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业务场景与数字员工深度融合应用探索

2024-03-31 07:13武树艳
今日财富 2024年8期
关键词:财务数字智能

武树艳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财务共享模式下业务场景建设与数字员工应用技术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大型企业集团H公司为例,探讨财务共享模式下业务场景建设与数字员工技术深度融合的实践过程和应用效果。研究发现,财务共享模式下业务场景建设与数字员工技术深度融合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和业务处理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未来,有关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财务共享模式下业务场景建设与数字员工应用技术深度融合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其应用效果。

财务共享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然而,传统的财务共享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信息孤岛、流程繁琐、重复性操作等。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员工技术逐渐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将财务共享模式下业务场景与数字员工技术深度融合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旨在探讨财务共享模式下业务场景与数字员工技术深度融合的实践过程与应用效果。

一、财务共享传统运营模式

财务共享是指通过建设银企、费用、资产、合同、总账、报表等共享核心模块,依托任务管理、影像管理、门户网站、移动应用等底层应用系统,将集团公司分散在不同地区、不同板块的易于标准化的财务业务集合到同一个地点的一个系统平台集中处理的运营模式。由经办人自助发起费用报销及对公付款等业务申请,系统按照预设流程把申请推送至各级业务领导进行审批,审批完成后由共享财务进行稽核并完成款项支付、账务处理及报表生成等工作。从而实现风险防控、效率提升、业财融合、决策支持四大目标,推动财务转型。

二、数字员工应用实践及发展趋势

在数字化转型工作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工业企业、消费场景等深度融合,加速推动产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变革与重构。数字员工是指能够投入企业生产和服务、以虚拟人形象存在、替代或协助人类工作的一种软件应用服务。

(一)数字员工技术发展现状

数字员工能够投入企业生产和服务,以虚拟形象存在,替代或辅助自然人类工作。虚拟人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各类虚拟人的应用,为数字员工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让企业经营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从自动化、信息化,迈向人格化阶段。

(二)虚拟人技术让数字员工走进大众视野

2021年,万科集团推出了首位虚拟员工“崔筱盼”,它可以与人类进行自然语言交互,为客户提供服务,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浦发银行数字人已经在多个业务场景落地,包括规划师、培训师、大堂经理、智慧柜员、数字信贷员等等,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2022年,招商局集团研发数字人平台-“招商如影”,并孵化了首位数字员工“招小影”,利用多模态人工智能技术,使得数字员工具备了与真人几乎一样的样貌和神态;2023年,广东机场集团宣布数字员工“小机灵”入职,以ERP机器人应用程序赋予其虚拟卡通形象,代替人工操作,如可办理出差申请、业务督办等工作。

(三)数字员工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发展的结果

数字员工是在企业丰富的数字化业务系统基础上,以RPA自动化应用技术为核心,结合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实现智能化,并进一步借助虚拟人技术,将智能化服务程序装进虚拟人的躯体,进而实现躯体的人格化,为每一名企业员工提供数字孪生虚拟伙伴,这是企业数字员工技术的发展脉络。企业广泛深入地提升数字化业务能力,是数字员工技术诞生的土壤。

(四)数字员工业务运营与管理平台的建设

基于财务体系的数字员工技术业务运营与管理平台,是企业开展数字员工技术建设与应用工作的必要技术基础。据深入调研,国内外多家知明IT研发供应商,都在基于行业标准研发数字虚拟人相关产品,但面对集团多元化业务生产经营领域,其适用性、灵活性及可拓展性远远不够,其支撑业务运营能力也较薄弱。可见,数字员工业务运营与管理平台“买不来”,自主研发是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业务场景与数字员工融合的背景

企业在加速财务信息化和数智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具体挑战如下。

(一)业务流程方面: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业务流程没有完全打通,业务运营还存在粗放运营的情况,企业内部的数智化意识和工作水平有待提高,数据和技术统一的工作积累和沉淀也存在较大的不足。这些挑战需要面向未来系统性地思考和解决,以应对未来“数字财务”的发展要求。

(二)多元业态方面:企业集团多元化发展模式下,多种业态核算差异较大,数据方面手工操作多,数据分散、数据资产缺乏沉淀,使用率也不高,共享财务及业务使财务人员面临众多重复、繁琐的基础工作,无暇致力于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三)信息孤岛方面:企业集团各板块业务信息化系统繁杂,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数据传递效率低下且数据质量无法保证。

面对上述情况,企业急需发展数字员工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操作错误,有效打通数据孤岛,降低人力成本,增强流程管控力等。

四、业务场景与数字员工融合的可行性

(一)技术可行性:数字员工的技术基础主要依赖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目前,这些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数字员工项目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进行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满足企业对于高效沟通的需求;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和挖掘海量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云计算技术则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和处理,降低企业的IT成本。

(二)经济可行性:数字员工项目建設可以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收益。首先,数字员工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数字员工可以替代部分传统的人力岗位,减少企业的人力投入。同时,数字员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业务处理时间,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其次,数字员工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数字员工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商业机会,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此外,数字员工还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三)社会可行性:数字员工项目的建设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高效、便捷、智能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数字员工制造技术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诞生的。通过数字员工的推广应用,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数字员工还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五、业务场景与数字员工融合的目标

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业务场景,构建高效、智能的数字员工系统,支撑企业集团数智化场景全流程建设,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控制经营风险、简化系统操作、提升员工的满意度。

(一)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数字员工将能够自动处理和执行重复性的任务,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

(二)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数字员工应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适应不同业务需求。系统应支持模块化设计和快速开发,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功能扩展和定制。

(三)数据驱动决策:数字员工将收集、分析和利用大量的数据,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系统能够发现问题、优化流程,并进行实时的业务分析。

(四)用户友好的界面:数字员工应该具备直观、易用的用户界面,使员工能够轻松上手并快速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界面设计应注重用户体验,提供个性化的设置和自定义选项,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五)安全性和可靠性:数字员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应采取各种安全措施,确保系统的数据和操作安全可靠。同时,系统应具备高可用性和容错性,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六)持续改进和创新:数字员工项目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应与员工和其他相关部门保持紧密合作,不断收集反馈意见,并进行系統的优化和升级。同时应关注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及时引入新的技术和理念,推动项目的创新和发展。

六、业务场景与数字员工融合的内容及创新点

通过对现有业务梳理,融入虚拟数字人、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义理解领先的人工智能能力,利用先进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整合技术,进行核心AI能力建设,并通过能力复用打造虚拟人大屏交互、虚拟人智能交互机等,赋能展厅智能BI及自然人替代工作。

(一)智能BI:用于智能BI的数字员工,可与视察领导进行简单的语音交流,并能够结合智慧财务大屏看板及共享系统数据信息,回答领导提出的问题或进行智能讲解。

(二)基础运营:用于基础运营的数字员工系统,可对新建账套组织、客户、供应商、用户权限等进行数据添加,借助OCR数据识别提取功能,在财务共享系统中自动完成新增、修改等工作。

(三)智能填单:用于智能填单的数字员工,可借助OCR技术识别抓取合同、发票等关键信息,自动填单,提高用户体验感。

(四)智能结账:用于智能结账的数字员工,可于月末自动完成结转成本、结转损益、报表出具等工作事项,并将完成情况进行汇报。

(五)智能审核:用于智能审核的数字员工,可基于大数据风险分析,独立完成审核工作,替代自然员工完成单据及报表的审核工作。

(六)智能付款:用于智能付款的数字员工,可根据前端单据自动完成付款单提交、审核、提交银企付款等全链条工作。

(七)智能对账:用于智能对账的数字员工,可于月末自动出具余额调节表,实现银企直连,与银行对账单精准对账。

(八 )智能记账:用于智能记账的数字员工,可将审核完成或交易成功付款的单据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完成记账工作。

(九)智能决算:用于智能决算的数字员工,可从财务共享系统提取决算数据,填写到财务决算软件中,自动导出并保存决算数据文件。

(十)智能客服:用于智能客服的数字员工,可以实现跨系统查询,提供更加精准的咨询服务。在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解答客户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快速收集合规有效的数据。

(十一)智能培训:用于智能培训的数字员工,可利用语言模型和企业级数据结合,打造“人机对练+实时指导”的一站式培训模式,实现随时随地轻松学习。

(十二)数据分析:用于数据分析的数字员工,可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七、业务场景与数字员工融合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一)技术风险:目前人工智能在垂直领域的应用还不够精准,可能会带来研发风险。应对措施:加强与互联网头部企业及高等院校的合作,做好技术公关。

(二)系统风险:财务系统架构复杂,新的业务模式与旧的标准化产品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巨大的开发工作,可能会产生系统BUG及不稳定因素。应对措施:加强项目管理,结合企业现代化共享财务场景,做好项目建设规划工作。

(三)政策风险:会计数据标准化试点建设无论技术角度还是业务模式都存在较大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带来既有功能变更或二次开发的风险。应对措施:加强政策解读,适时调整建设方案。

八、业务场景与数字员工融合的经济及管理效益

(一)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数字员工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数字员工系统可以快速地处理大量数据,提高企业的数据处理能力,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生产效率。

(二)降低人力成本方面:数字员工可以替代部分传统的人力岗位,减少企业的人力成本。同时,数字员工不需要支付工资、福利等费用,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三)提升决策效率方面:数字员工可以实时收集、分析和处理各种业务数据,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通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数字员工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商业机会,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优化业务流程方面:数字员工可以对企业的各个业务流程进行智能优化,提高流程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对流程的持续改进,数字员工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精益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提升客户满意度方面:数字员工可以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升客户的满意度。通过对客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数字员工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六)促进企业创新方面:数字员工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持,帮助企业发现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点。在数字化的背景下,数字员工将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数字员工项目建设能够助力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向社会及行业竞争对手展现出企业数字化建设能力,提升企业影响力。同时,数字员工项目建设将会沉淀出数智影像、电子档案、智能支付等多项共享垂直领域应用产品,结合现代化共享场景建设趋势,将会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作者单位:河北建投智慧财务服务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财务数字智能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答数字
水利财务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