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培训,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

2024-03-24 10:41:04李凯
教育家 2024年1期
关键词:功能定位通州区校本

李凯

中小学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履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职责,合理开发校本课程,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课程建设能力。很多地区一直以来都在推进校本课程的教师专题培训工作,专题培训也成为提高教师课程建设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从培训实施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其中既有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针对性、实践性不够的问题,也有培训“孤立”的问题,没有将培训放在区域专业支持体系中去思考和实施。这样便导致教师和学校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理想。在充分总结既有成熟做法的基础上,针对校本课程培训中的典型问题,通州区在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区域协同推进等方面积极探索。

一是丰富培训内容,强化校本课程价值与功能定位的培训。

校本课程培训要解决怎么建设课程的问题,更要解决为什么建设、建成什么样课程的问题。教师对校本课程价值与功能定位认识不到位,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往往表现为:单纯模仿国家课程来开发校本课程,模仿教材来编排校本课程内容。

鉴于此,我们把关于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和功能定位的认识,放在培训内容的突出位置。通州区开展校本课程培训,注重选取国家、地方、校本三类课程的典型案例,引导参训教师在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多方面分析对比三类课程的功能定位,理解校本课程“丰富课程供给,增强课程对学生和学校的适应性”“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增强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育人价值。

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基于研究成果和课程实践开展培训。

从现实来看,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千校一面”,“校本特色”不突出。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很好地掌握调研学生需求和学校课程资源的方法,也没有适用的课程开发工具。导致校本课程建设方向不明确、内容和形式单一,既不能契合本校学生特点、满足学生丰富多样的学习需求,也没有凸显出学校办学的特色和既有的优势资源,校本课程还没有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支撑。

因此通州区一方面加强校本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研究,特别是研发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开发工具,将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及时纳入培训内容。另一方面采取项目式培训,以参训教师为中心,引领教师将区域课程开发工具进行校本化改进,完整体验课程研发过程。在这样的培训过程中,教师有切合区域和学校实际的工具可使用,有鲜活的实践案例可借鉴,也能够让教师“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产生真实的实践体验。

三是区域协同推进,搭建典型示范和经验交流的平台。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要求构建“专业支持制度”,推进常态化教研活动、开展专题培训和研究项目、发挥优秀成果的示范辐射作用等。因此,校本课程培训不能“孤立”,要统筹协调培训、教研、评优、展示等一系列工作,建立校本课程的专业支撑机制。

通州区将培训与区域教研、优秀校本课程成果征集评审等结合起来,协同推进。建立校本课程研修中心组,加强日常教研活动;开展校本课程精品案例的指导和遴选,挖掘和培育一批优秀校本课程,逐步总结和固化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经验,形成区域培训的案例资源。同时创新培训方式,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通过课例观摩、课程展示和课程论坛等多种形式,让参训教师真实感受校本课程建设在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校本課程建设质量提升,关键在教师。区域培训要关注教师课程建设能力的发展变化,及时调研,积极回应教师需求,不断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持续创新课程培训方式。从区域专业支持体系的高度,推进培训与教研、课程指导、成果评优等方面的协同实施,从校本课程开发建设、课程实施、课程成果固化与提升等多个维度,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

猜你喜欢
功能定位通州区校本
产改进行时——通州区总工会打造全覆盖分层次的三级培训体系
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11 11:57:50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居民吸烟现况调查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1:26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49:30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天一阁文丛(2018年0期)2018-11-29 07:48:18
北京市通州区空气污染与医院门诊量关系初探
京津冀功能定位暨河北布局
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党的群众路线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