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我参与,争当低碳小卫士

2024-04-01 16:05金晔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5期
关键词:班会排放量文明

金晔

班会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现代公民。2022年10月,教育部印发《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低碳发展理念,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和行动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但是对“双碳”目标比较陌生,缺乏深入的理解。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召开了“低碳生态”主题班会,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提高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班会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数据、微课等,使学生了解“碳排放”“‘双碳目标”等概念,直观感受到碳排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知晓碳排放对生活的影响,制定可行的低碳行动方案。

2.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参加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低碳环保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他们为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的情感和动力。

3.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小游戏、选择最佳出行方案等活动,了解身边的碳排放,能在家庭、学校和社区等不同场景中充分落实低碳行动。

班会准备

1.学生:水笔、马克笔、答题卡、“变废为宝”小制作,对“家庭一周碳排放量”进行记录和计算。

2.教师:“家庭一周碳排放量”计算表、“生活中的碳排放”调查单;微课“地球母亲的疼痛”“什么是‘双碳目标”;垃圾分类大转盘。

班会过程

互动导入,明确“碳排放”

1.顺口溜导入,引出话题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拍手小游戏,同桌两人一边拍手一边读这段顺口溜,看看能不能挑战成功。

学生边拍边读。

(顺口溜:你拍一,我拍一,出门携带小水杯;你拍二,我拍二,身上带个环保袋儿;你拍三,我拍三,植树造林我参加……)

师:大家读得真好!相信在读的过程中同学们也发现了,顺口溜的内容是在动员大家过绿色低碳生活。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碳排放”量,那到底什么是“碳排放”呢?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对“碳排放”的认识

3.出示定义,引入课题

师:“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这个字作为代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态文明,争当低碳小卫士。

【设计意图】用小游戏导入本节班会课,动静结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低碳生活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联。

环节一 日常碳排我发现

活动一:“碳排放”小侦探

1.交流分享

同学们分享搜集的“碳排放”资料。

同学A:“民以食为天。”我们平时吃的食物并非从天而降,而是人类通过各种劳动方式,消耗各种资源生产出来的。食物的生产、运输、销售等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我们小队在前期调查日常碳排放时了解到,人类食物系统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9%。比如,生产1千克小麦,会往空气中排放1.7千克二氧化碳。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动物性食物通常比植物性食物排放的二氧化碳多。

同学B:除了食物,我们日常穿的衣服从采集原料到最终销售出去,都会消耗大量能源,产生碳排放。我们在搜集资料的時候了解到,英国剑桥大学通过测算服装生产的碳足迹发现,一件250克的纯棉T恤,从原材料提供到最后的回收或焚烧,大约会带来7千克的碳排放量,相当于28件衣服的重量。

2.图文延伸,发现身边的碳排放

师:是啊,许多物品的各个生产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比如,汽车的一台发动机每燃烧一升燃料大约增加碳排放2.5千克,冰箱一年增加碳排放约6.3千克,电脑使用一年大约增加碳排放10.5千克,甚至呼吸,每天也在增加不少的碳排放。

同学C:对家庭一周碳排放量进行统计之后,我有很深的感触。经过数据换算我才发现,原来冰箱、电灯、衣服这些日常生活物品会产生如此多的碳排放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周围的环境。

师:你真是个厉害的“碳排放”小侦探。老师已经将大家前期的统计数据进行了汇总,我们一起来看看。

活动二:碳排放数据员

1.观看数据

出示前期调查数据统计柱状图,分别是家庭一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平均碳排放量图和周一到周五平均每日碳排放量图,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小结:碳排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2.计算碳排放量

现场计算班级一周家庭用电碳排放量。一个家庭一周平均用45度电,制造大约35千克的碳排放,班级一共40人,会产生多少碳排放?

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约等于一辆中型卡车的重量,让学生具象感受碳排放量。

小结:不起眼的日常活动也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碳排放量,给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活动三:“碳排放”的影响

1.出示图文

出示图文,让学生感受大量的碳排放带来的恶劣影响。当碳排放越来越多时,冰川开始消融,北极熊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缺水地区旱灾越发严重,土地荒漠化的速度加快;热带地区降水量增大,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

2.讨论交流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大量的“碳排放”还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产生的碳排放,结合数据计算和图表分析,学生能够对看不见的碳排放产生初步的印象,感知每一样东西、每一种行为都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从而意识到低碳生活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环节二 “双碳”目标我知晓

活动一:“双碳”目标大解密

师:总体而言,未来气候变化会比我们预期的更为强烈和迅速。作为一个有担当的大国,中国也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比如制定了“双碳”减排目标。大家知道什么是“双碳”目标吗?

学生观看微课,初步了解什么是“双碳”目标。

活动二:“双碳”目标知识竞答

开展“双碳”目标知识竞答活动。

【设计意图】在直观的动画演示中,学生初步了解“碳中和”和“碳达峰”的定义及它们对生态环境的意义,接着通过知识竞答检验学生对“双碳”目标定义的理解程度。此环节加深了学生对于“双碳”的认识,增强了学生为“双碳”作贡献的意识和担当。

环节三 生态行动我探索

活动一:循环利用,我是校园“碳”达人

1.情景再现,唤醒校园低碳记忆

出示同学们参与过的低碳节约广播站、垃圾分类小游戏、无废制作展览等图文,唤醒同学们对于校园里的低碳生活记忆。

2.变废为宝小妙招

(1)纸袋变变变。教师办公室常出现的咖啡袋在小张同学的建议下被改造成了文具收纳盒,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同学们讨论交流咖啡袋的其他用处。

(2)“无废宝物”交流会。同学们带来了自己变废为宝的小制作。组员互相介绍自己的“无废宝物”。

3.垃圾分类大转盘

垃圾分类是“变废为宝”的重要前提,因此掌握垃圾分类知识非常重要。接下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游戏竞赛,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现场转动垃圾分类大转盘,说出它所属的垃圾种类,答对得分,累计得分最高的小组获得奖励。

小结:每一样东西,都有它的价值,只要我们用心发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就是一位能干的校园“碳”达人。

活动二:节约使用,我是家庭“碳”达人

1.情景思辨

出示关于兄弟俩开空调的情景。弟弟打完篮球回来觉得太热了,把空调开到很低,但是哥哥出面阻止,兄弟二人为此争吵起来。

交流讨论:你支持谁?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空调开到26度是最健康、舒适的,也是绿色低碳的。

2.妙招探讨

同学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在家庭中还有哪些低碳环保的做法。

活动三:高效利用,我是社区“碳”达人

1.选择最佳出行方案

(1)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2)小组合作,根据地图讨论小明一家的最佳低碳出行方案。出行安排:周末,妈妈要去附近的超市采购,爸爸要去公司加班,小明准备去图书馆学习。

(3)交流分享。

星梦小组:小明骑自行车去图书馆,因为他们家离图书馆比较近,而且可以锻炼身体。妈妈和爸爸坐地铁去超市和单位。

探索小组:爸爸一般开车去上班,超市离爸爸上班的地方也挺近,爸爸可以先送妈妈到超市,然后去加班。小明家离图书馆不远,他可以坐地铁。

小结:短距离出行可以骑自行车、坐地铁。长距离出行,我们可以选择地铁或者拼车,运用智慧选择最佳低碳出行方案。

2.对比新能源车

(1)两难辨析。网络上有的人觉得开车碳排放量大,大家不要开车了,这样行不行?

(2)探讨交流,引出新能源车的概念。

(3)数据对比,感受新能源车的好处。从全生命周期来看,相比于燃油车,新能源车能降低大约43.4%的碳排放量。

小结:新能源车确实是解决这种困境的好方法。低碳生活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而是实现我们与生态环境的友好相处。

师小结: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绿色低碳行动中来,我们才能拥有美丽的生态文明环境。

同学们,你们是未来落实“双碳”目标的主力军,相信在深入了解了“双碳”目标的含义和意义后,你们会将计划中的行动一一落实,在家庭、学校、社区中积极宣传低碳理念,坚持开展低碳行动,努力成为一名行走的低碳环保小卫士。

【设计意图】本环节融入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个场景,分别突出循环用、节约用、高效用三种低碳理念,联结、延伸学生的已有经验,生成切实可行的行动路径。

班会延伸

1.向家里的长辈宣传“双碳”目標。

2.制作一份低碳生活计划并记录行动过程,评选出班级最佳“低碳小卫士”。

3.利用身边的可循环物品制作一件手工作品,开展班级“生态艺术展”。

猜你喜欢
班会排放量文明
请文明演绎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漫说文明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
——《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第Ⅱ部分)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