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用药指导对癌性疼痛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及镇痛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4-03-28 14:29程超男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3期
关键词:镇痛效果服药依从性微信平台

DOI:10.19435/j.1672-1721.2024.03.001

【摘要】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对出院后癌性疼痛患者服药依从性及镇痛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8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60例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用药指导方案,实验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用药指导方案,对比2组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镇痛效果及患者满意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7.45±0.34)分,高于对照组的(5.34±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66,P<0.05);实验组患者镇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7,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率(镇痛控制效果、健康指导用药知识、回访方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微信平台对出院后的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可提高癌性疼痛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镇痛效果及患者满意率。

【关键词】 微信平台;癌性疼痛;服药依从性;镇痛效果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3-0001-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73

癌性疼痛是指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是癌症患者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做好癌性疼痛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管理尤为重要。在目前医疗制度限制下,许多患者只能在医院接受2周左右的治疗,未完全痊愈患者提前出院的情况时有发生[1]。在患者出院至完全康复这段时间内,家属几乎承担了全部的康复护理工作。出院后用药护理环节尤为重要,然而术后患者出院带药的种类繁多,患者及其家属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准确掌握出院时医护人员给予的用药指导。很多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差,未能严格遵医嘱服药,导致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影响。鉴于此,需要提出一个形式多样化、可延续至院外的用药指导方案,改善出院后癌性疼痛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微信社交平台逐渐被应用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用药指导方案中[2]。本研究通过微信平台为出院后的癌性疼痛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对服药依从性、镇痛效果及患者满意率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8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60例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鳞癌14例,小细胞癌16例;初中及以下学历15例,高中及以上学历15例;平均年龄(58.66±8.25)岁。实验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鳞癌13例,小细胞癌17例;初中及以下学历16例,高中及以上学历14例;平均年龄(59.03±8.39)岁。2组患者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病理学诊断为恶性肿瘤,每位参与者都存在因癌症而引起的疼痛;年龄>18岁;患者充分知晓病情;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训练后可使用微信或已会使用微信。

排除标准:除癌性疼痛外合并其他疾病带来的慢性疼痛;预期寿命<2个月;无生活自理能力且长期住院者;存在认知及精神障碍者;拒绝参加本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用药指导方案,包括止痛药物的使用剂量、方法、不良反应及医院定期复诊等基本内容,出院后1个月进行1次电话回访,了解患者预后情况,除此之外不做其他干预。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用药指导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方案制定。建立用药指导小组,小组成员由管床责任医生、护士长及护士组成,组内成员均需经过癌性疼痛专科知识培训。建立用药指导微信群,群内定时发布癌性疼痛患者用药护理的相关知识。

方案实施。(1)微信宣教。为出院癌性疼痛患者建立用药档案,在患者出院前给予出院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或家属加入用药指导微信群并接受培训。确定信息更新时间,每隔2 d更新1次癌性疼痛患者用药护理知识,包括用药方法、各类药品的服用顺序、服药时间、镇痛药物的常见使用误区等。定期发布常用药物的相关知识、饮食注意事项等。医护人员将相关内容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向患者呈现,利用语音功能,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用药知识,便于患者及其家属更好理解。(2)服药提醒。医护人员每天于规定时间内使用微信定时语音提醒功能嘱咐患者服药,对患者服药情况进行了解,督促患者按医嘱正确服药以确保药效。(3)用药不良反应指导。当患者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时,嘱患者及时向医护人员反馈。组内医护人员从专业角度给予患者用药指导,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治疗造成负面影响。医护人员每天定时在群內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记录相关数据。对于暂时无法解答的问题,经科室组织探讨后,及时提出有效的解答方案。(4)微信回访。医护人员通过微信平台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状况,给予出现负性情绪的患者心理疏导,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每周定时通过微信平台回访,了解患者在院外的疼痛控制情况。

1.3 观察指标

评价2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的服药依从性、疼痛缓解程度及患者满意率。(1)患者出院后1个月的服药依从性。使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对2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含8个问题。1题—7题答案为“是”或“否”,答“是”记0分,答“否”记1分,其中第5题为反向计分题;第8题“从不”记1分,“一直”记0分。总分0~8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服药依从性越低。(2)镇痛效果。采用疼痛强度评估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估2组患者疼痛程度,总分0~10分,得分与疼痛程度成正比。患者出院时发放1份疼痛强度评估表,指导患者通过此表评估并记录自己过去24 h内平均疼痛程度。疼痛缓解程度分3个等级:NRS得分0~2分,无疼痛感、睡眠良好代表完全缓解;NRS得分3~6分,疼痛有所缓解、睡眠略受影响代表部分缓解;NRS得分7~10分,疼痛未缓解或加重、严重影响睡眠代表无效。(3)患者满意率。从3个方面进行评估,即对疼痛控制效果、对提供的健康指导用药知识及回访方式是否满意。

2 结果

2.1 2组服药依从性比较

实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7.45±0.34)分,高于对照组的(5.34±0.66)分(t=15.566,P<0.05),见表1。

2.2 2组镇痛缓解程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镇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7,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镇痛控制效果、健康指导用药知识及回访方式满意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满意率(包括镇痛控制效果、健康指导用药知识、回访方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疼痛是六大生命体征之一,是人的生理因素、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严重疼痛可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癌症患者出院后服药种类复杂,需要高度关注患者的服药依从性[3]。当前大多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对癌性疼痛了解程度低,迫切需要知曉相关用药知识及合理用药方法,以便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3.1 基于微信平台的用药指导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在治疗癌症过程中,部分患者由于对癌性疼痛治疗效果不满意,出院后擅自更改服药剂量、间隔时间,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癌性疼痛症状得不到及时缓解,甚至加重。密切关切癌性疼痛患者出院后的疼痛控制效果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用药指导方案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通过微信平台给予患者详细指导与讲解,合理安排各类药物服药的时间与顺序,可减少因服药方案复杂而漏服药的现象,降低漏服率。部分患者对癌性疼痛治疗存在认识误区,认为长期服用麻醉性镇痛药易成瘾,对阿片类药物成瘾性过分忧虑[4]。针对此类患者,可通过微信平台向他们讲解用药知识,让患者及照护者明白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周期性,不能盲目听信他人,也不能因个体轻度不适就私自停药,否则会贻误病情,疼痛频率增高,错失最佳治疗时机[5]。使患者及照护者认识到,使用科学的方法准确评估癌性疼痛强度,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合理按时口服给药,成瘾的可能性极小。微信平台的使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便捷经济的用药指导干预手段,可及时纠正和提醒用药错误或延迟用药,有效提高了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使癌性疼痛得到有效缓解[6-7]

3.2 基于微信平台的用药指导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服药镇痛效果和回访满意率

基于微信平台的用药指导方案通过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严格遵医嘱的重要性,特别是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给予详细指导,合理安排各类药物服药时间、顺序[8]。医护人员定时通过微信语音提醒患者服药。患者设闹钟定点提醒,并将药品放在明显且可轻易拿到的位置。出院第2天,医护人员通过微信联系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用药情况,发现用药错误及时纠正,督促患者按医嘱正确服药,保证服药的连贯性。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习惯,戒烟戒酒,坚持适量的运动锻炼,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过度。定期于用药指导微信群内发送常用药物的相关知识及饮食注意事项,利用语音功能配合讲解,使复杂的知识通俗易懂,便于患者及其家属理解。当发现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其他需要医疗帮助的情况时,医护人员及时向患者的管床医生汇报,由小组内医生从医疗角度予以患者专业指导,避免延误治疗[9]。小组成员尽量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如遇无法解答的情况及时请家属带患者来医院就诊。定期询问患者的心理及情绪状况,出现负性情绪时给予疏导,缓解不良情绪[10]。医护人员始终为患者提供在线解疑服务,记录相关数据。当医护人员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及时反馈,护士长组织讨论、学习,尽快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常规出院回访多数流于形式,目的是完成工作任务。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出院后的镇痛效果更好,回访满意率更理想(P<0.05)。与常规出院用药指导方案相比,基于微信平台的用药指导方案更加便捷、有效,患者对于用药知识的健康指导更为满意。利用微信平台能够有效弥补医护人员人力和时间的不足,拓宽医患之间的沟通渠道[11-12]

综上所述,通过微信平台的动态观察,医护人员可有效调节出院后的癌性疼痛患者对药物治疗过高的期望值,使患者真正了解正确服药的必要性,减少有意不依从行为的发生,有效提高癌性疼痛患者出院后服药镇痛效果和回访满意率。

参考文献

[1] 李娜,路潜,陆宇晗.癌症疼痛患者院外管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16):2228-2232.

[2] 谢玲,徐小萍,杭阳阳.基于微信小程序构建延续护理干预在胃肿瘤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10):96-97.

[3] 范祖燕,林金香,吴丹纯.疼痛全程管理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爆发痛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7,32(1):33-36.

[4] 汤学丽.微信公众号在服用阿片类药物中晚期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6):8-10.

[5] 水小芳,陈文宇,吕晓东,等.微信教育模式对癌痛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8):1363-1367.

[6] 栗颜伟,王明琴.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出院后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7,26(9):699-701.

[7] 周静,王永才,汪鑫.基于微信平台对癌痛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效果的分析[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8,15(4):457-460.

[8] 杨鸿,刘红丽.基于APP平台的健康教育在居家癌性疼痛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8):597-600.

[9] 张东芳,陈紫菊,薛芷云.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康复效果和预后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21):7-9.

[10] 莫薇,姚美珍.规范化疼痛评估及微信平台宣教对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16):2827-2829.

[11] 沈惠,王琼.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7):2074-2078.

[12] 罗满艳,陈芍良.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慢性癌痛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0):160-161.

(编辑:肖宇琦)

作者简介:程超男,女,本科,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镇痛效果服药依从性微信平台
帕瑞昔布钠与下肢神经阻滞联用对膝关节和远端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微信舆情的监控策略研究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右美托咪定用于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观察
利培酮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实施方案探析
微信平台在税务专业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干预对120例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导乐分娩镇痛仪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