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配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研究

2024-04-01 03:21:20李秋香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宿迁2238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7期
关键词:颈型肌力上肢

李秋香(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宿迁 223800)

颈椎病是指颈椎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颈椎病的致病机制复杂,包括颈椎骨质增生、软骨面退行性变、纤维环损伤、椎间盘脱出或突出等因素[1-3]。颈椎病常表现为颈部疼痛、肩背痛、头晕、头痛、手麻、肌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失眠、记忆力减退等问题。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使用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等,使得颈椎病发病率逐渐增高[4]。针刺治疗为临床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主流方法,但是单独应用效果欠佳。鉴于此,本文特研究颈型颈椎病患者应用运动疗法联合针刺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将我院自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40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奇偶分组法均分为联合组、针刺组,每组20例。联合组男女之比为11∶9;年龄31-49岁,均值为(41.33±5.61)岁;病程1-9年,均值为(4.22±2.58)年。针刺组男女之比为9∶11;年龄30-50岁,均值为(41.28±5.97)岁;病程1-8年,均值为(4.41±2.53)年。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颈型颈椎病;②存在相关临床症状;③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其他类型颈椎病;②既往有颈椎、胸腔手术史;③合并骨质疏松;④脏器功能严重损伤;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⑥对研究方法不耐受;⑦存在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针刺组行针刺治疗:取穴后溪、外关、绝骨等,在针刺前对相关部位进行消毒,施针者采用酒精消毒双手。应用无菌针灸针直刺相关穴位,施针顺序为从上到下。针刺手法为快速捻转,得气后留针30min。运针时指导患者主动活动颈部,让患者先缓慢活动并询问个人感受,如运动中疼痛感有所缓解,循序渐进地提高运动强度、扩大活动范围,扩大范围以患者感受到舒适为宜,运动时间应超过10min,每天针刺治疗1次。

联合组加用运动疗法:①让患者双手放在腰间,颈部左右来回侧弯,尽量使耳朵贴到肩部。每次旋转到极限后停留5s后回正。②患者双手叉腰,颈部前后弯曲,颈部前屈时尽量让下颌贴近胸部,颈部后伸时将下颌抬起,尽量贴近背部。每次在极限位置停留5s后回正。③头部左右来回旋转,每次尽量让下颌贴近肩部,到达极限位置后停留5s后回正。④患者将双肩依次抬起,双肩同时抬高后缓慢落下。⑤患者双手叉腰,头部偏向一侧弯曲,相反方向手从侧方绕过头部,手放在耳廓上进行牵拉,保持5s后回正,左右两侧交替完成。⑥患者单手叉腰,另一只手向对面方向进行推拉,同时将头部向推拉力的反向旋转,旋转时下巴尽量向肩部转动,停留5s后回正,双侧交替运动。⑦患者双手交叉放在脑后,双手抱头弯曲向下按压头部,双肘互相靠拢,达到极限后5s展开,并尽量向后伸展。上述7个动作10次为一组,每天每个动作3组。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观察指标 采用治疗成绩评分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征进行评估,包括日常生活动作(0-6分)、临床检查(0-13分)及自觉症状(0-10分)3个因子,共计29分,分数越高表示治疗效果越好。

1.3.2 症状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包括眩晕、肢体麻木、疼痛及口干4个症状,每个症状0-6分,分数越低表示症状越轻。

1.3.3 上肢肌力观察指标 采用拉力电子测量仪和握力电子测量仪对患者最大握力、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和肘关节保持直角,在腕横平面接拉力计)、背伸肌力(肩关节和肘关节保持直角,在腕横平面接拉力计)及肩关节外展肌力(上肢伸直,掌心向下,肩关节外展呈直角,肘横平面计算拉力)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干预后,联合组治疗效果评分高于针刺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体征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体征评分比较(±s,分)

组别例数日常生活动作临床检查自觉症状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联合组202.05±0.794.58±1.063.87±1.5010.92±1.882.96±0.757.95±0.87针刺组202.11±0.843.66±0.844.02±1.768.70±1.633.10±0.847.02±0.18 t-0.2333.0420.2903.9900.5564.681 P-0.8170.0040.7730.0000.5820.000

2.2 两组症状比较 干预后,联合组症状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s,分)

肢体麻木疼痛口组别例数眩晕干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联合组204.12±0.88 0.91±0.24 3.98±1.23 0.87±0.31 4.85±0.72 0.97±0.464.33±0.680.88±0.25针刺组204.25±0.75 1.56±0.31 4.05±1.30 1.45±0.29 4.63±0.81 1.72±0.614.52±0.771.64±0.35 t-0.5037.4150.1756.1100.9084.3900.8277.902 P-0.6180.0000.8620.0000.3700.0000.4130.000

2.3 两组上肢肌力比较 干预后,联合组上肢肌力高于针刺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上肢肌力比较(±s,kg)

表3 两组上肢肌力比较(±s,kg)

组别 例数最大握力肘关节屈曲背伸肌力肩关节外展肌力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联合组 2024.12±2.51 28.84±1.06 16.42±1.35 21.35±2.33 10.41±1.54 14.20±1.35 16.51±1.18 19.98±1.09针刺组 2023.96±1.98 26.09±0.95 16.51±1.47 17.28±3.26 10.53±1.68 11.64±1.97 16.20±1.34 17.25±0.98 t-0.2248.6400.2024.5420.2354.7940.7768.329 P-0.8240.0000.8410.0000.8150.0000.4420.000

3 讨论

颈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也是颈椎病的早期表现。颈椎病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可能导致疼痛加剧、颈椎僵硬、神经根受压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8]。针刺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颈椎病的症状,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疼痛传导途径和神经系统的活性,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感受,但仅靠针刺治疗往往无法完全根治颈椎病,且效果因人而异。由于治疗过程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并且对操作技术有要求,不适合所有患者。因此,针刺治疗的不足主要是无法解决颈椎病的根本问题[9]。运动疗法是临床中针对颈椎病的新型治疗方案,通过强化颈部周围肌肉来提高颈椎的稳定性和支持能力,还可以改善姿势和体位,并促进血液循环,利于减轻颈椎病患者的不适感,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10]。但是其实际应用价值仍待进一步探讨。鉴于此,本文特研究颈型颈椎病患者应用运动疗法联合针刺治疗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施针于后溪、外关、绝骨等穴位,可以通过调节气血循环、神经活性等生理机制,缓解疼痛、减少炎症反应,并帮助患者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快速捻转手法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神经传导和减轻局部炎症反应,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目的,有助于消除瘀血和代谢产物,促进组织修复。运动可以增加颈部和相关肌肉的灵活性和力量,改善颈椎的稳定性,减轻颈椎受力和疼痛。通过正确的体位练习和姿势调整,可以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姿势习惯,减少颈部扭曲和压力,改善颈椎的力学结构[11-12]。此外,运动可以给颈椎及其周围组织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这有助于减少炎症反应,促进康复和修复过程。通过适度的运动,可以缓解颈部的紧张和压力,增加身体的内啡肽水平,从而有助于缓解疼痛和舒缓颈部肌肉[13]。通过锻炼颈部周围的肌肉,增加其力量和稳定性,减轻颈椎受力和承受压力[14-15]。针刺和运动均可以促进颈部和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促进组织的康复和修复,且二者均可减少炎症反应,并通过刺激脾脏和肾脏功能,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

综上所述,颈型颈椎病患者应用运动疗法联合针刺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疗效及症状改善,上肢肌力提高,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颈型肌力上肢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测控技术(2018年6期)2018-11-25 09:50:08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0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中国自行车(2018年4期)2018-05-26 09:01:53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Coco薇(2017年12期)2018-01-03 21:18:37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36例的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