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媛
课文题目一般比较简短,又处在文章的起始处,许多教师只简单地读一遍、在黑板上写一写、稍微解释一下题意,这与课文题目在文章中的重要性不相称。薛法根老师很重视课文题目的教学,总能够抓住题目的自身特点,在看似不经意的读议结合中,让学生获得对课文题目的独特认识。
一、关注字词,重视学情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小古文,念课题——
生(齐读):王戎不取道旁李。
师:“戎”是一个生字,伸出手指,跟老师写一遍。(师范写,生跟写)
师:“取”相当于哪个字?
生:拿、摘。
师:树上的果子,是“拿”还是“摘”?
生(齐答):摘。
师:在古代,三辆马车并排走的叫“路”;两辆马车并排走的叫“道”;一辆马车可以走的叫“途”;不能走马车只能走人的叫“径”。“道旁李”就是——
生:大道旁边的李树上结的李子。
师:没错,在人来人往的大道上,谁都可以摘到那些垂下来的李子,而王戎却没有摘。这个意思就是——
生(齐读):王戎不取道旁李。
【赏析】在理解题目中的关键动词“取”时,学生说出了“拿”和“摘”两种意思,薛老师以“树上的果子”为对象进行追问,让学生明确具体语境中更准确的是哪一种意思。按照这样的方法,题目中的“道”用“路”来解释,是四年级学生在白话文中已经学会的理解,看上去是没有问题的。实际上,正因为“道路”是学生熟悉的词语,所以导致“道”的文言意味容易让人忽视。薛老师充分把握了这一学情,在“道”字的教学中,没有再让学生用在今天看来是相同的语素“路”去理解“道”,而是以“在古代”为开头,像讲故事一般自出机杼,按照顺序娓娓道出古代汉语中“路”“道”“途”“径”的不同之处。这样从具体细微之处进行区别,让学生对“道”有清楚的认识,明白当时的“道”算得上今天的大马路,也为后续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人物(王戎)如何做判断(苦李)提供了关键依据。
“取”和“道”是题目紧挨着的两个具有文言特点的字词,薛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方法。若教师把“路”“道”“途”“径”当成差不多的意思,在面对《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一题目时,“道”字就可能被当作学生已经熟悉的字词,也就不会出现在题目的教学内容中。此时,学生错过的不是一次学习课文题目的普通机会,而是一次学习精细区别古汉语中同义语素的机会。总之,在这一课文题目教学中,不仅体现了薛老师对学生学习文言文学情的精准把握,而且体现的是薛老师独特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深厚的文言文底蕴。
二、紧扣关键,突出重点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2课——
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为什么而读书?
生:中华之崛起。
师:这里的“之”相当于“的”,就是“中华的崛起”。看这个“崛”字,山字旁,本来的意思是“山从平地上高出来、凸起来”。这里是说“中华之崛起”,中国怎么样才叫“崛起”?
生:中国强大起来就叫“崛起”。
生:中国富强起来就叫“崛起”。
师:原来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生:很贫穷,很落后。
师:后来呢?
生:慢慢地富强起来了。(板书: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
师:这就叫——
生:中华之崛起。
师:现在,我们再一起来读课题,注意停顿。
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赏析】课文题目中的“之”和“而”是两个文言味很浓的字,薛老师只解释了“之”是“相对于‘的”,对“而”直接忽略,原因是“而”作为连词在题目中可以不读出来,不影响基本意思的理解。与《王戎不取道旁李》题目教学相比,同样是具有文言意味的字词,能够体现薛老师果断取舍的教学艺术。薛老师舍去了“而”的教学,是为了强调和突出“崛起”这一关键词语的教学。在“崛起”的教学中,薛老师从“崛”字教起,采用的是字理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其本来的意思是“山从平底上高出来、凸起来”,这也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在课文题目中,“崛起”的对象成了“中华”,是国家的代称,其意思显然需要延伸理解;在学生以“强大起来”“富强起来”进行理解时,薛老师让学生找到“原来中国是什么样的”来进行比较,并用板书“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直接体现中华“崛起”的本质理解。在“崛起”这一词语教学中,学生根据所指对象的不同,从本意直接完成了引申义的理解。本来是值得教师充分肯定的事情,薛老师却不怎么满足似的,偏要用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得更清楚。这其中就隐藏着薛老师的教学用意:少年周恩来是在耳闻目睹“中华不振”后,经过深入思考才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天的学生普遍认识到中国的综合国力在提升,却认识不到中国在一些重要领域与世界上的先进国家比,仍然处于追赶状态,还是需要突破和崛起。从而自然引发学生思考怎样为中华的“新崛起”而读书。
三、层读词语,指向要素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3课。
生(齐读):《父亲、树林和鸟》。
师:课文里写了树林,是怎样的树林?读——
生:雾蒙蒙的树林。
师:就像今天的天气,看不清楚,有点神秘。读——
生:雾蒙蒙的树林。
师:还是怎样的树林?
生: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
师:幽深的、雾蒙蒙的,加上这样的词,让我们能想象出是怎样的树林,再读——
生: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
……
【赏析】《父亲、树林和鸟》在统编教材中属于很有特色的题目,看上去是由三个词语并列而成,实际上三个词语的位置又是不可变动的。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感受课文中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薛老师先安排学生读的是词语“树林”,“树林”在题目中虽是一个位于“父亲”和“鸟”之间的词语,实际上相当于二者之间的一个具有神秘意味的舞台,所以被先推了出来。课文里写了树林,是怎样的树林?学生在读出“雾蒙蒙的树林”时,薛老师就引导学生要读出“有点神秘”的味道;学生在读出“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时,薛老师引导学生注意,加上了“幽深的、霧蒙蒙的”这样的词来表达树林,不仅使课文语言变得生动优美,而且能够引发神奇的想象——这样的舞台中会出现哪些精彩的场景、上演怎样迷人的故事呢?薛老师随后安排学生读出课文中“怎样的父亲”和“怎样的鸟”,用的是举一反三的模式,所读出的“父亲”虽然多数时候是身在舞台之外的看客,但有时候也客串一把编剧或导演,显示出舞台上的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所读出的“鸟”虽然是那舞台上的主角,却喜欢飞入人物的心里去自由呼吸……薛老师借助三个词语的引读,使学生在体会文本生动的语言时还进行了语言的积累,既达成了语文要素的教学目标,又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课文题目的内在奥秘,实在是别具一格,具有出神入化的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金狮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