紧张情况评分。采用改进的 Ashworth量表(MAS)对两组患者的患肢肌张力进行评估,共4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肢肌张力越强。③生活质量评价。使用QLQ-C30对两组患者展开评价,包括五个功能量表:躯体、情绪、角色、社会和认知,分数越高说明其生活质量越好。以上各项指标均在治疗前后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对比

表2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康复训练组的NIHSS评分显著高于联合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MAS评分对比

由表3看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康复训练组的MAS评分显著高于联合组(P<0.05)。

表3 两组患者的MAS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由表4看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康复训练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联合组(P<0.05)。

表4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 讨论

改善脑梗死的血流动力学,有效地控制脑梗死区域内的炎性反应是提高脑梗死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2]。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加速脑神经侧支循环,对病灶周边组织或健侧脑细胞进行重构和代偿,优化神经元的微环境,并通过释放神经生长因子,最大程度发挥大脑的可塑性,进而修复其神经损伤[3]。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减轻四肢运动功能障碍,恢复其身体协调性,促进四肢功能康复,并减少后遗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大脑是人体内阴阳气血的重要汇集点,经络脏腑与头颅(脑)之间联系紧密。基于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在头部相应部位针灸可激活与运动平衡密切相关的大脑皮质,促进其重塑大脑功能和神经功能的迅速恢复[4-5]。脑梗死发生后通常会出现迟缓期瘫痪和痉挛期瘫痪。可以采用针灸和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来恢复患者的肌肉张力,减少肢体痉挛,从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运动能力。在康复医师的帮助下,患者通过对患侧四肢的自主运动,更好地激发大脑的反馈作用,帮助脑梗死患者恢复到正常的动作方式,不断提升他们的动作水平。针刺疗法可通过对相应穴道进行通络、活血化瘀,加快自由基的排除速度,舒张动脉,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降低血栓形成,增加大脑血流量,提高大脑活动能力[6]。谢青等通过研究证实,头针是治疗脑梗死的确切疗法,并且早期头针介入效果比普通体针好,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及平衡功能[7]。戴艳秋等研究发现,通过头针治疗能够增强大脑皮层运动区输入信号,刺激头部穴位,可兴奋中枢运动神经系统,提高脑血流调节作用,使梗死部位快速建立起侧支循环,减少脑血管再通后高灌注和脑细胞的损伤[8]。

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组的NIHSS评分、M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康复训练组,可见头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和神经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由于两者具有共同的指征,在认知与疗法上具有很好的互补作用,可以增加皮质对不同传入信号的敏感度,并与相应的中枢动作模式相结合,使其更好地形成相应的动作模式。另外,在保持针灸刺激的同时,通过对不同类型神经脉冲的持续刺激,激活大脑皮质的反馈系统,调节患者的运动功能,达到维持针灸治疗效果的目的[9]。头针是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确切疗法,且早期头针介入效果比普通体针好,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及平衡功能。头针疗法在改善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和认知功能等方面收效显著,尤其是对中风后肢体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康复,头针的配合治疗较单纯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更显著。在头针疗法中,“头皮投影理论”认为,头颅上方的顶前斜线是对应对侧躯干运动中枢的前部皮层,头颅顶部颞后斜线是大脑皮层中心后回的投射,是对侧四肢知觉中枢的一种。顶中穴位于头部的顶端,在督脉百会穴和前顶穴之间,对这三条线进行透刺之后,进行长时间的留针,并在留针的时候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肌肉力量得到加强,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四肢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10]。

头针配合康复训练的目的是利用头针对患者头部穴位进行针灸,可以有效刺激神经元,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达到降低患者肌肉张力的目的,通过对患者的康复训练,提高其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头针斜线康复训练
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临床观察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立体几何问题的传统解法剖析(不用向量的方法)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Scalp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body acupuncture for 32 cancer cases with intractable hiccups after radiochemotherapy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疯狂的游戏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