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龙艳,朱 慧,祁海萍,何曙芝,戴翠萍,陈 斌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二十条),其要求与目标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1]。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促进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到2025年,基本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目标[2]。中高职衔接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技术人才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3]。
当前,我国的中高职衔接主要形式以省内的中高职学校联合办学为主,然而,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东部经济发达,职业教育水平相对高于西部,西部的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4]。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予以重点扶持。为了促进青海省护理人才发展,经教育部批准,青海省中职院校与江苏省高职院校开展护理专业“3+3”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项目,通过东西部协作中高职衔接,发挥东部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协助青海省培养护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为了更好地精准帮扶,2020年江苏省教育厅从省内6所高职院校选派了7名教学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组成江苏省首批职教援青团队(以下简称为援青团),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为州职校),开展青海-江苏“3+3”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项目。东西部地区的护理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和培养措施等方面均有差别,在此背景下构建适合于东西部协作的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究东西部协作下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课程衔接,从而为优化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贯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青海省中职院校护理学生与江苏省内护理专业学生(护生)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差异:1)汉语水平低。青海中职护生有95%以上为藏族,主要来自农牧地区;同时,有50%以上的学生初中毕业于民族中学,学习和生活交流均以藏语为主,这些因素导致他们汉语的听说读写水平低,进入江苏省高职院校后课程学习有一定的障碍。2)文化基础差。由于东西部教育水平的差距,青海中职护生的文化基础薄弱,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水平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足,缺少评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差,因此进入江苏省高职院校后基础文化知识仍需进一步提高。
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技能型人才,由于东西部地区学生生源层次不同,因此人才培养体系也有差异。青海省中职院校的护理专业是3年制,江苏省中职院校的护理专业是4年制,学制的不同使得两省的中职院校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实践内容、毕业要求等方面均有差异。江苏省内的中高职贯通实施的是“4+2”学制,即4年在中职院校学习,2年在高职院校学习,青海-江苏的中高职贯通实施的是“3+3”学制,即3年在青海省中职院校学习,3年在江苏省高职院校学习。因此,跨省的“3+3”中高职贯通和江苏省内的“4+2”中高职贯通在人才培养体系上的差别决定了东西部协作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上的特殊性,不能照搬省内模式。
通过比较两省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我们不难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内容相似。中职院校的护理专业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又被重新安排了,重复率达到70%,只是在课时、理论和实践比例上有调整。课程内容的重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认为是“炒冷饭”,出现学习怠慢、松懈等消极情绪。2)课程的教学目标相似。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没有呈现明显的递进关系,没有体现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5],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的差别。3)评价方法相似。以《外科护理学》为例,中职阶段的考核方式主要为总评成绩=操作成绩(30%)+理论成绩(70%),理论成绩为闭卷考试成绩;高职阶段的考核方式主要为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操作成绩(20%)+理论成绩(50%),平时成绩主要为阶段测验、回答问题、作业等。两个阶段的考核方式单一,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且学生易形成错误认识,认为理论考试可以通过刷题和做练习获得高分,操作有基础不需要多练就能通过,从而最终使高职成为中职的“加强版”。
应开展专业和课程调研。为了解青海省护理人才队伍的现状和需求,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援青团组织州职校和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开展对青海省护理专业和课程的调研。调研发现:1)西部医院对护理人员学历需求最多的是专科,约占总需求量的50%,其次为本科,对中专护理人员的需求量逐年减少;2)用人单位认为护生最需要具备的能力排在前3位的是临床护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等;3)用人单位认为护理教学中综合护理教程、临床护理技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4)青海省中职院校护生的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取率较低。调研的结果反映了用人单位对护生提出的岗位能力和职业要求,帮助学校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定位,促进岗位的精准对接。同时,人才培养对接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以培养护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为核心,按照“岗位对接、能力递进、模块化设置”的原则构建中高职贯通课程体系,制定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优化课程内容,使西部地区的中职护理专业人才经过东部地区的高职层次教育和培养,实现技能与素质的全面提升、发展。
2.2.1 整体规划,确定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和高职的护生由于学历层次不同决定了其从事的岗位职责以及岗位任务不同,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也不同,从而也就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具有差异性[6]。同时,中高职不同阶段人才培养时还需考虑由中职院校到高职院校之间科学化的能力培育体系,因此东西部中高职的专业带头人、专业课教师均需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这也是全面落实两个阶段教育工作充分衔接的核心[7]。中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8],具有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护生经过专业学习能够掌握护理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可以从事临床护理、急救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及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相关健康服务工作。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9],护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还需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未来部分学生还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进一步提高学历,或成长为一名管理者。因此,援青团确定东西部协作的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应以岗位任务为导向,分析岗位所需的工作能力,生成阶段性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中高职护生应具备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从而科学合理组织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在充分调研东西部中高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注重文化基础的强化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递进式提高,从基础到提升,循序渐进,避免重复和脱节,实现东西部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的科学性、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从而构建有效的衔接课程体系。
2.2.2 突出特色,构建特色化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变化等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10]。《“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建设,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就决定了需要更多专科化的护理人才[11]。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社会少子化对专业老年护理、母婴服务需求不断激增,但目前仍主要由非专业人员主导,反映出我国母婴照护、养老照护及健康照护等领域缺乏专业对口的护理人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健康需求不匹配,护理人才培养需要专科化、方向化、特色化[12]。因此,援青团分析我国护理人才的需求现状,指导东西部中高职贯通培养的高职阶段结合人才需求,设立特色方向班,如老年护理方向、康复护理方向、社区护理方向等。中职阶段护生已经学习了专业核心课程,高职阶段课程设置时减少这部分课程的课时,重点在于巩固和提高;同时,增加特色方向模块课程,如老年护理方向,增加老年护理与技术、老年康复护理、实用养老机构管理、安宁照护等特色课程,并相应增加特色方向的临床实践,如老年病房、养老中心、护理院的见习和实习。这样,既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也能使护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提升,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2.2.3 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共建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13]。西部的中职院校因师资缺乏、实验实训条件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原因导致教学资源短缺。教师在教学中不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学习提供多种媒体课程资源和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导致学生自主学习受限。为了做好中高职课程衔接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一,通过援青团的后方单位开通教学资源库学习账号,供中职教师学习和参考,实现东西部协作教学资源共享,同时帮助老师了解高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助于课程精准对接。第二,积极帮助中职院校建立适合中职护生使用的教学资源库,东部高职院校协助西部中职院校做好在线教学资源库的顶层设计、脚本编写、系统搭建、资源制作、上传资源等。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填补无专业教学资源的空白。第三,改变评价机制。中高职共同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性评价+终结者评价的考核评价机制,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教学资源共享共建和评价方式的改革,不仅有利于中高职院校协同育人,且有利于教学资源均衡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利于西部中等与东部高等职业院校的有效衔接。
2.2.4 优化教师队伍,打造中高职一体化优秀教学团队
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中高职贯通的基础性工作[14]。首先,援青团建立东西部中高职教师互兼互聘的双向交流机制,西部中职教师到高职院校进修和学习,东部高职教师到中职院校授课和指导。双方教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合作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研活动、教材编写、学生活动、学生评价以及学生实习实训平台共享等。其次,援青团组织中高职教师联合开展教学科研课题和项目研究。鼓励双方教师围绕中高职贯通的各个环节如教学、学生管理、社团建设、招生就业、人文文化等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实现中高职纵向贯通。第三,援青团发挥后方单位的师资优势,组织东西部中高职教师合作开展教师和学生技能竞赛。高职教师参与指导中职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和学生技能比赛,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和技能比赛中。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中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很快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明显增强,也加深中高职教师对不同阶段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理解,促进中高职深入贯通。通过多种途径的对接和融合,达到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支中高职一体化的教学团队。
2.2.5 证书互认,完善中高职证书认定与置换学分制度
建立1+X 职业证书制度是为了打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之间的区隔,为进一步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拓展就业创业本领奠定制度基础[15]。职教二十条规定“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因此,职业院校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鼓励毕业生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然而,西部中职院校由于师资不足、资金缺乏等原因导致学生的1+X 职业证书考取率低,对职业证书的认知度低。为此,援青团与青海省和江苏省中高职院校共同建立东西部中高职证书认定与置换学分制度,鼓励中职学生考取职业等级证书,并以证书置换课程学分,如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取得老年照护证书可以在高职院校免修《老年护理》课程,直接获得该课程相应的学分。通过证书互认,促进中职学生积极主动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也激励中职院校重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不仅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也进一步推动中高职贯通课程体系的完善。
2.2.6 医教协同,深化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明确了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和遵循[16]。西部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传统“2+1”模式为主,即2年在校由校内专任教师教学,1年实习。东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则以医教融合的“1+1+1”模式为主[17],即第一学年在校内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完成公共基础模块、基本技能模块和职业素质模块课程的学习;第二学年在临床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床边教学”,完成临床护理模块、社区护理模块和职业素质模块课程学习;第三学年在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毕业实习。为此,援青团积极促进青海省的中职院校开展实施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援青团的协助下,州职校与海南州共和县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制定兼职教师遴选办法,遴选优秀临床骨干护士、护士长、专科护士等组建专兼职混合教师团队。青海省中职教师团队与江苏省高职教师团队共同明确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内容,制定课程标准,研讨教学方法,开展产教融合。后期,援青团队将进一步指导西部中职院校开展校院科研、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东西部中高职贯通是党和国家从全局出发,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也是我国建立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是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的核心[18],组团式职教援青团队在推动东西部中高职贯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还需进一步深化研究,如东西部协作下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课程教材的编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