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

2024-04-02 11:25肖琳
家长·中 2024年2期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文本

肖琳

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板块,二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实施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符合改革理念,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助推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在分析实施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现实价值基础上,提出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分析写作框架、组织趣味写作活动、拓展阅读文本资源、完善改写指导等手段落实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阅读、写作学习困难,实现读写共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核心素养”这一关键词,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将二者结合实施组织式教学,可以避免学生产生阅读面狭窄、写作素材单一、无法高效完成写作的问题,对学生个人语文素养提升具有一定作用。因此,教师需在理解阅读、写作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实施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现实价值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关系。”新课标背景下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进行总结,要求教师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构建有意义的语文教学活动。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要致力于突破传统教学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优化路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组织閱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具体表现如下。

(一)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分割。“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是新课标背景下对语文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在指导学生参与阅读训练期间,教师能帮助其通过阅读学习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了解作者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使用技巧,充分感受不同情境下的表达方式。在长期学习中,学生不但能提高自身阅读能力,还能根据文本内容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将其用于自己文章写作之中,提高整体写作质量。

(二)能培养学生读写兴趣,发散思维

在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中,学生将通过文章阅读,在教师的指引下对文本结构进行拆分,在掌握阅读技巧的同时,理解文章中语句的逻辑关系,这对其写作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本中描绘的情境,指导学生对作者传递的思想情感进行分析,了解如何完成高质量文章情感表达的思想过程。在此期间,学生将跳出传统写作三步走的思维定式,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下发展自身思维能力,提高对阅读学习以及写作训练的学习热情。

(三)符合新课标改革要求,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来组织和呈现。任务群,一方面倡导学习内容的整合和结构化,一方面撬动语文教学的变革,其中之一就是在教学中体现“读写结合”。教师通过组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方式,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语文课程的功能,通过学习弥补不足,在读写共生的课堂中提高自身核心素养。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

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并非盲目地将二者划分到一个教学单元中开展教学,教师需要深度思考二者之间的关联,尝试探索阅读与写作的共生点,再基于新课标要求组织教学活动,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巧用阅读文本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写作热情

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要求教师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对初中生而言,直接向其提供写作主题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其写作热情,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情绪。考虑到这一因素,教师在实施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期间,可以尝试借助阅读文本中的线索或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以真实情境为切入点,激发学生表达、写作的内驱力,将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切实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

例如,在组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学期间,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阅读基础上掌握“写景文章”的写作方法,可先围绕文章标题,以“冬日景色”作为切入点,为学生分享如下情境:冬天到来之际,同学们喜欢在操场上用雪堆雪人、打雪仗,每周中午负责清理操场积雪的班级还会带着铲子、水桶等工具前往操场,冬天的洁白无瑕、宁静祥和带给人美轮美奂的感受。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分享自己拍摄的校园冬景,将学生的思绪引入到情境之中,唤醒学生冬季校园生活的经验。接下来,围绕情境内容,教师可以提出“在你的印象中,冬天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这一问题,并引导学生参与阅读,整理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与你印象中的冬天有哪些不同,学习作者写作手法,为参与“冬景”主题写作奠定基础。在情境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地参与到阅读当中,感受课文内细腻、生动的景物描写,唤醒自身对事物的细微感觉。

借助文本线索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为其后续写作提供思路,区别于常规直接向学生布置写作任务的方式更能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其写作兴趣。

(二)解读阅读文本行文思路,探明写作思路

学生在参与文本写作期间广泛存在写作逻辑混乱的情况,即写作顺序、行为思路缺乏整体性。基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巧妙借助文本阅读,组织学生参与细读活动,剖析不同文体形式的写作方法和行文顺序,使学生能在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真正实现新课标中对学生提出的写作要求。

例如,教师在组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抓住细节”写作活动教学期间,针对学生出现的在表达过程中缺乏对“细节”的深刻理解,所表达的内容经常出现内容冗杂、缺乏真实感等问题,教师在组织期间可以结合本单元中的阅读文章《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以及《卖油翁》等,带领学生分析写作思路。例如,针对学生细节描写表达冗杂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台阶》一文,指导学生由“表现父亲勤劳能干”的线索出发,在文章中寻找答案。基于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文中标注“父亲洗脚”“踩黄泥”等细节描写,使学生明白“细节贵在精而不在多”;针对学生描写刻板、缺乏生机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卖油翁》一文,邀请学生反复阅读卖油翁观看陈尧咨射箭的动作以及表情,分析“睨之”以及“但微颌之”这两组词语表现的人物态度与心理,使学生了解在细节描写时用语要生动、简洁,让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带领学生通过解读阅读文本的方式整理写作方法,能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将写作迁移到阅读当中,实现读写结合,在阅读的支持下顺利解决写作中存在的不足。

(三)围绕阅读文本展开想象,组织趣味写作活动

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许多作者习惯运用“留白”的写作方法,通过结局留白、情节留白等技巧创作文章,给读者无限的遐想。新课标提出,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教师可以围绕阅读素材组织丰富的写作活动,指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按照行文思路开展创作活动。

例如,教师在组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海燕》活动教学期间,可以围绕本篇阅读文章设计项目活动,邀请学生分析问题:课文歌颂的是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和企鹅?这样的描写方法有什么好处?用这些问题驱使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散文诗中不同形象与象征意义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扩写,使得故事更加丰满、充实。这种新奇的写作方式能充分激活学生的阅读学习与写作学习热情,学生需要重新对原文的中心思想进行梳理,再找准扩写点,根据表达中心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扩写。学生可以选择以蠢笨的企鹅、被吓坏的海鸭等内容为切入点,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学习扩写方法,发展自身创新思维。

富有趣味性的寫作活动能重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促使其结合阅读文本内容大胆设计,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创意写作内容,使学生充分感受写作的深厚魅力,逐步改变“写作无用”的思想。

(四)拓展丰富阅读文本资源,帮助学生积累语句

学生在参与写作训练中容易出现表达空泛、文章缺乏美感等情况,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阅读经验。基于这一问题,为帮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写作方法,提高文章写作质量,教师可以在原有阅读内容基础上,为学生拓展丰富阅读资源,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提供写作、展示、研讨和交流的平台。

例如,教师在组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学习改写”写作活动教学期间,为达成培养学生文体意识、提高写作能力、深入把握原作内涵的目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本单元阅读文本,选择自己喜爱的文章内容,如《智取生辰纲》《刘姥姥进大观园》《三顾茅庐》等,基于文章中鲜明的人物形象,从中选择一篇进行改写,以课本剧的方式呈现。在改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四大名著”这一主题,为学生补充并分享与之相关的更多阅读内容,指导学生在课内阅读学习基础上,了解更多关于人物形象、人物性格、人物关系等内容,确保改写后的课本剧中人物、细节更为完善。学生在参与写作期间,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呈现方式,原文的心理描写可改为自白或旁白,环境描写可改为舞台说明,用语言推动情节的发展,要突出戏剧冲突,等等。

实现课内课外阅读资源的统一,可以为学生参与文本写作活动提供充实的理论指导,帮助学生在对比、横向阅读中深刻体会人物形象,增强舞台剧内容的感染力。

(五)依托阅读文本修改作文,增强学生反思意识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修改是写作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后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重新对写作内容进行梳理,及时调整自身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考虑到学生缺乏修改经验,在修改期间可能会遇到无从下手的情况,教师可以借助阅读文本,引导学生重回文本,品味作者在写作中的表达技巧,为学生修改提供参考范例,驱动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指引下顺利完成修改任务,呈现更优秀的作文。

例如,教师在组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思路要清晰”写作活动教学期间,根据学生呈现的文本写作内容,教师发现大家广泛存在思绪混乱的情况。对此问题,教师可以重新带领学生整理《植树的牧羊人》文章,驱动学生分析作者在描写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时采用的顺序,并依据文章写作逻辑对时间进行梳理。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纪念白求恩》这篇阅读文本,指导学生从逻辑顺序对依次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及其对技术的精益求精等情节进行梳理,使学生在对比阅读中了解利用时间顺序以及逻辑顺序写作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阅读中重新构建完整的作文结构框架,对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

学生在完成二次改写后,教师可以利用对比的手段带领学生关注改写前与改写后的文章区别,使学生深刻地领悟修改的价值,增强学生反思意识。

三、实施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需关注的要点

上文对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具体组织策略进行了深度分析,以案例的形式为广大教师分享实践路径。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还需要关注以下问题,避免出现阅读与写作脱节的情况。

(一)围绕学生学习能力,合理拓展阅读素材

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写作训练期间,为帮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写作素材,会为其提供课外阅读资源。但对初中生而言,课内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因此教师在补充资源期间需要关注学生课内知识掌握情况,尽量避免提供长篇幅阅读文本,以精简的语段为补充材料,防止学生出现学习压力,影响读写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关注评价活动的重要性,启发学生开展写作后的反思、优化

新课标背景下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教师在开展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期间,要关注评价的重要功能,实施促进教学发展的功能性评价,对学生阅读与写作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科学分析,加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使学生在评价的驱动下形成良好反思意识,在润色、修改中不断优化文本,解决自身阅读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参与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探索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组织教学的方式,分析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新课标要求对教学方式做出调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写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在读写共生的课堂中积累经验,逐渐提高自身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新课标初中语文文本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