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白山羊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2024-04-02 22:44易文锋任艳玲王建军孙英霞闫守庆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鲁北母羊山羊

李 峰,易文锋,任艳玲,王建军,孙英霞,闫守庆

(1.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滨州 256600;2.吉林大学,吉林长春 130062)

鲁北白山羊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山羊品种之一,是在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选育形成的肉皮兼用型优良品种,主要分布于滨州市、德州市、聊城市、东营市、济南市等地[1]。鲁北白山羊具有多胎高繁、肉质好、耐粗饲且抗病能力强等特点,在当地享有极高的声誉,于1999 年被列入 《山东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03年被列入 《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2],2011 年获得了原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同时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年来,由于国外专门化肉用山羊品种的冲击、引进品种无序杂交、以及人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等多种因素影响,鲁北白山羊面临品种退化、品种选育不规范、缺乏系统选育及性能测定等突出问题[3-5],数量和种质急剧下降。本文对鲁北白山羊这一地方种质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推动各方对鲁北白山羊这一优良地方品种引起重视,切实提升其种质资源保护水平与开发效率,促进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推动畜禽种业振兴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原产区自然气候条件

1.1 产区地理位置

鲁北白山羊产区位于北纬34°26′~38°16′,东经115°52′~119°10′,地处华北黄泛平原[6],其中以滨州市无棣县、沾化区、滨城区、惠民县、阳信县等县的养殖群体和数量最为集中。资料显示,2006 年底该品种存栏约300 万只[6]。但新一轮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初步统计,发现该品种存栏数量锐减,不足10 万只。

1.2 气候条件

滨州市为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3.0℃,1 年中日平均气温高于10℃的时间为211d,年日照时数为2527.4h,无霜期284.2d,年降水562.5mm[7]。滨州各地年平均风速在2.1~3.0m/s,由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减小。主导风为东风,风速年变化呈缓慢下降趋势,季节变化较为显著,其中春季风速最大[8]。

1.3 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

滨州市地势南高北低,大致上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渐次过渡到大海。以小清河为界,全境呈现南北两种不同类型的地貌特征。小清河以南的邹平南部长白山脉属泰沂山区北麓的低山丘陵区,地势高峻。小清河以北为黄河冲积平原,海拔高程一般在1~20m,总体上地势低平。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和决口泛滥,造成沉积物交错分布,加上河流冲刷、海潮内浸、自然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低岗、缓坡、浅洼相间、微地貌差异明显的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9,10]。

1.4 自然生态条件

滨州市耕地586.08 万亩,草地20.59 万亩。境内黄河段西东走向,横贯滨州市中部。以黄河为界,南部为小清河流域,北部为海河流域[11]。土壤分为褐土、潮土、盐土、砂姜黑土、风沙土5 种类型。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饲草为紫花苜蓿等,粮食总产量372.2 万t。滨州市特有的地质环境、良好的气候条件为牧草及饲料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大面积的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以及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为食草家畜,特别是养羊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12]。

2 品种概况

2.1 品种历史

鲁北地区山羊饲养历史悠久,是由清末鲁西南移民带来的白山羊选育而成[13]。20 世纪60 年代初,滨州市农技部门陆续有计划地引入崂山奶山羊等奶用品种,进行广泛地杂交,又经群众坚持肉皮兼用方向的选育,逐步形成了鲁北白山羊这一品种类群[2,12]。韩海霞等[13]对山东省境内5 个山羊种群生化遗传多态性研究发现,鲁北白山羊与济宁青山羊具有共同的遗传基础和相似的生态环境,鲁北白山羊与济宁青山羊、崂山奶山羊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

2.2 品种特性

鲁北白山羊具有抗病性强、耐粗饲、繁殖力高、肉质鲜美、几乎无膻味、板皮质密且细等特点。Wang 等[14]比较鲁北白山羊和波尔山羊羊肉中风味代谢产物发现,鲁北白山羊肌肉中多种风味物质的含量显著高于波尔山羊。20 世纪90 年代原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选育研究[15],经过4 年的系统选育,饲养效益取得了明显的提升,不仅体型外貌趋于一致,各项生产性能也有一定的提升,表明鲁北白山羊具有很大的生产潜力。

2.3 外貌特征

鲁北白山羊全身长有白色短细毛,绒量偏少。头部偏小且呈上宽下窄状,大多数都长有角、须以及肉垂。公羊颈部较为粗短,母羊颈部则偏细长。腰平直,蹄坚实,结构匀称。公羊的前躯与臀部发达,后躯狭窄,侧视略呈矩形;母羊的前躯狭窄,腹围大,侧视略呈楔形[1,6]。

2.4 产肉性能

李金林等[15]对选育后的鲁北白山羊不同月龄的屠宰率和体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6 月龄公羔的屠宰率分别为46.47%和40.83%,周岁公羊和母羊平均体重分别为31.20 和24.28kg。秦孜娟等[16]对鲁北白山羊当年公羔与淘汰母羊分别开展了78、53d 的育肥试验,育肥期内公羔增重(7.34±0.64)kg,淘汰母羊育肥期增重(6.89±1.44)kg,证明了鲁北白山羊是国内较为适于育肥的本地山羊品种。

2.5 繁殖性能

鲁北白山羊具有多胎高繁的特性,一般3~5月龄性成熟,公羊6~7 月龄、母羊5~6 月龄即可初配,经产母羊产羔数达(2.95±0.89)只,年均产羔5.28 只[15]。张淑二等[17]比较了鲁北白山羊、莱芜黑山羊、沂蒙黑山羊和牙山黑绒山羊4个地方品种的生长性能,在繁殖性能方面,鲁北白山羊产羔率约为230%,羔羊成活率约为93%,是4个地方品种中最高的。王建民等[18]开展了鲁北白山羊繁殖效率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鲁北白山羊可全年发情,平均发情周期约为22.21d,发情持续期39.95h;母羊平均妊娠期为144.98d。

2.6 杂交性能

尽管鲁北白山羊具有多种优良特性,但也同许多地方品种一样,具有生长慢、出肉率低和出栏周期长等缺点,因此众多研究者试图通过杂交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宋桂敏等[19]进行了波尔山羊改良鲁北白山羊试验,F1 代初生羔羊体高、体长和胸围分别提高了39.7%、38.0%和40.3%;9月龄时分别提高了19.5%、21.7%和21.3%;而成年母羊则分别提高了22.4%、38.9%和31.3%。F1代初生、3 月龄、6 月龄、9 月龄公羊较鲁北白山羊分别增重63.2%、111.2%、148.2%和131.1%;母羊较鲁北白山羊分别增重44.1%、119.2%、104.5%和74.5%。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波鲁F1 与波尔山羊杂交F2 代的产仔数、断奶羊羔数和断奶窝重分别比鲁北白山羊降低了7.4%、20%和3%。

3 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

3.1 种质资源保护情况

据新一轮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结果,滨州市现有鲁北白山羊群体数量12290 只,其中能繁母羊6981 只,种公羊687 只。在德州、济南、淄博等地也有不同数量存在。由于多为散养,种群规模小,加上群众追求波尔山羊杂交后代生长速度快、个体大等,多选择波尔山羊杂交,导致纯种羊数量急速较少。为加强对这一品种的保护,无棣县峰达牧业有限公司在无棣县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下,开展鲁北白山羊保种工作,并于2021 年入选山东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于2023 年入选山东省肉羊核心育种场。该保种场目前存栏原种鲁北白山羊500 余只。除此之外,国内暂无其他鲁北白山羊保种场。

3.2 开发利用情况

鲁北白山羊属肉皮兼用型,其板皮属汉口路,具有质密而细、折叠无白线、抗力强而柔软、韧性大而强力高等特征[20],常用于制作各种女士鞋面、提包、皮夹充、旅行箱、手套等[21]。20 世纪以来,逐渐转向肉用方向,多通过与波尔山羊杂交生产。在加工使用环节,受传统消费习惯影响,多以现宰为主。通过屠宰加工,较传统卖活羊,能提高25.5%~30.5%的经济效益[21]。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核心群数量少,种群被迫近交

在建立保种群之前,鲁北白山羊原种广泛分布于各个乡镇,种群规模小,缺乏科学的良种登记制度,再加上引入品种的冲击,原种群数量明显减少。保种群体小会导致选育难度的提高、生产性能退化的风险增大、抗病能力弱、近交衰退等新的问题。孙允东等[22]对山东省4 个地方山羊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鲁北白山羊品种内近交严重、群体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

4.2 缺少改良措施,存在盲目杂交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羊肉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同时由于山羊皮价格的下降,山羊养殖主要以产肉为主。与商业化专门肉用山羊品种例如波尔山羊相比,鲁北白山羊具有体型小、生长速度慢和出肉率低等缺点。实际生产中,广泛采用鲁北白山羊与波尔山羊的经济杂交来生产商品羊,甚至部分杂交后代被养殖户留作种用,忽略了鲁北白山羊种质资源的保护以及品种内的选育提高。一味地强调杂交改良,存在混乱杂交的现象,加速了纯种群体规模的减少。盲目的杂交虽然会带来短期的经济收益,但对于纯种繁育工作来说,却会带来巨大的困难。

4.3 资金投入少,相关研究停滞

保种工作需要长期、系统的投入,需要国家和企业的支持。很多养殖场由于缺乏相关的支持,导致种群规模小、近交程度高,影响了保种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缺乏研究经费,相关科学研究近乎停滞,最近的研究仅涉及表现型以及少量基因,对鲁北白山羊的种质特性研究不够必然导致对鲁北白山羊优良特性的认识不足[23],也就很难做到有效的保种。

4.4 产品加工滞后,品牌特色开发弱

目前,鲁北白山羊屠宰多为分散的作坊式,加工业发展滞后,缺乏集中屠宰或专业化屠宰加工企业。表现为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与养殖生产和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存在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产品结构不合理,地方特色羊肉产品的生产理念缺乏等问题[24]。产品多为初级产品,缺乏羊肉产品及深加工产品。同时存在重生产轻加工的误区,无论政府还是企业,缺乏对鲁北白山羊特色美食的品牌开发,市场价值挖掘不够。

5 发展对策与建议

5.1 通过遗传资源普查,有效扩大核心群

结合新一轮畜禽种质遗传资源普查,对于普查到的优质种群,应当在育种专家的指导下进行鉴定和登记,并从中筛选出高质量、高纯度的公母羊进行系统地繁育,为现有的核心群注入新的血液[25]。发掘未被纳入保护的优质个体加入核心群,既能进一步保存和改进优良的品种特性,又能避免过度的近交导致的后代质量和数量下降。

5.2 建立肉羊繁育体系,有序开展品种改良

借鉴其他畜禽品种繁育经验,依托保种场,建立和完善鲁北白山羊三级繁育体系。即引入专门化肉羊品种与鲁北白山羊杂交,生产杂一代母羊,然后再用另一专门化肉羊品种与杂一代母羊杂交生产三元杂交羔羊,羔羊直接育肥出栏[26]。在开展杂交选育过程中,做好亲本提纯复壮工作。同时在品种保护过程中,加强分子育种技术的引用与应用。分子育种技术能够不受山羊年龄、性别等限制,识别其是否携带优良基因[27]。如可以在公羊生长早期进行鉴定,及时选择具有优良基因的个体作为后备种公羊等。分子育种技术不仅能够精确的选择特定性状,还能大幅缩短育种所需时间,是保护和推广鲁北白山羊优质性状的有效实用技术。胡明月等[28]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无棣县峰达牧业建立省级保种场的核心种羊进行遗传评估和群体结构分析,研究结果将有利于下一步鲁北白山羊的科学保护与高效开发。

5.3 多方提高投入,推动保护与开发力度

《畜牧法》 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经费列入预算”。国家、省对列入相应核心育种场的单位均给予了经费支持,对开展品种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了保障。市、县应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支持,设立专项经费或竞争性科研课题,鼓励开展相关研究,推动鲁北白山羊这一品种的保护、开发。

5.4 加强特色产品开发,品牌带动产业发展

借鉴渤海黑牛、宁夏滩羊等特色畜产品研发经验,抢抓预制菜发展机遇,推动山羊集中屠宰及深加工能力。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积极开展鲁北白山羊特色产品研发,不断推出具有品牌优势的精深加工产品,并赋予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品牌美誉度与附加值,带动鲁北白山羊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6 小结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以及农业农村部 《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 相关制度的相继出台,农业种质资源特别是地方品种的保护与高效利用已成为今后我国现代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统筹谋划,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的原则,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益+市场”相结合的策略,多方发力,共同推动鲁北白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鲁北母羊山羊
夏季如何让山羊增膘
母羊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
流泪的羊
繁殖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基础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的几个常见疾病
一些羊
鲁北举办“巾帼心向党·建功在鲁北”演讲比赛
山羊受骗
聪明的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