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卫星
夏丏尊先生在《爱的教育》译者序中说: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所以,若有人问我,当下教育如何在复杂和不确定中,找寻“静定”的力量,我的回答一定是:要有情,要有爱,要温暖。
那么,怎样使我们的学校有情有爱且温暖呢?
教育要看见生命
生命因独特而弥足珍贵,生命因自主而积极发展,生命因超越而幸福完整。世界犹如花园,美在百花齐放;生命犹如鲜花,美在各美其美。生命只有一次。对每个人而言,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一切的基础;失去生命,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所以,没有什么比保全孩子生命更重要。存在,就有价值;保全,才能成全。
现在的孩子普遍处于生命焦虑的状态。学业压力使他们产生生命焦虑。父母的“望子成龙”,教师的“谆谆教导”,成绩排名的“自尊威胁”,自身所面对的生理、心理、社会压力……压力本无可厚非,人不可避免要承受压力,压力会变成动力,人会被推着成长,社会被推着进步,但压力过大,超出了他们的承受力,他们就会产生焦虑。交往困惑也使他们产生生命焦虑。这里面有亲子沟通不畅,有师生对话缺失,有同学交往畸变,等等。此外,还有青春萌动。
因此,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追求中,我们要追求的质量应该包括:一是学业性质量。二是发展性质量。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走得快,更要让学生走得好、走得远,要给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要给予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三是生命性质量。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彼岸,更要关心学生的此岸。不仅要放眼学生的明天,更要落脚学生的当下。要关注学生身心愉悦、内心充实的程度。要让学生在校园中健康、快乐、自信、阳光地生活。
“我的儿子是‘学渣,但是我依然相信,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国之栋梁。我的儿子学习成绩特别差,给我们班级严重拖了后腿,我也深表歉意,但是我依然相信他能够有个美好的未来。”这段在网上收获百万点赞的家长发言,给了自家暂时落后的孩子最大的底气,引发了无数共鸣。
认识到自己孩子的普通甚至是落后,却依然坚定地用信任给他一双自信的翅膀,这位父亲托举孩子人生的方式确实值得喝彩,也值得所有教育人深思: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只要走对方向,每个人都可以发光,我们要给孩子们更多的生命感、价值感、爱与勇气,并且告诉他们,只要天天向前走,哪怕慢一点,人生总会遇见隆重的庆典。
发自内心,无条件地去欣赏、赞美、呵护孩子的生命吧。“如果一株花不开,就先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欣赏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欣赏它的根茎;如果根茎也不能让人产生赞美的冲动,那么我总该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吧!”
教育要面向个体
李希贵校长说:“教育永远不可能让所有孩子在同一个舞台上都光彩照人,也不可能以同样的机会让不一样的孩子赢得同样的成功,我们能够具有竞争优势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造就一个充满选择的校园。”的确是这样,中国的传统教育有点“只见森林,不见树木”。老师们总想着把自己所教的全体学生打造成理想的“好”学生,大家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向着同一个目标奋进,旁逸斜出或跟不上大家节奏的则被视为问题学生和差生,这个过程似乎忽略了学生的需要及个性。
小睿是一名特殊儿童,患有严重的孤独症,智力仅相当于幼儿。家长发现他有音乐天赋,十多年坚持不弃。2017年,我校接受了这名孩子入学,随班就读初中。在老师们的鼓励和支持下,他进步飞快,架子鼓水平已经达到RockSchool现代摇滚音乐六级水平,2018年参加第六届深圳打击乐比赛荣获“优秀奖”“最佳表现奖”“魅力鼓手”,2019年参加“九拍中国未来之星”广东赛,获全省少年组铜奖 (排名前十)。他是深圳市爱特乐团的主力鼓手,每年都参加深圳“飞扬971电台”举办的“星星音乐会”,还经常外出参加社会公益演出。在生活中,他学会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洗衣服、晾衣服、拖地、煮饭炒菜等。初中毕业的时候,他给所有的老师每人画了一幅画,表达对老师们的感恩之情。同时还在学校慈善活动中义拍他的作品,拍卖所得用于支持留守儿童教育。如今,他的画更是天赋挥洒,被运用于商业制作。
小睿只是众多融合教育成功案例之一,他的经历说明,社会、学校、家庭需要为这些孩子的成长创造包容、共生、和谐、共享的环境,这也是我们学校努力创设和践行的方向。
当然,教育要面向个体,要因材施教,除了观念的转变,还需要课程的支持。现在,很多学校强调国家课程,但忽略了校本化实施。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关键。
为了使课程资源更加丰富,课程更加有意思,我们加大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力度,开设了近百门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素养课”,对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素养课”的师资,除了学校教师外,其余就是柔性动员家长、机构及社会人士。比如,摆地摊卖草编的民间艺人、跳街舞的业余团队,也被我们请进课堂。
我们制定了《“体育1+N”特色发展实施方案》,全面实施体育特色发展自选课程,即在课内外体育与健康教育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体育项目,让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掌握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以实现“让每个学生都有体育锻炼的爱好,并得到专业的指导”的目标。
我们加速推进科学艺体学科提升工程,创立“科创中心”“传媒中心”“体艺中心”等,打造“科学艺体”尤其是“科创”品牌,打造以信息、物化、科学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教育师资队伍,以课程开发为引领,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坚持科学与人文并重并举,实践技能、创新技能、劳动技能融合为一,促进学生在科技、体育与艺术等方面的专长特优发展。
教育要静等花开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既然是培养人,那么,从受教育者的生存、生活和生命出发,他的生命成长,他的人生发展,离不开五个系统的健全发育。这五个系统,就是体格系统、知识系统、能力系统、审美系统、价值系统。分数教育存在的问题是,过度强调了知识系统和能力系统的构建,而对其他三个系统,有所轻忽。就是知识系统,有时候也是死知识而不是活知识,是冷认知而不是热认知。就是能力系统,也不完整,比如学生生命成长必需的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就比较缺乏。
这几年,我们致力于研究并实践生命教育,围绕人的自然生命(长度)、社会生命(宽度)和精神生命(高度)展开教育,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发展生命,拓展生命的长、宽、高,让有限生命实现最大的价值,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介绍荷花定律:“荷花前29天,只能开到池塘的一半。但是在第30天的时候,就会一夜间开满池塘,让人叹为观止。”恰如荷花,没有人能随随便便一举成功,更没有人可以一夜横空出世。正如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所有巅峰时刻需要绸缪,所有非凡之事需要酝酿”。一骑绝尘、望其项背的精彩背后,定有长久的蛰伏和积累——这种蛰伏和积累,比起成功,更能彰显生命的意义。
因此,教育的成功不仅是一种学生毕业时圆满的结果,一种中考高考后胜利的姿态,更多的时候,成功在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路上,在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的默默前行中,在向着既定目标全力以赴的努力当中。而教育人要做的,無非就是在步履不停地往前走的同时,去欣赏沿途每一处细小的美景,去感受沿途每一处细小的喜悦,去点赞沿途每一次细小的成长。
早晨,阳光播撒大地。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花在美丽地绽放,蜂在尽情地歌唱……我们走出门,为一片草驻足,对一朵花微笑,我们静等花开,见证成长,就十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