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障目,请不要过多关注优等生

2024-03-27 11:57李夷文李岩松
教育家 2024年4期
关键词:偏向猴子成员

李夷文 李岩松

从孩童时代的体育比赛和演讲比赛,到成绩排名和校园歌手舞台,我们在生命的早期就学会了从谁比其他人更好、更聪明或更受欢迎的角度来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成年人也能很快识别出身份的象征,比如进口轿车、别墅和令人敬仰的职业头衔。人们所拥有的能力和技能各不相同,当需要选择合适的人来跟随或模仿时,我们希望那个人是该领域的优等生,能够拥有我们认为最理想或最重要的技能和特质。因此,以等级分层的方式组织我们的社会群体是最大化群体凝聚力和生产力的有效方式,并且能够快速感知他人的地位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技能。理解处于不同等级个体的注意偏向对个体的影响,可以有效降低教育过程中,人们对较高地位较好成绩的个体过多关注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助于优化教育决策。

个体对社会等级信息注意偏向加工的发展轨迹

社会等级是社会组织的一项基本原则,被定义为“个人或群体在有价值的社会维度上的排名顺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蜜蜂、蚂蚁、鱼类和哺乳类动物中。具有优势等级的个体可以优先获取有限资源,如食物、 配偶和领地等,而等级较低的劣势个体则致力于得到高等级个体的保护和照料。

在人类中,对社会等级信息的加工在婴儿阶段已经自发而稳定地出现。到1岁时,婴儿认为体型大小与力量或支配地位有关,他们利用这一信息来预测冲突互动的结果。比如,一个10到13个月大的婴儿,看到一个较大的滑块与一个较小的物体碰撞后败落时,注视的时间更长,好像他们认识到这个结果是出乎意料的。而12—15个月大的婴儿不仅能够认识到在有冲突的互动中,一个人将打败另一个人,而且预期这种不对等关系在下一个冲突中,也将保持一致。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1—2岁的儿童表现出以线性方式排列的高低等级关系。3岁的儿童通过使用各种线索,包括身体大小、年龄、权力和资源占有,在实验环境中认识到支配地位的不对等性。4—5岁的儿童在支配行为上开始表现出不对称性,并且开始表现出与高地位成员互动的偏好和视觉偏好。社会群体中的高等级成员也更经常地被观察和模仿。当孩子们进入小学,他们会迅速形成线性支配关系,这种线性支配关系是一种有组织结构的群居个体之间由最高到最低等级的严格等级序列关系。例如,在一个四人作业小组中,甲同学可以号令所有同学,乙同学可号令除甲同学外的所有同学,丙同学可号令丁同学,而丁同学通常听从大家的安排。这种组织结构会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稳定。到了青春期早期,由于在同龄人中受到的地位评级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同龄人群体出现了更大的分化。有研究支持,青少年倾向于注视更受欢迎或地位更高的成员的时间更长。这些研究表明,社会等级在成年之前就开始影响人们的感知和注意。

社会等级信息注意偏向特点的脑机制

研究发现,与那些被评为低影响力和低地位的人相比,人们倾向于频繁和更长时间地注视被评为高影响力和高地位的发言者。一项关于人类的脑成像研究表明,观察高社会等级个体时,枕顶叶皮质、腹侧纹状体和海马旁皮质的活动明显更活跃,表明这些脑区域参与了社会等级的神经编码和表征,这些脑活动被证明与等级的稳定性或其他的社会性质无关。枕叶及部分皮质和腹侧纹状体对高等级个体有更高的激活,表明了人们对高等级个体作出了更多的感知和注意处理,这与在猴子中观察到的对高等级个体的优先注意情况一致。另外,猴子被发现观察地位较高个体时的脑内活动与眶额皮质和杏仁核的活动有关,眶额皮质是一个参与价值计算和抑制控制的区域,杏仁核参与刺激的情绪编码。这些区域的组合活动可以引导视觉朝向高社会等级成员。

凝视暗示(gaze-cueing)便是对高等级个体注意偏向的一个例子。凝视是猴子和人类中等级的快速指示器,并且根据个体等级高低而被不同地感知。有研究者把社会等级分为支配—顺从二元关系进行研究。在一个群体中,对于某个成员而言,一些个体对其来说具有更高的社会等级,有较强的支配力,而另一些则社会等级更低,更多地表现为顺从。研究发现,更顺从的成员会随时注意甚至寻找地位更高的成员。例如,地位低的猴子会跟随其社会群体中其他地位比其高成员的目光,而地位高的猴子只会跟随其他地位相似甚至更高的猴子的目光。此外,在人类和猴子中,凝视暗示似乎都是无意识的,反映了一种自动注意高等级个体凝视暗示的倾向。并且在人类中,即使面孔是陌生的,只通过虚构的职业信息暗示社会等级,人们也会即刻转移注意力,优先将注意力分配给那些等级较高的人。这种凝视暗示效应可能反映了对高等级个体的兴趣、信任或尊重程度的提高。另外,脑电反应的注意力解释被认为与凝视暗示相关,社会等级能够快速调节注意偏向和大脑的持续处理,表现为早期高等级目标诱发被试更明显的神经反应如早期的N170、N200电位和晚期的LPP成分。

社会等级信息的注意偏向对认知和决策的影响

鉴于等级高的个体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在记忆中占据特殊地位也就不足为奇了。有研究者在一项现实世界的男子篮球锦标赛等级回忆任务中发现,不管被试支持的是高排名队伍还是低排名队伍,被试回忆起高排名队伍的比例都要更大。

在一项面孔识别的任务中也出现了相似的结果:研究者要求被试观看一系列具有高或低职位头衔的面孔。发现被试更有可能认出高等级的面孔。随后操作改变与面部相关联的地位信息(例如,医生与机械师制服),并在空间匹配范式中测试对高地位和低地位个体的空间记忆。研究结果是一致的:那些与高地位线索配对的人更快、更准确地被识别和记住。

由于人们更多地去注意高等级个体、从高等级个体处获取的信息更多,所以导致人们可能会错误地判断高等级个体所具有的代表性。例如,由于对高等级个体的过多关注,在女性占据大多数高等级位置时,人们倾向于高估群体中女性的总数,即使总人数中男女比例是相当的。

虽然高等级注意偏向和精细加工为功能性社交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但对这些高等级线索的过度加工可能会导致消极的主观感受,如抑郁、羞耻和嫉妒。当人们注意到高等级个体并认为其待人热情较低时,可能产生对他人高地位或高成就的嫉妒情绪,鉴于嫉妒需要在自我和另一个个体之间进行社会比较,所以可以通过让嫉妒者和被嫉妒者的相对等级更接近来平息这种嫉妒。让嫉妒者有机会获得与被嫉妒者高地位相关的物品。这样,嫉妒就可以直接激发个体的追求地位的行为。同时,嫉妒者可能会试图降低被嫉妒者的地位并减少其获取的资源。通过贬损的方式,甚至是让自身付出代价的行为来实现,例如付钱以确保其他有钱人失去一部分金钱,或者是不与他们合作。

高等级注意偏向还可能导致人们盲目模仿高等级个体的行为,做出不符合自己需求的决策。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即使高等级个体做出的财务决策不符合自己的最佳利益,人们也可能模仿他们的选择。这个发现或许揭示了一种不利后果:当父母为了模仿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的教育方式而增加债务时,往往在后知后觉的深思熟虑后才会发现原来这种教育方式并不适用,从而推翻他们最初的模仿。过度关注地位较高的人可能会导致人们直接采用这些较富裕的人的行为,即使这样做不符合他们孩子所处的境况。

对教育的启示

尽管高等级注意偏向为人类的社交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其中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在教育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对优等生的嫉妒情绪,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外引导班级成员对成绩中下的学生给予一定關注,让大家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还可以对各方面有进步的同学做出一定激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能够获得优等生的相似奖赏,避免出现对成绩靠前的同学过分关注从而引发其他学生的消极情绪和不良后果。

另外,不仅是学生,家长也可能会对那些在事业上取得较大成就,并对孩子教育作出妥善规划家长的模仿行为。这种对高地位个体的模仿行为放眼人类进化历程节省了大量认知资源,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需要做出和高地位成员一样的决策就可以获得收益。但在教育中,这种模仿也可能导致家长做出不适合自身的决策,例如:家长若在没有足够存款且未来收入不明晰的情况下将孩子送入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一旦中途失去稳定的收入来源,则孩子可能面临无法继续在私立学校就读也无法将学籍转入公立学校的风险。

总之,我们认为若需要避免高等级注意偏向导致的不良后果,可以在两方面进行干预:一是在注意阶段引导个体关注自身发展或将注意引向低等级成员;二是在决策阶段引导大家投入更多的认知资源进行思考和判断而非盲目跟随优等生做出的决策。随着这方面研究的发展,或许未来的研究可以提供更多科学有效的建议与指导。

猜你喜欢
偏向猴子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8~12岁儿童抑郁与认知重评的关系:悲伤面孔注意偏向的中介作用*
“偏向”不是好导向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男猴子和女猴子
淘气的猴子
猴子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