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语文依托课文设计学历案的路径

2024-03-24 10:41:04陈竹筠
教育家 2024年1期
关键词:周总理学历生字

陈竹筠

学历案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奉为圭臬。它对小学,尤其是低段语文教学有多大的适切性,是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要明白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明确学历案的定义。学历案的提出者——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这样定义学历案:“它是专业的助学计划,是认知地图,是学习档案,是互动的文本,是检测依据,是集教、学、评于一体的指导性方案。”

小学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目标意识不强、方向感差,缺乏耐心和毅力,不善于全面、细致地思考问题,需要在教师或家长的监督和帮助下才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学历案对于他们,无异于如鱼得水、如鸟归林。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坚持使用学历案指导学生学习,获益匪浅。现以《难忘的泼水节》一课为例,谈谈低段语文教学如何依托课文设计学历案。

目标要大而“可见”

《难忘的泼水节》出自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围绕“革命先烈”这一主题,讲述了革命领袖和先烈的事迹,具有鲜明的主题教育意义。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设置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认识“没、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没”等8个字,会写“难忘、泼水节”等12个词语。

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③能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

把以上目标写进教案并依此施教,是大部分教师一直以来的做法,但这一做法却经不起“素养导向、学生立场、学为中心”的学历案的审视。因为它与“学生爱不爱学、学到了什么、怎么学到的”没有多大的关联。因此,笔者设计学历案时,把它转化成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

①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感知课文,并用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记住15个生字中不认识的字(已经认识的不用理会)。

②在课文中标记让你印象深刻的句段,反复朗读课文并用声音强化标记处的内容,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③品读直接描写周总理的段落,感受总理的人格魅力。培养热爱人民的优良品质。

被转化后的学习目标,相比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有了明显的优势:具体、可操作、有层次感、易评价。

评价任务要能助力目标达成

有了学习目标就意味着有了学习的主动权。但如果没有引导、维持学生学习的任务驱动,拥有主动权的学生就会仅满足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积累,就会滞留于浅表处成为被动接受者。因此,科学设计评价任务显得尤为重要。《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所描绘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文中的周总理也让孩子感到陌生。要使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内容中,体会“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总理与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并产生由衷的敬意,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按常规的教法,即从内容中来再回到内容中去,学生不仅不会对总理产生兴趣,也无法感受他的人格魅力。因此,想要达成目标,就要把评价任务设计得有吸引力。课前,笔者布置学生在家观看《十里长街送总理》纪录片。在学历案的评价任务中,笔者是这样呈现的——

一位外国友人也看了纪录片《十里长街送总理》。他对这种在全世界也难得一见的送别场面非常疑惑。他想知道:周总理到底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会得到如此爱戴?学了课文后,我们要开一个“周总理是这样的人”的班会,向人们讲述周总理的崇高与伟大,并把它录制下来,赠送给外国友人。

显而易见,上述的评价任务是依托教材、紧扣文本内容进行设计的。它直指学习目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既具有挑战性,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这样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带给他们成就感,从而为他们进行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学习过程要能指向深度学习

学习过程是学历案的核心。要想让目标高效落地、完美达成,教师的结构化思考是关键。如何让学习者既能从整体看到局部,也能从局部看到整体?最好的方法,是在设计好局部的同时,将二者有机结合。

过程设计要有结构优化思维。在进行低年级语文教学时,很多教师习惯把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当作重点,当然也有重视朗读的。这没有错。但大部分教师并不能把这些环节处理好。孤立教生字、离开文本指导朗读、采用问答式的方法对课文进行从内容到内容的讲解,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其实除了写字,识字、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都可以通过朗读来解决,无须教师教。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读,学生自己就能达成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

过程设计要关注学生既有的知识经验。学前教育阶段,一些孩子通过阅读绘本和观看电视电影积累了较大识字量。为了减轻学生的识字负担,笔者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先进行自测,把不能認读的字在课文中进行标记,提高学习的针对性。笔者没有单独教生字,而是让学生在明确任务的基础上,带着不同的问题反复阅读文本。接触的次数多了,生字也就不“生”了。笔者也没有用问答的形式串讲课文,而是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用学历案把学生导向前半部分(1—3自然段)的学习。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也没有向学生发问,只是让他们读出“辨识度”(这是师生都熟悉的一个词:哪些东西能营造节日的氛围,就用声音、感情“卖力”地把它们凸显出来)。课堂上,学生读得如痴如醉,带着热情与温暖的声音让人如闻天籁:鞭炮的轰鸣,欢聚的呐喊……仿佛都在耳边。

过程设计要能体现课程思维的特点。周总理能让人如此热爱和敬重,是因为他“高大上”的职务,还是因为他高贵的品质呢?笔者把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抛给学生,他们沉浸于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梳理与探究中,并用“衣着”“跳舞”“泼水”概括出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景。在学历案的引导下,他们苦苦思索着周总理的穿着、舞姿和泼水的动作。为什么要穿傣族服装?象脚鼓那么沉、那么大,周总理为什么敲着象脚鼓能欢快起舞?周总理为什么要用柏树蘸水泼洒,而不直接把碗里的水泼出去?通过紧张热烈的小组合作学习与讨论,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热爱人民、勤政爱民的总理形象也呼之欲出。他高贵的品质和美好的道德情操在二年级小学生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笔者在学历案中还向学生推荐了电影《童年周恩来》,并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推荐了不同的读物,如给中等生和“学困生”推荐《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为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推荐《您是这样的人》,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拓展训练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增进了学生对周总理的了解,让学生受到理想教育的熏陶。

检测与反思应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

当我们从学习目标的核心素养入手,就能更好地发挥检测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本课不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如识字、写字、朗读)做即时检测,因为这些需要一个复习巩固的过程,即使测试出来,也没有多大意义。此次检测聚焦于“周总理是这样的人”,并借用它的张力对学生进行测试。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方式:写一段话、画一幅图、演一个电影桥段、讲一个故事、读一首诗、唱一支歌,在班会课上尽情地表达,借以抒发对总理的热爱和敬意。

学历案的反思部分,笔者的设计主要结合课文的言语形式进行,如:

我知道写一个人,可以从_____(小事、大事)入手。我知道了解一个人,可以从他的_____(衣着、行为、动作)入手,去揣摩他的内心。我知道描写场面,可以从_____(天上、地下)写到_____(天上、地下),再从_____(水里、地下)写到_____(水里、地下)。

检测与反思的设计,是基于真实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后可能的收获展开的。它既是对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奖赏,也是导向学生日后学习的路标。它告诉学生,他们有学习的潜能,完全能够在学历案的指引下开展学习,并且还能学得很好;同时也启发学生,课文虽然一读就懂,但要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就必须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生活实际反复思考。只有把学习、思考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真正走进一个人的内心。从检测和学生的反思情况来看,以上的课程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综上,学历案的设计,要始终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彰显教师的专业性和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周总理学历生字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公民与法治(2022年4期)2022-08-03 08:20:42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1958年我在应城见到周总理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7
知识无力感
东西南北(2015年9期)2015-09-10 07:22:44
生字变身
周总理的标准餐
研究生就业遭拒是因为学历太高吗?
教育与职业(2014年7期)2014-04-17 18: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