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岳峰(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胆总管结石是肝胆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高热、寒战、黄疸等,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2]。现阶段,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被广泛认为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式,其具备成功率高、术后恢复时间短等明显优势[3]。然而,在围术期中,患者极易受到各种外部因素影响,进而出现多种不良状况,不利于术后康复。因此,对患者进行科学且高效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常规护理方法往往过于笼统,可能会漏掉部分细节问题,导致其护理成果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模式,以提高护理质量。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临床护理路径(Fast Track Surgery-Clinical Nursing Pathway,FTS-CNP)作为一种创新的护理方法,是将快速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相结合,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促使患者较快康复[4]。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选取我院肝胆外科114例拟开展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实施FTS-CNP模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经绵阳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14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A组(2021年5月-2022年4月,n=57)与B组(2022年5月-2023年4月,n=57)。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②年龄≥18周岁;③认知行为正常,无精神科诊疗疾病;④患者了解并同意本研究内容;⑤首次行胆总管结石手术;⑥本研究遵循《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者;②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存在一项或多项严重功能障碍者;③严重营养不良者;④孕期或哺乳期女性;⑤胆道感染者;⑥正在参与其他研究者。A组中男性34例,女性23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6.37±7.53)岁,学历:小学及以下19例,中学24例,大学及以上14例,病程6个月-5年,平均(3.14±0.82)年,胆总管直径:0.7-2.2cm,平均(1.31±0.48)cm;B组中男性36例,女性21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5.86±7.69)岁,学历:小学及以下20例,中学22例,大学及以上15例,病程7个月-6年,平均(3.37±79)年,胆总管直径:0.6-2.3cm,平均(1.33±0.50)cm。两组性别、年龄、学历、胆总管直径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负压吸引辅助清石鞘管改良经皮经肝胆道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护理人员于围术期对其开展相应护理工作。
A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如下:①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向其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手术注意事项。②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仔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与医生紧密合作进行手术。③手术后,定期对于手术切口和各类管道进行护理工作。预防并发症发生,发现异常状况后迅速通知主治医生。
B组围术期在A组基础上给予FTS-CNP模式,具体如下:①组建FTS-CNP护理小组:该小组由护士长与至少4年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本科室护士组成,小组成员负责对科室所有护理人员进行胆总管FTS-CNP护理知识的培训,要求其熟知并掌握相关内容。②术前护理:护理人员搜集和整理患者的各种信息,告知其有关FTS-CNP护理模式事项,并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术前心理辅导,使用音乐疗法等方法改善其不良情绪。此外,护士可使用图片或短视频形式分享成功的治疗案例,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③术中干预:保持手术室温度在24摄氏度,并用棉被为下肢保暖。同时,要密切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④术后的第1-2天:患者被送回病房后,每30分钟监测一次其生命体征。关注引流液的量、性质和颜色,并在发现异常时立即通知负责医生处理。首次排气后,患者最初应接受流质饮食,随后根据恢复状况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定期更换伤口的敷料,并在适当时机拔除尿管。对患者进行每日三次的疼痛评估,并按医嘱给予止痛治疗。当患者状况稳定时,应鼓励其尽早开始床边活动。⑤术后第3天至出院前1天:需密切监测患者是否有胸腔积液、切口感染或胆漏等并发症的迹象,确保问题能及时得到发现和处理。此外,给予患者用药护理、心理疏导,并鼓励其进行适度康复训练,以减少过度劳累。护理人员也可增加家属探视次数和频率,给予患者家庭支持,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⑥出院当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出院当日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建议。详尽地向患者解释其出院后需遵守的事项,并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建立健康沟通渠道,以便为其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此外,积极协助患者完成出院手续的办理,并就医疗保险报销等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嘱其定期来院复查。
两组干预时间均从患者入院当天开始至出院当天结束。干预期间若患者发生并发症导致病情加重,经多学科会诊后护理人员应积极遵医嘱对症护理,患者出院当天,协助患者家属办理相关出院手续,并交代院外饮食、运动相关注意事项,嘱患者定期来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 ①术后恢复情况:统计并比较两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②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分别对两组患者入院当天、出院当天心理状态给予评价,SAS量表总分为100分,其中>69分为严重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50分为正常;SDS量表总分为100分,其中>72分为严重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53分为正常。SAS评分、SDS评分越高,说明心理状态越差。③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并比较两组干预期间发生胸腔积液、切口感染、胆漏并发症情况。④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NSNS)[6]对出院当天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给予评估,量表总分为95分,其中19-69分为不满意,70-85分为满意,86-95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24.0统计软件分析,满足夏皮洛-威尔克检验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符合计数的资料用[例(%)]表示,χ2或校正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干预后,B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s)
组别 n首次肛门排气时间(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d)住院时间(d)B组 5720.48±3.262.94±0.595.71±0.62 A组 5723.97±4.124.03±1.056.85±1.16 t 5.0154.8336.544 P<0.001<0.001<0.001
2.2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入院当天,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天,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入院当天,且B组SAS、SDS评分均低于A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入院当天比较,aP<0.05。
组别 nSASSDS入院当天出院当天入院当天出院当天B组 57 64.26±10.3739.23±4.86a65.78±11.6541.25±5.38a A组 57 63.28±10.6448.37±6.45a66.40±11.7150.78±6.53a t 0.4988.5440.2838.504 P 0.619<0.0010.777<0.001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干预期间,B组并发症发生率(3.51%)低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19.30%)(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出院当天,B组护理满意度(98.25%)高于A组护理满意度(82.46%)(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胆总管结石通常位于胆总管的中下部,随着结石数量的增加、体积的扩大以及胆总管的扩张、结石上下移动,经常会影响到胆总管,在严重的情况下,可造成胆总管堵塞,导致梗阻或感染,从而危及患者生命[7-8]。最近几年,胆总管结石的患病率持续上升[9]。在临床实践中,多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10]。然而,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及手术治疗的了解有限,在手术前、术后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易发生生理应激反应,从而影响其预后[11]。而在常规护理实践中,因护理方法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导致护理效果一般。因此,在围术期实施科学且高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胆总管结石患者预后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近年来较为流行的护理方式之一,FTS干预措施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可以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缓解其应激反应,减少住院时间,加速早期康复进程[12]。CNP是一种标准化的护理模式,适用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其旨在提高护理工作的计划性和预见性,以明确护理工作的目的性,促进患者康复[13]。FTS-CNP模式是一种结合了上述二者优点的护理模式,对于提升护理质量,改善预后具有良好效果[14]。因此本研究尝试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术期实施FTS-CNP模式,以探究其应用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B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提示实施FTS-CNP模式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进程。究其原因在于:通过FTS-CNP模式,护理人员可在术前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加之术中采取多项措施以保障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可尽量避免患者术中出现应激反应,确保其能够尽早实现首次排气;通过密切监测患者术后各项生命体征,并对疼痛程度给予一天三次评估,一旦条件满足后,便可鼓励患者积极下床适度锻炼;首次排气时间的缩短,有助于患者尽早摄取食物,补充能量,而首次下床锻炼时间的缩短及患者后续开展的康复锻炼,亦可提升患者血液循环能力、免疫能力,均对于切口的较快愈合具有积极影响,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B组SAS、SDS评分均低于A组(P<0.05)。提示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术期采用FTS-CNP模式有助于其心理状态改善。分析其原因是:术前,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术前心理辅导,利用音乐疗法等手段改善其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还运用图片或短视频分享成功的治疗案例,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术后通过给予及时心理疏导,鼓励适度康复训练,并增加家属的探视次数,提供家庭支持,亦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上述原因均对于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具有正面意义。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期间,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说明采用FTS-CNP模式可明显降低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其原因可能是:通过组建护理小组,开展相关培训,可保证为患者提供更为高效的护理服务;在术前开展心理疏导,能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性,使其配合手术进行,术中及术后护理人员通过对各项护理细节加以注意,可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解决,可极大程度地减少引发并发症的因素出现,进而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干预后,B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P<0.05)。说明围术期FTS-CNP模式的实施能提升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原因可能与FTS-CNP模式可有效缩短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在出院时提供人性化的关怀与帮助,从而坚定了患者治疗信心,增强了其对该护理模式的认可度有关。
综上所述,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术期实施FTS-CNP模式可显著改善其术后康复情况及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此护理模式可为今后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方式的改进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