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馨月
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下,我国会计行业已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同时,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发生改变,这对高职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进行适当的改革和优化,合理调整会计专业的目标和方向,以适应新时代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对新形势下高职会计专业改革思路与途径进行探讨。
优化调整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应围绕培养目标与学生实际能力与素质展开。同时,通过对职业素质和核心技术的界定,对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计划。然而,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其教学理论与实际工作之间缺少联系,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阻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探讨新形势下高职会计专业改革思路与途径十分必要。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会计专业研究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然而,由于国内会计专业研究工作刚刚开始,并且大部分都是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因此造成国内会计专业研究缺乏地域特色,在研究手段上也不够创新。例如,会计研究方法更侧重于经验研究,并将经济理论运用作为主要内容。一般是依据文献确定的课题,导致研究课题过于密集,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改革不相符,会计理论研究停留在表层,过于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所以,立足于我国实际发展状况,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理论与研究成果体系,是今后会计工作者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国家政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给会计研究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在互联网的影响下,给传统会计核算带来了新的挑战,智能化技术与组织结构变化也对会计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会计与财务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充实了未来会计工作者的研究内容。相关会计工作者应运用社会学、生态学以及人类学等多个领域的理论知识对会计问题进行研究和阐释,运用会计经典理论解决其他领域面临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研究。但无论如何,会计经典理论都是发展的根本,因此要按照会计研究原则,强化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对现有会计理论不断进行补充和改进,从而为培养会计人才提供知识基础。
(一)专业课程脱离社会实际
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是当前会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以信息技术开展会计工作已是现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然而,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其课程内容与现实脱节,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很难与现阶段经济发展相适应。此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性教学,与之相应的实践性教学内容比例偏低。因此导致学生出现理论知识比较牢固,但实践技能较为欠缺的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全面发展。
(二)会计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
首先,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课时在设置与分配上不够合理。在会计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理论教学内容较多,缺少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当今时代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不相符。
其次,实训课程的设置存在一定缺陷。开设实训课程的目的和本质特点不明晰,实训的方式比较简单,多是教师操作,学生模仿,既不能起到预期的实训效果,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导致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识仅限于表面。
最后,评价体系的设置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开展评价,评价结果不够客观。此外,评价内容一般以考试结果为主,缺少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从而造成教学评价缺少科学性和全面性。
(三)教学思想与方法相对落后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教学理念和方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首先,部分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忽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的个性、观点缺少相应的自由发挥空间。
其次,部分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方式的掌握。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持续推进,部分教师对多媒体、计算机等的运用水平存在一些问题。其仍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新方法的有效性和指导性,甚至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只能将其作为演示课件来使用,未能充分发挥其真正的教育价值。
(一)知识目标
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知识目标是指与文化有关的基础知识,以及与现代科技成就有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在高职院校中,文化基础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开发也在不断加速,倘若会计专业人才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则有可能被时代所抛弃。除此之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流,所以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专业知识是指高职会计人才在工作中必然要运用的一种知识和能力,它与技能运用和业务开展有直接联系。
(二)素质目标
素质目标主要包括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所谓职业道德素质,是指要具备严谨、科学的三观和价值取向,同时还要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敬业精神,能够在团队中主动进行合作,充分体现出自身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同时自觉按照企业规章制度和行业道德规范进行工作。而文化素质是指掌握相关的人文科学知识,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是在社交活动中,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特定环境。
(三)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是指在履行工作职责时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在執行每日有关工作时所要运用的职业技能。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尤为重要。语言交流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独立研究能力等都是能力目标的构成要素。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定位与普通高校不同,其是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应用型人才,因此,应对人才的实践和操作培训予以重视,建立与岗位需求相符的培养目标,并以此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
(一)推进教师培训,改革课程内容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所以,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首先应立足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常规的教研大会和专家讲座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线上讲座、网络课程等多种培训形式来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此外,要把培训成果和教学成绩结合在一起,与教师的个人福利和职称评定相结合,以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在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应基于课程内容开展全面调整和优化。一方面,适当调节理论和实训课程的比重。高职院校精简与实际岗位不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实践课程内容更加充实,促进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发展。另一方面,全方位更新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应强化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企业共同创新和设计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教学材料进行再设计,从而使学生能够胜任不同岗位的工作。
(二)建立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应该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完善课程体系。首先,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技术在会计领域的普遍运用,确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合理设置会计专业课程。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总课时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时间进行合理安排。要从专业课程的角度出发,把专业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放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位置,构建完整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为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应将管理型人才培养内容融入会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中。
其次,考虑到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应在会计专业中设置培养智能化人才的课程,从而培养学生不仅能够对各种经济事务进行分析,而且还能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分析经济业务,进而更好地了解企業的发展趋势,并全面掌握会计处理方式,更好地融入企业经营中,承担起会计工作的各项职责。此外,在构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时,也要增加与企业内部控制、财务风险防范等方面相关的内容,确保教学体系能够适应新时期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再次,搭建信息化的课程评价平台,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与评价。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移动终端等多种方式登录该信息平台,并评价教师的授课效果及课程的合理性,同时也可以查询评价结果。此外,还应重视过程性评价,并将其分为课程教学、顶岗实习以及校内实习等多种评价内容。另外,学校还应该从理论知识学习、合作能力等方面来实施全方位评价,以掌握学生学情,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调整,从而使会计专业学生能够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
最后,学校也可以实施“课岗”对接、“证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出“精财税、晓管理、懂分析、会评估”的智能化财务人才,以构建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在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中,教学方法起着决定性作用。会计专业属于实践性和实用性较高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首先,教师要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在充分发挥其出色的音画呈现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高效调动和引导,以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率。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模拟软件的作用,借助会计模拟软件平台,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财务数据处理和分析,发挥模拟实训的作用。
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将完备的项目案例当作基础,以程序化的任务清单作为引导,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实施,使学生在彼此交流和合作中,达到项目任务的目标。这既能够使会计处理的实践过程在总体上变得清晰起来,同时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想引导能力,使其获得自主发展和思考的空间。
(四)深化校企合作,开展顶岗实习
在高职会计专业改革中,学校应强化学生的顶岗实习,使其成为实践教学的补充。在毕业之前,学生应进入相关合作企业,将工作岗位作为学习环境,将企业员工作为导师,将实际工作任务作为学习对象,并在工作中逐步掌握会计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此外,为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学校也可以实行“一个学生两个导师”机制,聘请企业导师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训,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未来就业发展打下坚实的技能根基。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自己将来的职业,并按照自身特长和优点,来调节职业发展方向,从而为职业发展和前景规划提供指引。
(五)强化实训教学,构建虚拟平台
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重要课程。在校内开展实训教学课程,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全面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完成相关的会计处理工作。为增强模拟实训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学校应加快建立虚拟实训平台,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与企业共同建立符合实际岗位工作环境的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体验会计工作的本质。此外,由于学校部分实训课程与相关企业岗位有所出入,因此学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可以与当前一些新兴行业的岗位相匹配,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项目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自有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在模拟平台中实现相关操作技能的培训。
(六)完善评价体系,注重学习过程
首先,高职院校应全面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评价体系,使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等,随时登录并进行评价和查询。其次,高职院校要加强对过程性评价的改进,把评价内容分成课程指导、校内实训以及顶岗实习等几个部分,各部分又细分为学习情况、合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以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立体化评价。最后,学校应建立学生评价板块,通过多种角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并在智能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权重计算的方式,来获取可信有效的评价结果。由此不仅可以直观呈现学生在一段时期内的表现,也可以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准确反映给教师,以帮助教师合理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案。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并依据其评价与评估结果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形成动态调整的发展机制。
从高职会计专业的实际改革出发,学校应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强化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除理论知识的传授外,更要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强化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