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旧教材的比较分析与教学建议

2024-03-28 14:02钟丹肖显杨
地理教育 2024年13期
关键词:图版新教材图表

钟丹 肖显杨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进行教学活动的范例,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中介与桥梁,是教师调动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构建的手段。一本结构合理、体系完整的教材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地理基本技能,除此之外还有利于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和方法进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精神,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1]。

江西省作为第四批实施新高考省份,将于2024年试行“3+1+2”高考新模式。为了加强与新高考的衔接,2018年教育部印發《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1年秋季,江西省全面启用高中地理新教材。

江西省目前使用的地理新教材版本主要是人教版和中图版。两个版本的新教材各有其特点,与旧教材相比也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教师初次使用新教材时,会感到不适应,不知从哪些方面着手处理教材、处理新课程标准与教材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使用新教材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广大一线高中地理教师的困惑。

基于教师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困惑,笔者对人教版和中图版新旧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教材整合使用的相关教学建议,力求使高中地理教学达到最优化。

一、新旧人教版对比分析

1.框架结构的变化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一册为一个全新的模块,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1),本模块内容宽而浅。原必修一的自然地理基础,安排在选择性必修一。

2.内容编排的变化

相比旧教材,新教材增加了一整本全新内容的选择性必修三“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人教版新教材的必修内容增加了地球的历史、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海水的性质、地貌的观察、植被和土壤、自然灾害、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减少了地球的运动、气压带和风带、常见天气系统、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山地的形成、河流地貌的发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体例结构的变化

新人教版在栏目体例上,继承了原版本中的“章首页”“案例”“活动”和章末的“问题研究”,用“自学窗”取代了原“阅读”栏目,在课前增设“问题导入”,在章末增设“本章要点”[2]以及蓝色圆点标识。

4.“活动”栏目的变化

“活动”不是练习题,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承担地理素养尤其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旧教材的“活动”量多,难度大,存在学生做不了或做不完现象。

新教材做了以下调整:①减少“活动”栏目的数量。改变每个标题下都有“活动”的安排,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大大减少“活动”数量。例如,必修第二册原有“活动”32个,现有24个,减少了四分之一。②降低“活动”中问题的难度。严格控制问题的思维量,尤其不出现需要综合分析的单个问题。③减少“活动”设计的问题数。严格控制“活动”中的问题数,最多不超过4个问题[3]。

5.地理思想教育的变化

地理思想教育系统主要指全球意识,爱国情操,生存素养,环境伦理道德,资源、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地理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地理辩证思想,人文地理情愫,交往与理解情感和地理审美情趣等[4]。

新教材增加了对地理思政教育的渗透。重视对地理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新教材涉及国家政策、国家主权、国家海洋权益、生态文明建设、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国家安全等内容,严格把握政治方向,体现国家意志。此外,还重点选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成就的内容,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如选择性必修一中介绍了我国二十四节气制度、郭守敬与《授时历》等闪耀东方智慧的内容,以及反映我国发展成就内容:嫦娥计划、北斗导航、FAST、青藏铁路攻克的难关、“同城效应”“互联网+”等。

6.语言表述和图表上的变化

新教材在语言表述上更为通俗精炼、准确。例如,在对概念的处理方面:基本概念,表述通俗且符合其内涵,如植被:“把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非基本概念的专业术语,巧妙解释,如淋溶:“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为避免教学困难,减少专业概念的出现,选择加脚注,如光年。

图像数量和类型都趋于丰富。图像数量多,密度大,比如,必修一共124页,共6章,17节,各类图像合计163幅,平均每章含有图幅27幅;有些地方采取图文结合、以图代文、以图释文的教学方式,如必修一图1.18“太阳活动现象举例”。图像类型不仅有传统的地图、统计图,还有精美的景观图和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遥感图。图片的选用上紧跟时代步伐,注重时代性,所选用图片和表格数据多为2000年之后的。如必修二图1.3“各大洲和地区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2017年);必修一表6.2“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地震救援行动”(2001—2017年)。

二、两种版本新教材比较与研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与新中图版必修第一册呈现方式的比较如表1所示。

1.插图

新中图版插图数量远多于人教版。将大量插图编排在教材中并贯穿在各个栏目中,这是中图版一贯的风格。两个版本的插图种类均丰富多样、布局科学且清晰美观,更加形象直观。但两本新教材的图像系统都是采用平面图的组合,缺乏与立体图的组合,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5]。例如,地貌这一部分中的新月形沙丘,教材中都只有景观图,没有侧面的立体图或是俯视图,学生在理解“迎风坡缓,背风坡陡”时容易出现偏差。

2.表格

新人教版表格的数量多于中图版。这些表格多分布在“活动”和“问题研究”中,用于记录数据和观察结果,这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特别是在地理实践力培养方面。

3.章、节数及页数

两个版本由于编排的差异,人教版的章、节数均多于中图版,页数均在130页左右。

4.栏目呈现

中图版:“双系列”呈现方式是其核心特色。双系列结构包括:传统的课文系列注重科学性;创新的探究系列注重实践性。具体结构为——课文系列:章、节、标题、作业题;探究系列:课题、探究、案例研究、检查进度等。两者结合的方式:在每章的章首,结合内容设计一个“课题”,并贯彻在章内的相关节中,由各节的“检查进度”来落实;章首页呈现了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建立每章的知识框架。每节开头设计“探索”活动,用以引入本节内容讲授。各节内部有机贯穿阅读、思考、实验等其他探究活动。每节结尾处安排有“案例研究”,旨在让学生将学会的探究技能应用到具体的案例中。每节的“作业题”给出真实材料,供学生进行分析。

人教版:在每章的章首页,抛出本章重点探讨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每章的学习;每节开头设置了“问题导入”相当于中图版开头的“探索”部分。但不同的是,人教版“问题导入”中的问题,在本节的课文内容中均有提及,难度设置更低,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每章末尾处安排了“问题研究”,包括了图文材料、知识拓展、资料分析、问题探讨、形成观点并讨论、对策和建议等部分,供学生合作探究,利于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本章要点”安排在每章末尾部分,起到对本章知识总结的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Ⅰ与中图版必修Ⅰ章节体系的比较如表2所示。

两个版本的章节体系基本都是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结构化编排,人教版较中图版分节更细致,每一节课程容量更小。中图版完全按照课标内容顺序,人教版稍有调整,但两版新教材都没有自然地理基础的内容,内容编写注重“宽而浅”。差异较大的地方是人教版将“地理信息技术”这一部分放在了“自然灾害”这一章,主要侧重地理信息技术在减灾中的应用,而中图版则是放在“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这一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不局限于在减灾中的作用。两版本落实地理实践力这一素养的方式存在不同:中图版将“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单独列为一章,通过第一节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体现;人教版则是通过第四章第二节“地貌的观察”体现。

三、教材使用的教学建议

1.研读教材

(1)研读全套教材

教师要有战略思维,全局观念,要根据高中三年的整体教学目标来制定每个学期的教学计划,确定每个学期,每本教材的教学重难点。

(2)研读本学期上课的教材

明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分析新教材的变化,制定教学计划和目标。

(3)研读其他版本的教材

“一标多本”是新教材的特点,各版本虽然在框架结构、内容编排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都突出了地理核心素養理念,遵循基础性、科学性、思想性和时代性的基本原则。每本新教材都有丰富的材料、素材,教师在使用教材备课时,不要仅仅局限于本地区使用的教材版本,多研读其他版本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材料、素材进行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促进学生自重、合作、探究地学习,引导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情境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4)研读初中教材

笔者发现大部分高一学生初中知识基础太薄弱,知识体系显得较为混乱,难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过于依赖直观感觉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判断所表达的观点缺乏实质性的思维含量。这表明对地理学科的认识还停留在初中阶段,满足于听故事。研读初中教材,有利于找到学生知识薄弱的地方,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养成地理学习习惯。

2.图表

图表系统是地理新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高中地理课程来说,利用含有丰富信息和知识的图表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查是一个主要的特点,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老师要有效地运用图表来进行教学[6]。

在教学中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对地理图表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无法熟练解读地图,这给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要想让学生构建地理思维,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基础理论,教学时应特别强调地理图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经常看图的习惯。

首先,教师要做到引导和表率作用。在教学中要重视图表教学,认识到图表的价值,在日常教学中做到图文并茂,结合教材中的插画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图表,并根据学习内容去分析地图,提高从地理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概念、规律

学科观念的形成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概念规律是学科观念的基础,学科观念是对概念规律的提炼与升华。地理教材中有很多的概念和地理规律。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不重视概念、规律的理解,导致审题过程中出现审题不清、答题角度错误等。在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对概念规律的深度学习。

概念的学习包括概念的引入、方法、意义,概念的层次性与发展性、相似概念间联系与区别的比较,特别是相似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的比较,常常是学生学习的盲区。规律的学习包括规律的分类,规律所描述的地理现象,规律的内容,地理规律的来龙去脉,规律的应用范围及适用条件等,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参考文献:

[1] 许芳.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1)的比较与整合使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2] 周义钦. 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内容体系与框架结构比较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9):4-8.

[3] 席维,陶建斌,郭丽,等.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旧教材内容变化分析及教学建议——以“地貌”章节为例[J].地理教育,2022(3):7-10.

[4] 夏至芳.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教育出版社,2003.

[5] 章玉明. 浅议地理图像及其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J].池州师专学报,2006(3):118-120

[6] 李姿艳,张新主.新旧教材“问题研究”栏目对比研究——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J].地理教育,2022(S2):94-96.

猜你喜欢
图版新教材图表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图版 Ⅰ Plate Ⅰ
图版II Plate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