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青蒿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4-04-01 12:34吴岳庭郭曦隆朱旺冲詹利之唐利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间商永州市青蒿

黄 璜 吴岳庭 蒋 艺 郭曦隆 朱旺冲 詹利之 李 纲 唐利忠

(1.永州市农业农村局湖南永州 425000 ;2.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永州 425100;3.湖南星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永州 425000;4.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 425000)

1971 年,屠呦呦团队在《肘后备急方》的启发下,从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习惯称为青蒿)中获得一种中性无毒的提取物,这份提取物对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和食蟹猴疟原虫感染的猴子有着100%的疗效。1972 年,研究人员将这种具有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命名为青蒿素(Artemisinin,C15H22O5)[1]。后经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筛查, 发现在菊科蒿属的植物中只有黄花蒿含有丰富的青蒿素, 且只有四川、 重庆等少部分地区的野生青蒿具有提取价值[2]。此后以人工栽培青蒿植物提取青蒿素的工业化生产拉开了帷幕。

青蒿素问世以来, 研究人员不断尝试通过化学合成[3]、生物合成[4]等方法来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效果均不太理想。 据统计,目前以植物提取方式获取的青蒿素产量仍占全球青蒿素总产量的90%以上[5]。 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青蒿干叶为原料提取青蒿素仍是青蒿素获取的最重要的途径。 近年来,凭借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较好的产业基础,永州青蒿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种植面积和青蒿素产量已占据全球较大份额[6]。 如何巩固并提升其全球青蒿主要种植基地和原料药供给基地的地位, 促进乡村振兴产业青蒿产业可持续发展, 是一个亟待系统研究的课题。

1 永州青蒿产业发展现状

1.1 青蒿种植现状

1.1.1 种植规模 永州市于2006 年左右引进青蒿种植, 并在冷水滩区和道县两地建立了大量的种植基地。 此后的10 年间, 永州市青蒿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至2016 年已达4 300 hm2。 2017 年以来, 受非洲博茨瓦纳疟疾暴发影响, 青蒿素原料药价格大涨, 各县区种植积极性极大提高, 种植区域也扩散至东安、零陵、祁阳、宁远和新田等地,永州市逐渐成为具有地理标志性的中药材产业基地。 至2021 年,永州青蒿种植面积达5 626.39 hm2, 干叶总产量2.04×104t,总产值达21 150.21 万元(表1)。2022 年,受极端干旱天气影响, 青蒿种植面积虽然持续扩大至6 798.56 hm2,但干叶总产量却降低至1.96×104t,总产值降至18 074.80 万元。

1.1.2 发展模式 永州市青蒿种植户以中小农户居多,种植地分散、种植户年龄偏大等问题较为突出。据笔者调查显示,截至2021 年全市仅有青蒿种植专业合作社4 家,种植户平均年龄高达57 岁,户均种植面积不足0.27 hm2。 为方便管理,加工企业往往采用企业+合作社(中间商)+农户的发展模式,由中间商负责发展种植户、 免费发放种子和垫资收购干叶, 再统一销售给青蒿素提取企业, 中间商赚取约1.0 元/kg 的差价。 目前,永州各县区均有1~2 家实力较强的中间商。

1.1.3 种植技术 永州青蒿种植长期以经验种植为主,密植、缺肥和偏施氮肥是该地区青蒿单产和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低的主要因素。 水田垄作或厢作青蒿单产较坡地厢作或平作单产高20%~50%。 各加工企业每年均印发种植技术规程以规范农户种植,但效果均不理想。 近年来, 因政府坚决杜绝基本农田“非粮化”现象,排除极端天气影响,青蒿单产将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

1.2 青蒿提取加工现状

永州市规模以上青蒿提取企业为2 家,2018 年以前全市年产青蒿素原料药在60 t 左右。 2019 年以后,随着原料药价格的爆发式增长,各大厂家均在提高产能扩大规模,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有6 m3提取罐12 个、8 m3提取罐14 个,2021-2022 年提取青蒿素原料达170 t,产能释放率达90%。 综合考虑提取工艺步骤、提取成本等因素,目前该地区主流生产工艺均为传统工艺——有机溶剂石油醚提取,经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参数,提取率在98.0%~103.0%之间。

1.3 青蒿素原料药销售现状

非洲博茨瓦纳疟疾暴发以来,青蒿素原料药价格长期稳定在100 万~120 万元/t 之间,市场需求旺盛,企业库存压力较小。 新冠疫情暴发后,青蒿素原料药价格更是迎来历史性突破, 最终上涨至220 万元/t,且市场供不应求,全国各地疯狂扩充产能。 至后疫情时代,市场明显供过于求,原料药价格骤降至90 万~100 万元/t,各大国外采购商和药企纷纷取消订单,导致加工企业库存压力陡增, 部分企业面临巨大资金压力和亏损风险。

2 永州青蒿产业面临的问题

2.1 研发投入不足,种子“卡脖子”问题凸显

调查显示, 全市范围内涉及青蒿素提取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仅为2 家,研发投入仅占年销售额的4%左右,其中研发人员工资、生产耗材购置、承担省市级项目资金占研发总投入的80%以上, 而用于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等开发和购置的经费实际上不足销售额的1%。 优质的种源是青蒿单位面积产量、农户效益和企业效益的根本保证。 调查表明,永州地区相关企事业单位还未选育出可推广的审定品种,青蒿种子购买途径较为复杂,其中经审定的品种仅占全市栽培品种(品系)的15%左右,购自常德、韶关等地区的未审定品种 (品系) 如南丰1 号、 南丰2 号占比高达55%,自留种等占比达30%。 而未经审定的品种和自留种质量参差不齐,产量也逐年下降,不少农户和加工企业因此遭受巨大损失。 2017 年以来, 各优质供种单位均与各大药企签订了独家供种协议,优质品种更“一种难求”,严重制约了该地区青蒿产业的健康发展。

2.2 传统种植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中间商和农户抗风险能力较差

2022 年以前, 以生产企业—中间商或基地—农户为基础的种植发展模式对永州青蒿产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随着青蒿原料价格周期性回落, 该模式的弊端逐渐突显, 一是中间商收购青蒿干叶原料需要先行垫资, 加工企业根据销售回款情况向中间商分期支付原料款, 导致中间商承压较大; 二是农户议价能力差, 加工企业和中间商在原料价格剧烈波动时难以履行与农户签订的种植收购协议, 导致双方矛盾加剧; 三是以散户种植为主的模式难以保证青蒿干叶原料质量, 不利于区域性品牌打造。

2.3 产业链条延伸不足,企业核心竞争力低下

目前, 永州地区从事青蒿种植和提取青蒿素的中低端产业, 主要产品为附加值较低的青蒿素原料药,而青蒿素原料药利润仅为西药利润的5%[7]。 青蒿素本身抗疟活性较低并易产生耐药性, 市场上治疗疟疾的主要功能产品为青蒿素衍生物如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等及其复方制剂[8],这些青蒿衍生物及其制剂均为专利药, 而永州市药企尚不具备授权生产的条件。 近年来,关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抗血吸虫、 抗恶性肿瘤和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方面的研发较多[9-11],而永州地区尚未有制药企业开展这方面的系统性研发。

3 永州青蒿产业发展对策

3.1 加大优质品种选育力度,打造青蒿“永州芯”

高产高含青蒿素的青蒿品种是巩固和发展青蒿种植产业的重要基础。 调查表明,以现有青蒿素提取成本计,干叶青蒿素含量每提高0.1%,企业净利润可以提升10%以上, 优质品种对青蒿产业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可见一斑。 上海交通大学唐克轩教授团队已完成对青蒿全基因组测序, 并对青蒿素关键合成酶基因进行了定位标记[12],且高含量[13]、高抗逆性[14]转基因青蒿品种也已经面世,并在非洲进行了推广种植。 杂草防治和砍株脱叶收获一直是青蒿种植过程中最费时费工的环节, 为巩固和强化永州作为全国重要青蒿原材料供给基地的市场地位,必须加强高产高含量、 抗除草剂和适宜机械收获的青蒿优质品种的选育。 此外,青蒿提取药渣入饲一直以来是众多加工企业和科研机构研究的热点, 开展高粗蛋白含量的优质青蒿新品种研究将极大推动青蒿药渣入饲,提升加工企业效益。

3.2 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强化原材料质量控制

着力打造获得“GAP”认证的青蒿种植基地,树立企业品牌形象。 逐步摒弃加工企业+中间商+农户的发展模式,以企业+直采基地、企业+村镇+农户的模式,杜绝中间商掺假售劣和扰乱市场等行为,强化青蒿种植基地选址、种植栽培、采收运输、仓储等全流程管理。 加大金融保障力度,缓解加工企业在“GAP”基地打造和原材料收购等环节的资金压力。 加强执法监督,坚决打击企业和农户毁约、弃约等不诚信行为,维护企业和种植户的利益,打造风清气正的青蒿产业风气。

3.3 强化政策支持,营造宽松的产业氛围

强化用地保障,在确保基本农田“非粮化”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农户在园地、菜地、坡地和荒地上种植青蒿。 加强种植技术指导,确保青蒿稳产增收。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制定青蒿种植补贴政策, 政府和企业联动,共同出资,确保农户种植效益。 强化种植规模控制,避免恶性竞争和药贱伤农。

猜你喜欢
中间商永州市青蒿
我的同桌是『高人』
白米青蒿社饭香
与青蒿结缘 为人类造福
永州市零陵区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
This is my family
乌克兰强化网站中间商责任
永州市蓝山县竹管寺土话亲属称谓探析
TPGS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误解中间商
不一样的中间商 不一样的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