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玲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经济、科技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医院的发展方向和职能正在发生变化,由于新技术以及新思维的推动,智慧医院的发展更加呈现多样化。与智慧医院发展相关的新政策和新文件也逐渐被落实,如取消药品加成、按病种收费等政策也逐渐适应了智慧医院发展的节奏,远程就医、分级诊疗等为患者提供更方便服务的方式,更是促进了智慧医院的发展[1]。在经济方面,伴随着国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优质卫生保健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原有治疗为主的保健法,转变成为预防为主要内容的保健方法。当前人口老龄化正在加剧,医疗服务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传统的医院已经不能适应不断增加的医疗需要。再加上5G 技术的兴起,很多智慧医疗手段都能得到运用。
智慧医院的目标是为医护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智慧医院主要以电子病案系统作为核心,将各个科室联系在一起,包括检验科、影像科及收费系统,这样所开展的医疗服务更加方便。这些年各医院加大了与企业的合作,人工智能工程技术被广泛用于医疗事业,例如最新型的智能救护系统、远程诊疗系统等的运用越来越多。如在肺结节的成像诊断中,通过比较人工智能软件和成像医生的表现,发现两者在检出率上都达到了100%。然而,在敏感性方面,人工智能软件的表现却远胜于成像医生。这意味着人工智能软件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出肺结节的存在,而不仅仅是依靠医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人工智能软件在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方面的优势,以及能自动进行图像识别和分析的能力。因此,在肺结节的成像诊断中,人工智能软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智能医疗对于医学成像的优越性[2]。
智慧医院的服务是以患者为主体,有3 个特点。首先是互联网与医疗结合模式下的患者就诊服务,也就是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设置自动化的交款设备、化验单查询设备、手机端移动问诊设备,这样患者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挂号和就诊,有效节省了时间和空间成本。其次是“智能跟踪+诊断后辅导”,也就是通过互联网医院、云端门诊等方式,实现视频问诊,并对患者进行病情回访,还可以随时进行线上诊疗、智能跟踪、健康教育、用药提醒等。最后是“智慧停车+诊疗导航”;每个医院都具备自身的GIS 系统和系统地图,只要对其进行掌握,就能实现对患者的精确定位,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诊疗服务,节省来回的时间[3]。这样的智慧服务,能够将医院各项服务工作联合起来,使整个医疗流程更顺利地进行下去,数据的灵活化使用,能够让患者减少排队,保障医院的秩序,从而提高患者的就诊感受。
智慧管理包括运营、物流两部分。前者是管理信息化的内容,包括科研管理、手术智能化管理等,采用管理系统让管理更加细致。后者则是以云技术为基础,联合物联网做好预警工作,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开展[4]。实现信息化能提高医院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为实现智慧医院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
在“多院区”的运行态势中,信息互联互通是做好智慧医院的根本,但实际上智慧医院的建成不仅包括单向的信息系统叠加,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医疗质量的提升、患者服务的保障、信息化管理的完善等各项资源的有机整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医院并没有完全实现智慧化形式的发展,即使是已经实现智慧化建设的医院在此方面也并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细化分析来看,智慧医院建设更加注重互联网与医疗联合的方式,也就是说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医疗服务可以更便捷、更高效,患者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在线就医;不方便的时候还可以实现在线预约、通过互联网提前预约就医,智慧化医院的建设还能帮助患者实现手机付款,讲医疗知识推送给患者等。对于单一医院来说,因为无统一标准,所以在推动“智慧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各个医院很难从顶层对其进行全面的规划,通常都是由医院的信息科主导,在新需求、新技术、新应用的驱动下进行信息化的投资或更新[5]。从另一层面上来说,智慧医院的顺利建设必须考虑到数据信息共享的融合,其中包括基层医院患者医疗信息与三甲医院以及区域内医院患者医疗信息的共享。智慧医院的构建,也包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以患者为核心的智慧医疗服务全面覆盖。医院“一院多区”发展是以多院合并运行为根本,将改革创新作为动力,按照一体化发展主线进行;“一院多区”的有机融合和科学管理是实现医疗服务发展的源动力,更是保障医院竞争力、影响力增加的根本。
在智慧医院建设初期,医院会将重点放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会改善部分为患者提供便利的建设,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行政效率有所降低,因此医院的智慧化建设必须考虑到患者就医的各方面需求。也正是这样,让患者切实感受到重视,获得良好的医疗体验,才是智慧医院建设的实际意义。最近几年,国家卫健委连续在东中西部地区进行了“智能医疗分级评价”的试点,覆盖21 家医院[6]。从试点评估的数据中可见,对于5 级医院的智慧服务评价,应该加强家庭服务、患者保障服务、服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也就是说,目前智慧化医院建设程度尚未实现全面智能,尤其是就诊后的智能追踪这方面,对患者及时进行随访、对特殊患者进行家庭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我国智慧医院建设过程中,电子医疗档案的使用程度还不高,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当前我国三甲医院在医疗服务方面的功能多为3 ~4 级,而非三甲医院在医疗服务方面的功能多为2 ~3 级。相关研究表明,在现有的医学技术水平下,临床辅助决策方面是最缺乏信息化医疗诊断的,同时,医院急救服务与康复服务方面都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在辅助医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方面,与健康危机有关的信息报告和卫生应急管理是最薄弱的[7]。其中,医疗废物管理和基础设施管理的信息化所占的比重最小。
在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中,物流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这决定了资源之间如何分配才更加合理,从而保证不同诊室以及不同需求的人都能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源。这样一来能够有效粘合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工作人员的工作调性,促进工作完成的和谐性。但是,由于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现代化、信息化医院的建设还需要作出不断努力,才能打破传统医院服务的局限性,增加现代化意识,才能保证服务意识的进步,这已经成为智慧医院建设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8]。在智能物流建设中存在着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物流系统之间不能进行互联共享,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孤岛,缺少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链。因此,不能完成医院的启动、运作和管理工作,无法对整个过程进行信息反馈和改进。
当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并没有实现数据共享,整体资源共享程度较低,相关人员认识不到数据共享的重要性,无法为集约化建设提供保障。其次,数据众多再加上数据分散,数据维护耗时耗力,标准程度不高[9]。多院区数据联合系统没有落实到位,异地工作便无法完成。由于数据统计的分散性,报表无法实现及时归集,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就会缺乏根据,远程医疗工作无法完成,医务工作人员的任务量增加。
在原有基础上,应用系统化的方法对智能医院的构建进行顶层规划。智慧医院的构建中,系统工程方法可以应用于各个层面,包括设备规划、信息系统设计等。通过系统化的方法确保医院在设备完善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避免出现实践与理论不相符的情况。设备规划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和预算,制定合理的设备采购计划[10]。
在智慧医院的建设中注重临床结果的质量和准确性。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为了提供更好的患者服务,需要优化医院的业务流程和服务流程,并且开展精细化的医院管理工作。在智慧医院的建设中,技术创新是推动医院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竞争力,同时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以患者为本,重新构建全流程全方位服务系统。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基于此,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应该重点考虑“以患者为核心”全方位服务体系的构建,目的在于能够及时为患者提供更基础的医疗保障和更智能化的产品服务[11]。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整个过程是指在就医的时间线上,涵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各个环节。包括线下门诊、住院等就医方式,还涵盖了线上远程医疗、在线咨询等多元化的就医方式。同时,这个过程也包括院内和院外的就医系统,患者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及时、准确的医疗服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个医院都要对照评价,查找不足之处,在“家庭服务”“患者方便”“服务监督”“急救衔接”等关键节点上,从患者的主观满意度、患者的可用性等多个角度来考虑。
通过对医疗档案的无纸化、智能化和闭环管理,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效率。在医疗系统中,电子病案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而通过对档案信息进行无纸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医疗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把结构化电子病案当作建设智慧医院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项目,加强对电子病案的系统化管理和分级评估,进而实现对临床数据的深度利用。另外,对医生的合理用药、临床手术、术后护理等工作都要进行系统的评估,构建知识库,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并将其与电子病历系统相结合,帮助医生作出更正确的判断。该系统的构建能够为医生和护士提供智能提醒、辅助决策等服务,并实现医嘱、输血、用药等环节的闭环管理。
加强医院管理资源的规划与建设也是智慧化医院建设的重要部分,医院资源规划是指将企业资源计划的理念与技术与医院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根据用户的需求与运营的需要,“以终为始”,构建一个集成的、智能化的、统一的、高效的、互联的、信息共享的、综合的系统医疗资源管理平台。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医院的住院楼、门诊楼等每一栋建筑之间都能相关连接,并且医用药品之前也形成了电子标注,需要用到的时候都能及时找到,在这样的智慧医院里,实现智能管理与智慧化物质传输是非常高效的[12]。与此同时,构建一个自动化的业绩评估系统,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处理、分析、反馈,提高测量工作的满意度是非常必要的,一来能实现对资源的集中管理,而来能提升管理的整体效能,这也是医院资源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对临床信息和生物组的分析与研究,建立基于医学影像的数据研究与分析平台是不二之选。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医院积累了大量的患者的病案数据,为医师的医疗、科学研究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针对不同业务系统所生成的数据相互独立、信息复杂且难以有效利用的问题,构建包含业务系统层、临床数据中心层和临床数据应用层3 个层次的临床研究大数据平台。临床中心数据实际上说的是未经过改变的数据,智能化数据处理就是在某种特定逻辑下对原始数据进行转化,增强其实用性。不仅如此,数据的处理还应该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和科学严谨性,要将其建成专业的病理数据库。在该层次上,研究者可以实现数据查询、病例分组、患者跟踪、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工作,从而极大地提升研究的工作效率。然而,在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如何提高数据质量,保证数据安全,并保障患者的个人信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抓住5G 与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机遇,构建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协同联盟。智慧医院的建设目的就是要将各个医疗机构的信息网连接起来,构建出一个内部和外部相互连接的协作服务系统,保证患者的医学信息和服务能够在这个系统中高效地流动。5G 通信具有大带宽、低延迟、大连接等特点,在远程医疗、示教、监控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具有开放性、去中心化、匿名性、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特性,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医学信息的无法实现的困难,从而实现便捷和安全的医学信息分享,这2 项技术都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可以预期,未来智慧医院的构建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医院,而应该依托于医学联合体或医联体,借助新技术,突破不同医院之间的“围墙”,构建一个以患者为核心的云端协同载体。
医疗协作系统将”一院多区“管理模式作为载体,突破了院区之间的信息壁垒,进一步实现了跨院区患者之间的信息集成和互联互通,将就诊病案信息全面化的展示出来。尽管在”一院多区“的管理方式下,各个院区的数据也可以独自管理,院区自己设定管理权限,一方面既能实现医疗数据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又能体现出数据信息的保密性。院区结合自身实际管理方面的需求制定相关的质控流程和审批流程,数据共享的价值包括实现跨院区的病案借阅,给医院的病案科研提供数据参考,查询和利用。数据共享是实现院区之间协作的前提,也是实现跨院区会诊和远程短视频会诊的基础。各园区专家能够在需要时及时掌握患者在不同院区的就诊记录,高效实现病程研判和线上联合会诊,能够在黄金时间内挽救患者的生命。不仅如此,患者也能选择最近的院区提取病历信息,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流程。
综上所述,在对当前国内智慧医院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智慧医院发展的思路,通过重塑患者服务体系,深化电子病历智能应用等方式,促进医院资源规划建设,实现智慧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