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亚地区,曾是中国古代所认为的西域诸国之一。历史上,中吉两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商业、文化和艺术交流,这些均可从一些留存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历史文物中得到印证。
中吉两国文化渊源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简称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亚的多山地带,由多民族组成,有着多样的自然风貌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这里,古老的游牧文化和伊斯兰教传统与现代文明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画卷。吉尔吉斯斯坦的各类博物馆和文物古迹是了解该国的重要窗口,也是吉尔吉斯斯坦历史、文化和艺术的高度浓缩。
汉、唐、元、清时期,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道教、医学、建筑等文化在中亚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成为包括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文化在内的中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代张骞通西域以来,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唐代,随着玄奘法师西行取经,中华文化进一步传播至中亚地区。元代统治部分中亚地区,吉尔吉斯斯坦地区恰好在其管辖范围内,中华文化传统与中亚文化民俗传统的结合影响了吉尔吉斯斯坦的文化。清末,吉尔吉斯斯坦被沙皇俄国吞并后逐步被其从政治上和经济上控制,沦为沙俄的属地。
过去的历史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文化、民族信仰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吉尔吉斯斯坦塑造了独特的身份和传统。笔者通过对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和美术博物馆实地考察,发现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艺术,如手工艺品的图形装饰、色彩元素及工艺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文化影响。同时,还发现馆内藏品对中国文化元素有明显的承袭与发展,表现出吉尔吉斯斯坦文化有别于中亚民族文化圈中其他民族,反映了人类文明在发展中的包容和淬炼,是中吉两国文化交流的体现。
毛织品中的文化契合
吉尔吉斯族风格的毛织艺术品由牛毛和羊毛制成,其中的图案和装饰具有多民族文化融合特征。吉尔吉斯斯坦传统毡绣的主要工艺为衔缝、编织、印染、擀毡、捻线、裁剪等,制作很有规律。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美术馆中陈列的地毯均布满各种几何图案和石榴花、红花、莲花、祥云等吉祥图案,色彩主要以红色、白色和橘黄色为主,配有少量淡蓝色、黑色、浅绿色、黄色等颜色来衬托主色调。他们的地毯以暖色调为主,色彩饱和度很高,构图紧密,图案在空间上分布均匀,十分精美。此外,还有一些具有鲜明吉尔吉斯族民间特色的图案,如回旋纹、山羊角、鹰爪、狗尾巴、山脉、骆驼掌等。这些图案具有流畅的曲线、有序的转折、对称的旋转,遵循平衡和优美的基本原则,从而形成完整的装饰效果。因各种元素排列紧密,有时难以区分其间的具体图像。喇叭形、水滴形、月亮形、螺旋形、“S”形、花瓣形、“W”形、波浪形、树枝形等图案亦具有草原游牧文化艺术特征。
在配色上,吉尔吉斯斯坦的地毯与中国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区的地毯有相似之处。中国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区的地毯颜色也多以红色、橘黄色、黄色等为主,配有少量蓝色、绿色、黑色和白色等颜色,并饰有石榴花、蝙蝠、莲花、牡丹、菱形、团花纹、八角纹、托盘纹、几何形纹等图纹。
吉尔吉斯斯坦地毯的构图方法也与中国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区的地毯基本相同,都是以将中心、边缘、角落的图案和底纹相融合为基本构图模式。中心图案是整块地毯的亮点,皆以代表吉祥寓意、民族信仰、牲畜特征等的图案,表现出协调、平衡、扩散的审美情趣,构图的严谨和针脚的间距具有秩序感和艺术性。
这些地毯的配色、图案和构图特征在吉尔吉斯斯坦民族信仰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在漫长的历史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继承和发展。
瓷瓶中的艺术交融
从唐代开始,中国瓷器的审美风格明显受到中西亚文化的影响。唐以后中国瓷器的主要特点是造型简洁宏大,纹饰简约生动。笔者发现,唐以后,中国瓷器的审美风格也可能受到了中亚的影响。这种朴素审美倾向的影响,在长沙窑、磁州窑乃至吉州窑的瓷器中都能看到。
14世纪初期至中期,即中国元代中后期至明代初期,中亚地区发现了大量景德镇窑、龙泉窑瓷器和少量磁州窑瓷器。这是14世纪亚欧内陆贸易短暂繁荣的结果。这一繁荣时期虽然持续的时间很短,但中国瓷器可以沿着古丝绸之路通过陆路贸易出口到中亚及欧洲。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件中国景德镇窑产的刻花青白釉瓶。景德镇窑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因烧制的瓷器精美而得名。景德镇窑在唐代和北宋时期,以烧制青白瓷为主。其瓷器釉色洁白,略带青色,这种白中有青、青中带白的釉色,是景德镇窑的釉色创新,其色调给人一种清新、简美的感觉。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所藏的这件刻花青白釉瓷瓶,釉质莹润光泽,胎体细腻洁白,釉面近乎呈玻璃状,釉色晶亮透彻,温润如玉。瓶颈线条简洁锐利,瓶身造型圆润饱满。从瓷瓶的整体风格看,它显然有别于中国传统风格的青白瓷,是具有一定中亚文化审美趣味的瓷器。
刻花青白釉瓶精湛流畅的刻花工艺和娴熟高超的修胎工艺,让笔者不敢相信能在异国他乡看到如此绝美的展品,笔者也对中吉两国的文化和艺术交流有了新认知。
佛像中的文明交织
汉代时,佛教经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传入中国内陆。唐代时,佛教又从中国反向影响着中亚地区。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发现了许多佛教遗迹,如碎叶城遗址、红河古城西侧佛寺遗址等,反映了佛教在当地产生的历史影响。
碎叶城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托克马克市西南8公里处,楚河南岸。碎叶城及其佛寺遗址内发现的佛像残石对于研究碎叶古城和佛寺遗址都有着宝贵的价值。此外,碎叶城与古代丝绸之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历史学家郭沫若考证,唐代诗人李白于701年出生于碎叶城的一个富商家庭,5岁时随父亲迁居四绵州昌明县青莲乡(今四川江油青莲镇)。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曾展览过一件残破的红色花岗岩佛教造像。这件造像于20世纪80年代被日本考古学家山藤正敏发现,现保存于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斯拉夫大学博物馆。这件造像是唐代安西都护杜怀宝为死去的父母瞑福而雕刻,为唐代一佛二菩萨样式。石雕的中心为释迦牟尼佛坐像,佛首部位虽已残破,但根据唐代造像的整体特点可以推断出其风貌:面相圆润,双目微闭,双耳垂长,肉髻呈圆形,发式左右分二绺,神态肃穆,体态雄健,法相庄严慈祥。
从残存的佛像身后可隐约看到双重背光,佛像身着袈裟,右手放于膝盖上,左手举于肩前,双足交叉置于膝盖位置,结跏趺端坐于莲花台中,身形端严。其左右各有一尊菩萨像,菩萨身着袈裟,站姿微侧,身形轻盈,肩部以上均有残缺。从残存石块的左下方可以看到一尊蹲坐式石狮,由此推测,右下角应该还有一尊石狮,这两尊石狮的造型和风格可能基本相同,应该都是蹲坐式。石狮右侧有一台香炉,石狮的前左肢撑于地面,后肢曲于腹下侧,右前爪下扶有宝珠,涡旋状的鬣毛从头顶一直延伸到颈后,额头凹陷,胸部向前凸出,隐约可看到脊线和胸线,尾巴穿过臀部曲于腹下侧。
据《后汉书》记载,狮子是东汉时期由西域使者带入中国内陆地区。伴随着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石狮子的造型及蕴意也随之发展。狮子在佛教中被认为是神兽,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石窟或造像碑的佛台上,常刻有一对石狮,其作用是护法辟邪。因此,吉尔吉斯斯坦收藏的唐代造像残石展现了碎叶古城与中国历史和文化之间的重要联系。
不同时期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在文化与手工艺品的交流与融合,展现了丝绸之路给沿途各国带来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为古代世界的文明交流提供了条件,促进了商贸、文化和手工艺品等方面的发展密切了中吉关系,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助推下,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可以延续友好交往的历史传统,增进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国共同发展。
李坤,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