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河南博物院为例总结当下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现状,从多个角度总结适合河南博物院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与策略。通过分析河南博物院的文创产品设计及文献,笔者发现河南博物院文创设计存在同质化严重、地域性不强、整体品牌性较弱、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创新力不足等问题。基于此进一步提出发展策略,以促进博物馆文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弘扬中原传统文化,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文创产品;文创产品设计方法
一、博物馆文创设计开发背景
在二十大中习近平主席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由此可见国家十分重视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和文化产业方面的发展。相关部门专为博物馆和文创产业制定的文件如《博物馆条例》和《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这些都为博物馆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支撑。
博物馆文创是以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为创意点来源,再对文物的文化内涵进行提炼概括后再与设计相结合,创造出文化与经济价值共同存在的消费品,是集文化、审美、经济为一体的特殊消费品。博物馆文创设计热潮源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设计的“朕知道了”等系列文创后,各大博物馆纷纷提高了对文创产品设计的重视度。在此之前,博物馆文创普遍存在同质化严重,碎片化繁杂等现象。博物馆文创的定位就是单一的“游客纪念”,品类单一,做工粗糙,价格昂贵,没有实用性。多半都是一些带有博物馆logo的笔记本、明信片、文化衫等产品,或者是按一定的比例对文物进行复刻,这种文创产品一般都是单一且不实用的,只能当成一个装饰品。在故宫博物院、敦煌博物馆等大型博物院的爆款相继出品后,其他博物馆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一些特点并适当发挥。目前在多元文化不断碰撞的背景下,博物馆应当承担起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博物馆内文化资源丰厚,发展博物馆文创事业不仅可以拉近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也能增加经济效益,是一个双重收获,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加强了各类文化之间的交流[1]。博物馆文创产品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装饰性产品,而应该把目标放在如何让消費者感受文化,传播文化,共情文化。设计工作者将设计重点趋于体现博物馆特色、文化底蕴、精神体验等方面,更有利于迎合打造中原文化强省的政治策略,贴合设计河南策略的发展需求。
由于博物馆受到多种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文创产品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一些大型博物馆如上海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文创设计相对较为成熟。上海博物馆在1996年成立初是以典藏复制品作为文创产品,之后就由单一化转为系列化的开发,将有代表性的文物进行元素提取设计出实用美观的文创产品。2008年故宫博物院设立故宫文化创意中心后,继而开发出一系列文创产品,尤其是清宫Q版人物深受消费者关注,故宫博物院潜心开发产品,精准定位用户,同时借助互联网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产品[2]。相比起大型博物馆,中小型博物馆的文创设计相对滞后,尤其是在开发文创设计时仅停留于表面元素的组合,导致文创产品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近年来,中小型博物馆也在不断改进,在设计时找准定位,结合特色文化,丰富产品种类,顺应时代发展,加强数字化建设。
二、河南博物院文创设计分析
河南作为中原文明的发源地,历经许多朝代的更迭,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河南博物院是我国较早一批的国家级博物馆,尽显中原文化之浓厚,是中华文化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文创进行分析,总结出优劣势,通过分析不同的创意思路和灵感,梳理出一些文创设计的策略,助力河南博物院文创事业的发展。
(一)豫博瑰宝方形丝巾
中原是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要的地区,是主流文化发源的地方。前后出土过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其中河南博物院中的九大镇馆之宝就被称为国之瑰宝,都是当时文明的象征。豫博瑰宝方形丝巾以九大镇馆之宝——贾湖骨笛、莲何方壶、云纹铜禁、妇好鸮尊、玉柄铁剑、杜岭方鼎、四神云气图壁画、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曌金筒为原型,将以上纹饰进行提取再设计,融于一幅画面当中,显示出各个朝代的风貌。设计方法上采用了扁平化的几何风格,色彩统一有层次。产品在承载物的选择上选用丝巾。
此文创的设计逻辑还停留于简单的元素拼接上,将九大镇馆之宝的图形集合于一个丝巾上面,图案较为琐碎,并且将代表不同意义的纹样融于一体,这样的设计并不能清晰地给予人们对历史文化上的认知和传输,反而会带给人错乱的感觉。每一个镇馆之宝背后都有很多历史和文化可以挖掘,对一个器物进行深入的挖掘并把文物背后的文化故事展现出来,带给消费者精神上的收获才是文创设计的初衷。
(二)仕女乐队手办盲盒
仕女盲盒是以河南博物院珍藏文物“绘彩陶坐姿伎乐女俑”为原型进行现代化再设计,盲盒人物千姿百态,神情娇嫩可爱,在形式上又结合了现在年轻人喜欢的盲盒形式,打破了文创产品一贯的传统形式。设计者把传统文化与当下的潮流消费文化相融合,正迎合了Z世代人群猎奇的喜好。盲盒包含隐藏款一共有八个款式,提取了仕女神态、乐器等的特点,有的俏皮,有的可爱,有的娇嗔,同时融合了隋唐服饰妆发等进行设计,整体形象非常鲜明生动。
但是盲盒的设计受众群体会有局限性,虽然这种产品针对的对象是年轻人,但是也有年轻人并不喜欢盲盒,这样就会使受众更加狭窄。这款产品是基于年轻人猎奇的心理来吸引消费者的,能够带给消费者未知的神秘体验。但是盲盒也只是一种销售的模式,盲盒内部产品存在较为单一的问题,博物馆盲盒的文创形式现在越来越多,长久下去会导致消费者疲惫心理的出现,购买欲下降等,会出现各种弊端。
(三)数字化文创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对于数字化的产品会逐步重视。2022年9月在郑州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简称为博博会)中,数字化的产品就十分出圈。其中就有河南博物院的一款数字文创产品——“甲骨文今日宜”,这是河南博物院与支付宝联合打造的一款文创产品,将文物带到了支付宝“地下室”,让消费者体验考古和修复的快乐,这种形式颠覆了以往传统的日常用品类文创。数字化文创在线上运作时不仅只有艺术性也具备了一定的社交属性,在增强文化传播度的同时也能提高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021年河南博物院就在支付宝地下室推出了一系列数字化的文创产品,“一起考古吧”“数字文创藏品”“有声数字纪念票”等,尤其是“一起考古吧”互动型产品一经推出就火出圈,吸引了1亿左右的用户前来体验。它打造了一个考古的场景让用户寻找“宝物”,这不仅提高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也在更大的程度上普及了用户对文物的了解,用户在寻宝的过程中涨知识,潜移默化中增强用户的文化归属感。数字化系列文创吸引了大批Z世代人群的关注,都来化身为一个个“修复大师”来体验考古的乐趣,这不仅调动了用户探索的好奇心,也大大提高了传统文化的曝光度和流传度。河南博物院还引进了“虚拟公社”的概念,以河南博物院的建筑和九大镇馆之宝作为原型进行二次再创作,构造出一个虚拟世界。“虚拟公社”中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独有的故事,通过人物之间的故事和对话来讲述中原文化、传播中国故事。该文创用一种全新的手段向用户展示文化的魅力,让文物“活起来,走出去”,将文化融入到生活中去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文物真正的“活”起来[3]。
河南博物院近两年积极地向数字化转型,但依然存在产品不够丰富,体验感不足,技术受限等问题。据某宝相关数据显示河南博物院盲盒系列的文创和日用品文创之间的销售额有着悬殊的差距,盲盒系列的产品更能够得到消费者的喜爱,这就表明现在产品的主旋律是要有个性,有突破,要特别。河南博物院文创中,日用品类的设计有些千篇一律,主要体现在萌系插画的贴图应用上,导致视觉感受有些审美疲劳。还有一小部分产品在其插画和包装的设计上还是有些差强人意,整体来看风格单一,审美性缺失等。
三、博物馆文创开发策略
(一)展现多样性,增加体验感。
博物馆中有浓厚的历史积淀,不仅要通过现有的文创策略传达人文内涵,更需要通过创新和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以达到广泛传播文化的效果。纵观历史的长河,每个时期都有独特的时代特色和文化积淀,因此如今博物馆的文创设计也应该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紧跟时代的发展和需求,设计现代人喜闻乐见的产品。设计师可以对传统文化和文物进行重新的审视,结合现代的设计思维,用现代化语言将文化内涵融入产品当中,进而使消费者与产品产生情感共鸣。在文创产品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达到精神思想上的富足。
故宫博物院出版了一款《迷宫·如意琳琅图籍》就很好地进行了传统文化和当代审美的结合,既提取了传统文化中精髓的部分也融合了现代文化、设计的发展方向,达到了与消费者之间互动的目的,也让消费者在充分的体验中获取知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以“紫禁城的秘密”为出发点,主题充满了神秘感,能够满足一大批喜欢探索的用户心理。这款书采用的装帧方式是仿古籍的手法,整体十分精美。在内容上是通过解谜的游戏来传达故宫里的一些传奇历史,还赠送了书签、毛笔、宣纸等道具,进一步丰富了阅读体验。另外此书还有配套的手机app,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行剧情体验。此书结合了历史文化、传统加工工艺以及互联网,在不失本身文化价值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化的思维,这对于传播和保护传统文化有极大的推动力。河南博物院需要结合这种设计思维,在产品的设计中增加互动体验性,注重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二)加强数字化转型,提高创新性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加文化相结合进行跨界式的融合模式会是未来设计创新非常重要的一个着手点。文创设计工作者将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结合到文创产业上来改进博物馆文创惯性的开发方法,更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2021年于北京开幕的“遇见敦煌”展览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用现代信息技术呈现,效果非常夺人眼球。该展览采用3D光雕技术经48台高清投影打造出一场沉浸式的光影空间,在这个动静结合的世界中轻而易举就把观众带入了时空隧道,仿佛实现了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超时空对话。2022年在上海落地的“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深度的还原了敦煌文化,同样借助3D光雕技术营造了一场沉浸式的仿佛能与时空对话的空间,身临其境,视听交互,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动起来”的愿景。大文创进入“立体4.0”是大势所趋,博物馆文创也势必需要从商品消费转向精神消费,要更加注重消费者的情感体验。采用数字化技术让文物真正“活”起来已经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这个手段能够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是博物馆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河南博物院的院长马萧林先生说过,文创、文博等正是因为找对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才得以成功出圈,一下就能唤醒用户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从而在情感方面产生共鸣,从“活”到“潮”的转变不只是传统文化更是用户从心里发出的文化自信。文创的设计是文化、创意、科技和设计之间的融合[4]。河南博物院目前还处于传统的传播模式阶段,加入新技术必然能引起用户更多层面的體验感,达到更多维度的文化传播效果。
(三)多渠道销售推广,提升广泛性。
河南博物院可以增加推广方式并建立新的售卖平台去宣传中原文化与文创产品,与用户较多的抖音、快手等平台网红进行联合,双方共同打造热门视频或网络直播,并配合流行网络热梗以此吸引年轻消费主力人群的注意力;也可以与明星联名以此增加流量,进而提高博物馆和文创产品的曝光度。敦煌博物馆与综艺“这,就是街舞”联名推出了一款国潮风滑板。此滑板文创与综艺的氛围也十分契合,并且还有明星“打call”,明星同款效应也给敦煌博物院带来了巨大的流量,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营销案例。并且河南博物院也可以与火热的IP联名,比如哈里·波特、迪士尼、国王排名、王者荣耀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在博物院本身开展的线下销售外,突破空间、地理限制的流行文化消费活动,更能进一步融入消费者的生活,有氛围感、互动性的活动也是能吸引各地粉丝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敦煌博物馆在2021年先后于上海、宁波、厦门等地开展了“飞天潮嘻”快闪展,在人流量较多的位置进行举办,现场有扮演飞天的演员穿着飞天服饰进行演出,快闪店内有敦煌特色的背景板,装饰画等展陈布置。现场的灯光、音乐、展陈以及表演等都为观众呈现出具有敦煌特色的空间,突破了博物馆的地理空间限制,让消费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博物馆在策划活动的同时也加强了博物馆品牌的影响力,拓宽发展路径,有利于博物馆的长久发展。河南博物院可以结合自己的特色,展开多维度的营销,更大范围地传播中原文化,提升知名度。
(四)建立品牌印象,加强统一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一类别和功能的产品,价格差距也会非常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品牌的赋能,品牌之间的价值观念不同,导致实体价值的不同。整体统一的视觉语言和品牌价值观是提高产品档次的一个关键要素,所以河南博物院可以着重打造自己的品牌,挖掘河南文化,讲河南故事,品牌效应一旦形成,文创产品的影响力也会提升。敦煌博物馆创立的文创设计品牌——“丝路手信”关注时代风向与年轻群体的个性生活方式和态度,推出潮玩和时尚单品,产品色彩运用大胆,元素潮流繁复,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品牌路线,也有十分鲜明的艺术特色,能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河南博物院的文创品牌知名度不高且没有形成统一的艺术风格,可以从馆藏大IP入手,打造有记忆点的、独特的、有中原特色的文创品牌,结合当下时代语境的生活方式能够贴近日常生活,进而能够让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四、结语
近年来,根据国家对文创设计方面出台的一些鼓励政策,博物馆文创产业将迎来广阔的市场已是大势所趋,这也给各博物院提供了广袤的发挥空间[5]。河南博物院需要不断地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深度挖掘文物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最大程度的展现出中原文化,增强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创新性,脚踏实地做好产品,实现经济、社会的效益最大化。河南博物院文创需顺应设计河南策略,传播文化,为打造河南强省助力,提高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王一琪.“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营销策略[J].科技视界,2021(3):120-121.
[2]樊孟勃,金薇薇.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分析与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2(9):102-103.
[3]吴明娟,朱丽娜.河南博物院:让文创产品不仅“飞出去”,还能“走回来”[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09-08(006).
[4]鲁志伟.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现状研究[J].大众文艺,2018(7):83.
[5]皮亚娟.新时代河南博物院文创产品创新开发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47-52.
作者简介:杜晨辉,郑州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