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华 曾云龙 舒维 胡群芳
(江西省胸科医院 南昌 330006)
肺结核是临床传染科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性肺部疾病,其致病菌为结核分枝杆菌。据相关统计学指出,我国为结核病高发大国,发病人数在全球位居第二,其治疗周期长、难度大,可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经济压力及精神负担[1]。结核病病灶一般集中在肺组织、支气管、气管等部位,若治疗不及时,随着病情进展,极易演变为肺癌,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地威胁[2]。临床上对此类患者多采用标准化治疗方案,即2HRZE/4HR 方案,但部分患者在治疗后期易出现耐药情况,导致肺结核经久不愈[3]。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标准化治疗时,若提高其机体免疫水平,能一定程度上加速清除结核分枝杆菌,促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胸腺新法是一种免疫调节剂,既往多使用在抗肿瘤、抗病毒中,其毒副作用较小[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60 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胸腺法新联合2HRZE/4HR 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60 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男46 例,女34 例;年龄19~65 岁,平均(42.32±2.33)岁;病程0.14~1.28年,平均(0.61±0.09)年。对照组男48 例,女32 例;年龄19~61 岁,平均(41.38±3.58)岁;病程0.15~1.29年,平均(0.63±0.1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江西省胸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赣胸伦初审字(2021)34 号]。纳入标准:符合《肺结核基层合理用药指南》[5]相关标准;痰细菌学培养结果显示阳性;经影像学诊断肺部存在活动性结核病灶;首次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近期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孕妇或哺乳期;合并严重肝、肾疾病;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存在禁忌证;合并其他肺部病变;合并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进行治疗(强化期2 个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巩固期4 个月:异烟肼、利福平)。异烟肼片(国药准字H21022350),口服,1次/d,0.3 g/次(<60 kg)、0.4 g/次(≥60 kg);利福平胶囊(国药准字H21021905),1 次/d,0.45 g/次(<55 kg)、0.60 g/次(≥55 kg),口服;盐酸乙胺丁醇片(国药准字H21022349),1 次/d,0.75 g/ 次(<55 kg)、1.00 g/次(≥55 kg),口服;吡嗪酰胺片(国药准字H32024122),3 次/d,0.5 g/次,口服。治疗6 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法新治疗:注射用胸腺法新(国药准字H20030407)1.6 mg+1 ml 注射用水溶解,皮下注射,2 次/周,疗程2 个月。整体方案共治疗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愈,经影像学评估患者肺部无活动性病变,且空洞闭合,对患者进行痰细菌学培养,3 个月及以上时间均为阴性;显效,经影像学评估患者肺部病灶好转>50%,且空洞直径缩小>50%,对患者进行痰细菌学培养,结果显示转阴;有效,经影像学评估患者肺部病灶好转<50%,且空洞直径缩小<50%,对患者进行痰细菌学培养,结果显示转阴;无效,患者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T1)与治疗6 个月后(T2)比较两组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包括CD3+、CD4+、CD8+,采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以细胞免疫芯片检测。(3)比较两组痰菌转阴率:痰菌转阴标准为连续2 个月痰抗酸染色阴性,一次痰结核菌培养显示阴性,且无复阳。(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头晕、头痛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T 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治疗前,两组CD3+、CD4+、CD8+、CD4+/CD8+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8+、CD4+/CD8+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比较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T 淋巴细胞亚群比较(±s)
表2 两组T 淋巴细胞亚群比较(±s)
注:与同组T1 比较,*P<0.05。
组别nCD3+(%)T1T2 CD4+(%)T1T2 CD8+(%)T1T2 CD4+/CD8+T1T2观察组对照组t P 80 80 32.94±4.06 32.89±4.02 0.078 0.938 39.52±5.16*32.29±5.08 8.931 0.000 25.43±3.57 25.36±3.46 0.126 0.900 34.56±4.38*26.07±4.75 11.753 0.000 30.29±4.16 30.85±4.35 0.832 0.407 35.86±4.76*31.24±4.95 6.017 0.000 0.84±0.21 0.82±0.22 0.588 0.557 0.96±0.11*0.83±0.16 5.988 0.000
2.3 两组痰菌转阴率比较 治疗2 个月后,两组痰菌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 个月、6 个月后,观察组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痰菌转阴率比较[例(%)]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5%,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结核分枝杆菌会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另外,免疫系统也会对这些细菌进行攻击,从而形成结核结节。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可以控制细菌的繁殖并将其限制在结节内[6]。然而,若患者免疫功能较差,细菌可能会突破结节的防御系统,进入肺部和其他身体部位,引起严重的疾病[7]。目前临床认为,肺结核的发生与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有接触肺结核分枝杆菌环境,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物等有关[8~9]。
肺结核通常使用抗结核药物联合疗法进行治疗,如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杀灭结核分枝杆菌,但需要长期持续的用药,且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10~11]。目前临床上对肺结核患者多采用2HRZE/4HR 的标准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但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可能会导致一些慢性或持续性副作用,如肝脏损伤、视神经炎、听神经炎等。有研究指出,2HRZE/4HR 标准方案对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杀灭的同时,也会对患者机体正常白细胞进行破坏[12~13];另外,抗结核药物可能会抑制淋巴细胞的功能,影响其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干扰免疫调节分子,如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的产生和释放,从而导致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另有研究报道,患者免疫力低下时有利于结核分枝杆菌在机体内的繁殖[14]。
胸腺法新是一种新型多肽类免疫制剂,由28 个氨基酸组成,其性状表现为白色疏松块状物。胸腺法新能刺激机体外周血液循环内的淋巴细胞丝裂原,并诱导T 细胞分化成熟,从而促使IL-4、IFN-γ 等细胞因子分泌,以达到调节Th1/Th2 的作用[15]。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免疫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提示胸腺法新能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起到调节改善作用,通过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最终达到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16]。虽然观察组治疗效果略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尽管通过联合应用胸腺法新不能较为明显的提高临床疗效,但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有助于提高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效果,不良反应较少。综上所述,对肺结核患者采用胸腺法新联合2HRZE/4HR 方案治疗,能极大地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