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振
关于石斛的栽培,《本草纲目》里有这样的记载:“节上自生须根,人亦折下,以砂石栽之,或以物盛挂屋下,频浇以水,经年不死。”
曾经采集石斛需要经历艰险,现在,人们攻破了栽培技术上的一道道难关,对适合石斛生长的湿度、温度、光照、肥料、繁殖方式都已经了如指掌。栽培时可以把组织培养的石斛幼苗转移到田里,再移植到野外。栽培的石斛生长3年便可收获,一年四季均可采收。市场需求促进了生产,种植石斛也使农民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
石斛为何物
開着五颜六色美丽花朵的石斛包括许多品种,园艺品种固然鲜艳,却不能入药。药用石斛其实是来自兰科石斛属多种植物的新鲜或干燥茎。
石斛的神秘在于它居无定所,不仅可以生长在土壤里,也可出现在悬崖峭壁之上。它是种子植物,但很少有人见过它的种子。
兰科植物的种子微若粉尘,很难被肉眼观察到,植物分类学上兰科处于微子目,特征就是种子特别微小。它们主要靠营养器官茎来繁殖。
石斛有“落地生根”的能力,且有时不落地也能生根。
有一位朋友曾送给我几株新鲜的铁皮石斛,我随手把它们放在了办公桌上。夏天湿度大,当我出差两个星期回来后,我发现被忽视了的石斛茎节上长出了嫩嫩的根与叶。后来我把它们栽到了花盆里,没过多久就绽放出了娇嫩的花朵。
药用来源
庞大的兰科石斛属有1000多种植物。中国分布有70多种石斛属植物。《中国药典》规定可以入药的石斛只有两类:铁皮石斛与石斛,两者均以人工栽培为主。
铁皮石斛,市售的商品呈卷曲起来的陀螺状,被称作“枫斗”,也是市面上所谓“霍山石斛”药材的主要来源。
石斛则包括多种兰科石斛属植物,如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流苏石斛和霍山石斛。金钗石斛药材和古代妇女的发钗类首饰外形和颜色都比较相似,故而得名。
石斛不以个头论功效。市面上粗壮的石斛反而是造假的比较多。不法商人常将几条伪劣的马鞭石斛缠绕在一起,拗成螺旋状冒充铁皮石斛。把马鞭石斛放入水中展开,就能呈现出它本身似鞭子一样长的形态,可以与正品区分开。
霍山寻石斛
清代中期,有位著名的医药学家叫赵学敏。他是《本草纲目拾遗》的作者,这部书实际上起到了《本草纲目》续编的作用,为《本草纲目》拾遗补阙,在清代本草著作中独树一帜。
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首次提到了霍山石斛一名,并对霍山石斛推崇备至。
但究竟有没有霍山石斛这种植物呢?起初人们以为它就是铁皮石斛,后来才发现霍山石斛与铁皮石斛实为两种药材来源。莫说古代,就是现在每天同植物打交道的人,也很难辨清来源。
直到1984年,安徽省的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对霍山石斛的全面研究。霍山石斛作为一个新种,终于在大别山被发现。从此在植物分类学上,霍山石斛也有了明确的学术地位和名称。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谢宗万曾应邀参加过霍山石斛成果的鉴定会,还留下题字“霍山石斛,仙草之最”。
霍山在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区,一侧是安徽的金寨,另一侧是湖北的罗田。为了一睹霍山石斛的真容,2008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方成武的带领下,我们从安徽合肥出发,乘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7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大别山深处。
我们不但有幸见到了霍山石斛,还拜见了霍山石斛的发现者、有“石斛之父”称号的何云峙老人,是他把霍山石斛从深山中带了出来。
何老先生告诉我,霍山石斛虽说名气很大,但长得极小,又被称为米斛。霍山石斛一般只有3~7厘米高,直径为2.5~3毫米,表面金黄色,节间很短,呈梭形,当地的药农比喻它是蚂蚱腿。
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了霍山石斛,终于明确了它的基原,这一成果来之不易。
石斛功效
在中医临床上,石斛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之功效,擅长养胃阴,清胃热。目前商品中的铁皮石斛,有干品和鲜品两个规格,鲜品清热之力胜过滋阴,干品滋阴之力胜过清热。
平时用嗓过多的人可服用适量的石斛,或泡水或咀嚼,咽喉不适可以得到缓解。
中成药石斛夜光丸,石斛是其主药,配方中还有枸杞子、熟地黄、菟丝子等,共同发挥滋阴补肾、清肝明目的功效。
京剧大师梅兰芳、马连良等都喜欢用石斛煎水喝。伴随这些名人效应,石斛更是名声大震。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鉴别什么是好的石斛:以口咀嚼之,如果嚼着有黏液,不粘牙,说明是好石斛。不过,此法不适用于金钗石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