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南关小学 许素芹
情感教育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能够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环境,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与学生增进情感交流的一种教育理念,主张通过优化学生的情感达到开发学生智力、调动学生思维的效果,是完整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将成为构建学为中心课堂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提出要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语言储备、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方面的综合进步。因此,在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应实施情感教育,使学生真正爱上语文、主动学习语文。本文从实施激趣策略,唤醒内在学习动机;实施情境教学,优化学生情感体验;组织赏识教育,保护学生积极情感;坚持生成教学,促进师生情感交互四个方面阐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实施情感教育。
激趣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探究欲望,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学习语文,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激趣教学策略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好充分准备。
皮亚杰在“玩中学”理论中证明,游戏是促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重要策略之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能够切实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将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设计游戏活动,以“玩”激趣,使学生顺利产生学习动机。
例如,在《操场上》识字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表演游戏,让学生在讲台上做出某种动作,如跑、踢、跳等,其他学生据此猜测表演同学模仿的运动项目或动作技术,每说出一个关键词便可以在黑板上写下相应的汉字,结合表演行为联想汉字结构、结合运动经验学习汉字读音,从而在游戏活动中顺利掌握汉字的写法。由此,可以切实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能够在游戏活动中展开丰富的联想,有效内化字词知识。
很多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难以产生积极情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能学到实用的语文知识,只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反复巩固语言记忆,因此存在学习效果不佳、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设计语用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支持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主学习语文,从而切实优化学生的语文认知状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我们与环境”口语交际活动中,教师要提前引导学生搜集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矛盾日益尖锐的原因等相关材料,并在口语课堂设计主题演讲活动,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说明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主动表达自己在爱护生态环境方面付出的努力,以及未来在现实生活中会做出的具体改变。课前准备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搜集语言素材,认真思考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是如何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初步列出演讲稿的内容、思路等,然后自主填充演讲素材、讲述自己的论点,在主题演讲活动中主动分享自身的成长体验。这样一来,学生便能根据语用实践需求去搜集语言材料,在课堂上自主迁移语用素材,真正实现有效学习,同时在丰富的演讲活动中不断加深情感体会,自觉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小学生爱玩、好动,而娱教资源兼具娱乐与教育性质,同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情感体会的重要媒介之一。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娱教资源实施情感教育,使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产生求知欲与好奇心,主动学习相应的语言知识。
例如,在《传统节日》识字课教学中,教师利用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主题歌曲拓展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学唱歌曲,在歌曲欣赏与表演活动中产生学习兴趣,自主认读汉字、学习文化知识。另外,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这一优秀的综艺节目,使学生在观影活动中了解我国重大优秀典籍编撰史,学习我国优秀的国学经典代表作,以切实开阔学习视野,增加文化积累。
整体来说,激趣教学策略的实现方式是多元的,当小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之后,能够普遍形成丰富的情感,同时在语文学习中展现出能动性。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喜好和个性特点实施激趣教学策略,切实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提升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做好充分准备。
实施情感教育的基本方式便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和育人环境,使学生在具体的环境影响下产生丰富的情感,由此进行语文知识探究。新课标提出,语文教育应该是在多元化的情境中展开的,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采用情境教学策略落实情感教育,切实优化教学环境,为促进学生的情感发育做好充分准备。
新课标强调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实现深度整合的具体意义,主张教师自主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信息化情境,顺利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能力,使学生全身心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自主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视听感知,达到优化学生情感体验的目的,使学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自主探究语文知识的内涵。
例如,在《观潮》一课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缺少直接体验,没有亲自到浙江观看过钱塘江大潮的自然景观,只能根据作者的描写展开联想,但是这种联想缺少现实根据,无法在学生脑海中产生具体画面。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利用网络博主拍摄的钱塘江大潮视频导入本课知识,使学生自主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探究作者的写作手法与表达方式。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便可以在信息化情境的启发下主动阅读课文,在直观的情境体验下联想课文内容,感受课文语言表达效果。同时,很多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壮丽、奇妙、多变等产生了向往之情,而这种情感能够顺利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切实唤醒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真正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做好充分准备。
语文本就与学生的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小学生的成长经历都是十分宝贵的语文教学素材,而学好语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自主创设现实情境,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记忆关联起来,使学生在活跃的思考状态下主动学语文、用语文,由此落实情感教育,为提升学生的语文认知能力做好充分准备。
例如,在《风筝》一课教学实践中,教师让学生准备风筝这一道具,组织学生在学校内放风筝,观察风筝的造型,由此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直接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并引导学生结合放风筝的经历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主人公在放风筝时的心情,融入自己的情感。大学生在放风筝时心情愉悦、轻松、自在,能够通过情感迁移把握《风筝》这篇课文的情感基调,同时对课文中所描述的“做风筝”实践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表示会在课外按照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再做一个更好的风筝。由此,本课教学切实优化了学生的情感体会,有效激发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的阅读记忆,使其在生活情境下自主迁移阅读所得。
表演本就是一种融合情感、语言、艺术创作的特殊表现形式,往往需要遵循一定的故事主线和逻辑思路去开展表演活动,同样是创设语言文化情境的重要方法,将切实丰富学生的情感体会。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自主创设表演情境,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表演创作、自由表达,从而真正为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好充分准备。
例如,在《牛郎织女(一)》一课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抓阄的方式确定参与本轮民间故事表演活动的人员,在准备阶段组织学生参与课本剧表演练习活动,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塑造人物形象,在表演活动中自主梳理故事线索和情节发展。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在此过程中,不管学生是否参与角色表演活动,都能集中注意力观察和思考,全身心投入情境中,心情也变得放松、愉悦。由此,可以切实优化小学生的情感体会,促使学生深度阅读,自主品评我国民间故事的特点及其人文寓意,感受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识教育是通过必要的赏识、鼓舞等唤起学生的积极心理倾向,使学生由此产生自信、自尊,同时在赏识活动中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情感教育策略,也是转变学生学习形式的有效方法。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赏识教育策略激励学生、鼓舞学生,使学生自信、乐观、积极地学习语文,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学习情感与意志品质,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做好充分准备。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以下方式优化赏识教育的实施效果:
第一,坚持实事求是的赏识原则,不可为了赏识而虚构事实,也不可使用溢美之词,避免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和心理惰性,鼓励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第二,坚持多元赏识、及时赏识的基本原则,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保持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重塑学习自信,切实发挥赏识教育的激励作用。
第三,坚持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既要赏识全班学生的整体进步,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要面向学生个体进行激励,使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并自觉完善个人学习过程与结果。
例如,在《慈母情深》课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在课文阅读探究与语言分析时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尤其是在分析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与呵护时,能够动情地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情感体验十分充沛,取得了理想的阅读效益。对此,在课堂上,教师利用赏识教育表扬了学生在课文阅读活动中的能动表现,肯定了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同时表扬了学生具有情感共鸣能力,使学生由此肯定课堂学习效益,由此启发学生自主总结学习经验。除此之外,教师客观赏识学生在课文阅读中的个性化学习表现,即赏识个别学生的朗读能力、文本分析能力、语言品读能力、阅读思辨能力等。由此,学生在赏识活动中产生更强烈的学习热情,主动进行阅读探究。
情感教育关注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互,是一种注重生成与动态发展的教学理念,主张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与真实效能进行情感回馈,通过必要的策略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情感交互与思想碰撞。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坚持生成性教学原则,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与效益采取具体的课堂教学策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促进生成性的情感教学:
首先,通过主题对话引导学生主动分享情感体验,使学生主动进行情感交流。在此方面,教师要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带动学生,使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由此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其次,设计多元化的朗诵、辩论、展示等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情感体验特点设计多元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鸟的天堂》一课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最初观看视频内容时都被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象所吸引,能够真正体会“鸟的天堂”这一主题词的意境,但是随着阅读探究活动的开展,学习兴趣日益低迷,产生了单调、乏味的情感体验。对此,教师再次播放相关视频,同时设计了“小导游”活动,让学生以《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为依据扮演“小导游”,试着推荐视频中“鸟的天堂”这一自然景观,思考如何才能让更多人爱上“鸟的天堂”。由此,可以切实加深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认知,顺利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于真正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与情感态度价值观。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能够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带动学生的智力发展。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自主采用激趣教学、情境教学、赏识教学、生成教学等策略,切实优化学生的情感体会,为促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