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知信行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2024-03-28 21:15李晶晶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3期
关键词:知信行妊娠期糖尿病健康教育

DOI:10.19435/j.1672-1721.2024.03.003

【摘要】 目的 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知信行评分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新泰市人民医院住院的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疾病指导,干预组患者由专科护理小组成员给予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教育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知信行评分、血糖控制有效率、妊娠结局和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在知识、信念及行为上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巨大儿出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善围产期的不良行为,提升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关键词】 专科护理小组;知信行;健康教育;妊娠期糖尿病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3-0007-04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5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葡萄糖耐量异常[1]。GDM是一种高危妊娠,发生率居高不下,对妊娠结局带来的影响已经成为产科医师重点关注的难题。GDM在孕期会增加子痫前期、早产的发生概率,血糖过高会导致胎儿过大,引发难产,增加新生儿窒息的风险。由于胎儿过大导致剖宫产率上升,还会引发新生儿低血糖、入住NICU等风险。远期,GDM会让母婴双方罹患代谢综合征、超重与肥胖及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有研究证实,有GDM病史的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可高出其他女性7~10倍[2]。知信行理论认为,个体行为是以获取的知识为基础,信念作为支撑,最终产生健康/不健康行为。大量研究将知信行理论应用于疾病普及和健康宣教中,取得了良好效果。GDM患者缺乏正确的知识、对胎儿的过度关注、孕期活动减少及家人不正确的安胎观念,都易导致不利健康的行为产生。本研究将知信行理论应用于GDM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新泰市人民医院产科常规产检、确诊为GDM并血糖控制不佳需住院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年龄21~41岁,平均(32.5±5.3)岁;孕周12~31周,平均(14.9±2.7)周;15例胎次1次,24例胎次2次,10例胎次3次;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及大专28例,专科及以上12例。对照组年龄22~43岁,平均(31.3±4.8)岁;孕周12~33周,平均(15.4±2.5)周;12例胎次1次,25例胎次2次,12例胎次3次;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7例,高中及大专31例,专科及以上11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3];自愿参与研究者。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产科并发症;沟通存在障碍及无意愿参加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GDM健康宣教。入院后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内容包括GDM的病因、危害及如何配合治疗、控制饮食、运动锻炼及注意事项。告知定期复查的必要性,注意监测血糖的变化。出院后随访至产后6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依据知信行理论,由专科护理小组实施个体化健康宣教。

1.2.2.1 专科护理小组的组成

由科主任和护士长选出产科主治医师1名、主管护士2名、责任护士2名,组成专科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GDM相关知识培训,包括GDM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孕期管理等内容。细化小组成员职责,制定健康教育宣教单。专人负责干预措施、追踪随访及评价,指导并督促患者建立有效的健康行为。

1.2.2.2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

(1)知識获取。入院后由专科护理小组采集患者病史,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评估患者的知识体系,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与主管医师进行沟通,采取专人宣教,利用多媒体、微信、图画式健康宣教材料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GDM发病机制、对母婴的影响、血糖控制重要性、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指导等。小组成员将GDM的管理理念传达给患者,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知识体系。对接受程度较差的患者,要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帮助患者以有效方式控制血糖稳定。(2)信念产生。小组成员通过开展多元化健康宣教,应对不同文化层次患者的知识需求。利用微信群在线答疑,及时发送有关GDM的知识视频。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积极发挥家属的作用。妊娠导致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因人而异,护理小组要注意个体差异,给予积极的情感支持。(3)行为支持。责任护士要指导患者在关注自身饮食的情况下,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孕期内的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以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3]。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记录羊水量与胎儿发育情况,强化胎心的监护程度。由营养师针对患者的现有治疗方案,根据体质量、胎儿生长情况及血糖水平计算出每日需摄入的总热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做好三大营养素的均衡搭配,保证孕期营养的供应,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向患者示范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予以胰岛素治疗,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笔皮下注射,并告知注射后的注意事项,其间需要不断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出院时要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护理指导,微信群内定时发放GDM的知识视频,以1周为1个阶段,记录并上传血糖数值。妊娠中、晚期对胰岛素的需求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孕36周后胰岛素的用量稍下降,需根据患者生理需求及血糖水平的变化给予相应的药物指导。出院后随访至产后6周。

1.3 观察指标

(1)糖尿病知信行问卷。应用自拟的糖尿病患者知信行调查问卷进行评价,涉及疾病知识、饮食控制、运动及用药管理等条目,包括健康知识(100分)、健康信念(40分)、健康行为(35分),分值越高则患者的知信行程度越高[4]。(2)血糖控制有效率及妊娠结局指标。记录2组血糖控制有效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巨大儿出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入住NICU發生率。(3)患者满意度。采用新泰市人民医院自拟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共10个条目,总分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59分为不满意。

2 结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知信行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有效率、妊娠结局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巨大儿出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入住NICU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GDM是一种常见的产科合并症,对母婴代谢有近期和远期的影响。对患者实施知信行管理模式,可改变患者不良行为,使患者建立正确的治疗信念及态度,提高患者学习疾病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水平[5]

3.1 专科护理小组的积极作用

专科护理小组依托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强调行为改变的有效理论,将知识和信念的建立作为主要目的,将知识和信念转化为患者的主动观念,使患者自身孕期管理建立在有效的行为上,最终达到母婴良好结局。护理小组的成员将传统健康教育在内容、形式上做出改变,依据现有的文献、指南及专家共识,更新健康教育材料,更具有针对性,与GDM患者积极沟通,评估患者的个体状况,根据评估结果指导患者的血糖控制,增进与患者的情感联系,加强自身技能的提升。

3.2 增强GDM患者的知识和信念可改变行为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控制血糖,而饮食、运动、药物是控制血糖的主要方法。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因为孕期体质量增长,对胎儿的过度关注,对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等相关知识缺乏,心理上会产生抵触行为。错误的信念易导致损害健康行为的产生。利用知信行健康行为模式对患者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多数GDM通过饮食控制及适当的运动,可以将血糖控制在满意的范围。饮食上要遵循营养师的饮食搭配方法。妊娠早期所需热量与孕前相同,中期以后每日热量增加837.2 kJ,实行少量多餐、定时定量进餐的方法,多选用粗纤维膳食如燕麦片、荞麦面等,推荐每日摄入量25~30 g。膳食纤维具有控制餐后血糖上升、改善葡萄糖耐量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在运动方面,孕妇每日进行30 min以上的中等量运动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控制孕期体质量增长,获益显著[6]。运动时要选择舒缓的运动方式,主要指由机体大肌肉群参加的持续性有氧运动,如步行、瑜伽、游泳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时间宜为30~40 min,运动后休息30 min,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血糖水平<3.3 mmol/L或>13.9 mmol/L者停止运动。如出现腹痛、阴道流血或流液、憋气、头晕眼花等不适,要立即停止运动并与专科护理小组成员及时沟通。在药物治疗上,对于通过饮食、运动等疗法不能有效控制血糖范围的GDM患者,若在医学营养治疗1~2周血糖控制仍不佳,应尽早使用胰岛素,根据血糖水平进行调整,达到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以上行为对于患者的依从性要求较高。如何将“知-信-行”有效地联系起来,让患者意识到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而树立行为转变的信念,是支持患者进行改变的基础。知信行理论应用于GDM患者后,观察组在知识、信念及行为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这与国内学者[6-9]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3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有效率、患者满意度、新生儿结局指标[10]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中,患者多是有高危因素存在的孕产妇,以剖宫产再孕产妇居多,2组剖宫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产后出血7例(胎盘因素3例,子宫收缩乏力4例),观察组3例(子宫收缩乏力2例,胎盘因素1例),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该体系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评价,并基于评价结果制定健康教育方案。专科护理小组通过开展多元化健康宣教应对孕产妇不同文化层次的知识需求,利用微信群在线答疑,及时发送有关GDM的知识视频。建立患者之间沟通的平台,利用同伴教育推动患者知识和信念的建立。无论产前、产后,均应积极监测与控制血糖,教会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鼓励母乳喂养,做到尽早哺乳和按需哺乳。于出院后6~12周随访,定期测量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和臀围。通过定期产后随访,护理小组可指导产妇改变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及适量运动。还要注意有无低血糖或高血糖症状,有无感染征兆,评估新生儿状况,及时给予专业的指导,促进健康行为建立。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专科护理小组利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采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开展多元化健康宣教,应对患者不同文化层次的知识需求,将知识和信念转化为患者的主动观念,将孕期管理建立在有效行为上,最终达到母婴良好结局。

参考文献

[1] 李美红.高危孕妇孕期保健知识认知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22):5286-5289.

[2] 李燕,刘敏,王亚静,等.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胎儿疾病一体化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3):101-103.

[3]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8):561-569.

[4] 王明芳.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管理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5):445-446.

[5] 肖丽娅.延伸护理在淋巴瘤慢病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9,26(12):37-39.

[6] 王涛.知信行模式结合自我效能理论在孕产期预防保健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7):1332-1334.

[7] 王丽.关爱式健康教育方法在妊娠期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21):4812-4814.

[8] 罗秋红,周丽华,周少如,等.知信行评价体系指导下健康教育对产褥期初产妇负性情绪及母婴照护能力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9,11(5):416-419.

[9] 罗琳虹,洪勉辉,蔡静纯,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与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6,37(3):720-721.

[10] 喻晴.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饮食保健,2018,5(11):134-135.

(编辑:肖宇琦)

作者简介:李晶晶,女,本科,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知信行妊娠期糖尿病健康教育
城市老年人科学锻炼知信行及环境影响研究
基于JCI标准下哮喘患者个案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药食同源知信行及建议研究
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农村育龄妇女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的研究
体验式学习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知信行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