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利
“家国情怀”指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前途和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1]。为此,国家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系统、有序地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第八次课程改革,让教育教学回归育人本质,即“德能并重,重视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法治观念的养成,矫正过去轻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偏失;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这些新的变化和要求,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学生要具备家国情怀”,在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也增加了“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措”部分内容,特别突出了“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和“维护海洋权益”问题,从强化海洋、海权意识教育等方面培养学生爱国情操。2020年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中国新高考评价体系》中把“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作为其核心,并阐述了“立德树人”对“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图1),把思政教育融入地理课程学习中,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家国情怀”意识。陈杰将地理课程中的家国情怀划分为三个尺度,家国情怀的构建应基于特定区域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的把握,在家乡与祖国的尺度上,家国情怀主要体现在对于家乡、祖国的认识与相关情感的培养。据此,地理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应以区域为载体,通过区域认知来内化学生的家国情怀[3]。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渗透“家国情怀”的地理课堂教学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当代中国所处的世界环境,达到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目标,对本民族、本国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进而自觉地参与到建设与保护的实际行动中。
本文以新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为案例,采用“情境展现—合作探究—原理阐述—体系构建—知识拓展—应用再探”的教学思路,从“观今非昔比,悟区域发展”“赏京沪传奇,析建设布局”到“叹历史沧桑,感国之伟大”,最后升华到“明自强不息,显大国担当”的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感,进而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本国家的强烈认同感与归属感以及爱国、爱家乡的“家国情怀”。
一、“观今非昔比,悟区域发展”——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PPT展示】 分别展示“高架桥下的火车运行图”和“我国京沪铁路和京沪高铁线路并行图”等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有京沪铁路的基础上还要修建京沪高铁(为什么修)?
【学生总结】随着经济发展,交通运输需求增长,原有铁路不能满足现有的交通运输需求。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变化(方式、运距、运量、运价和运速),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概念解析】“交通运输布局”:交通运输线(公路、铁路、航道等)和点(车站、港口、航空港等)相互交织,形成不同形式(一种或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和层次(省、大区、国家级等)的交通运输网(展示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及不同区域的场站规模大小)。
【知识延伸】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布局要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发挥综合运输优势——综合性交通枢纽应运而生(图片展示:上海虹桥站及平面示意图)。
【板书】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设计意图】以我国京沪铁路和京沪高铁线路并行的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交通运输布局也在不断变化。通过交通运输布局概念的解析和上海虹桥站及平面示意图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交通运输需求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家国情怀”方面旨在通过京沪线今昔对比,让学生感悟到我国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需求增长之迅速,感悟国家发展之魅力,增强国家认同感。
二、“赏京沪传奇,析建设布局”——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视频播放】 播放京沪高铁宣传视频,了解京沪高铁建设概况。
【PPT展示】结合图文材料,小组合作探究。
材料一:从1990年开始论证到2008年4月18日全线开工,历经18年讨论、研究,总投资2 209.4亿元的京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全线开工。简要历程:1994年3月,“京沪高速铁路重大技术问题”深化研究。1994年12月,国务院批准开展京沪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2003年9月,召开论证会,评估京沪高铁建设的必要性。2008年1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开工建设。
材料二:京沪高铁沿线以平原为主,耕地广布。局部为低山丘陵区(鲁中南低山丘陵及丘间平原,地势起伏大),沿途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沿线工程地质条件主要是软土、松軟土分布广泛,部分路段埋深变化大,软土层厚、强度低,工程性质差。京沪高速铁路两端分别属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所经区域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区域人口占全国26.7%,人口100万以上城市11个,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客货运输较繁忙、增长潜力较大的地区。
材料三:图片展示“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济南黄河大桥”“丹昆特大桥”。“以桥代路”是京沪高铁的一大特色,桥梁占全线的80%。
【合作探究】思考:专家组在进行京沪高铁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时,需要充分考虑哪些主要因素(怎样修)?
【体系构建】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图2)。
【知识拓展】教师重点讲解“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和“以桥代路”。
不同区域交通线“以桥代路”的目的:①平原:减少土地占用,特别是耕地资源;②山区:减小交通线的坡度,缩短里程;③城市:为了形成立体交通,提高区域交通运输能力;④生态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为动物迁徙提供安全通道;⑤特殊地质区:减少断层、冻土等地质灾害的影响。
【板书】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①依据交通运输需求;②适度超前;③因地制宜;④尽量少占耕地;⑤发挥综合运输优势;⑥其他。
【设计意图】结合京沪高铁的视频、图文材料等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归纳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重点在于教会学生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和教师的重点讲解,可以锻炼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家国情怀”方面旨在通过京沪高铁的建设,让学生了解国家工程建设关乎国计民生(平衡区域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关乎人地和谐(因地制宜、保护资源)、关乎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成(适应国防),培养学生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叹历史沧桑,感国之伟大”——资金技术与交通运输布局
【PPT展示】结合图文材料,小组合作探究。
材料一:2017年9月21日,京沪 “复兴号”动车组时速350千米运行,风驰电掣的“复兴号”进一步拉近了北京与上海之间的距离。回顾京沪之间铁路百年历史,见证时与速的变迁,让人感慨万千!
材料二:20世纪初,京沪始通火车——三段铁路、四日旅途(浦口过长江时,需要全体下车,乘坐渡轮过江);1933年南京铁路轮渡通航——火车过江、两天两夜( 人在车上坐,车在船上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一号”恢复开行、一日两夜;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铁路贯通、昼夜可达;21世纪初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一站直达、夕发朝至;2011年京沪高铁开通——千里京沪、一日往返。
【学生思考】据材料一、二回答北京到上海铁路耗时不断缩短的原因?
【学生回答】国家经济发展→资金充足→技术提高→克服建设障碍→提高运输效率。
【教师延伸】技术提高→克服建设障碍(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生态环境):随着区域发展,能够有充足资金推动交通建设和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弱。
【体系构建】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区域发展(资金技术方面)对交通运输布局带来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图3)。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京沪之间铁路百年历史,见证时与速的变迁,引导学生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主要因素之间的联系,明确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决定性作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家国情怀”方面旨在通过了解京沪铁路百年历史变迁,引导学生感受国家交通建设之时速,体会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让学生领悟到基础建设背后是以国家强大资金和技术作保障,增强国家荣誉感和认同感,进而鼓励学生后续自觉地参与到国家建设与保护的实际行动中,增强地理实践力。
四、“明自强不息,显大国担当”——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合作
【PPT展示】展示图片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前进号蒸汽火车”(简介: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干线机车,时速80 km/小时,动力:煤炭)。
展示图片2“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简介:中国高铁技术和建设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京沪高铁成为中国高铁一张闪亮的名片——世界高铁看中国,中国高铁看京沪)。
展示图片3“中国援助非洲国家铁路建设”我国在非洲援建的第一条全产业链的铁路——亚吉铁路(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情感升华】背景音乐中教师总结升华:中华民族素有“努力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前进号蒸汽火车的自主设计,到现在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建设,中国铁路人奋力拼搏,6年走完了国外3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高铁技术和建设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京沪高铁成为中国高铁一张闪亮的名片。中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向世界更好展示和呈现中国价值,为世界发展提供更为切实有效的中国方案、注入持续强劲的中国动力。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和推动世界整体发展,始终强调在和谐包容、多元共赢中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使中国和亚非欧各国乃至整个世界在共商共建共享中更好地实现开放、包容、均衡、普惠发展,中国力在践行携手开创更加美好未来的大国担当。
【作业布置】2017年7月7日,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全线贯通。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后,届时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陸路车程由3.5小时缩短为半小时。从1983年第一次提出港珠澳大桥构想,到2003年立项,再到2009年动工,至今已有34年。“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古人的诗句在今天已经变为现实。
问题1:分析港珠澳大桥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6分)
问题2:分析港珠澳大桥工程在设计上采取“桥隧相连”方式的原因。(6分)
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独立自主完成作业,将答案写在学案上,下节课课前讲析本题,并投影展示和点评学生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3张图片的展示和讲析,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自强不息”和“大国担当”的精神内涵。通过“港珠澳大桥”材料作业设计,让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发展现状,并将现实材料和所学知识有效地结合,促进学生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并尝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知识迁移能力,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本部分是对前面三个部分的知识关联和情感升华,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荣誉感,培养学生大国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五、总结与反思
渗透“家国情怀”的地理课堂教学在培养新时代学生“家国”观念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中国新高考评价体系》把“立德树人”作为其核心之一,详细阐述了“立德树人”对“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更加明确了渗透“家国情怀”的地理课堂教学在今后引导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家国情怀不仅局限于爱国,更多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立足全球、关注世界发展变化的意识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感。本节课以“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为例,教师从“家国情怀”的内涵入手,采用“情境展现—合作探究—原理阐述—体系构建—知识拓展—应用再探”的教学思路,将“家国情怀”渗透到地理课堂教学,立足于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的同时,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且收获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2] 杨益芳,黄雷,陈志刚.中学地理课程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探索[J].地理教育,2022(4):11-14.
[3] 金建荣,朱丽东,庄炎昊.区域认知视角下的“家国情怀”培养案例教学探究——以“地域文化:民居特色”为例[J].地理教育,2022(S2):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