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术期刊小型编辑部专栏组稿策略探索与实践
——以《建筑结构学报》为例

2024-04-02 05:48吴欣荣李淑春
天津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特邀高水平稿件

吴欣荣,李淑春

《建筑结构学报》杂志社有限公司 北京 100835

2019年8 月16 日,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1]指出,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科技期刊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提升期刊的质量及影响力[2]。

专栏作为吸引优质稿源的重要手段,可以强化期刊的学术引领力、传播力和品牌效应,提升期刊对高水平作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能够有效增强读者黏性[3-4]。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基于自身特点,组织开展了集群化背景下的专刊、专栏,发挥了刊群品牌效益与规模效益,培育了高质量刊群,吸引了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5]。专栏的出版需要投入人员和资金,但目前学术期刊编辑部普遍存在人员配置不足、资金短缺的问题[6]。笔者对土木建筑行业部分期刊编辑部的调研发现:人员配置方面,超过5 人的编辑部不足40%,超过10 人的编辑部不足15%,人力资源配置严重不足;编辑部资金来源方面,整体上存在上级经费支持有限和市场化经费来源不稳定、不充足等问题[7]。在人员、资金等有限的情况下,着手开展专栏组稿工作,同时保证专栏出版的持续性、高质量,尚未有相关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作为国内土木与建筑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共有编辑人员8 人,为自主经营,属于典型的小规模编辑部。编辑部在人员、资金条件都有限的情况下,积极开展专栏组稿的策划工作。结合近些年的实践,逐步形成特邀主编制度及定期走访制度,以最小化投入开展专栏组稿,从而支撑期刊高质量发展。

1 专栏组稿策略

《建筑结构学报》创刊于1980年,收录于EI、中文核心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连续多年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在建筑科学方向综合排名第一[8],是国内土木与建筑学科的高水平学术期刊。结合《建筑结构学报》影响力大、权威性强、与行业高水平专家合作基础好的特点,编辑部提出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提前策划、统筹协调、稳步推进,制定详细的专栏组稿制度及流程,建立定期走访活动,以开展专栏组稿。

1.1 设置特邀主编,优化组稿流程

考虑到组织开展专栏组稿时存在人力资源投入大、时间进度不容易把控、稿件质量不如预期等问题[8],故制定特邀主编制度,提出由特邀主编作为专栏负责人开展组稿。为确保高效、高质量组稿,制定详细的专栏组稿制度及流程,具体做法如下。

1.1.1 特邀主编提出专栏出版申请

对于有意向组织专栏的专家,首先需要向编辑部提交正式申请,明确特邀主编人选、专栏方向、撰稿专家及稿件题名,并详细介绍专栏背景,充分说明该方向专栏出版的必要性,包括研究的前沿性、产业发展需求等。

1.1.2 主编审核把关

编辑部将专栏出版申请提交期刊主编初步审核,主编对专栏具有一票否决权,通过主编审核后,专栏正式立项,并向特邀主编发出正式专栏约稿通知,明确稿件提交编辑部的截止时间。

1.1.3 特邀主编内审专栏稿件

由特邀主编内审专栏稿件,对于明显不符合专栏方向、期刊刊发要求的稿件,做退稿处理。内审通过的稿件上传期刊采编系统,进入后续三审及编校流程。

1.1.4 编辑部组织落实稿件审校及刊发

专栏稿件审理及编校流程与非专栏来稿基本一致。在实践中,为了提高专栏出版的时效性,专栏正式立项后,编辑部即根据专栏方向提前确定审稿专家及审稿计划;同时,编辑部提前制定刊出计划,以保障专栏快速出版。

基于专栏组稿策略,在专栏主题及内容确定、稿件内审等方面均由特邀主编负责,仅需一名编辑在组稿阶段定期跟进组稿进度,可有效减少编辑部的额外投入;同时,通过主编把关既定的审校流程,保障专栏质量,提高稿件刊出效率。

1.2 开展学术走访,助力专栏组稿

为了确定特邀主编及保障特邀主编制度的顺利开展,2017年,编辑部建立了定期学术走访制度,目的如下:第一,向高水平学术专家发出特邀主编邀请,了解专栏组稿意向;第二,结合研究团队的重大科研项目、热点研究方向、特色研究内容等,确定专栏方向;第三,调研及掌握建筑结构领域的最新研究方向、未来发展趋势。

编辑部需首先明确学术走访的专家范围,即特邀主编的遴选范围。为保证专栏的高质量,邀请高水平的专家做特邀主编[9]。同时,为提高专栏约稿的成功率,优先邀请与编辑部有长期、友好合作基础的专家。《建筑结构学报》编委会的90 名编委均为相关学科的带头人,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2 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2 名,具有较高的学术号召力和行业影响力。编辑部与编委成员有常态化联系,包括:编辑部每年召开1~2 次编委会,编委积极参与,并一起谋划期刊发展;编委积极参与学报主办的会议,并担任嘉宾、主持人等;编委作为期刊的作者、审稿专家、读者,熟知期刊刊发要求等。因此,优先走访编委,并从中邀请特邀主编。

为了保证专栏组稿工作的持续性,编辑部制定了详细的走访计划,即每年开展3~5 次走访活动,每次活动一般1~2 天,走访3~5 个科研团队。在走访前,与科研团队明确走访行程及会谈议程。会谈议程包括:团队基本情况、团队成员的介绍;团队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及重大项目的参与情况;由编辑部介绍期刊基本情况、编校出版流程及品牌建设情况;由编辑部介绍专栏约稿流程、实施效果;编辑部与团队就期刊投稿、专栏组稿等开展交流。为了控制资金和人员投入,编辑部每次走访派出2~3 名编辑,并优先走访编辑部本地团队,利用在外地参加会议等时机,提前与所在地附近研究团队预约走访活动。

目前,编辑部已走访60 余个建筑结构领域的学术团队,其中包括聂建国院士、沈世钊院士等顶级科研团队。通过定期学术走访,提高期刊影响力和专家对专栏组稿的认可度,锚定专栏组稿意向,使特邀主编制度得到落实。

2 专栏组稿实施效果

2019年以来,《建筑结构学报》已成功刊出专栏9 个、刊发稿件103 篇,其中2021年未刊发专栏,主要是2020年基本未开展定期走访。由表1 可知,2019年刊发专栏1 个,2020年刊发专栏2 个,2022年刊发专栏3 个,2023年已刊发专栏4 个、处于编校中专栏1 个,2024年已立项的专栏有5 个。整体上,随着特邀主编专栏组稿制度的有序开展,专栏影响力逐渐被专家了解,专栏组稿的成功率明显呈逐年上升趋势。

表1 专栏出版情况Tab.1 Publication of columns

专栏重点针对国家重大研发项目、行业热点研究方向、高水平研究团队特色研究方向3 个方面:针对国家重大研发项目,组织“高性能结构体系抗灾性能与设计理论研究”“高性能钢结构体系研究与示范应用”“高性能建筑结构钢材应用关键技术与示范”3 个专栏;针对热点研究方向,组织“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工程结构”“工程结构运维诊治与提升”“古建筑修复与文物隔震技术专题”4 个专栏;针对高水平研究团队特色研究方向,组织“BIAD工程实践”“RCSSE前沿”2 个专栏。

2.1 聚焦国家重大项目,引导科研新方向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10],高性能钢结构体系的研发和应用是我国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的主要发展方向。2020年第5 期“高性能钢结构体系研究与示范应用”专栏邀请《建筑结构学报》编委、同济大学教授、比利时皇家科学与艺术院外籍院士李国强作为特邀主编,对钢结构体系的材料性能、基本力学性能、结构体系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和全寿命周期及设计施工一体化等方面成果进行集中展示。据中国知网统计数据分析,该专栏稿件篇均下载、被引频次分别为530、10.1,远高于同期刊出的其他稿件。

2.2 聚焦热点研究方向,引领行业发展前沿

为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双碳”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建筑结构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聚焦高性能土木工程结构发展[11],2022年,邀请《建筑结构学报》编委、清华大学教授、长江学者、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樊健生作为特邀主编,组织“高性能工程结构”专栏,从高性能结构工程材料及其与结构一体化设计、面向复杂荷载环境和功能需求的高性能结构体系、工程结构多灾害效应与抗灾韧性等方面开展组稿,于2022年9 期刊发稿件9 篇,重点展示高性能钢结构发展所需的新材料、新装备、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据中国知网统计数据分析,该专栏稿件篇均下载为1 207,远高于同期非专栏约稿的其他稿件。

2.3 聚焦高水平研究团队,助力高水平科研成果推广

高水平研究团队是高水平研究成果和高水平科技人才的孵化器,也是我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支撑。2023年6 期邀请《建筑结构学报》编委、重庆大学钢结构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周绪红院士作为特邀主编,确定以重庆大学钢结构工程研究中心(RCSSE)最新研究成果为专栏主要内容,并积极开展约稿组稿,最终刊出稿件10 篇。在结构静力、防火、抗震性能方面,集中展示RCSSE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方面的创新研究成果,有效服务高水平研究团队的创新发展。

3 结 语

在专栏组稿实践过程中,应根据编辑部及行业特点,逐步推进组稿制度的规范化、标准化,构建长效机制。同时,编辑部应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方向、国家政策导向,结合自身实际确定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科学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特邀高水平稿件
四个聚焦保障高水平安全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特邀主编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本期特邀执行主编简介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本期特邀主编简介
特邀主编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