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的建议探讨

2024-03-28 14:36徐大航
市场周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医共体卫生院规范化

徐大航

(阳谷县安乐镇中心卫生院,山东 聊城 252325)

0 引言

“健康中国”战略部署下,我国医疗改革仍然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重点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逐渐形成,标准化、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快速发展。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乡村医疗系统的基本保障,承担乡村疾病防控、妇幼保健等诸多公共卫生功能。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乡镇卫生院运营与发展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但其医疗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究其原因,主要是基础设施“先天不足”,再加上管理不当,导致设备陈旧,或是有明显的资产闲置、浪费现象,难以满足乡村群众的就医需求。 对于基层卫生院而言,应当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下紧抓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改善自身基础设施环境,为完善乡村医疗系统做出应有的贡献。

1 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通常包括医疗设备、档案资料、办公家具、计算机、打印机、交通工具、房屋及构筑物、取得国家专利的科研成果等,这些资产是乡镇卫生院服务乡村群众的重要物质基础,只有通过加强规范化管理、保障固定资产管理高效,乡镇卫生院才能够真正发挥自身的公共卫生功能。 除了资产管理科、财务室等科室,单位其他科室也会涉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当各部门规范化运作且形成协作关系,就会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进而使单位整体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医疗设备作为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的一部分,其成本价值较高。 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必然要将医疗设备纳入管理范畴,按照实际需要采购、使用医疗设备,为乡村群众提供更加精准且高质量的服务,提升乡村群众的服务满意度。

2023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完善并提高乡镇卫生院建设和装备标准”“加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相关科室建设”。 在此背景下,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类型及数量有所增多。 加强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有利于避免重复采购,同时促进闲置资产最大化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1]。

2 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2.1 资产管理意识欠缺

虽然在政策指引与要求下乡镇卫生院纷纷开展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但从管理实践成效来看,其尚未实现规范化管理。 部分单位管理层将工作重心放在基本公共卫生功能强化与重大疫病防控上,忽略了固定资产管理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方面的价值作用。 由于缺乏医疗服务的准确定位,采购的高端设备使用频率较低,再加上这部分设备维护难度较大,常处于闲置状态,影响了后续管理工作推进。 单位管理者仅注重医疗设备的使用,不关注其他固定资产,未能定期核对相关账目与实物资产是否一致,对一些出现破损的资产也未能及时报修。 而单位职工往往专注于本职工作目标及任务的完成,鲜少对固定资产管理提出可行的建议。

2.2 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不力

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能够从制度层面对固定资产管理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然而,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不力的问题普遍存在于乡镇卫生院当中。制度建设方面,采购、使用、处置、会计核算等常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缺少小额资产购置审批的明确规定,没有专人在资产采购前进行可行性分析,重复采购、过量采购等现象严重,同时缺少对资产规范化使用与处置以及会计核算方法、过程、违规行为处置的严格规定,导致账实不符等情况的发生。 制度执行方面并未建立专项监管部门对制度执行予以动态监督,缺少内部会计控制,难以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也给单位埋下了风险隐患,甚至引发重大财产损失。例如,某地政府公开案件显示,某乡镇卫生院会计人员在2019 年4 月至2022 年2 月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以虚列、虚增“医疗器材”“医疗消耗”等名目侵占国有资产近百万元人民币,尽管该人员主动投案,并将全部涉案款退回,但仍改变不了其犯罪的事实。这一案件充分反映了该单位资产核算制度建设与执行不力的问题[2]。

2.3 资产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

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实施绩效考核工作有利于乡镇卫生院把握各科室、各岗位人员的责任落实情况,对其了解目前固定资产采购、使用、处置等信息具有重要作用。 但从总体来看,部分乡镇卫生院资产绩效考核体系尚待健全。 具体表现为:考核指标单一,只是单纯对业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未设置固定资产相关的考核指标。 即便是设置了资产绩效考核指标,也会因为缺乏绩效激励机制而使考核流于形式。

2.4 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不高

«意见»强调“加快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由此可见,信息化是大势所趋。 在此背景下,乡镇卫生院有必要提升自身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但现实情况是,乡镇卫生院整体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偏低。 第一,资产管理信息化规划不足,缺乏明确的信息化目标与具体的建设计划。 第二,受自身条件与能力限制,其先进技术设备缺失,由于设备陈旧,往往会出现操作不便捷或设备损坏等情况,严重阻碍资产管理信息化发展。 第三,人员知识技能更新不足,已有人员虽然有一定的医疗专业基础,但对信息化系统的操作并不熟练,反而降低了资产管理效率[3]。

3 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3.1 增强资产管理意识

新时期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乡镇卫生院全员大力支持与共同参与。 单位管理层应当具备前瞻性眼光,深刻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在单位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方面的价值作用,主动学习相关政策文件中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规定及要求,结合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实际,确定其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方向,同时在多场合反复强调其加强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增强单位各科室、各岗位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 单位管理者应当明确自身在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中的责任与义务,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充分把握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的新规定、新要求,积极推进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单位职工应当行使自身的群众监督权,为单位有效实施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工作献计献策,同时及时反馈发现的资产闲置、浪费等情况。 通过全员协同配合,逐步构建全员参与的管理局面。

3.2 加强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资产管理属于内部控制范畴。 为避免资产闲置或浪费,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乡镇卫生院有必要依托内部控制加强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

对资产采购,明确采购责任归属、采购方法、采购程序等,对采购违规行为提出严格的惩戒措施,并加强采购全流程管理。 事前实施采购可行性论证,从单位实际需求出发确定采购资产的型号、数量、质量等,防止过量采购或重复采购。 倘若采购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如负压救护车、CT 设备等,由单位管理层集体研究决议,禁止由某个负责人单独决定。事中将采购责任落实到人,动态跟踪监督采购过程,加强与供应商关系管理,同时关注采购人员思想、行为动态。 事后对采购资产进行核验,准确无误后建立资产卡片,确保“一物一卡”,并进入入账程序[4]。

对资产使用,定期盘查资产使用情况,及时了解新购置资产的市场状况与技术更新状况,做出必要的价值调整,并确定资产的使用地点,防止资产在内部流转中丢失。 若发现有资产超期使用,尽快将其进入报废处置程序。 同时,严格执行资产使用审批程序,在了解使用科室的使用需求后批准其使用。另外,也应强调资产维护与检修,一方面延长资产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有效降低资产成本。

对资产处置,按照地方关于医疗废旧资产的处置要求细化资产处置条例。 基于对资产价值的评估确认废旧资产,以公开招标方式予以变卖处置。 某乡镇卫生院于地方政府网站发布公告,将部分报废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拟进行公开竞价处理,同时附资产报废明细表。 参照其实践经验,乡镇卫生院可利用信息化渠道来变卖废旧资产,回收资产残余价值。

对会计核算,以«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为指引,优化固定资产归类,改进固定资产核算科目。 按照«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加强核算入账,及时对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进行会计处理,并核对固定资产账簿信息与实物资产的一致性,确保账卡相符。

«通知»规定,“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损失追责机制,落实损失赔偿责任”“对因使用、保管不善等造成的固定资产丢失、损毁等情形,按照规定进行责任认定,由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同时指出“各级财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 乡镇卫生院应参照其规定,对资产采购资金审批、专项资金账户管理等风险多发领域进行重点监控,开展好内部自查工作,及时处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将部分严重违规违纪的人员移交至有关部门,从而起到警示作用。

3.3 持续健全资产绩效考核体系

指标体系建设是乡镇卫生院实施资产绩效考核的前提条件。 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管理重在日常,其指标设置应以资产使用和管理为主,兼顾过程及结果。

在具体实践中,乡镇卫生院应当将资产绩效考核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借其考核的有力抓手,把固定资产管理和单位管理者绩效以及科室年度预算挂钩,同时基于对考核结果的深入分析优化支出结构及固定资产管理流程。 比如,对维护单位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有效利用率的干部人员给予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或将其树为榜样,激励其他干部人员主动作为,同时,严肃惩戒造成资产流失的责任人,做到有奖有惩,逐渐使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5]。

3.4 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以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平台为支撑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逐渐成为常态。 而乡镇卫生院本身条件和能力有限,难以仅凭自身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文件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旨在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下好“资源一盘棋”。 而信息化是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重点,信息化赋能医共体运营管理,基础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是核心。 以医共体为单位,通过统一县域内各医疗机构的人事档案、医疗考核、财务管理、资产设备、物资采购、信息管理、中医药管理等,以实现医共体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乡镇卫生院作为县域医共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紧抓其建设机遇,利用其资源整合优势深入推进自身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从而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基于医共体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建设通常有如下四种选择:其一,单位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通过卫生专网将单位资产数据接入医共体运营管理平台,虽然具有不改变人员操作习惯、不更换现有软件系统等优势,但需要支付各类改造费、接口费,且运维成本较高。 其二,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迁移至医共体平台,利用医共体服务器资源减少自身的硬件成本,但涉及系统改造多且难度较大。 其三,选择与县级公立医院相同的软件系统供应商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有助于减少接口对接成本,但由于“系统壁垒”的存在,仍然要支出大量的硬件成本。 其四,由地方卫生健康部门、县级公立医院等牵头建立一体化的系统平台,单位与县级医院、村级卫生室共用同一套业务系统、共享同一个数据库,资产数据、业务数据按照ID 号进行区分,其互联互通效果良好,且系统流程及操作系统都是针对医共体特色研发的,单位人员可快速掌握。 通过优缺点对比,一体化是医共体运营管理平台的最佳建设方案。 乡镇卫生院应以«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指南»为指引,积极与县级公立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将自身系统资源纳入县域医共体运营管理平台,与其他医共体成员进行固定资产资源的共享共建[6]。

4 结论

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对其强化管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资源配置等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当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管理意识欠缺、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不力、绩效考核体系尚不健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偏低等问题,乡镇卫生院应当立足实际,顺应医疗改革的新形势,增强全员资产管理意识,依托内部控制加强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并持续健全资产绩效考核体系,同时基于医共体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逐渐形成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体系,推进资产利用率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医共体卫生院规范化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医院的实践与成效分析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探讨医共体财务管理
天长:医共体撑起县域医疗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卫生院重新吃上“大锅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