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干预对气阴两虚型消渴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2024-04-02 08:18马春芳
河北中医 2024年3期
关键词:气阴耳穴穴位

董 钰 马春芳

(1.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江苏 苏州 215101;2.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内分泌科,江苏 苏州 215101)

消渴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表现为血糖水平升高[1]。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渴患者人数也随之增加。长期的高血糖水平会对机体组织器官系统产生较大危害,从而导致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心身健康,同时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2]。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临床上对消渴的治疗,不再局限于控制血糖水平,逐渐开始重视如何对消渴相关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3]。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我们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干预气阴两虚型消渴41例,并与常规干预41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82例均为我院内分泌科门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42~71岁,平均(56.38±5.11)岁;病程1~13年,平均(7.87±1.21)年。对照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41~70岁,平均(56.33±5.12)岁;病程1~12年,平均(7.81±1.16)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4]:①空腹血糖(FPG)不低于7.0 mmol/L;②随机血糖不低于11.1 mmol/L,不明原因的体质量减轻、多尿和多饮者;③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低于6.5%;④糖耐量试验餐后2 h血糖(2 hPG)不低于11.1 mmol/L。中医辨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气阴两虚证标准,主症:口干多饮,倦怠乏力,多食易饥,手足心热,气短懒言;次症:心悸,失眠;舌脉:舌红少津或花剥,苔薄,脉细而弦或脉细数无力。具备主症1项加次症2项,或主症2项,即可诊断。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无酮症酸中毒、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本研究经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 血糖虽较正常值高,但通过增加运动量、饮食控制等,血糖监测下降至正常水平;对干预方法不适应或哺乳、妊娠期妇女;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或肿瘤、痛风等有严格饮食限制者;不能按规定用药或不能配合饮食控制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常规干预。①健康教育讲座。定期开展消渴知识教育讲座,有消渴病情监测、药物治疗、消渴饮食治疗、疾病症状、患者自身保健和消渴并发症等。②饮食治疗。建议气阴两虚型消渴患者坚持合理的饮食治疗,避免出现和加重如肥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通过饮食治疗控制患者体质量。③药物治疗。根据患者肝肾功能、体质量和年龄等情况,为气阴两虚型消渴患者合理选择降血糖药物。④运动治疗。根据气阴两虚型消渴患者的不同健康状况,为其选择不同的运动方法、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的时间。⑤监测血糖。为气阴两虚型消渴患者测量血糖水平,根据其病情监测血脂、肝肾功能和HbA1c等指标。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干预基础上予中医适宜技术干预。①穴位按摩。对患者用药过敏史、既往史进行评估,让患者采取仰卧位,观察患者穴位周围皮肤是否存在破溃、瘢痕和糜烂等,取双侧脾俞、胃俞、三焦俞,使用拇指点揉以上穴位,点揉时要注意慢慢加大力度,以患者自我感觉局部酸、麻、痛、胀为宜,每日按摩3~5遍,每个穴位点揉1 min。②穴位贴敷。贴敷药为科室自创降糖方,黄连、天花粉和麻油调和,取双侧脾俞、胃俞、三焦俞,每日贴敷4 h以上。③耳穴贴压。入院当日,对患者耳部皮肤情况进行评估,查看是否存在受损情况,如瘢痕、破溃和糜烂等,评估患者主要症状,排除禁忌证,将操作方法和目的向患者讲解清楚。采用国际耳穴消渴点、内分泌、脾、肾、三焦+经验耳穴饥点、渴点耳穴,置备耳穴贴压贴片(将医用胶布剪成正方形0.6 cm×0.6 cm,上置王不留行);医者一手持探棒,另一手固定患者耳廓,在耳穴区内自上而下寻找敏感点;用镊子夹取王不留行耳贴,贴压于耳穴上,并适度按揉;采用补法按压,用指尖一压一松地按压耳穴,每次间隔0.5 s,以患者感到胀而略沉重刺痛为宜,每次每穴按压27下;定时按压,选择9:00~11:00,13:00~15:00,17:00~ 19:00这3个时间点;视季节气候定留籽时间,春秋季可留置王不留行2~3天,夏季1~3天,冬季5~7天;如出现脱落、移位,及时更换。

1.3.3 疗程 2组均干预7天。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分级标准,评估患者中医症状单项评分及总评分。主症口干多饮、倦怠乏力、多食易饥、手足心热、气短懒言,无记0分,轻记2分,中记4分,重记6分;次症心悸、失眠,无记0分,轻记1分,中记2分,重记3分。②干预前后测量患者FPG、2 hPG及HbA1c水平。③干预前后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6]评定2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4个维度:生活、躯体、物质与心理功能,每个维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④干预后评估2组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满分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分,

2.2 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SF-36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 分,

2.4 2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率97.56%(40/41),对照组总满意率78.05%(32/41),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消渴的发生与患者长期脏腑阴阳失调、情志不舒有关[7]。气血阴阳失调易导致脏腑病变,而脾肾气阴两虚是导致消渴发生的根本原因。气既能摄津,又能摄精。若气的固摄功能出现失常现象,津精不固,则无以育阴亏,无以育火旺,故消渴发病一般先有气虚,再有阴虚,阴虚在气虚之后发生[8]。因此,给予消渴患者疏通经络、脏腑调节、饮食调节等中医适宜技术进行干预,有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

现代医学治疗消渴主要通过注射胰岛素、降糖药物等方法来对血糖进行调节[9],但对其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不明显[10-11]。穴位按摩通过刺激穴位,将激发人体经络之气[12]。刺激双侧脾俞、胃俞、三焦俞,具有运化水谷、温阳通络、健运脾胃作用[13]。对以上穴位进行按摩和贴敷有化湿降逆、活血通络、平衡阴阳、滋阴健脾功效,能改善消渴临床症状[14]。

耳穴对于消渴的治疗作用体现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调节内脏功能,保护内皮细胞,改善糖代谢,防止血管病变。临床研究表明,对耳穴进行刺激,可使耳神经产生神经冲动,这种神经冲动通过迷走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传输,以对来自胃肠道的食欲信号产生干扰作用,从而使饥饿感减轻[15-16]。此外,刺激耳穴还能改变胰岛素功能,降低患者食欲[17]。耳穴贴压具有价格实惠、简便易行的优点,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项中医干预技术[18-21]。耳穴贴压主要功效是祛邪扶正,疏通经络,调节阴阳,调畅气机,促进气血运行。对消渴患者相应耳穴给予刺激,可加强脏腑功能,运行气血,缓解消渴症状。对气阴两虚型消渴患者咽干口燥、口渴喜饮改善效果佳[22]。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满意率97.56%(40/41),对照组满意率78.05%(32/41),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经中医适宜技术干预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且生活质量和干预满意度均优于常规干预。相关研究也证实,中医适宜技术能改变消渴气阴两虚患者“胃强脾弱”的病理基础,调节阴阳失衡状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还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23]。

综上所述,对气阴两虚型消渴患者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和干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气阴耳穴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糖网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22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加味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型临床研究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