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共享中心建设*

2024-03-31 17:01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4年1期
关键词:校区财务人员中心

周 婕

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 南京

一、引言

现阶段,高校经济业务日益复杂,出现了跨区、跨市兴建分校区的热潮,校区间的财务工作面临着地域性、安全性、效率性等诸多挑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严格要求。科学合理的财务共享中心可以规范高校的财务、业务流程,实现分散的业务单元集中化,以及多个校区的集中核算、信息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实时共享。因此,高校应加强财务共享中心建设,重构组织机构,促进高校业务和财务资源的整合,全方位覆盖管理工作,有效建立各校区财务协同联动机制,提供高效便捷的财务服务,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服务与保障,实现高校财务转型。

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信息共享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已实现了财务信息化管理,但受到信息化建设认识的局限性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其信息共享水平有待提高,即高校的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分散,财务处理系统信息孤立,各业务系统互不兼容,信息数据无法相互联通与反馈衔接,使得教职工、学生、科研信息、教学信息等基础信息数据需要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中反复录入,难以保持信息数据的一致性和精准性。同时,高校不同部门的信息数据协调共享性较差,存在数据统计口径和信息更新不及时等现象,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使相同的信息数据存在较大差异,数据分析和资源分配与高校的实际状况不相符,严重影响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严谨性和精准性。

2.财务流程繁多,效率低下

虽然高校分校区均按照统一的财务政策来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但在实际业务处理时却存在相互独立、资源分散的现象,有些核心的风险因素存在管控不力的情况,产生了较大的财务风险,且部分高校在设计相关流程时没有考虑成本效益、信息管理平台兼容等方面的问题,仍停留在理论层面,使得各校区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存在较大差异。

3.组织结构、权责划分不清晰

当前部分高校的组织结构、权责划分不清晰,财务管理工作交叉,仍按照传统的劳动分工呈分散结构,容易因权责不明而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加大了高校财务管理的难度,降低了资源整合力度。比如部分高校的研究院、后勤部门、二级学院、资产部门等均配备了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人员,但各下属机构的管理方式并不统一,造成高校总部的财务管理部门无法对下属分支机构进行有效的财务控制,无法及时获取相应反馈,影响了信息数据的传递效率和资源整合力度。

4.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覆盖范围偏窄,无法对各院系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约束。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往往涵盖多个职能部门,而各职能部门均有自己的财务处理流程,无法统一领导和监督,影响了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决策工作,也无法与高校财务共享中心进行有效衔接。

5.人员配置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高校跨校区的财务服务方式普遍存在财务效率低下、财务会计信息数据不准确、财务信息处理成本较高、总部财务管控力度较弱的现象。同时,有些高校分校区的人员配置结构不够合理,基础财务人员配置较多,管理会计人员配置较少,无法很好地完成财务共享中心对接、信息采集、业务梳理分析和流程再造等工作,且财务人员对业务存在理解偏差的问题,均容易导致不同校区财务人员的履职状况出现较大差异。

三、高校财务共享中心构建要点

1.搭建共享平台,促进信息化向共享化转移

对拥有多个校区的高校来说,构建统一、支持多组织层级、多账簿处理的财务共享中心至关重要,实行专业、高效和集中的财务共享模式是大势所趋。因此,在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高校应当设置与大数据同步的财务信息管理部门,搭建共享平台,强化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打破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业务和财务的统一集成处理,促进信息化向共享化转移。

具体来说,高校应当重点考虑财务管理需求和战略需要,将预算管理体系、科研项目库、教职工资源库、学生信息数据、资产管理数据库、合同票据等管理模块融入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框架,衔接各部门业务系统的数据接口,促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科研、教务、人力资源、资产等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确保校内各管理机构、院系、区域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之间信息数据的无缝对接和流转,实现数据共享和统一联动,以及高校资金、费用和管理程序的自动化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可以自动挖掘、整合、处理和分析海量的信息数据,按照设置好的运行程序来生成相应的基础性会计报表,实现对财务工作的自动化处理,减少高校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高校财务人员也可借助财务共享中心,随时随地查询所需的信息数据,及时与各职能部门沟通,向上下级传递信息数据,掌握各分校区的财务处理进程和财务决策执行状况,全面提升高校信息传递的时效性,推动高校管理扁平化发展,构建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财务共享中心。同时,高校应当借助防火墙、虚拟专用网络、数据加密等技术,全面提高自身网络环境的安全性。

2.统一流程标准,促进高校会计处理标准化建设

会计处理标准化建设是指高校建立财务会计相关信息数据基础标准,使信息数据源头规范,有助于构建统一的财务共享中心。因此,高校应当统一流程标准,重塑业务操作流程,实施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作业,构建信息化决策机制,促进高校会计处理标准化、精细化、简单化发展。

第一,完善信息数据格式。高校应事先调研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对接管理需求,完善编码体系,优化信息数据格式,确保财务信息数据与业务信息数据在通用部分统一标准,比如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姓名、卡号、项目执行编码等基础信息均采用统一标准,有助于信息数据的快速筛选、高效提取和便捷查阅,且财务人员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和加工整合数据信息时,也需要在不同的会计主体中采用统一的会计科目和经济分类,应尽可能减少数据转换时间,全面提高数据转换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保证后续财务决策分析的准确性。

第二,加强财务信息化平台的标准化设计。高校在完善财务工作流程及开展财务的标准化设计时,应当根据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特征,对财务共享中心的所有业务进行标准化处理和规范化操作,将各业务单元集中在共享中心,优化相应报账流程,构建一个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标准化业务流程体系。同时借助标准化的财务共享中心,实现业务流程电子化,以及线上制表、审核、批准,使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从事后核算转变为集事前预警、事中监控和事后核算为一体的全过程管控模式。

第三,建立数据管理体系。高校应当根据自身财务信息化建设情况,构建数据搜集体系、数据换算体系和数据存储体系,设置专门的对接入口或模块扩充接口,并建立规范的标准化手册,将财务共享中心的业务流程有机嵌入系统,优化运行程序,密切关注核心指标。

3.重构组织结构,促进高校业务和财务资源整合

财务信息的集中管控是以资源为“基石”,实现财务风险防范。为了更好地推动业财一体化,促进业务和财务资源整合,确保资金高效运用,高校应当结合现有的财务组织架构重构扁平化的组织机构,尽可能减少学校的管理层次,整合内部资源,精简业务流程,持续提高财务信息化水平,有效降低财务运营成本,提升财务工作效率。

同时,高校可以重新划分会计核算部门、预算管理部门和综合管理部门,形成业务财务部门和战略财务部门。业务财务部门主要负责高校的财务核算和预算管理,根据项目经费来源科学管控项目,有助于教职工查询相关信息数据和使用教学资源;战略财务部门负责管理会计工作,即搜集、提取、分析财务会计信息数据,帮助高校管理层做出正确决策。

此外,高校应当将各分校区作为一个整体,把事务性和同质化的工作列入财务共享中心,根据财务内容划分工作模板,通常分为费用报销审批组、资金核算组、应付账款处理组、应收账款处理组等,与各分校区相关的财务会计工作交由相应校区处理,保证分校区不同的业务流程可以在财务共享中心的监督管理下进行,从而强化总部对分校区的财务监督。

4.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制度全方位覆盖管理工作

高校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过程中,应当全面考虑当前国家相关财税法律法规和其他政策要求,在法律允许的范畴内建立规范的制度和实施路径,详细制定会计核算、业务处理、项目绩效考核等制度,确保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统一化、标准化。同时,高校可按事项性质在财务共享中心制定账务、业务处理流程规定,明确具体事项的处理步骤、责任部门、责任人、岗位职责、岗位权利和义务、管辖范围、会计处理原则等,在财务共享中心内部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员工严格按照财务规章制度规范自身行为,提升内部控制水平,有效防范风险。在财务共享中心向扁平化管理过渡的过程中,高校应当重新对其进行评价,制定标准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在财务管理体系框架规划的指导下梳理、比对和分析财务管理制度的不足并加以完善,以保障各项制度的可操作性与合理性。

5.强化人才培养,促进财务人员信息化水平提升

随着当前高校内涵式建设的纵深推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重点从业务型和审核型转变为管理型和服务型。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后,高校财务人员应当及时转变观念,主动学习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从复杂、重复的财务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机结合高校的财务数据资源和办学教务资源,全面提升财务信息化水平和高校服务发展办学水平。

同时,高等院校应当强化人才培养,将财务人员分为基础财务会计人员、管理会计人员和战略会计人员三种类型,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培养计划。其中,对于基础财务会计人员,高校应当要求其掌握合同票据审核和账务处理方面的工作;对于管理会计人员,高校应当要求其为其他分校区提供专业的财务咨询和财务分析工作,主动融入业务部门,加强对内外部的财务协调;对于战略会计人员,高校应当要求其参与管理层面的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等工作,辅助管理层制定重大决策,使其把握财务共享中心的总体决策、运营方向和高校整体的发展战略等。

此外,高校应当培养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服务能力,加强财务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促进财务人员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定期开展财务信息技术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员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大数据思维,招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的财务人员,组建专业的领导团队,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标准及有吸引力的奖励制度,激励员工参与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工作。

四、结语

高校具有教育和科研等职能,其财务会计业务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因此在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方面存在较大难度。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从信息共享、统一标准、资源整合、降低成本等方面搭建财务共享中心框架,促进信息化向共享化方向转移,以及高校会计处理的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财务共享中心的积极作用,提高高校整体管理水平,全面推动财务管理从核算型向价值创造型发展。

猜你喜欢
校区财务人员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