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鹏宏,周兆群(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8)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且5岁龄以下儿童尤为易感[1]。重症手足口病容易诱发脑炎、肺水肿、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可以通过接触病人的排泄物、口腔或鼻咽部分泌物、水疱液等传播。在治疗方面,手足口病没有特效药,临床主要针对症状进行治疗[2]。甲泼尼龙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在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中,甲泼尼龙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的优点。甲泼尼龙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患儿的症状和体征,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3]。对于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首先要注意控制体温,因为发热过高可能会对脑部和其他器官造成损害。如果患儿的体温超过38.5℃,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退烧药物。如果患儿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等重症表现,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4]。右旋布洛芬栓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主要用于治疗儿童和成人的高热。它通过肛门给药,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体温[5]。同时由于右旋布洛芬栓独特的剂型,直肠给药降低了胃肠道溃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文选取2019年5月-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重症HFMD伴发热患儿90例进行观察,探究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联合右旋布洛芬栓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9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本项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批号为:2021(32)K002-01。患儿及其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并根据相关内容参与临床研究。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范围<10岁。②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5]中重症HFMD的诊断标准。③患儿伴手足疱疹、口腔溃疡、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排除标准:①伴有口蹄疫、水痘、疱疹性口炎、疱疹性咽峡炎等。②合并神经源性肺部水肿。③近期应用激素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④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伴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儿。⑤过敏性体质患儿。⑥伴有精神类疾病或智力障碍的患儿。⑦腹泻患儿。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免疫调节、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药物,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及心、脑、肺等重要脏器功能的情况。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必要时给予吸氧支持。定期清洁患儿的皮肤和口腔,确保口腔和皮肤卫生,避免口腔溃疡和皮肤溃烂。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国药准字H19993172,规格:1ml:0.1g)10-15mg/(k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右旋布洛芬栓(国药准字H20010642,规格:50mg),将药栓推入肛门深处。三周岁内一次50mg,三周岁以上一次100mg,3次/d,连用3d。静脉滴注甲泼尼龙(国药准字H20010098,规格:0.5g)4-6mg/(kg·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5d。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评价:显效:治疗5d后患儿口腔溃疡愈合,发热症状明显改善,口角流涎消失,白细胞计数恢复至正常,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有效:治疗5d后患儿口腔溃疡、皮疹、发热等症状明显改善,白细胞计数恢复至正常,其他受累器官及症状显著缓解。无效:经过治疗患儿病情加重,症状未能完全得到缓解,且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炎症因子检测:检测患儿在治疗前、治疗5d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③记录和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实施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连续用药治疗5d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11%(显效:31例,有效:10例,无效: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效:35例,有效:8例,无效:2例),两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734,P=0.031),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观察组CRP水平、TNF-α水平及IL-6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连续用药治疗5d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RP、TNF-α、IL-6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患儿在服药期间有1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眩晕,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观察组患儿在服药期间出现1例恶心呕吐、1例下肢水肿,未出现皮疹、眩晕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1.534,P=0.672),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重症手足口病起病迅速、发病危急,可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抗病毒药物是针对重症手足口病的重要治疗手段。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症状,减轻病情严重程度。利巴韦林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其抗病毒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病毒的RNA复制酶,阻止病毒的RNA合成,干扰病毒表面的吸附蛋白与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6]。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作为激素类药物,可以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改善充血状态,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同时可以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更好地抵抗病毒的入侵和扩散[7]。甲泼尼龙能够抑制内毒素对机体的影响,从而减少内毒素对身体的伤害,其能改善微循环,提高心肌收缩力以及缓解动脉痉挛。这有助于手足口病患儿的血液循环,防止因血液循环不畅而引发的并发症[8]。右旋布洛芬栓是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等作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右旋布洛芬,右旋布洛芬可以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手足口病患儿的症状。此外,右旋布洛芬还可以直接作用于病毒,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扩散,从而加速病情的好转[9]。梁森全[10]等人应用布洛芬联合甲强龙、丙种球蛋白等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结果显示,与应用甲强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总有效率为82.26%相比,布洛芬联合甲强龙、丙种球蛋白总有效率为96.77%,能明显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且可改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退热起效时间及手足肛周部疱疹消退时间等,这表明布洛芬类药物对于手足口病患儿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兼具退热等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甲泼尼龙联合右旋布洛芬栓能提高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并能显著改善口腔溃疡、发热、疱疹等症状,减轻患儿的疼痛。
一些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也与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CRP是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由肝脏合成。正常情况下,CRP在人体内含量很低,当机体受到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刺激时,其水平会显著升高[11]。TNF-α是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它参与了机体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物学过程[12]。在手足口病中,TNF-α水平也会发生变化。研究发现,手足口病患儿的TNF-α水平在发病初期也会升高,但与CRP不同,TNF-α水平的变化并不完全与病情好转平行。这可能与TNF-α参与了手足口病的病理过程,但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有关。IL-6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参与了炎症、免疫和造血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在手足口病中,IL-6水平也会升高。研究[13]发现,手足口病患儿的IL-6水平在发病初期显著升高,与CRP和TNF-α水平的变化相类似。刘玉桂[14]等人应用布洛芬混悬液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联合用药能明显降低血清中IL-6、CRP及TNF-α水平,针对重症手足口病应用布洛芬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能降低患儿机体炎症反应,疗效确切,这与本项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用药后能明显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对于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具有重要作用。与成人不同,儿童在用药过程中应更加关注用药的安全性,本研究在治疗过程中主要发生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皮疹、眩晕、下肢水肿,经过给予临床对症处理,两组患儿均有所缓解,并能顺利完成后续治疗,且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右旋布洛芬栓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