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初探

2024-03-30 03:24江苏省南通市北城小学纪应华
新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创设法治道德

□江苏省南通市北城小学 纪应华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特点,创设基于儿童已有生活经验的真实问题情境,借助问题驱动,促进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深度学习,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激发儿童的思辨,让学生思考、理解、感悟、体验、探究、生成,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成新问题,学生愉悦探究,融情入境,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共同发展。

一、问题情境的阐释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需要通过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生活场景中的问题来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乐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涵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道德与法治课的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德法课堂中构建基于学情的真实生活情境,让体验活动在情境中展开,用启发性、思辨性、发散性的问题来进行课堂教学,借力问题驱动,螺旋层进,构建问题导向下的情境教学,指向儿童思维品质的提升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意境。

二、问题情境的缘起

小学德法学科是一门实用性的社会科学,其中的知识内容偏向于理论性,不少学生在理解这些理论知识,践行知识教导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学生对小学德法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小学德法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增强学生主动学习道德认知的兴趣。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我们可以通过问题情境使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相互碰撞,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生长,从而使德法教学从校内延伸到学生日常生活。在生活场域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强化道德认知。教师在德法课堂中要从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材的编排体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学生道德知识的学习、情感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形成一个个问题链,借助问题驱动,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问题情境的创设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一方面它比较容易理解,能够充分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它能够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实践意识,培养学生从《道德与法治》教材到道德选择的迁移能力。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例如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欢欢喜喜庆国庆”一课,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来深化学生对国庆节节日知识的认知。考虑到小学二年级阶段的学生通过幼儿园、小学一年级对国庆节相关的知识有一定的认知,他们好奇心比较重,理解能力亟待提升,生活经验有待进一步丰富。因此教师在基于生活性创设问题情境时,就可以结合本章节的内容,为学生引入如下生活性问题情境:教师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问学生,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是哪一天?没错,就是十月一日。同学们,今年的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现在小军和小云准备制作一张电子小报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可是他们两个不知道在小报上写哪些内容,大家可以帮帮他们吗?这一问题抛出之后,学生开始回答,有的说要画上五星红旗和国徽,有的说要写出国庆节的由来……紧接着教师再追问:我们的五星红旗是由哪些元素组成呢?我们的国庆节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国旗和国徽?什么情况下我们要唱国歌?通过这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学生对国庆节的相关知识有了一个深入的认知,激发了学生的国家意识、爱国情怀。

2.捕捉时代热点,创设问题情境

时代热点是学生课余生活关心、讨论、研究的话题,教师要善于捕捉时代热点。创设具有时代性的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感知到道德与法治中内容的丰富性、实用性和价值。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内容要链接最新的研究成果、科技发展动态,结合近期的新闻热点等,向学生传达最新信息。

例如,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中“万里一线牵”一课,教者就可以结合新时代的通信新生事物——5G、光纤通信、卫星电话、芯片等,让学生从时代新事物中体验到我们这个时代“万里一线牵”的发展样态。首先教师为学生出示课件——5G基站图片、疫情期间国内外的亲人新年祝福、线上教学、网络视频会议、无人驾驶、远程会诊等情境,并向学生“求助”,这是什么?学生开始思考,教师提示——这是我们国家的5G基站,有了它,我们可以实现人机物的高效互联,改变了人们的沟通、交流乃至整个生活方式。学生能够从这一时代性的问题情境中获得对“万里一线牵”的直观认知。

3.设计角色扮演,创设问题情境

角色扮演在德法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价值,当一些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积累生活体验,填补经验盲区,实现经验的自主建构,实现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唤起,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体验。

例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生命最宝贵”一课,在教学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时,教材中设计了体验五分钟妈妈的角色体验活动,如果教师简单走过场,让学生体验,可能往往起不到教育的效果,甚至笑场。妈妈孕育的艰辛是学生的经验盲区,缺乏生活经验的支撑,课前教师可以设置项目化学习,学生调查了解妈妈怀孕时的反应、感受、体重的增减、饮食的变化、遇到哪些困难等等,让学生初步感知妈妈怀孕时的不易。课上,再通过小组交流课前调查的结果,组员相互补充,大家产生共鸣,进一步认识到孕育的艰辛,生命的来之不易。最后,全体同学进入体验妈妈的角色体验环节,每个学生将书包里装满书本,挂在胸前模拟怀孕时的妈妈,分步体验“妈妈”弯腰捡拾东西、弯腰系鞋带、趴在课桌上休息。此时此刻,孩子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宝宝”的安全。教师问:平时完成这些动作感觉困难吗?当你变成怀着宝宝的妈妈时,做这些动作感觉怎样?刚才我们只体验了短短五分钟,就觉得很累,如果让你扮演妈妈的时间变成五个小时、五天、五周、五个月,你的感觉会怎样?而妈妈从怀孕到生产,需要十个月,你有什么想说的?你有什么想和妈妈说的?通过角色体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爸爸妈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我们的生命是宝贵的,是来之不易的。

4.巧用微型视频,创设问题情境

微视频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直观、互动、跨越时空是微视频的主要特点,将问题蕴含于微视频,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化解教学重点难点,而且能够活跃课堂学生气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融入教学视频情境之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例如,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中“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教师先播放2021年3月18日中美高层战略谈话的一段视频,问:看了视频,听了中方代表的发言,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得出中方官员的发言沉稳大气、据理力争,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国外交人员的风采。教师:那你们知道在120年前,中国在国际上是怎样的吗?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1901年。教师播放签订《辛丑条约》的视频,问:他们谈判的目的是什么?谈判的结果怎么样?教师:时间不过百余年,一样的辛丑年,不一样的会谈结果,面对这两种不同的画面,你们有什么向说的?教师通过视频呈现“两个辛丑年”的视频画面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问、对比、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初步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史实,深刻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祖国的强大,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伏笔。

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科核心内容、班级学生的特点,精心创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情境和探究活动,激发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一个个问题情境中解决遇到的道德问题。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提出真的问题,解决真的问题,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儿童良好的德行。

猜你喜欢
创设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