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芝华
[济南市莱芜区文化和旅游局(济南市莱芜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济南 271100]
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改革的根本动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事业单位只有转变思维方式,寻找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才能留住人才,提高整体综合办事效率。 员工激励措施作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充分挖掘单位员工的发展潜力,使全体人员以促进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发挥自身价值,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同时,还能增强事业单位与员工之间的联结,实现社会效益与自我发展统一,更好地提升事业单位服务水平。 由此可见,优化员工激励机制势在必行。
事业单位优化和改善内部员工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归属感。 在新经济常态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内部薪酬管理以及福利待遇等制度,为员工提供良好晋升机会,帮助员工在全面认识事业单位工作系统的基础上,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推动各项工作高效开展[1]。 与此同时,完善员工激励体系有助于为单位内部员工提供舒适化、系统化、合理化的工作环境,帮助员工更好地明确工作岗位目标,激发员工的创新发展能力,实现各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协作,为推动事业单位管理效能提高保驾护航。
薪酬管理是推动员工激励工作顺利运行的关键之举。 但是从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看出,受传统思想和管理结构的影响,部分事业单位的薪酬管理制度比较固定,劳动量的多少基本不会影响到单位内部工资薪酬的分配标准,并没有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2]。 加之各岗位员工的工资薪酬待遇主要是由职称、工龄等来决定,在日常工作中容易出现干多错多现象,导致各岗位员工对薪酬管理制度的认识存在误区,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于部分事业单位的工资增长机制与薪资政策设计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适用性,无法将事业单位长远发展规划与员工的个人工资、发展前途紧密相连,以至于薪酬设计不合理,管理机制流于形式,真实作用难以发挥。
事业单位员工激励制度的制订是对各部门员工工作的一种管理规范。 实际调查研究显示,部分事业单位内部对员工激励机制认识还不到位,管理层干部的激励思想意识薄弱,使得员工激励制度停滞不前。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员工激励措施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 有些事业单位在实施员工激励制度的过程中,并没有实地调查民意,主要以管理层干部所下达的指令为依据,导致激励机制内容制订不完整、岗位划分不科学,进一步使得员工激励机制与实际脱离,导致激励机制规划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
其二,督查体系不严格。 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不仅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还要帮助各岗位员工对自身工作情况开展自我监督与审查。但是就目前而言,部分事业单位监督自查体系有待完善,在激励机制运行过程中,没有开展督查工作,因此无法及时发现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导致员工激励运行机制缺乏有效保障,不利于促进事业单位整体健康发展。
受单位编制以及组织结构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事业单位晋升机会少、发展规划受限的问题日益凸显。 一方面,事业单位内部组织层级较少,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职位相对固定,且内部晋升大多适用于中高层管理领导干部。 但是事业单位的管理层主要是以委任方式任命,致使管理岗位人员职业发展空间受到约束,还堵塞了内部职位晋升渠道,导致员工晋升体系的正向激励作用无法起到有效作用。
另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没有确定好基层员工以及新员工的工作方向,要想获得职位晋升机会,就要走专业技术岗。 但是由于政府对岗位设置的严格控制,即便有较高的职称资格,也没有岗位可以实现晋升,只能通过长期等待来获取晋升机会[3]。 这就导致工作能力高的在岗员工,只能按照初级职称岗的标准获取薪资,严重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热情,给单位发展和员工自身规划都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就目前而言,从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过程中可以看出,部分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绩效考核指标单一。 没有将绩效考核标准与不同岗位工作规范要求连接,无法根据服务群体的差异化来制订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导致部分岗位的工作成绩无法量化,“一刀切”的现象严重。
第二,各部门岗位绩效考核制度没有细化。 有些单位对部分岗位职责制订过于模糊,导致在进行绩效考核时,无法准确定位没有完成工作要求的人员,不利于体现绩效成绩的准确性。
加强事业单位薪酬管理制度,是推动日常工作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中工资福利相关规定为依据,将事业单位员工薪资水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同步,结合时代经济改革,在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岗位工作职责要求、业绩评价结果以及员工实际贡献价值等多方面内容,优化与调整工资增长机制。
其次,在薪酬管理体系中,要以约束员工行为、激励员工发展为目的,注重工作能力和综合业绩,对基本工资、绩效奖金以及各种津贴补贴福利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使员工能够真实感受到工作付出与收获所得成正比,帮助员工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消除对事业单位薪酬管理制度认识的误区[4]。 通过薪资管理机制调整,鼓励员工在岗位上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积极创新,并给予这部分员工特殊物质奖励,认可和尊重各岗位员工的自我价值和社会贡献,实现薪酬管理机制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最后,要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在薪资分配环节,站在员工角度,积极引入多元化薪资管理手段和激励方式,满足员工对薪酬调整的期望值,使工资发放标准与员工的贡献程度匹配,支持员工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
要想使员工激励制度落实到位,事业单位必须完善激励管理体系。 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首先要以工作实际运行状况为基础,做好事先民意调查,全面了解各岗位员工工作内容、目标和原则,制订好评判标准。 其次,对不同部门岗位以及年龄层的员工进行分层分类,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调整激励制度。 最后,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实时了解全体员工对激励制度改革的反馈意见和满意程度,结合员工实际需求及时修订该制度,实现事业单位整体员工激励机制科学合理,推动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事业单位应该以管理层牵头组建专门的督查小组,在国家法规、政策框架下,对单位内部运行的员工激励制度进行全方位监督与控制。 督查小组要以公平公正、客观真实为执行原则,严惩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员工激励机制得到有效落实。
提高单位内部员工晋升机制的灵活性和合理性是促进各部门职员工作能力提升的关键。 一方面,事业单位要结合员工自身发展条件,调整员工晋升政策,拓宽职位上升渠道。 比如,事业单位可以参考公务员职级与工资待遇挂钩制度,解除薪资水平、社会荣誉、论资排辈等与职务之间的关系,对岗位晋升制度进行横向和纵向改革,有效避免因长期等待而导致员工消极怠工的现象出现。
另一方面,在职位晋升上转变唯职论务思想,综合考虑员工的专业能力、政治素养、职业素质以及工作实绩,积极鼓励有识之人、有才之士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享受与职业能力匹配的工作待遇,提高事业单位整体发展质效[5]。 比如,以定期考核评价结果为依据,对连续三年获得优秀称号的员工给予晋升薪资档次机会;此后以每五年为一个跨度逐步提升档次,满足员工的发展需求,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事业单位平稳运行。
在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想提高内部综合治理能力,就要不断优化和改进绩效考核机制。第一,制订多元化绩效指标。 从全局角度出发,丰富绩效考核内容,将员工的工作完成量、难易程度、工作态度以及同事的综合评价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并根据不同岗位工作服务性质制订与之相适应的成绩打分标准,确保绩效考核结果得到充分运用。
第二,细化考核制度,规范考核比重。 在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前,要充分了解各部门员工职责定位,针对不同岗位、职务以及职称员工设置科学合理的薪资待遇制度,并将其与绩效考核机制挂钩,在满足职员工作需求的基础上,为员工创造良性竞争环境,有效实现绩效考核对员工的激励效果,促进事业单位整体综合办事效率提升。
第三,开展全周期动态考核模式。 加大日常考核频率和比重,在每次考核结束后要通过大数据量化成绩结果,严惩违法乱纪行为,有效避免浑水摸鱼现象扰乱绩效考核秩序。 同时在年底综合汇总日常考核成绩,评选出真正优秀的员工,确保绩效考核的公平性、透明性和正确性。 此外,还要建立专业的绩效考核小组,针对新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及时调整和更新绩效考核制度,促进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不断进步。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岗位优化设置是推动员工激励制度高效运行的内在要求。 在事业单位内部岗位聘用过程中,应当通过内部岗位公布情况、应聘申请、员工资格审查以及最终结果公示等流程的操作,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岗位设置,为不同部门员工提供科学合理的岗位聘用环境[6]。 在岗位设置标准制订过程中,要结合管理层的集中评议确定岗位制订方案,并由主管部门进一步审核,提高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效率,为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还需要完善单位内部退休制度。 以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据,保证达到退休年龄的工作人员按时合理办好退休手续。 同时,也可以鼓励工作年限超过三十年的员工办理提前退休,以调整现有岗位管理制度为目的,改善退休金管理制度,为有理想的年轻职员提供更加灵活的岗位选择机会,促进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用人机制得到创新,确保事业单位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
要想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就必须重视对单位内部全体员工的综合能力素质培训,这不仅是一种良好的激励方式,还是帮助员工制订良好职业发展规划的有效手段。 构建全面的员工培训体系,需要事业单位针对各部门岗位的具体工作现状和未来发展变化制订可行性的培训计划,通过线上网络教育和线下实践操作结合的方式,组织员工学习党务知识、专业技能理论知识以及信息化操作技术,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员工自觉主动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共同推动事业单位稳步向前。 与此同时,还要将培训结果作为职位晋升的“阶梯”,让员工形成参加培训是给机会、促提拔的思维意识,使全体员工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激励培训活动,保证为事业单位发展带来切实利益。
总而言之,优化员工激励机制对促进事业单位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不重视职位晋升机制调整、薪酬管理以及绩效考核体系运行不到位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现代化发展进程。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员工激励机制的作用,事业单位要重视内部岗位调整,不断优化和改善薪酬管理和职位晋升机制,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完善员工激励体系,为提高事业单位综合管理能力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